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議立

bookmark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閨門秀》更多支持!皇后“病”倒了。

消息很快在京城傳開。雖然太醫院那邊的統一說法是皇后不慎感染了風寒,但朝野間相信的人並不是很多。指婚一事,即使太后、皇帝與謝家都不欲公開,可蔣家身爲苦主,卻難免有人會在親友間抱怨兩句,尤其是那些不曾被皇后當成眼中釘、卻又有自己想法的旁支。再有蔣謝兩家先前雖未得明旨,卻也曾向親友暗示過一番,公開做些準備聯姻的動作,如今事情沒了下文,總要有個緣故。親友們問起,當事人不想說,卻總有忍不住說出來的知情人。還有慈寧宮裡陪住的太妃、太嬪們,有心要送美人入宮的宗室皇親們,以及算得上半個局內人的安陽侯府那邊,都陸陸續續有些風聲傳出。京城的權貴圈子裡,雖然沒有人公開談論皇后娘娘的“病情”,私底下卻沒少互相交互眼色,彼此心裡有數。

沒幾日,又有消息傳開:皇帝看到御史參奏安陽侯府大公子行爲不檢的奏本,當場大發雷霆,特地把安陽侯給召過去訓斥了一頓。作爲對安陽侯教子不力的懲罰,他的侯爵被降到了伯爵,已是世襲勳爵的最低一等,也不用考慮什麼世子不世子的問題了——他所有兒子都失去了繼承爵位的可能。據說安陽侯回到家就把被關在家裡好幾日的大兒子揍了一頓,又拉着有傷在身的大兒子去祠堂向祖宗賠罪,從此以後對這個兒子嚴格了許多,也更親近繼室所生的幾個出色的兒子了。

安陽侯府大公子行爲浪蕩已經有好幾年,不過他名聲雖壞,卻從未真正做過什麼孽。頂多就是貪花好色些,見了女子便口花花,愛往青樓楚館去。如此而已。京城的高門大族中,作派比他更不堪的也有好幾個。一向都有御史盯着他們不放,皇帝居然只瞅着安陽侯府大公子一個發作,這事兒還真有些詭異。宮外的人越發相信傳聞是真的了,對於膽敢幫着皇后跟太后、皇帝與蔣謝兩家做對的人,只是捱了頓打,失了爵位,已經算他走運了。

一個小卒子尚且如此,做爲罪魁禍首的皇后娘娘。自然也是大家的關注對象。

幾乎所有人在聽說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後,都覺得皇后是在作死,沒幾個人同情她的遭遇,倒是有些人開始蠢蠢欲動了——倘若帝后失和,皇后失寵,那是不是意味着皇帝不會再堅持不納妃了呢?而要是皇后的後位不保了,那麼皇長子與皇次子的地位自然也就沒那麼穩固了。如果有新冊封的妃嬪生下子嗣,那還是很有希望爭取儲位的吧?

不少一心想送女入宮的人家都在打這個算盤,怎會放過如此大好良機?正當他們摩拳擦掌,想方設法要再上書請求皇帝納妃時。皇帝的一份旨意給了他們當頭一盆冷水:他下令禮部準備立儲大典了。

皇帝要立儲,而且明白說出是要立皇長子爲儲了。朝中那些比較穩重忠君的大臣們都覺得這是大好事,國有儲君。就意味着大局安定了,就算皇帝有個好歹,也不至於後繼無人。可對於有私心有野心的人來說,這事兒就不妙了。儲位一日未定,他們仍可送女入宮,爭取早日生下子嗣,博一把富貴。可是儲位既立,只要儲君沒有什麼大過錯,那無論其他皇子有多麼出色。也動搖不了儲君的地位。如果非要去拼一把,那就得冒着天大的風險。不成功,便成仁。這無形是增加了他們博富貴的成本。有些人就開始猶豫了。在朝上嚷嚷着皇帝應該廣納後宮、開枝散葉的人少了不少。

倒是有人議論,說皇長子年紀還小,現在就立儲太倉促了,不如過幾年等皇長子成年了再說。當初先帝立儲時,都有好幾個兒子了;廣平王立儲時,也年近三十;當今聖上立儲,同樣也是在成年結婚生子之後。這個年紀才被冊立的儲君,基本已經有了不錯的執政能力,性情品行也都比較穩重,有妻有子,意味着後繼有人,如果兒子裡頭還有不錯的苗子,就更讓人放心了。比如先帝當年能成功擊敗深受太祖皇帝寵愛的穎王,被立爲皇儲,就是憑他有兩個不錯的兒子。如今的皇長子,年紀不過十一二歲,連朝政都還未正式參與,也不知道能力如何,更不知道他是否能生下有能力接掌大位的子嗣,怎能放心立他爲儲呢?

朝中議論紛紛,有人覺得早日立儲好,有人覺得再等幾年慢慢看了再議不遲,也有人從中攪渾水,說只有兩個皇子太少了,不如等多幾個皇子出生了,再好生擇選一個?當然要如何再多生幾個皇子,方法還要另議——然後便有守禮重禮的老臣吹鬍子瞪眼地駁斥回去:“皇長子既嫡且長,聰慧知禮,本就是天經地義的儲君人選,就算再有旁的皇子出生,也不可能越過他去,還說什麼擇選?你這話將祖宗禮法置於何地?!”

朝上吵成一團,皇帝也不管,由得他們吵去,只要別誤了正事就行。禮部那邊要籌備立儲大典,也不是三五月就能籌備出來的。以皇帝對此事的重視程度,少說也得籌備上一兩年的功夫。皇長子跟本朝前幾位儲君的情況都不太一樣,一些細節上的安排認真討論起來,也要花上不少時間呢。這一拖,日子可不就長了?皇帝安心讓朝上的大臣們議去,再跟他提納妃的人倒是少了,他正好空出手來,親自教導兩個皇子。等朝上吵完了,他的兒子也調教出來了,屆時立儲也無妨。

朝中這番熱鬧,趙琇自然也聽說了,私下還跟張氏議論過呢。張氏思想正統,聽說要立儲了,自然是要合掌稱頌:“皇室後繼有人。這是我大楚朝的福氣呀。”趙琇則在心裡腹誹:皇后原來真的有心暗算蔣雯,並不是她想太多,身爲皇后還這麼小雞肚腸的。沒事給人添堵,如今落得這樣的下場也是活該。

皇后犯了這樣的錯。皇帝都生氣了,卻依然決定提前立儲,可見皇長子對這件事的態度應該是讓皇帝滿意的。趙琇猜想,雖然不知道皇長子如何看待皇后的行爲,但高楨先前求皇帝立皇長子爲儲,皇帝便真個立了,皇長子無論如何也要念這份恩情,不可能因爲皇后幾句壞話就爲難廣平王父子。高楨他們的危機算是暫時解除了吧?

趙琇暗暗琢磨着。是不是想法子給高楨送封信去,問他是否已經解決了先前的問題?她只能探聽外頭傳的小道消息,箇中真相卻是不甚清楚的。有心找蔣雯問一問,可蔣雯那邊已經好幾日沒有信來,也不知如何了。

趙琇正爲此煩惱,猛然聽到張氏在說:“立儲是喜事,琇姐兒,你說我要不要進宮去給太后道賀呢?”

趙琇連忙醒過神來:“祖母先別忙着道賀,立儲之事纔開始議呢,也不知猴年馬月才能真正冊立。太后剛生了一場悶氣。只怕還在氣頭上。您沒頭沒腦地跟她道賀,賀的還是皇后的兒子被立爲儲君,也不知太后會怎麼想。”

張氏聞言把眉頭一皺:“不至於吧?皇長子雖是皇后的兒子。卻也是太后的親孫子呀?要不……我就不道賀了,只去寬慰幾句,這總可以了吧?”

趙琇想了想,覺得這也無妨:“您也不必提近日的傳聞,只當作是閒來無事進宮陪她說笑就是了。拿些外頭的趣事哄一鬨她,最好別提任何跟蔣家、謝家以及安陽侯府有關的事。”頓了頓,“眉山伯府也別提。”雖然傳聞裡頭沒提丘媛這個人,但蔣雯若真的受了皇后的暗算,以她那麼久都沒進宮跟皇后打過照面來看。最有可能被算計的,一定是在眉山伯府喝喜酒的時候了。正巧丘媛當時的行徑又古怪。可不就對景兒了?

“我好好的提他家做什麼?”張氏一聽眉山伯府,就一臉的不以爲然。“他家與我們又不熟,我可不知道他家裡的事。”

趙琇一笑置之,想了想,便回房給蔣雯寫了封信。她雖不是什麼知情人,卻與蔣雯交好,連日通信,多少知道些內情,自然要問候一聲的。蔣雯此番逃過別人的算計,但消息到底還是傳開去了,跟謝家的婚事自然做罷,但因爲牽連上了安陽伯府大公子,也不知道是否會損及她的閨譽。

蔣雯很快就回了信。她的筆觸依舊輕快,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受到傳聞太大的影響,對於跟謝襄飛的婚事,她也不怎麼在意——那本就不是她父母爲她選擇的婚配對象,不過是太后的一個想法罷了。原本爲了蔣家的利益,她嫁也就嫁了,可如今她對皇后生出惡感,只覺得這門婚事噁心至極,又怎會樂意嫁去謝家?婚事做罷,她反而覺得輕鬆呢。不過外界的傳聞確實很令人心煩,她跟母親商量過了,打算過兩日就先回天津去,等京中風波平息了,再回來不遲。

蔣雯在天津住了很多年,在那裡有不少交好的閨中密友。回京大半年,她一直在想念這些朋友,也十分掛念父親,如今總算有機會迴天津去與他們相見了,她心裡正高興呢。

趙琇看了信,就忍不住感嘆。本以爲過得幾日,就要先送走方仁珠,沒想到蔣雯也要走了。世事變幻,還真是無法預料。趙琇尋思着,是不是要問清楚蔣家四房出發的確切時間,到時候親自去送一送?說起來蔣雯與方仁珠離京的時間差不多,這段時間裡適合遠行的吉日也沒幾個,會不會是在同一日呢?

趙琇立時分別寫信去了方家與蔣家,要問清楚他們出發的時間。方仁珠拿到信的時候,剛拆開來看了兩行字,丫頭便來報了:“五姑娘,大姑奶奶回來了。”(未完待續)

第573章 獎賞第216章 戰果第340章 求情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428章 相邀第420章 試探第35章 暗涌第565章 驚歎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532章 心急第144章 心冷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91章 兄妹定計第441章 行船第471章 傳言第217章 新店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356章 堅決第351章 獨對第303章 過年第76章 察覺第433章 失落第37章 許諾第377章 驚聞第473章 疑惑第175章 自薦第407章 秋闈第564章 做媒第475章 大案第436章 阻攔第320章 告狀第371章 報仇第580章 不忿第362章 憂慮第471章 傳言第244章 調查第472章 死纏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377章 驚聞第299章 謀算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311章 偶遇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627章 賀禮第92章 實行第520章 纏身第476章 會面第242章 烏龍第270章 返回第490章 勸說第223章 說笑第82章 進言第443章 祭拜第257章 生氣第393章 私會第252章 避寒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102章 詭狀第613章 勸弟第102章 詭狀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6章 怪事連連第167章 舊僕第299章 謀算第429章 說客第55章 抉擇第549章 處置第559章 風波第186章 教孫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514章 野望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147章 回京第1章 建南侯府第153章 求教第450章 感激第444章 表侄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452章 退親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426章 避難第114章 遺孀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265章 心臟病第194章 曹家第410章 倒打第334章 悔恨第45章 破綻處處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555章 婚期第200章 送冰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413章 流言第575章 說笑第535章 暖閣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235章 舊僕們第14章 幸運得救
第573章 獎賞第216章 戰果第340章 求情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428章 相邀第420章 試探第35章 暗涌第565章 驚歎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532章 心急第144章 心冷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91章 兄妹定計第441章 行船第471章 傳言第217章 新店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356章 堅決第351章 獨對第303章 過年第76章 察覺第433章 失落第37章 許諾第377章 驚聞第473章 疑惑第175章 自薦第407章 秋闈第564章 做媒第475章 大案第436章 阻攔第320章 告狀第371章 報仇第580章 不忿第362章 憂慮第471章 傳言第244章 調查第472章 死纏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377章 驚聞第299章 謀算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311章 偶遇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627章 賀禮第92章 實行第520章 纏身第476章 會面第242章 烏龍第270章 返回第490章 勸說第223章 說笑第82章 進言第443章 祭拜第257章 生氣第393章 私會第252章 避寒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102章 詭狀第613章 勸弟第102章 詭狀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6章 怪事連連第167章 舊僕第299章 謀算第429章 說客第55章 抉擇第549章 處置第559章 風波第186章 教孫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514章 野望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147章 回京第1章 建南侯府第153章 求教第450章 感激第444章 表侄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452章 退親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426章 避難第114章 遺孀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265章 心臟病第194章 曹家第410章 倒打第334章 悔恨第45章 破綻處處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555章 婚期第200章 送冰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413章 流言第575章 說笑第535章 暖閣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235章 舊僕們第14章 幸運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