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俠之大者(上)

俠之大者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衡陽城北,湘江導蒸水合流之處,江流環帶,最爲一郡佳處,故有書院起焉。名聞遐邇聲震天下的石鼓書院,就坐落在這裡。

這座依山而建步步登高的宏偉書院,於唐朝元和年間始建,於兩宋年間興盛,不知多少先賢在此澆下了心血。這座北宋時,還需要與其它三家,共享四大知名的書院,能在本朝超越同類,號稱“天下第一書院”卻是因爲它曾經是聖人朱熹的道場。

然而最近幾十年,這家理學聖地卻風光不再,已經多年沒有叫得響名號的大儒坐鎮,學生的數量也連年遞減,就連其收入的主要來源一各界的捐贈也越來越少。雖然還遠沒到撐不下去的地步,但頹勢已經十分明顯。

原因無它,成也朱子,敗也朱子耳。理學佔統治地位的時候,這裡是聖地,不管是師生還是各種資源,哭着喊着往裡擠。然而王學大興後,理學雖然還是官方正學,但那是龐大帝國的慣性作祟。實際上,它的統治地位已經被心學搶走,無論是學術,還是江湖地位。

作爲朱子老巢,石鼓書院更是被當做腐朽頑固的代表,成了被唾棄、被批判、被隔離的對象,要不是它同時還是衡州府學,怕是要露出破落之相來了。

痛定思痛,書院的山長決定順應潮流,淡化自身的理學色彩。於是山長請到名了滿天下的夫山先生何心隱前來講學。只要這位最著名的心學大師能客座一段時間,書院的朱子氣息,自然就洗刷掉了。

明知道對方的意圖,何心隱還是欣然而往,因爲他也將此視爲,王學對理學的最終勝利。

今年二月,結束了在南京的留都大會,確認了瓊林學派的正統地位,何心隱不願意與瓊林派那幫官威深重的傢伙攪在一起,便跟李贅同時離開南京”一個去福建講學,一個應邀來到衡陽石鼓書院。

這個年代,心學大師的魅力,比後世的超級巨星還要強之百倍。

尤其是何心隱“士未必高貴,農工商賈並不低下”“人人都應成爲自己的主人,的主張,對那些布衣黎庶,商賈末業的吸引力實在太強了。

因此,他每到一處講學,必定有大批的庶民商賈子弟聞風歸附。

何心隱一到石鼓書院,便像磁石一樣,吸引湖廣各府的人士彙集過來,不僅可容納四百餘人的書院,住進去一千多人。書院外的石鼓山上,也星羅棋佈扎滿了帳篷,最少還有三千人。

何心隱白天登壇講學,答疑解惑,晚上是他的休息時間。儘管書院裡頭到了晚上,依然是人聲嘈雜燈火通明。但爲了保證他能休息好”書院特意空出了後山的東巖草舍,不許任何人打擾。

何心隱雖然年近七十,但因爲有精湛的調元之術,故而一天講學下來,口不幹退不軟,就像沒什麼損耗似的。只是他厭煩那些虛與委蛇的應酬,才以自己需要休息爲由,吩咐每天晚上不見客。

然而今天,他破例了,因爲來訪的客人太特殊了。

……一……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草堂中點了幾盞燈,亮度還算不錯。

搖曳的燈光下,兩個鬚髮微白的老人,在舉杯對酌,挺今憶昔的交談着。

那個顴骨高隆,鷹目犀利的是何心隱,而另一位長髯飄飄,劍眉鳳目的老人,竟然是久違了的張居正。

聽兩人的談話,他們不僅認識,而且還屬於舊雨故知那種……,他們的話題繞來繞去,總是離不開嘉靖二十六年,因爲那是兩人相識的年份。

那一年,兩人還都是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恰好住在同住一家客棧。

當時滿客棧的舉子裡,就數他兩個最出挑,一個江西解元,一個湖廣解元,都是風流倜儻,人中龍鳳。但是真要說起來,何心隱文武雙全,

又年少多金,卻又是張居正比不了的。

這麼萬里挑一的人物,自負是難免的,問題是這位仁兄狂得沒邊了。一次舉子們的聚會上,何心隱當衆說:“何某雖然不才,但這次來京會試,奔的就是甲科。餘者皆不在吾輩眼界之內。”甲科就是一甲前三名。眼下匯聚京城的,乃是全國數千名千里挑一的舉子,各個都稱得上出類拔萃,卻沒豐幾人敢像他這樣口吐狂言的。

有人看不服氣,故意問道:“柱乾兄,如果你考不上甲科呢?”何心隱淡淡一笑,滿飲一杯,倒扣桌上道:“我何某今生再也不進考場!”人有時不能把話說得太滿,不然就得難看。卻說兩個月的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何心隱不但沒有考上甲科,連乙科進士都沒有他的份。何心隱也不去參加禮部的考試,爭取留在京城讀書的機會,收拾收拾行囊,便離京了。

在長達三個多月的旅居生活中,兩個憤青因爲互相欣賞、彼此認同,已經成了莫逆之交。已經金榜題名的張居正,自然要送這位舊雨新知一程了。十里長亭下,張居正真心實意道:“以兄弟的才氣,三年後再入春闈,必可金榜題名的。”然而何心隱卻滿不在乎道:“叔大,你不用安慰我,我自己的本事自己清楚。

現在考不中,只能說明這科舉,只取些被理學洗腦的百無一用之徒。何況功名原是羈心累人之物,與我格格不入。之所以來京城一遭,只不過是爲了應付家父。現在過場也走了,牛皮也吹破了,我是不會再進科場了。”

張居正雖然聽着彆扭,但又欣賞這股子磊落灑脫之氣,仍然感到可惜道:“你一個讀書人,棄絕了功名,又能做些什麼呢?”“這話說的,難道我輩讀書,就是爲了貨與帝王家,賺頂烏紗帽麼?”何心隱搖頭道:“我要去遍訪名師,學習真正的學問”說着朝張居正笑道:“等我學成經邦濟世之學,到時候的成就,一定比你這個當官兒的大。”

“一定如此。”張居正也被他的豪俠之氣感染,兩人痛飲一番,便就此抱拳揖別。之後的三十一年。

兩人走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張居正在朝爲官。最終位列宰揆,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政改革。雖然因爲“奪情事件,黯然下野,但他的改革,至今仍然深刻的影響着這個國家。

何心隱卻仗劍走天涯,執筆寫春秋。講學、當大俠、開聚合堂、

還曾經設計除掉過嚴嵩把想做的事情都做到了而且件件做得精彩,拿出哪一件來,都夠尋常人驕傲三代的。

兩條本來應該越拉越遠的人生軌跡,卻在命運的安排下出現了交點。

當然,要不是張居正找上門來,兩人也見不着自從幾次想要起復都無果後,張居正堪透了一些事情,便不再謀求出山,而是遊山玩水過起了閒雲野鶴的日子。這次他正欲往衡山遊玩,聽說何心隱在此講學,竟改變行程過來石鼓書院。

到了之後,張居正沒有立即自報家門,而是在書院聽了一天的講,到散講時才讓人持自己的名刺去見何心隱。

知道是他來了,何心隱立刻請進吩咐書院備一桌酒席,不要讓任何人打擾。

時隔三十八年,兩位昔日好友,終於又坐在一起,舉杯相邀了。

上次對飲時還都是風姿翩翩的少年郎,這次卻都成了huā甲之年的半老翁,怎能不讓兩人唏噓傷感?

但何心隱知道,張居正找自己,肯定不是敘舊的。二十年前,自己剛剛成爲心學大師時就收到過他的絕交信,至今猶能記得張居正對心學的評價:“吾所惡者,惡紫之奪朱也莠之亂苗也,鄭聲之亂雅也作僞之亂學也。,之後兩人曾經在北京相見,一番言談,不歡而散。之後同門問此人如何?何心隱發出了此人“能亡我學,的論斷,結果使王學全面倒向沈默,自此走上了與張居正作對的道路。

他十分清楚,這位故友的字典裡,從來就沒有“寬恕,二字,所以此番前來相見,肯定是有話要說的。

果然,酒過三巡,敘舊完畢,張居正便正色道:“柱乾,聽了你的講學,發現是越發的離經叛道了,你竟公然宣稱,自己是“無君無父”這種異端邪說,會給你帶來滅頂之災的。”

“我的學問的確是異端,但並非邪說”何心隱搖搖頭,答道“父子君臣關係,在孔夫子提出的五倫中,最爲束縛人心。在家事父,在朝事君,不管對錯,必須絕對的服從。這樣做人,一輩子戰戰兢兢,自己不是自己,是必須按照別人意志行事的奴才和傀儡。這種倫常統治下,舉國上下都是一羣奴才,就連皇帝也不例外,他是祖宗家法的奴隸。一個奴才的國度有什麼生機可言?一個奴才的人生,有何意義可言?”

何心隱不愧是一代大師,張居正明知他是荒唐之言,卻仍不由覺着有道理,搖頭道:“國朝就是靠你不喜歡的這種綱常維繫,要是沒有了這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稷也就崩壞了。”

“崩壞就崩壞。”何心隱冷笑道:“你所謂的綱常,讓我華夏在原地打轉兩千多年。在我們先秦時,泰西還只是羣茹毛飲血的野人,現在的文明程度,卻已經隱隱超過我們。”“言過其實了吧?”張居正不信道。

“哲學高低難分且不論。但天文曆法、水利農政,醫藥物理,這些實用之學,我們已經沒有能比得上人家的了。”何心隱扼腕痛惜道:“就拿年初沸沸揚揚的天象預測來說,我們都知道,漢朝咱們的祖宗便有預測成功的記載,但爲什麼過了一千多年,到咱們反而貿然無知,需要西人來教導呢?就是因爲這些東西,會讓你所說的君臣父子倫常,不再是神聖的天經地義,而暴露出人爲的安排的真面目。所以君父們感到恐懼,必須毀滅掉這些東西。因爲老子和孔子都告訴他們了,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讓老百姓變得愚昧無知,這讓纔好糊弄驅使!”

“你說的雖然偏激,但也有些道理。”張居正輕嘆一聲道:“但不這樣的話,如何去統治這樣一個幅員遼闊,子民兆億的國家?”頓一下道:“你的《原君》第一句,不就說:“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沒有國家和看王,我們可能早就滅絕了……”

“是啊,你是士大夫,與君王共治天下的人,當然覺着這樣挺好了,因爲它可以保證你們任意壓榨奴役民衆,以舉國之膏血,滿足自身之貪慾,又怎會說它不好呢?可對於除你們之外的人來說呢?誠然,寧爲太平犬,不爲離亂人,誰都需要有國家和秩序的保護。所以我們就要爲自己能當成太平狗而感激你們麼?”何心隱憤怒道:“這是你們君與士大夫的國家,對我們只是樊籠。樊籠裡謄養的,都是待宰的豬犬!我們是人,不是誰的奴隸,更不是誰謄養的豬狗。我們需要的,是能讓我們堂堂正正做人、能讓我們感受到安全和尊嚴的國家!而不是一個靠謊言和暴政編制的樊籠!”張居正徹底印證了自己的猜測,面色急變道:“你有大逆不道的想法!”“那又如何?”何心隱給自己斟一杯酒道:“但我不承認你們的道,我的道是人道,不是你們的君臣畜生道,所以你說我“大逆,可以,但“不道”就敬謝不敏了。

“你這樣的狂生狂言,救不了大明,只能給國家帶來禍亂,給相信你的人帶來災難。”張居正卻一把按住他的酒盅道。

“哈哈哈哈……”何心隱長笑着,只用了兩根手指,就把張居正的手夾了起來,然後另一手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道:“如今天下,又豈止我一人有這樣的想法?吾有千千萬萬的同仁!”…………一分倒“……

還有很多吧,今天。

第184章 斷橋初雪第832章 所謂朋友(中)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下)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下)第460章 半邊天第8 九三章 夜宴(上)第236章 有杏不須梅第753章 玉芝壇(下)第616章 大典第288章 人品無敵……第316章 一飲一啄第817章 坑爹(上)第716章 平叛第184章 斷橋初雪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779章 戰正酣(上)第316章 一飲一啄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中)第852章 鄉愿(下)第152章 浙江巡察第54節 李縣令(下)第815章 神仙們(中)第791章 春寒料峭(下)第690章 倒黴的馬全第538章 大風起兮!!第776章 十月圍城(中)第838章 大閱兵(上)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78 九章 靈濟宮(上)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中)第314章 藍道行第577章 餘澤第777章 西風勁(下)第866章 氣象(下)第139章 新任浙江巡演第747章 平定上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102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下)第一二八節第166章 危難總有男兒出!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下)第268章 中丞來信第585章 顯靈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中)第155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368章 毀滅與開始第54節 李縣令(下)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103節 畫屏(上)第903章 南風(上)第629章 向左向右第825章 相對無言(上)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中)第525章 吃魚第252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37節 海水不可斗量(上)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609章 老西兒第298章 天教吩咐點酥娘第389章 滄浪亭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484章 教父第636章 無題第413章 跪在地上唱征服第739章 聚和堂(上)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中)第813章 神劍出鞘(上)第590章 罵第68 九章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上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906章 茶館(上)第844章 復東勝(中)第87節 老宅(下)第1章 一夢五百年(下)第672章 本與末第520章 君心難測第563章 木牛流馬第117節 新任知府(下)第179章 總督家的腐敗生活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800章 多事之秋(上)第382章 新官上任第559章 狀元、狀元和底牌第883章 神鞭(下)第343章 閱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下)第514章 這個老師不一般第154章 小戚第903章 黃金(中)第162章 長子參軍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上)第884章 百年大計(中)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上)第390章 大寶貝還是大麻煩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中)第863章 藩籬(上)第882章 原點(中)
第184章 斷橋初雪第832章 所謂朋友(中)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下)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下)第460章 半邊天第8 九三章 夜宴(上)第236章 有杏不須梅第753章 玉芝壇(下)第616章 大典第288章 人品無敵……第316章 一飲一啄第817章 坑爹(上)第716章 平叛第184章 斷橋初雪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779章 戰正酣(上)第316章 一飲一啄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中)第852章 鄉愿(下)第152章 浙江巡察第54節 李縣令(下)第815章 神仙們(中)第791章 春寒料峭(下)第690章 倒黴的馬全第538章 大風起兮!!第776章 十月圍城(中)第838章 大閱兵(上)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78 九章 靈濟宮(上)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中)第314章 藍道行第577章 餘澤第777章 西風勁(下)第866章 氣象(下)第139章 新任浙江巡演第747章 平定上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102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下)第一二八節第166章 危難總有男兒出!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下)第268章 中丞來信第585章 顯靈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中)第155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368章 毀滅與開始第54節 李縣令(下)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103節 畫屏(上)第903章 南風(上)第629章 向左向右第825章 相對無言(上)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中)第525章 吃魚第252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37節 海水不可斗量(上)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609章 老西兒第298章 天教吩咐點酥娘第389章 滄浪亭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484章 教父第636章 無題第413章 跪在地上唱征服第739章 聚和堂(上)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中)第813章 神劍出鞘(上)第590章 罵第68 九章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上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906章 茶館(上)第844章 復東勝(中)第87節 老宅(下)第1章 一夢五百年(下)第672章 本與末第520章 君心難測第563章 木牛流馬第117節 新任知府(下)第179章 總督家的腐敗生活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800章 多事之秋(上)第382章 新官上任第559章 狀元、狀元和底牌第883章 神鞭(下)第343章 閱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下)第514章 這個老師不一般第154章 小戚第903章 黃金(中)第162章 長子參軍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上)第884章 百年大計(中)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上)第390章 大寶貝還是大麻煩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中)第863章 藩籬(上)第882章 原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