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1 少王竟知有我

宰相楊執柔登門,獨孤氏家人們同樣不敢怠慢,一如對待河東王、派出子弟引車出坊迎接,其他人則於府邸門前等候。

李潼見狀,便也一同行出,看到跟在他身後的楊居仁一臉忐忑的模樣,便笑語道:“宰相自有容人之量,記室與楊相公情是同宗,只要禮數週全,何懼其他。”

楊居仁聽到這話,臉上勉強擠出一個笑容:“僕自景從大王,不憂其他。”

說話間,楊執柔車駕已經行至獨孤氏家門前,馬車停穩之後,他推了一把車畔跟隨行走的楊執一,作斥言狀:“速入門中待用,不要累你兄受矜傲之名。”

這話一說,就好像是楊執一爲了給丈人家門充面子,回家強請兄長前來弔唁。

獨孤氏家人自然不知內情,並不懷疑楊執一的離去。李潼將這一幕看在眼中,頗有深意的打量兩兄弟一眼,楊執一垂着頭根本不看他,楊執柔則對他微笑頷首。

靈前弔唁之後,楊執柔也被迎入庭中帷幕下,與少王並坐客席,兩手一搭對少王微微致意:“情傷語噎,草草成文,讓大王見笑。”

“意濃情深,哪需文法矯飾。”

李潼笑着回答一句,心裡也不得不感慨,楊執柔能夠混到宰相位置,涵養也是不差。

然而這念頭剛一閃過,楊執柔便開始發難了,他指了指站在少王席後的楊居仁,似笑非笑道:“家門人衆羣立,我身兼國務,偶或少於關照。一點簡慢,常有自慚。舊前人或不知,尚能自飾。今大王撿才量用,充席府中,卻讓我不敢再自美家國兩顧啊。”

楊居仁聽到這話,額頭冷汗直沁,一步邁出站在兩席之間,窘迫之下,不知該要如何作答。

帳幕下其他人聞言後,也都不乏好奇的打量楊執柔與河東王。此前楊執柔沒來的時候,他們還對楊居仁不乏客氣的寒暄,現在看來,楊執柔似乎因此對少王有些不滿啊。

“相公高執南省,思望都是大事輕重。門閣裡的人情瓜葛,也是不敢冒昧有擾。”

李潼擡手指了指楊居仁,淺笑回答道:“小王人道後進,少歷風霜,承蒙前輩們不作人事上的留難,這纔不自露待人接物的淺薄,哪敢自誇海量遺才的英明。日前宅內新納孺子,深問之下才知與貴門第有此親誼。情急攀結,強引楊令益我客席,貪此名門盛譽,一點心跡,怯於剖析。”

楊執柔聽到這話,稍作默然,這才又望向楊居仁說道:“大王雅賞,你也要體察這一份心意,任事勤懇、不要辜負,不要虧敗了我家門風評。”

楊居仁先是看了一眼少王,待見少王微微頷首,這才又行至楊執柔席前恭聲道:“相公訓告,居仁深記。”

略過這一件事,楊執柔轉又講起其他,帳幕下氣氛也有所和緩。

李潼一邊與人隨口閒聊,一邊也不免感慨,楊執柔也真的是人如其名,爲人做事真有幾分柔和,沒有堅持到底的強硬,或者說本身只將此當作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並不認真追究。

其實將楊居仁引入自己府中,且帶來參加今天這樣的場合,李潼本身就是在轉移矛盾,主動給楊家制造一個刁難自己的把柄,將焦點集中在楊居仁的身上,從而將唐家小娘子摘出來不受人議論。

弘農楊氏海內名宗,可不是什麼沒有字號的門第,楊執柔身爲一個大家長,對族人們的行爲是有一定的約束力。沒有他的許可,楊居仁屈事府職本身就有些不對。畢竟眼下已經不是國初,王國官佐實在不是什麼體面差事。

不過話說回來,能在他奶奶手底下當宰相的人,性格太強勢了反而容易有危險。能夠混到善始善終的,也大多不是什麼有棱角的人物。

李潼倒是針對楊家或許會有的刁難做了不少的準備,但見楊執柔似乎沒有了繼續追究發難的意思,他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並沒有什麼蓄力落空的失落感。

畢竟唐代這個政治體制,宰相權勢的確是不容小覷。別看他奶奶殺宰相,一個個手起刀落的似乎挺輕鬆,但李潼終究還是沒達到那種境界。

真要跟一個宰相結下什麼大仇,可不比搞掉丘神勣那麼簡單,他要面對的可絕對不是一個個體,分分鐘都要做好被人羣毆的準備。

在獨孤家一直坐到傍晚,李潼這才起身告辭,並約定好來日獨孤卿雲出殯回關中安葬時擺設路祭。

獨孤家對他很是友好,這也是實際的人脈開拓,剛纔在帷幕下,聽楊執柔與獨孤元立聊天,言中就隱指要伺機將孤獨元立奪情起復。

畢竟獨孤元立年紀也已經不小,真要實打實的服喪三年,除非也能像他老子那樣長壽,否則政治生命基本上也就完了。

獨孤家乃是真正的勳武門第,子弟多有任事於南北衙。按照李潼目下的交際範圍,想要與這樣的人家產生聯繫的可能微乎其微。眼下巧在有這樣一個機會,自然沒有錯過的道理,即便現在沒啥用,以後總會用到,來往大大值得維持下去。

楊執柔也一同起身告辭,並在離開道德坊後邀請少王同車歸第,李潼也並不拒絕。

待到兩位重要的賓客離去,其他客人也都陸續告辭,其中就包括獨孤氏姻親的元懷景。

返回自家宅邸,元懷景便吩咐家人道:“去將張郎請來家裡。”

大半個時辰後,一個身材頗爲魁梧、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便被家人引入進來,正是元懷景的婿子張說。

“丈人召問,未知何事?”

張說入堂拱手爲禮,不敢站得太近。因爲被招來的時候,正在洛堤沿岸與友人遊玩,年輕人湊在一起,難免飲酒狎妓,身上多多少少殘留一些脂粉氣,擔心走得太近冒犯丈人。

元懷景看看自家婿子紅潤臉龐,心中隱隱有些不樂,但還是不忍作厲訓,只是溫聲道:“制科選禮時期將近,張郎才氣久養,雖然讓人放心,但伏案溫故,也能知新。勇得出身之後,春秋得意尤長,也實在不必耽在一時。”

張說聞言自然不敢反駁,只是恭聲應是,但還是忍不住解釋一句:“集會諸友,也是存意遍賞羣才,察我不足,擷取友長,不敢專一弄樂。”

這話幾分真假,元懷景也不追究,只是擡手示意張說入席,他沉默片刻,小作斟酌,然後又開口問道:“洛南那位河東王,張郎可有登第求教?”

張說聞言後便有些詫異的搖搖頭,偷窺丈人神色然後正色說道:“這位少王風評不高,常聽人道浪才輕薄,好弄妖冶,沒有王者該有的端莊氣度。小子閭里微衆,縱有求傍之心,怕也難登高第,風傳偏信,敬而遠之。不知丈人何有此問?”

見張說神情不似作僞,元懷景便皺起了眉頭,喃喃道:“如此倒有些奇怪,今日獨孤大將軍宅中偶奉少王,聽他閒論講到張郎名號,我還道張郎曾有當面求教。”

“少王竟知有我?”

張說聽說這話,神態也是頓時一奇,片刻後又連忙稍作收斂,垂首道:“這位大王司職麟臺,多文學之友。小子入考在即,常以行卷走訪,或有蛛絲的牽連,但卻實在沒有求見的行跡。”

元懷景見張說說的認真,忍不住笑起來:“我知你顧慮什麼,其實大可不必。人或謂這位大王不學無術,昧於真義,幸途邪取,但也正如你所說,不過是風言偏執,未審而論,豈能得中。今天我見這位大王言行談吐,都覺得傳言偏頗。”

“丈人你……”

張說聞言後又是一奇,有些不相信的望着自家丈人。世道人言所以中傷少王,其中一點就是少王以宗枝之貴卻不能持身自正,弄邪求寵,諂媚女主。

張說自己對這位少王倒沒有什麼特別觀感,只是心知自家丈人乃是當今聖人的藩邸故臣,而謗議少王最多的便是這一批人,所以在丈人面前不敢說什麼美辭。事實上剛纔不久,他還在洛堤伎館學唱少王新作。

見張說一臉不解,元懷景自嘲一笑:“當今人事乖張,不知何往,我們這些老物或故情繫留,不敢擡眼張望。但爾等後進卻不必困擾於此,還是要擡步向前。唐家宗枝凋零,少王卻燦然秀出,俗言輕謾,卻不肯論他怙恃俱無,久圈禁中,衣食俱在神皇恩舍,敦此親此,也在情理之內。”

“如今少王居麟臺事春官,所問俱是清途。今日所見,貴如楊相公,尚需折節不矜,足見其荷恩之重。既然雅聞你的名號,不妨登第求教。不是教你趨望形勢,只是希望兒輩能走得更順暢一些。”

元懷景對這個婿子是非常看重,說實話他是希望能憑自己潛邸故人的情義向今上推舉引薦,但也明白當下這個形勢,真要這麼做,反倒是害了自家這個才器不凡的婿子。

0196 卑職願從大王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191 少王竟知有我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002 又一個才人0124 朔邊良才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072 天賦異稟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376 紈絝衛府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009 聖心取捨0284 禍水東引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350 艱難皇嗣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122 枯禾逢甘霖0230 過平康款轡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265 順水推舟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191 少王竟知有我0098 禁宮隱細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268 薰蕕不同器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043 進學內文學館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069 大麴《萬象》0154 宰相入刑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221 窺望河西0230 過平康款轡0099 宰相危矣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306 魏王不壽0056 金吾衛大將軍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184 洛陽女兒行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286 竇七暴斃
0196 卑職願從大王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191 少王竟知有我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002 又一個才人0124 朔邊良才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763 國之武庫,藏惡納奸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072 天賦異稟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799 衆正盈朝,羣臣勸進0132 老馬不行,非是良驥0376 紈絝衛府0924 諸方來朝,羣蕃入拜0874 狡兔三窟,營持有道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712 北門空虛,無人可用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135 舔友的惡意交流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992 岐王爲友,不羨知音0009 聖心取捨0284 禍水東引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350 艱難皇嗣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122 枯禾逢甘霖0230 過平康款轡1034 唯賭見性,必入彀中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702 羣臣外授,相公珍重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265 順水推舟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191 少王竟知有我0098 禁宮隱細0640 玄暐橫死,殺機四伏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268 薰蕕不同器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043 進學內文學館0129 爲你寫首歌(求首訂!)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468 三思欽望,共赴黃泉0866 諸子不才,不可付事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069 大麴《萬象》0154 宰相入刑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221 窺望河西0230 過平康款轡0099 宰相危矣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306 魏王不壽0056 金吾衛大將軍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650 節操仍有,往者非樂0184 洛陽女兒行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764 皇命驅使,殺賊有功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286 竇七暴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