第25章 老學員的“三大忠告”和“三大提醒”

通過閱讀了本書,也許你會說:“我都讀懂了,思路也記住了,可在一些場合站起來講話還是不靈。”爲什麼呢?書本是解答你的問題,訓練纔是解決你的問題。因爲當衆講話是一門技能。也許你又會說:“我早就明白這一道理,也參加過類似的訓練班,自己的當衆講話水平有提高,但不是十分的理想,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纏繞着自己,在影響着自已正常水平的發揮。”這又是爲什麼呢?在此,請聽聽老學員的“三大忠告”和“三大提醒”。忠告之一:不要想成爲別人“當衆講話訓練班”的學員茅先生說:“參加訓練的時候,我特羨慕我們班上的一位姓劉的學員,他上臺講話的風格特像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朱軍。因爲我喜歡朱軍,他上臺的一言一行就成了我要達到的目標。起初練的時候特有信心,大家都說我進步很快。可越往後我就覺得越難以有很大的突破。有位學員乾脆不客氣地說:‘這種不倫不類的講話像什麼?完全失去了你自己!’這句話如當頭一棒把我敲醒了。是啊,我們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重複着人性中的一大弱點:羨慕別人,輕視自己。

“記得浪漫鋼琴王子——克萊德曼來京獻藝時,我到北京音樂廳聽他的演奏會。當克萊德曼彈奏完他自己改編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時,坐在我旁邊的一位女士雙手交叉在一起,相互扭動着直嘆氣。隨後又自言自語地說:‘他指尖敲擊的音符,也是我敲擊過的音符,可他指尖下發出的音質怎麼就那麼迷人?’

“當時,我聯想起了當衆講話的道理,這其中的關鍵並不只在於你彈的是什麼曲子(說什麼),而是在於彈奏的人(講話者)在彈奏(講話)時所融進去的對作品(講話內容)的理解、情感以及個性。據說,在某個領域要想贏得‘家’的稱號,首要的一條是要有顯明的個人風格和自己區別於他人的獨道之處。雖說,我們練習當衆講話並不是想成名成家,但單從吸引別人、讓人愛聽角度出發,同樣的道理,也要有自己的個性!

“我們常說,太陽底下,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何況太陽底下最複雜的人呢?每一個新生命,都是太陽底下的新事物,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在此之前沒有和你一樣的人,以後也絕不會有。我們從現在起應該培養這種觀念,去張揚自己獨特的個性,使自己與衆不同,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價值。

“社會和學校可能會企圖改造我們。傳統的教育理念,習慣於把我們放在同一模式中去塑造,但我們現在明白這一點後,決不會讓僅屬於自己個人的那點獨特的火花隨意地被消失掉。不要總想成爲別人,要學會欣賞自己,堅持個性,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

“也許你的普通話還帶有一點鄉音,也許你的嗓音有點沙啞……這些都沒關係,重要的是在當衆講話時,完全放鬆自己,讓自己迴歸到原本的狀態,你的一言一行,顯露着你的獨有風格。

“有了以上認識後,一次我出席本系統組織的市場研討會,在起身發言前,我只想自己要說什麼,說出自己確實想要說的東西來。站起來後,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講話中去,早已忘掉了自己是在當衆講話。我只想着要正確、清晰且感情豐富地告訴大家我要告訴給他們的事情。

“結果呢,我的當衆講話超凡脫俗,魅力四射,給在座的與會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散會後,某位領導拍着我的肩膀說:c你真是位出神入化的演講者。’老實說,我還從未想當過當什麼t演講家’。可是你一旦將自己完全放開,輕輕鬆鬆地去表達,你的才能也就展現出來了。‘演講家’的稱號,不想,也自然就有人送了。

“現如今每當我在一些場合須當衆講話時,在站起來之前,我就這樣暗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另外一個人是與我相同的。儘管幾十億人都有兩隻眼睛,一個鼻子和一張嘴,但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的長相與我完全一模一樣,而且他們之中也沒有一個人具有和我完全相同的思想及觀點。我有獨特的個性特點,這是我最寶貴的個人財富。從現在起,我要抓住它、珍惜它。這就是我當衆講話能產生震撼力和真誠感的原動力!

“有位哲人說:‘一個位置恰到好處的窗戶,它本身與其他窗戶沒什麼兩樣,並不會在外形上惹人注目。但當主人需要陽光時,它會默默地把光線放進屋裡:當主人需要涼風時,它又及時把涼風引入屋裡。’我認爲當衆講話也是如此。高質量的當衆講話,是讓聽衆感覺不出你的精心構思,而覺得是一種自然的流露。如果你的當衆講話,讓聽衆覺得你曾受過當衆講話的訓練,每句話中都流露着一些模仿的技巧,那你就是給老師丟面子了。記住,保持個性,自然地去說,讓聽衆感受你的感受。”

忠告之二:不要用“藝術體操”的方法,學練“廣播體操”

“當衆講話訓練班”的吳先生說:

“讀大三時,有一次學校組織演講比賽。我先是寫演講稿,然後是背演講稿,進行充分地準備。爲了這次演講,我還特意上了一個演講訓練班,第一堂課是由一名專業教授講的。在我的記憶中,這一堂課的重點內容是姿勢。

“老師教導說,應該讓手臂鬆弛地下垂在身體兩側,掌心向後,手指半屈,拇指與大腿接觸。學員們被訓練以優雅的曲線舉起手臂,手腕以古典方式轉一圈,然後先把食指伸開,然後是中指,小指。最後,等到這整個裝飾性的動作進行完後,手臂再按照同樣優雅、自然的曲線放下來,貼住大腿外側…一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次演講比賽中我拿了第一名。但遺憾的是,在演講比賽場上,我能慷慨激昂、思路清晰、語言流暢;而在一些當衆場合讓我即興說幾句時,則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既不知說什麼,也不知怎麼說,與演講比賽中的我完全判若兩人!我一直不明白這其中究竟是什麼原因?

“經過參加當衆講話訓練後,現如今在任何場合都能侃侃而談的我,從中找到了答案,即在當衆講話方面,我們一般人有個認識上的誤區:一談到當衆講話,就與那種參加比賽的演講相提並論。當年我就是這樣認爲的。事實上,那種背講稿,參加比賽的演講,只是當衆講話的表現形式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演講比賽的藝術性要求更多一些,尤其注重演講技巧和現場的表演性,屬於‘藝術體操’;而當衆講話,則完全是一種實用性的演講,屬於‘廣播體操’。

“‘藝術體操’側重於觀賞性;‘廣播體操’側重於實用性。一個是藝術,一個是實用。其目的的不同,對其內在的講話技巧要求自然也是不一樣的。

“然而,長期以來,我在練習當衆講話時,用的是‘藝術體操’的方法,想達到的卻是‘廣播體操’的效果。結果是‘廣播體操’沒練成,‘藝術體操’也做得不倫不類。

“如果將當衆講話過分地理解成演講,在“演”上下功夫,那就走偏了。比如手勢的問題,在當衆講話訓練課上老師並不過分地強調,只是說,手爲心聲。一個人的手勢,就如同他的牙刷,應該是專屬他個人使用的東西,人人都不相同,只要做到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總之,我把自己的感受告訴朋友們,當衆講話不是參加演講比賽的那種演講。不要用學演講的方法去練當衆講話,掌握了基本的當衆講話技巧後,最好的老師是你自己。當你講話時,你自己的》中動和纔是最值得你信任的,這比任何教授所能告訴你的任何秘訣都更有價值。”忠告之三:不要想一口吃成大胖子“當衆講話訓練班”的學員李先生說:“報名參加這個班時,我最關注的是訓練效果。記得當時我問諮詢老師:‘你們能保證我上完這課就能讓我克服緊張嗎?我已經自我封閉這麼多年了,你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真的能改變我嗎?……’

“諮詢老師對我說:‘心理學上有個結論,即一個人要養成一種好的習慣,需要連續不間斷地重複21次:反之,要克服一種不良習慣也同樣如此。當衆講話緊張的問題,實際上是一種在衆人面前講話不習慣的問題。從小到大,我們在課堂上很少發言,在單位裡有機會發言時能躲就躲,更多的場合是坐着說幾句,偶爾必須站着當衆講話時,自然就不習慣了。我知道你來是想改變在衆人面前不敢說或不會說的習慣,只帶着‘我想改變’來還不行,要想達到你想要的效果,必須把‘我想改變’換成‘我一定要改變’。然後結合自己的情況定一個能量化的目標,比如,21次是個常規目標書,我的情況複雜一些,就要在此基礎上再加大數量。如果你真的堅持這樣做了,依附在你身上的當衆講話緊張這一頑疾,自然會逃回它應呆的閾值呈。’

“聽完諮詢老師的一番話,我覺得很有道理,當即報名參加訓練。上完第一堂課後,自感我的緊張程度比較嚴重,我暗自定了兩個月內在衆人面前講話100次的目標。說到做到,我又同時報了個‘人際溝通訓練班’,聽說這個班也是以參與爲主,同樣有當衆講話的機會。這樣每星期我在每個班上都有3次以上的發言機會,加起來就是6次以上,另外,我還積極參加大釗俱樂部活動,這個俱樂部活動就是爲我們學員提供更多練習當衆講話機會的。每次參加俱樂部活動,我也能爭取3次以上的發言。在單位裡,得住機會我就講,想不到的是,當記錄本上標出57次時,我就和原來我最討厭的緊張老弟說拜拜了。

“帶着成功的喜悅,我曾在大釗俱樂部裡分享到:世界上做任何事情,包括學習或掌握任何一門技能,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習慣也不是一天養成的,要想改變一種習慣,也不要指望在短時間內就能改過來。當然,這裡面有個相對快慢的問題。要想盡快見效,關鍵是訓練方法和個人提升自我的決心。老師指導有方,學員學之不怠,這樣並肩努力,才能得以保證訓練的效果。

“事情還不那麼簡單,兩個班的課程結業後,自我感覺可以了,大釗俱樂部的活動我也就沒在參加。過了不長時間,因爲一時的放鬆沒練,結果討厭的緊張老弟又來找我了。記得在一次公司組織的總結會上,當着公司各級領導的面,腦子斷電竟長達5分鐘,讓我很沒面子……

“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此刻我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理解。接着我又繼續參加大釗俱樂部的活動,每週六晚上到大釗俱樂部舉行的’說吧’裡面現場練講話,由易到難,一步跟一步,循序漸進,又逐步找回了曾經擁有的感覺。當衆講話真的要時常練習,不能指望一口吃成大胖子。”

參加訓練後,如何較快地提高當衆講話的能力呢!請記住老學員的“三個提醒”。提醒之一:練習要有針對性“當衆講話訓練班”的學員馬女士的體會是:“從上第一堂課開始,就要全面地分析自身的情況,找出最需要提高的弱項。如,我本人是當衆講話緊張,我便以此爲突破口,按照老師提供的克服緊張‘三步法’,重點集中突破,在這期間不去過多地關注說什麼和怎樣說有新意,我定的目標是隻要有話說,站起來就練。越緊張,就越是逼自己站起來體會心跳的感覺。有點像學滑早冰,一次次地跌倒(卡磕),一次次地爬起來(重新講),熟能生巧,越滑(練)越好。學練游泳,沒有不嗆幾口水的,比較而言,當衆講話的卡磕或語無倫次就舒服多了。

“每當我緊張時,就這樣暗示自己:我就是要在講話中感覺心跳。我還有一緊張就臉紅的毛病,我就這樣暗示自己:我就是要臉紅,紅得發紫纔好呢!

“我的體會是,一旦你這樣做了,練不上幾次,你在講話中,心律會逐步恢復正常,臉想讓它紅,也不那麼敏感了。

“緊張問題解決了。我的另一個弱點是在一些場合不知說什麼,總感覺自己無話可說,那麼我就以此爲主攻目標,解決說什麼的問題。

“解決這一問題,心急也吃不了熱豆腐。先是模仿別人,別人說一件交通事故的事,我也從自己的記憶中搜尋一件我目睹過的;別人說自己的坎坷經歷,我也模仿說一件自己的求學、求職或經商的不平常經歷……在這樣的模仿中,我慢慢地就感悟到了原來自己有豐富的礦藏,只是不知從何挖掘而已。

“在模仿他人的基礎上,再躍上一個層次:別人說過的,我不再重複,而是談我自己的親情,講我自己的歷險記,論我自己的婚戀觀,說我自己的新思維……這樣一步步就進入了c說有新意’的境界了。

“接下來我便開始做單項練習,如:不會開頭、不會收尾,中間邏輯性差、層次條理不清,不懂怎樣突出重點等等,這些方面反映的都是一個怎麼說的問題。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分析了自己在這些方面弱的原因,然後就有的方矢地去一個個去攻破。

“講話開頭不好,我每次上臺練習就有意訓練自己的開頭幾句話,並注意學習其他人的精彩開頭;收尾收不好,重點練收尾,常借鑑他人的精彩收尾,揣摩學習,學會應用。至於講話內容的條理不清問題,重點要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就從最基本的練起,即先說什麼,後說什麼,重點說什麼,哪個地方多說幾句,哪個地方少說爲佳;然後再學着用較複雜的結構模式去練習。

“解決條理不清問題的關鍵,我的體會是,在講話之前,頭腦裡一定要明確自己究竟想表白一個什麼意思,然後緊緊圍繞這個意思,去組織自己的語言,力爭讓人聽明白。這就如同你外出,一摸自己的口袋,只有100元,接下來當你開銷時,你的意識會隨時提醒你按這100元的底限去安排。即使途中遇到知已,你也不會打腫臉充胖子邀請他進星級飯店,而會自然婉轉地告訴他:‘咱們找個避靜的小店,吃點特色。’當衆講話貴在有這‘100元’的意識,這就會避免說得天馬行空,讓人覺得雲山霧罩,才能達到條理清晰的效果。

“當我解決了怎麼說後,訓練老師又幫助我克服一些技巧性問題,比如:有時我說話太快,語流一過速,語音讓人聽起來就費力;還有吐字不飽滿,說話缺少力度的問題等等。針對這些技巧性的問題,我又嚴格按訓練老師指導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從說話的音調、語氣、節奏等練起,在保證自己特色的前提下,儘可能給他人悅耳的聲音。

“爲了練優雅的體態,我還經常對照鏡子練習面部表情、手勢和體態。每逢當衆講話時,我都會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體態語言與有聲語言的和諧。如此等等,就是我所指出的要有針對性地練習。”提醒之二:在困難面前學會超越自己“當衆講話訓練班”的學員趙女士這樣說:“參加當衆講話練習後,第一次的感覺是新鮮、刺激;第二次的感覺是有進步;第三次也還可以;可第四次後就沒自信了。原因是,總想進步快一些,可老在一個水平上打轉,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失望,我就越練越沒勁,甚至懷疑自己不是當衆講話的料。於是,我就逃學了,決定放棄。

“想不到的是,一次課沒去,訓練老師給我打來了電話,熱心地幫我分析存在的問題,指導我應如何有針對性地去一一攻破。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又重新走進了訓練課堂。在接下來的課程裡,不管自己進步不進步,我始終堅定一個信念——我一定要把當衆講話的水平提上來。正像有句話說的‘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我上完‘當衆講話訓練班’後,接着又上了‘人際溝通訓練班’,當我上第三個‘卓越管理人員口才藝術訓練班’時,訓練老師選拔我做了一次俱樂部主持人,因爲我的職業是‘色彩顧問’。那次俱樂部的主題就是‘讓你更靚麗——如何選擇適合你膚色的時裝’。在現場主持的活動中,我贏得了陣陣的掌聲,挑起了大家對美追求的。從此我找到了當衆講話的感覺!

“說到這兒,就涉及到一個話題:世上爲什麼成功人士少?平庸人士多呢?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面對困難時不能超越自己。有個成語叫‘半途而廢’,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世界上任何人的任何本事都是學來的,都是憑着不肯認輸的勁頭練出來的。當衆講話的能力也如此。另外,我們學習任何東西,從來都不會是穩步直線上升的。我們的學習進度是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往上升的,升上一個臺階後,會有一段‘平臺期’。這種學練某種技能過程中出現的‘平臺期’現象,就是教育界通常稱的‘高原地帶’。誰能跨過‘高原地帶’,超越自己,誰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這裡可以毫不誇張地告訴大家,我現在每月的收入是我口才沒練好之前的10倍,月工資是6位數。另外我還還帶着一個200多人的團隊。我從來沒感覺到活着原來可以這麼美好l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口才,口才,口能生財!”提醒之三:要抓住機會“當衆講話訓練班”的學員錢女士說:“記得訓練時我們常喊的一句行動的口號是:‘開口、開口、再開口;實踐、實踐、再實踐’。”

“結業後,我把這句口號帶到了我的工作中。譬如,當遇到某些場合需要有人發言的時候,別人在推託之時,我就充分利用機會展示自己;當別人搶在了前面發言、我後發言時,我就按照訓練老師在課堂上的提醒,選取另一角度爭取說有新意。一般主持者歡迎這樣的熱心人,因爲這也是在捧他的場,遇到需要主持人的時候,我更是不會放過做一把主持的機會,將機會搶到手,在實踐中鍛鍊,在實踐中進步。

“去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我們單位黨委組織了一次以‘歌頌生產第一線勞動者’爲主題的演講比賽,我再一次抓住機會,積極參與,拿了個二等獎。雖說沒能奪冠,但我自己心裡有數:一個從來不參與公衆講話的默默無聞者,初次參加這樣的比賽就獲得個二等獎,這已經是我個人歷史上的最好成績了,具有突破性的歷史意義!

“好戲還在後頭呢!更讓我想不到的是,當時在決賽的現場,我們公司的大領導們都來了,我們參賽選手在演講中的表現他們都一一看在了眼裡。今年3月份的一天,還不到1年,我接到了一紙組織上的調令,升我到總公司擔任大賽中一等獎獲得者的位置——總辦主任,原一等獎獲得者升爲副總,我等於是連升兩級!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我說:‘口中自有高職位’。當然,這是開個玩笑。我要提醒你的是:一個有自信的人,必定是個抓住一切機會,敢於行動,敢於自我表現的人。相信你就是這樣的人!”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
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