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射天狼(上)

一行人從兵部出來,沿着安定門大街,到了城北兵馬司一帶,遠遠就看見就見城外地壇方向黑煙滾滾,還聽到叫喊喝罵的聲音,亂糟糟成了一團。

“難道是蒙古人逼近京城了?”沈默心一沉,看一眼胡勇,後者立刻策馬上前查問,不一會兒轉回道:“不是什麼蒙古人,是官兵衝進地壇,搶奪避難百姓的財物,不知怎麼着了火,百姓就往城門逃,卻又被守城的官兵攔住,不讓他們進來。”

沈默聞言默不作聲的策馬上前,待到近了,就見城門洞裡擠滿了京營的兵士,持着刀槍結着隊,把驚慌失措的老百姓死死擋在外面;再看那些難民百姓驚恐的神情和動作,好像外面真來了韃子一般。

張居正在轎子裡,看這混亂的局面,暗暗心焦道:‘出師不利啊,怎麼一上來就遇上這種事……’他沒和當兵的打過交道,真不知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好在有會處理的,沈默點點頭,李成樑便撥馬過去,大聲道:“哪個是頭?”問了兩遍,沒人搭話,他便馬鞭擎起,猛抽起來,他那股牛勁兒,一下就能把棉甲給抽裂了,若打到脖子上、胳膊上,立馬皮開肉綻。

沈默早就派人去鐵嶺摸過底了,知道李成樑在巡按欽差的麾下時,實際上就是他的護衛長,時常要面對兵痞,震懾力極強,人送綽號‘李太歲’。

“哎呦呦……”一片慘叫,七八個官兵遭了毒手,捂着傷處回頭怒視:“誰敢打我”

“打的就是你”李成樑又是一陣劈頭蓋臉的猛打,幾個官兵讓他的煞氣給鎮住了,又看他身着高級軍官才穿的山文甲,摸不清狀況哪敢造次?只好抱頭求饒。

“不識相的東西。”李成樑拿馬鞭指着他們道:“你們的頭兒在哪?”

士兵們趕緊四處張望,指着個想要腳底抹油的軍官道:“那是我們千總大人。”

那千戶這纔不甘不願的走過來,朝李成樑唱個喏道:“這位上官,有何見教?”

“不是我要見你,過來跟我家大人說話”李成樑讓開身形。

其實那千戶早看見沈默了,他也算個有見識的,知道這種大官一來,必然要多生事端,所以纔想躲起來,誰知還是躲不過,只好硬着頭皮過去,跪地磕頭道:“小得永定門千戶馬德,叩見大人。”

“馬千戶,我且問你,”沈默沉聲道:“外面來了韃子嗎?”

“這個,似乎沒有。”馬德小聲道。

“什麼叫似乎?”胡勇咋呼一聲道。

“不似乎,確實沒有。”馬德趕緊糾正道。。

“那爲何要把百姓拒之門外”沈默厲聲問道:“朝廷不是有明旨,允許百姓進城避難嗎?”

“大人也看見了,這麼多人一窩蜂往裡衝,”馬德道:“怕有奸細混在其中,故而不敢放他們進城。”

“這些人爲何要往裡衝?”沈默追問道。

“這個麼……”馬德有些慌亂道:“小的就不知道了。”

“嗯?”沈默眼一眯,胡勇和李成樑便一齊爆喝道:“說”後者還把手中的馬鞭,猛地甩了一下。

“跟大人實話實說吧,外面有亂兵,在搶老百姓的東西。”馬千戶小聲道:“上峰怕騷亂蔓延到城內,故而不許任何人進城。”

“那好,我現在命令你,立刻撤開人牆,放百姓進城。”沈默不容質疑道。

“敢問大人您是……哪個衙門的?”馬千戶纔想起問他的身份。

“我家大人乃禮部尚書,此次戰役之副帥,沈部堂沈督帥”胡勇大喝道:“還不趕快依命行事”

“這個……”馬千戶有些遲疑,他這個檔次的軍官,消息還沒那麼靈通:“咱還沒聽上頭傳達呢……”

“現在就傳達給你了”李成樑卻不跟他客氣,刷得拔出佩劍,架在他的脖子上。

“你不要擔心,我會一直在這兒,沒你什麼責任。”沈默又道。

“那好吧……”馬千戶心說,反正我就跟在你身邊了,到哪也別想甩了我。

伴着馬千戶一聲令下,早就撐不住的守門官軍,轟然讓開了去路,老百姓便一窩蜂的奔進城來。

沈默這時,已經和張居正上到城頭,看着那些亂軍正在爲非作歹,大肆搶劫,甚至爲了爭搶財物,互相大打出手的。陡然遭難的百姓抱頭痛哭、東躲西藏、呼兒喚女,亂作一團……恐怕俺答真來了,也不過如此吧。

“這是兵還是匪”張居正重重的拍打城牆,面色鐵青道。

“有時候是沒區別的。”沈默輕聲道。

“要是這些人進了城,後果不堪設想。”張居正畢竟是個豪傑,不會被情緒控制,很快就擔憂起現實問題來。

“不必擔心,我已經派人叫援兵了……”沈默輕聲道。

“唉……”看着城外的兵像土匪一樣,城內的兵卻鬆鬆垮垮,若無其事,一水的兵痞做派,張居正嘆口氣道:“就指望這些人去打仗?”他現在覺着,楊博的話雖然不中聽,但真不坑人,自己要被沈默給害死了。

“我指望他們?那還真是嫌自己命長。”沈默卻淡定道。

兩人正在說話,就聽胡勇高聲道:“大人,戚將軍來了。”便見一員三四十歲、器宇軒昂、氣度沉穩的軍官,從城下快步上來,見到沈默,一個大禮參拜下去道:“督帥喚末將來,不知有何吩咐。”

“現在城外有亂兵作惡,本官讓百姓入城暫避。”沈默沉聲道:“你且命人在城門前結陣,有百姓入城,放過,有亂軍入城,格殺勿論”

“遵命”戚繼光領命下城,很快便把跟來的一百名部下分成兩隊,一半在城門口戒備,另一半在維持秩序,引導老百姓從陣型的縫隙間穿過。

張居正見他只帶了這麼點人,還只投入一半堵城門,心說就算你是大名鼎鼎的戚繼光,也不能只靠名氣就嚇住那些亂軍吧。不由擔心道:“是不是再派些人來?”

“足夠了。”沈默淡淡道:“兵不在多,在精。”

張居正明白了,噢一聲道:“原來,你的信心在他身上。”

“只能算其中之一吧。”說完他的目光投向西面,面容冷峻的注視着,彷彿在等待什麼。

張居正站在邊上,不禁暗暗稱奇,心說此人的氣場,與平時竟截然不同,那種一切盡在掌握的自信,一言一行皆是法令的氣勢,真看不出是那根官場老油條來。

兩人等了少許時刻,就見西面揚起塵土,一彪騎兵飛馳而來,彷彿一陣旋風,朝着城門方向席捲過來。

張居正先是一驚,但看到那些騎兵都是明軍裝束時,才放下心來,問道:“這又是哪的兵?”

“麾下騎”不待沈默介紹,那些騎兵便爆出吶喊道:“奉督帥大人之命前來戡亂,爾等速速回營,有滯留着者殺無赦”伴着喊聲,這些騎兵便高舉馬刀,衝入了混亂的人羣中,看到有當兵的就砍,有擋道的直接撞飛,便如一道無可阻擋的洪流,繞着地壇席捲一圈。

“這也太殘暴了吧?”張居正變色道:“上來就殺人?”

“你仔細看他們的刀。”沈默輕聲道。

張居正定睛一看,原來是練習用的木刀,這才鬆口氣道:“這還差不多。”

話音未落,便見那些騎兵全都丟下手中的木刀,從馬背上取下明晃晃的斬馬刀,高高舉起來,一齊爆喝道:“殺”一股兇橫之氣砰然而發,橫掃一切魑魅魍魎。

那些亂兵顯然被嚇到了,在鐵騎奔過來的瞬間,看着那亮閃閃的馬刀,終於感受到死亡的氣息,丟下搶奪的財物,慌忙作鳥獸四散了。

便有許多慌不擇路,往城門方向跑來。張居正不禁暗暗揪心,道:“還是再派些人下去吧。”

沈默卻不動聲色,只是朝下面的戚繼光點了點頭,戚繼光一揮手,原先只是簡單結長蛇陣的親軍隊伍,轉眼便組成了大鴛鴦連環陣

“膽敢上前者,殺無赦”戚家軍的喊聲同樣令人膽寒,緊接着兵器入肉聲,慘叫聲、哀嚎聲,在城門洞中響成一片。

雖然看不到腳下的情形,可聽起來卻倍加真切慘烈,張居正只覺着心驚肉跳,天旋地轉,得扶着城牆才站穩,這跟他平時所處的,簡直是兩個世界嘛……

“扶張大人下去休息。”沈默餘光看到他的樣子,下令道。

張居正擺擺手,謝絕了他的好意,堅持扶着城牆站着。

一盞茶的功夫,喊殺聲小了。在城外騎兵和城內戚家軍的夾攻下,亂軍逃的逃、散的散,還有一些被夾在中間沒地兒逃的,只能跪地投降。

在李成樑和胡勇的護衛下,沈默和張居正從城牆上下來,但見地上傷者枕籍,哀聲遍地,大都是被狼筅劃拉的皮開肉綻,卻沒有斃命的。畢竟不是面對敵寇,經驗豐富的戚家軍將士,沒有用鋒利的武器招呼他們。

再看那些戚家軍將士,各個氣定神閒,連衣服都沒弄髒。張居正這下服了,道:“人說,撼山易撼戚家軍難,看來所言非虛啊”

“小試牛刀而已。”沈默雖然嘴上謙虛,但內裡還是很開心的,這時見戚繼光領着一文一武兩名官員,從外面快步走來,見過二位部堂大人。

“哈哈哈……二華兄,”沈默朝那身穿三品服色的文官抱拳道:“久違了。”

那文官面色微黃,頜下三縷長鬚,面容儒雅,氣度從容。但與一般文臣不同的是,只見他身形淵渟嶽立,雙目如鷹如電,讓人看了不由暗贊,好一位出將入相的鎮國文帥

“下官譚綸參見部堂。”雖然沈默叫得親熱,那文官卻絲毫不敢怠慢。

“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沈默挽住他的胳膊,堅決不受他的禮,指着張居正道:“這位是戶部張侍郎,號太嶽。”說着又對張居正道:“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譚綸譚子理”

譚綸很會爲人,客氣的行禮道:“久仰久仰。”

張居正的腦子太靈光了,一聽到這個名字,腦海馬上浮現一串信息:譚綸譚子理,江西宜黃人,嘉靖二十三年進士。二十七年,有倭寇逼近南京城下,官員驚慌失措,將士怯懦不前,時任南京兵部郎中的譚綸,請命募壯士五百,擊退倭賊,其善用兵之名,自此聞於朝廷。二十九年,浙江倭犯猖獗,譚綸受命台州知府,募鄉兵千人,教以荊楚劍法及方圓行陣,嚴格訓練,成爲勁旅。之後便長期戰鬥在抗倭第一線,身先士卒、歷經大戰,功勳累累,官階也扶搖直上。倭患平息後,從東南調往北疆,任保定巡撫至今。

面對這位功勳卓著,還比自己早一科的前輩,張居正哪敢託大,趕緊行禮道:“久仰久仰。”

兩人認識了,沈默又指着一員大鬍子,紅臉膛的大個子武將道:“這位說起來,和太嶽兄更有淵源了,”說着一拍他壯實他壯實的肩膀道:“尹德輝,你們那一科的武狀元”這也是他在南方的老相識,與譚綸一起調到北方的尹鳳,現任保定總兵,那支騎兵便是他的麾下。

張居正其實是不認識他的,但還是很熱情道:“年兄……”

“不敢當,”尹鳳咧嘴笑笑,站在一邊不說話。

簡單的介紹完了,沈默望向譚綸道:“子理兄,這場兵亂?”

“唉……”譚綸嘆息一聲道:“不瞞二位大人,各路軍鎮問警訊後,皆是倉促出師勤王,未及攜帶糧草。從出發到現在,長的有七八天,短的也有五六天,都早就斷了炊……而且現在初冬,部隊也缺少禦寒的衣物,每天都有人凍出毛病……”雖然奉命平亂,但他畢竟是各路諸侯中的一員,要先給這些軍士減罪。

“聖上不是頒詔犒賞援軍了嗎?”沈默望向張居正道。

“戶部移文經返,確實遷延了數日,”張居正道:“但已經把軍需配給了兵部,前天就完成交割了。”勤王軍隊已經達到五萬,爲了備齊這批物資,張居正是絞盡腦汁,費盡周折,能在幾天之內湊齊,已經是個奇蹟了。只不過他這人說話得體,只道是文移費時了,絕口不提困難二字。

“兵部倒是下令了,讓各軍到光祿寺領取軍需,可每日只給一天的口糧不說,糧食摻的沙子比米粒都多。”譚綸接着道:“更離譜的是,下發的棉衣棉被,且不說大小合不合適,單說面料一扯就開裂,裡面竟用些爛草葉、破布頭填充。”說到這,譚綸的面龐微微發紅,深吸口氣道:“泥人也有三分土性,將士們滿懷忠君愛國之心,馳援京城,竟被人如此對待,能不窩火,又怎能不出事?再有那唯恐天下不亂者一挑唆,難免拿老百姓撒氣……”

“怎麼會這樣?”沈默還沒說話,張居正面色鐵青道:“糧食是從廣濟倉裡調出來的,被服是預備發給京營的,不可能有問題的”

“那些東西還堆在營裡。”譚綸嘆口氣道:“張大人不信可以去親自查看。”

“我會的。”張居正知道現在不是追查這個的時候,點點頭沒再吭聲。

見又有一支部隊,從城內開過來,沈默明知故問道:“兵馬司的人來了嗎?”

“在,小人在。”一個鬍子拉碴,發了福,眼睛小小的軍官湊上來,陪着笑道:“小人兵馬司指揮牛德華。”

“牛指揮,我命你速速把這些亂軍收監。”沈默沉聲道:“立即恢復城門秩序。”

“大人,我們是管治安的……”牛指揮爲難道:“軍隊的事情,管不着吧。”

“那就只能送鎮撫司了。”沈默垂目道。

“你可想清楚了。”張居正雙目通紅的望着,道:“錦衣衛插手的話,事情就通天了”聲音冷得讓人打顫。

兵馬司隸屬兵部,是知道一些內情的,牛指揮連忙投降道:“我們收,我們收……”趕緊下令把人都收押。

沈默把他們叫來收拾殘局,就是誰惹得禍事誰自己擔,那些巡撫總兵的,請罪也好、要人也罷,全都去找兵部去吧。

見這邊事了,沈默看看左右,道:“先去戚將軍營裡吧。”

這是昨天的,今天的另發。其實是這樣的,昨晚就寫完了,但一直上不去起點,今天一直沒時間上網,後來有空了,又有個採訪,是哈爾濱廣播電臺的,今天晚上17:10分播出……

第845章 最長一冬(中)第709章 報復第731章 囚徒困境上第65節 較量(中)第827章 路在何方(中)第100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上)番外篇十年二第30節 對(下)第777章 西風勁(上)第561章 以德服人第98節 陶虞臣(中)第213章 唱罷嚴冬,春叢認取雙棲蝶。第347章 是的,我愛你!第678章 沙勿略見聞錄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920章 式(中)第438章 談判第314章 藍道行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上)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上)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327章 皇帝恩賜第906章 茶館(上)第1節 一夢五百年(上)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下)第417章 做得僞君子,做不得真小人。第394章 敬酒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865章 返京(上)第560章 真相和血書第25節 會稽縣衙(上)第8 九三章 夜宴(上)第448章 都是高人第636章 無題第905章 中隱(下)第678章 沙勿略見聞錄十年六第903章 黃金(上)第772章 言官們(下)第765章 大限(下)第304章 賑與察!故事與風暴的起源!番外篇十年一第318章 轉機第841章 西北望(中)第483章 從此不再恨第874章 賓天(中)第902章 南風(中)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上)第849章 峰與亭(中)第709章 報復第844章 復東勝(中)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95節 縣試(中)第196章 君前奏對第158章 聖旨到第866章 氣象(中)第838章 大閱兵(上)第847章 來客(上)第78節 賣與立(下)第738章 運籌帷幄(上)第851章 對決(上)第882章 原點(下)第764章 君父臣子(上)第805章 希望(下)第883章 神鞭(下)第852章 鄉愿(中)第812章 逼宮(上)第846章 希望(上)第335章 比太醫還牛的人第848章 索南嘉措(中)第99節 陶虞臣(下)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366章 報應不爽……第140章 吳成器第670章 沈縣令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上)第29節 對(中)第510章 天堂與地獄第134章 簪花宴第232章 沉默是金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下)番外篇十年四第750章 天下熙熙(下)第192章 凱旋之後第459章 呂竇印第401章 大幫派與大地主第369章 鐵骨丹心第458章 風波亂第746章 覆滅中第906章 茶館(中)第671章 沙勿略第78 九章 靈濟宮(中)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717章 圍爐夜話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第214章 癥結所在第921章 君(上)第787章 來使(下)第18節 濟仁堂(下)
第845章 最長一冬(中)第709章 報復第731章 囚徒困境上第65節 較量(中)第827章 路在何方(中)第100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上)番外篇十年二第30節 對(下)第777章 西風勁(上)第561章 以德服人第98節 陶虞臣(中)第213章 唱罷嚴冬,春叢認取雙棲蝶。第347章 是的,我愛你!第678章 沙勿略見聞錄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920章 式(中)第438章 談判第314章 藍道行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上)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上)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327章 皇帝恩賜第906章 茶館(上)第1節 一夢五百年(上)第836章 最後的亂鬥(下)第417章 做得僞君子,做不得真小人。第394章 敬酒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865章 返京(上)第560章 真相和血書第25節 會稽縣衙(上)第8 九三章 夜宴(上)第448章 都是高人第636章 無題第905章 中隱(下)第678章 沙勿略見聞錄十年六第903章 黃金(上)第772章 言官們(下)第765章 大限(下)第304章 賑與察!故事與風暴的起源!番外篇十年一第318章 轉機第841章 西北望(中)第483章 從此不再恨第874章 賓天(中)第902章 南風(中)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上)第849章 峰與亭(中)第709章 報復第844章 復東勝(中)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95節 縣試(中)第196章 君前奏對第158章 聖旨到第866章 氣象(中)第838章 大閱兵(上)第847章 來客(上)第78節 賣與立(下)第738章 運籌帷幄(上)第851章 對決(上)第882章 原點(下)第764章 君父臣子(上)第805章 希望(下)第883章 神鞭(下)第852章 鄉愿(中)第812章 逼宮(上)第846章 希望(上)第335章 比太醫還牛的人第848章 索南嘉措(中)第99節 陶虞臣(下)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366章 報應不爽……第140章 吳成器第670章 沈縣令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上)第29節 對(中)第510章 天堂與地獄第134章 簪花宴第232章 沉默是金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下)番外篇十年四第750章 天下熙熙(下)第192章 凱旋之後第459章 呂竇印第401章 大幫派與大地主第369章 鐵骨丹心第458章 風波亂第746章 覆滅中第906章 茶館(中)第671章 沙勿略第78 九章 靈濟宮(中)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717章 圍爐夜話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第214章 癥結所在第921章 君(上)第787章 來使(下)第18節 濟仁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