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中)

除了在軍政商方面佈局之外,沈默還十分注重和保護印刷出版業的發展。其實這個行業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此業肇自隋時,行於唐世,擴於五代,精於宋人,發展到了本朝,更是汗牛充棟,十分普遍。無論是內府、中央各官署、藩邸、地方官府,還是寺觀、書院、私人、書坊都在從事刻書事業,甚至出現了很多以此爲業的出版商。不僅刻書內容豐富,數量驚人,而且在各方面的技術上,都有着長足進步。

出版業之所以在本朝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當然是與其受衆數量急劇膨脹有關。首先,本朝自來重視文教,太祖皇帝要求‘凡民之俊秀,莫不從學’,且自成祖後百五十餘年間,天下承平,百姓安居,整個社會形成了廣泛的讀書風氣;不論城市農村,男子們小時候都讀過幾天私塾,雖然做不了學問,但識字看書還是不成問題的。

而且本朝經濟的持續發展,促進了本朝城市的發展,繼而產生了龐大的市民階層。這個階層的民衆,既不同於‘足不出戶、埋頭苦讀’的文人階層,也不同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階層,他們不愁生計,或者至少不用總爲生計發愁。當物質生活得到基本滿足後,自然產生相應的文化需求。

正因爲這種社會風尚,出版業自然蓬勃發展。但必須看到的是,目前佔據主導地位的,還是以官刻、家刻爲主,而旨在牟利和謀生的坊刻業,還處於非主流的地位。但以宣揚朝廷教化、聖人文章的官莊刻,和專注舊本古籍、詩文辭賦的家刻,顯然有其嚴重的侷限性……前者的目的是禁錮思想、愚化百姓,後者則深藏.閨中,常人難得一見。遠遠不能滿足百姓大衆的需要,更不能滿足沈默的要求。

老百姓需要的,是隨手可得,價廉物美、更加多種多樣的書籍;他們尤其不喜歡專講心性義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深文化,而需要生動活潑、易於接受,富有生活情趣又可以消遣娛樂的通俗文化。沈默需要的,則是解放思想,開化民衆,傳播科學,普及文化一一促進中華民族自己的文藝復興。而這些,顯然是官刻和家刻做不到。

在沈默眼中,能承擔民衆的要求,和自己的希望的,只有面相普羅大衆的坊刻業。因爲只有以盈利和謀生爲目的坊刻業,纔會遵循市場規律、投讀者所好,刊行具有廣泛社會需求的品種,其廣泛性和普及性

是官刻本、家刻本所遠遠不能比擬的。

但這些‘射利坊賈’常被藏書家嗤之以鼻,不屑一顧。這當然不只是固執文人的偏見,因爲它自身的毛病確實不少:常見的問題是選本欠精,校勘馬虎,錯訛遺漏處較多。部分刻本粗製濫造,妄改書名和刪節內容,使原書失去本來面目。更嚴重的是,由於書坊間競爭激烈,翻版、盜刻、剽竊等現象十分普遍,往往‘原版未行,翻刻踵布’這更加導致坊刻業聲名狼藉,當然更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對此沈默召集了福建建陽、金陵、蘇杭、湖州、徽州等出版中心的上百家書房老闆,齊聚杭州開會。

往常不入流的書商們,竟能得到經略大人的召見,自然喜不自勝,無一缺席,甚至許多沒有接到邀請的,也跟着來見識見識,想聽聽這出版業開天闢地頭一遭的大會,到底講些什麼。

會議分三天,第一天上午,沈默親自作了出版業現狀的振告,他首先高度肯定了,坊刻本作爲通俗書籍,對文化的普及和傳播的作用無可比擬,且未來必將佔據主導。但這不是他的講話重點一一他用了更長的篇幅,指出了一系列尖銳問題,將行業混亂無序的現狀,毫不留情的展露在與會敵百人的面前。這些都是在經過深入調研,認真思考得出來的結果,自然說的人如坐鍼氈,但無人不服。他們這才知道,經略大人不是心血來潮,他是真得摸透了這個行業,看得比任何人都高、都遠。

其實沈默說的問題,業內人都明白,尤其是這些個深受其害的大書商,當然與氬心誠意的向經略大人請教,坊刻業的出路何在?

沈默知道政府不能管得太細,靠自己幫他們解決所有問題,絕對癡心妄想,甚至越幫越亂。他只能站在宏觀高度,給他們三點建議,首先建立行業協會,規範行業競爭,避免惡性競爭;然後是嚴格的自律與監管相結合,嚴厲打擊翻版、盜刻、剽竊等危害行業生存的現象「並提高自身出版質量;第三是,保護著作權人的權益,包括署名權和財產權利。

前兩點都很好接受,但第三點出版商們有意見,這不是增加我們的負擔嗎?沈默早有所料,道:“你們的出版,是面向普旱-大衆的,百姓的特點就是複雜多樣、喜新厭舊,只要滿足了他們的口味和需求,你們的書才能大賣。

衆人紛紛點頭,心說:‘可不就是這個理,想不到大人連做生意都懂……

“既然你們不反對,道理就很簡單了。”沈默笑道:“人都是無利不早起的,寫書的人也要吃飯,只有讓他們得到豐厚的報酬,使寫作成爲創造財富之道,纔會有更多的人投身其中,寫出更多更符合市場需要的書籍。”說着看看衆人道:“諸位都是當老闆的,這道理應該不難理解。

聽了沈默的解釋,衆書商不由點頭道:這就像大人在蘇州推行的專利權吧……”但仍然擔心道:“書這東西,印出來就不是秘密了,要是我們支付了報酬,別的家只管照抄,豈不要把我們擠兌死?”

“這個不用擔心。”沈默沉聲道:“從今年十月份開始,官府將受理著作權註冊,作者和著作權所有人,可免費申請自己的作品註冊保護。發現任何書店和個人盜版或盜用,都可到當地官府提起訴訟。一經查實,將以盜竊罪論處,沒收非法所得的一半,將用來補償被盜版方的損失。”頓一頓,他又道:“本官回北京後,會設法儘快將這項法令在全國推廣,難度不會太大。”在三百六十行中,出版業畢竟是太不起眼的小小_支,制定這樣的法令,哪怕是全國性的,也不會有太大的阻力。

一個粗放管理的政府,雖然十分不適合大改革、大變法,但對沈默卻不無好處,他正是利用了朝廷與東南的信息不對稱,執政者難以準確評估一些不太大的變化,所帶來的後果和影響,纔敢不停的用小動作,一點點的、艱難卻堅定的推動着這個社會的變化。

衆人一聽,心裡頓時敞亮多了,雖然覺着一半歸自己有點少,但想想若沒有偌大的好處,官府怎會盡心辦事?就當花錢買個保障吧……

經過兩天的激烈討論,在大會的最後一天,東南六省的二百餘家大型書坊,共同簽訂了▲東南坊刻業協約’,約定各省成立行業協會,併成立總會互通有無、協調矛盾;約定嚴厲打擊盜版、翻刻、剿襲的一切非法手段;約定尊重作者著作權,包括永久的署名權,以及二十年的財產權;約定以提高坊刻業的地位和聲譽爲共同奮鬥目標,與會所有書商都在協約上簽字,並於即日起生效。

會上,新成立的坊刻行業總會,盛情邀請沈默擔任行業名譽會長,被沈默婉言拒絕÷,雖然朝廷並無明文禁止,但這畢竟是以盈利爲目的組織,若是貿然在裡面就職,哪怕只是掛名,別人也會以爲,你有多大利益在裡面似的。

但他們的另一個請求,爲行業總會作第一期重點出版書目的推薦人,沈默還是欣然應允了。其實他哪知道什麼書暢銷?人家兩個月後擬好了書單,請他過目後署名即可。

沈默拿到書單一看,三百多本書目,已經分門別類的列好了.什麼民間日用類、科舉應試指南、通俗文學讀本、童蒙課本教材、時文選本、宗教書籍、天文歷算年畫、占卜星相等等十幾大類,讓他不禁暗暗感嘆,大明確實是出版業的黃金年代,在他原來那個世界裡,可說是空前絕後了。

送書單來的坊刻總會會長餘象鬥爲他介紹說,這是按照沈默的精神,將書籍種類細化,每一類都有清晰的顧客羣。比如商人們喜歡《陶朱公致富奇書》、《白圭寶書》、《呂氏發跡秘聞》,等講述財富之道的書;以及《水程一覽》、《示我同行》、《天下水陸路程》等地理旅行類書籍;而《傷寒百問》、《丹溪心法》、《濟世良方》等民間醫書;以及《三字經》、《千字文》、《蒙求》、等童蒙教材,幾乎家家必備。當然還有各種時文選本、中式應試之書,更是讓準備科舉者甘心掏錢。

沈默看到這裡,不由感嘆道:“十多年前我科舉的時候,還沒有幾本刊本呢,現在卻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這些年的發展確實很快。

當然書單中最多的一類-,還是通俗小說和戲曲。這類幾近白話、重情節勝於文采的書籍,在民間卻越來越受歡迎。如《三國志傳》、《西遊記》、《水滸傳》、鄉警世通言》、《青樓記》、《白袍記》、《紫簫記》、《大唐西域記》等等,佔了一半還要多。

這些書雖然一時難登大雅之堂,但有‘官者不以禁杜,士大夫不以爲非’。甚至許多翰廷官員,本身就是這些小說的作者,當然都用的假名罷了。

沈默最終簽下了他的大名,然後很快便忘了這件事,直到麻煩找上門來……當然,這還是後話。

嘉靖四十四年九月初十,沈默終於完成了所有的交接,雖然鉭二總覺着還有很多事情沒安排妥當,但已經拖了兩個

,若是再不動身,北京那邊非得瘋掉不可。帶着無盡的牽掛,沈默登上了北歸的官船,歸去時斜陽正濃,秋

水共長天一色,這如畫般妖嬈的江南,將成爲他永遠的牽掛。

不只是他的希望寄託在這片沃土上,他的兄弟們也大都在這裡奮鬥着……徐渭任江西督學、陶大臨任南京國子監祭酒,孫鋌任浙江按察使、資歷最高的陸光祖,擔任福建布政使……想到兄弟們從此天各一方,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沈獄心中便有些難過。

但讓他又感到欣慰的是,自己費盡心思請來的四大謀士,並沒有遵循此時‘撤幕即散夥’的慣例,而是以及留在他的帳下效力。其中鄭若曾留在蘇州,擔任沈默海軍建設計劃的實際負責人。能親手組建一支強大的水師,鄭若曾也算是得償所願了。

其餘三位,王寅、餘寅和沈明臣,則以門客的身份,陪伴着他北

上。

路過徽州時,沈默想去看看胡宗憲,便命隊伍且住,輕車簡行、到了績溪縣的龍巖村。誰知卻撲了個空。家人告訴沈默,大帥賦閒之

便時常到鄰近的山廟裡,跟和尚喝酒下棋,經常不回家。

沈默問是哪個廟,家人說說不準,便派人私下去找,誰知大半天過去了,也沒把人找回來,只帶回了胡宗憲的一封信。

沈默掏出信紙展開一看,一行熟悉的字跡道:‘半生碌碌終得閒

百年心事歸平淡;消磨傲骨惟長醉,洗髮雄心在半酣。’確實是胡宗憲所作。

雖只是寥寥數語,卻道盡了胡宗憲的心情……看得出來,這位昔日權掌半壁江山的大帥,在回到故鄉之後,希望能夠忘掉昔日的一切,過些平平淡淡的日子,但雄心傲骨如何能夠忍受這種巨大的落差?只能靠酒精的麻醉,才能一天天捱下去。

胡宗憲的詩文在餘寅等人手中傳看,每個人有心有慼慼,王寅低聲道:“對默林公來說,命運確實太殘酷了,飽進士中得艱難,半生仕途不順,在七品上蹉跎了十幾年,真正揚眉吐氣、施展抱負時,已經是四十多歲了,”頓一頓,他看看沈默道:“所以他對權勢、對成功的渴望,遠遠超過了大人。

“說我幹什麼……”沈默微微搖頭,又點頭道:“十一年前我第一次見他時,他纔是個七品巡按,十年時間殫精竭慮,承擔了多大的壓力和痛苦?剛剛做出這樣一番事業來,就被徹底剝奪了……時間實在太短,轉變實在太急啊。

王寅點點頭,緊緊盯着沈默道:“如果換成是大人,您能平靜接受

這一切嗎?或者也像大帥那樣消沉度日?還是有別的選擇?”

沈默看看他,目光投向了遠處黛青色的山巒,長長吸口氣道:“也許只有到了那一天,我才能回答你。”王寅還未答話,沈默的目光又轉到他身上,一字一句的低聲道:“但在我的目標沒達到之前,我說什麼也不會放棄的。

王寅目光復雜的與他對視道:“但人的命運,總是被強者掌握着,。我的命運之於大人,亦如大人的命運之於……更強者。

沈默明白了王寅的意思,正色道:“我確實還無法掌握自己的命

運。

“無論大人想做出休麼樣的偉業,”王寅深深一躬道:“請先掌握自己的命運吧。”深吸口氣,又道:“在沒有掌握自己的命運之前,請不要再做那些危險的事情了!

“請先生教我!”沈默知道,他指的是自己在東南的那些佈置,這當然蘊含着不小的風險,但當時他在東南一言九鼎,朝廷大員又無暇他顧,時機實在是大好了,沈默幾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想要做一些事情。

這一切,王寅看在眼裡,急在心中,但當時沈默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所以他才忍住沒說。一直到了徽州,藉着胡宗憲的由頭,終於把話挑明瞭,如果沈默的答覆不讓他滿意,直接下船回家……老頭算計大精了,丫就是徽州人,現在下船,都能趕上晚飯了。

但沈默謙遜的神態,讓他感到孺子可教。這位當年胡宗憲的第一謀士,終於第一次展自己的風采道:當今已經時日無多,”在茫茫江面上,船上更沒有外人,王寅也不避諱道:“新主登基指日可待,值此新舊交替之際,風雲變幻,成敗轉頭,所有人都紅上眼,鬥爭將是幾十年未見的激烈,往日所謂的斯文,所謂的體面,全都拋到九霄雲外,只有你死我活,成王敗寇!”見沈默已經被說得額頭見汗,他用丹田噴出六個字道:“你一準一備一好一了一嗎?”——

分割——卜——

昨晚真想寫來着,片刻不停的鞭炮聲吵得我竟啥也寫不出來……

第911章 俠之大者(下)第854章 鍾金(下)第231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863章 藩籬(下)第112節 府試(上)第748章 夕陽(上)第723章 正月(上)第754章 鴻雁幾時到(中)第82節 過年(上)第682章 承天府第917章 暴起(上)第610章 話別第909章 閹寺雄起(中)第558章 理解萬歲第484章 教父第786章 爭執(中)第776章 十月圍城(上)第856章 閣老的心(下)第302章 大地震第14節 城隍廟(中)第723章 正月(下)第869章 暗算(上)第779章 卷平岡(上)第872章 明爭(中)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783章 廷推(中)第193章 嚴東樓第661章 帝嚳第865章 返京(中)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下)第747章 平定下第224章 李默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528章 授課第732章 幕僚(上)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下)第686章 如何做一個宦官第868章 局(下)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881章 火中取栗(中)第468章 銘志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418章 孝子清官第769章 早朝早吵朝朝吵(下)第444章 紅袍第835章 神擋殺神(下)第395章 起風波第849章 峰與亭(上)第327章 皇帝恩賜第454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779章 戰正酣(中)第742章 制勝之道(上)第737章 禮物(下)第826章 會面(下)第785章 內閣(下)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下)第838章 沙場秋點兵(上)第851章 對決(中)第655章 又見祥瑞第911章 俠之大者(上)第922章 歸來(下)第347章 是的,我愛你!第774章 新官上任(中)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912章 長沙(下)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748章 夕陽(下)第871章 暗鬥(中)第127節 喬遷之喜第849章 峰與亭(上)第918章 驚變(上)第18節 濟仁堂(下)第836章 三雞報曉(下)第922章 歸來(下)第169章 箭術很重要第554章 勝負第692章 奪帝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456章 男女戰爭第865章 返京(上)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上)第823章 辭舊歲(中)第445章 祥瑞第532章 化解第866章 氣象(下)第337章 仁心妙手第262章 聘禮第806章 驚變(下)第796章 尚書遇襲(下)第906章 茶館(中)第618章 欲罷不能第833章 宦場如市(下)第423章 柳暗花明第2章 秀才謀生(中)第694章 蓮心第573章 抉擇第538章 大風起兮!!第180章 百花仙酒第722章 絕命書(上)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下)
第911章 俠之大者(下)第854章 鍾金(下)第231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863章 藩籬(下)第112節 府試(上)第748章 夕陽(上)第723章 正月(上)第754章 鴻雁幾時到(中)第82節 過年(上)第682章 承天府第917章 暴起(上)第610章 話別第909章 閹寺雄起(中)第558章 理解萬歲第484章 教父第786章 爭執(中)第776章 十月圍城(上)第856章 閣老的心(下)第302章 大地震第14節 城隍廟(中)第723章 正月(下)第869章 暗算(上)第779章 卷平岡(上)第872章 明爭(中)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783章 廷推(中)第193章 嚴東樓第661章 帝嚳第865章 返京(中)第784章 東閣大學士(下)第747章 平定下第224章 李默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528章 授課第732章 幕僚(上)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下)第686章 如何做一個宦官第868章 局(下)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881章 火中取栗(中)第468章 銘志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418章 孝子清官第769章 早朝早吵朝朝吵(下)第444章 紅袍第835章 神擋殺神(下)第395章 起風波第849章 峰與亭(上)第327章 皇帝恩賜第454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779章 戰正酣(中)第742章 制勝之道(上)第737章 禮物(下)第826章 會面(下)第785章 內閣(下)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下)第838章 沙場秋點兵(上)第851章 對決(中)第655章 又見祥瑞第911章 俠之大者(上)第922章 歸來(下)第347章 是的,我愛你!第774章 新官上任(中)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912章 長沙(下)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748章 夕陽(下)第871章 暗鬥(中)第127節 喬遷之喜第849章 峰與亭(上)第918章 驚變(上)第18節 濟仁堂(下)第836章 三雞報曉(下)第922章 歸來(下)第169章 箭術很重要第554章 勝負第692章 奪帝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456章 男女戰爭第865章 返京(上)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上)第823章 辭舊歲(中)第445章 祥瑞第532章 化解第866章 氣象(下)第337章 仁心妙手第262章 聘禮第806章 驚變(下)第796章 尚書遇襲(下)第906章 茶館(中)第618章 欲罷不能第833章 宦場如市(下)第423章 柳暗花明第2章 秀才謀生(中)第694章 蓮心第573章 抉擇第538章 大風起兮!!第180章 百花仙酒第722章 絕命書(上)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