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一槍

……口斤時候,傳聞就是傳聞,永遠不是事實六

與傳聞截然相反的是。第二次英阿馬島衝突的第一槍與共和國沒有任何關係,至少與共和國的安排截然不同。

在所有人看來,第二次馬島戰爭是王元慶離任前的“傑作

這場開啓一個嶄新時代的戰爭到底與王元慶有沒有關係。數十年後。在銷量突破旦四萬冊的《秘密戰線》中有詳細描述。在這本由共和國最知名的傳記作家根據劉曉賓的口述書寫的李存勳個人傳記中。用了大約萬字介紹軍情局的傳奇局長在馬島戰爭前後揮的重大作用。雖然在出版前的數度審覈中,該書的內容幾經刪減。很多涉及國家機密的敏感內容都被刪除了。但是仍然能夠從這萬字中瞭解到包括國家元在內的共和國高層在第二次馬島戰爭中揮的作用。

王元慶到底是不是第二次馬島戰爭的始作俑者?

這既是最基本的問題。又是最受爭議的問題。

根據劉曉賓的回憶。除了讓李存勳全權處理涉及到阿根廷的事務之外。王元慶沒有直接下達過與第二次馬島衝突有關的命令。非常可惜的是,劉曉賓不知道王元慶到底給李存勳下達了什麼命令。也就無法知道王元慶揮了多大作用。只有一點可以肯定。第二次馬島戰爭爆前後,王元慶的精力全都放在政權交接與政治改革上,從來沒有過問過與馬島爭端有關的事情。

也就是說,沒有證據證明王元慶揮過影響力。

當然。沒有證據。並不表明王元慶並不重要。

雖然自從紀佑國時代開始,軍情局就擁有乎想像的影響力,潘雲生、李存勳與後來的劉曉賓都是權傾一時的大人物,甚至可以說,在共和國權力體系內。軍情局長的地位僅次於國家元,但是軍情局長的忠誠性不容質疑。不管是開創軍情局時代的潘雲生、還是將軍情局推上巔峰的李存勳、以及將軍情局帶入正途的劉曉賓,除了執行元命令之外,從來都沒在重大問題上擅自做出決策。正是如此,軍情局才能得到數任元的高度重視,成爲共和國、乃至全世界最爲強大的情報機構。

由此可見。不管李存勳做了什麼,體現的都是王元慶的意志。

正是如此。才讓所有人相信,第二次馬島戰爭是王元慶爲其政治生涯畫上的一個完美句號。

第二次馬島戰爭真是按照王元慶的安排打響的嗎?

雖然劉曉賓沒有在《秘密戰線》中給出答案,但是作爲聳事人的裴承毅有絕對的理由相信。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沒有按照王元慶的意思進行。

從局勢展可以看出。王元慶不想讓戰爭在上半年爆。從共和國的利益出!也能得出同樣的結論。對王元慶來說。刃年上半年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政權交接,並且將政治改革推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別說兩件事情一起做,其中任何一件事情都能耗光王元慶的精力,讓他無暇他顧。不然也不會把馬島問題丟給李存勳。按照裴承毅的理解,王元慶確實想利用馬島爭端。設想一下,如果爭端在上半年激化,雙方開始積極備戰,因爲英國在西方世界的特殊地位,所以盯着共和國國內問題不放的美國、以及某些強國肯定會把目光轉向南大西洋;以王元慶的能耐,肯定能在上半年搞定與政權交接有關的事情。因爲王元慶的個人威望不會隨同政權更迭而立即消失。怎麼也能保持數個月,所以在這幾個月內。王元慶能夠利用個人影響力推動政治改革,從而將兩件同樣重要的事情錯開。既降低了引政治動盪的風險,又提高了成功的機率。

人無完人。王元慶也不例外。

按照裴承毅的估計,參加倫敦腦峰會期間。與阿根廷總統塞隆單獨會晤後。王元慶就意識到他之前的安排過於理想化,局勢不可能按照他的預料展。萬幸的是,對於已經執政舊年的王元慶來說,這種意料之外的事情並不罕見,他早就學會了用隨機應變應對預料之外。

最大的變數不是阿根廷,也不是美國。而是英國。

吾愛歷心

不得不說。王元慶對這個歐洲老牌帝國的瞭解還不夠徹底。按照裴承毅的估計。王元慶在最初的時候並不認爲英國是個挑戰,而是把英國當成了美國的附庸而且是沒有多少頭腦的附庸。導致這一錯誤判斷的原因很有可能與全面核裁軍有關,英國在全面核裁軍中採取了跟隨美國的政策,並沒根據本國實削情況制訂相應的政策。不管怎麼說。因爲低估了英國的主動性,所以王元慶對馬島局勢的判斷出現了偏差。從後來生的事情也能看出。英國積極備戰對激化馬島爭端的影響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回到國內,委任李存勳全權負責涉及到馬島衝突的事情。積極推動對阿軍售。都可看成是王元慶針對新情況做出的調整。

直到這個時候,王元慶才找到了正確的解決辦法。

, 匠…”不復雜。簡單說就四個字!將計就計

如果裴承毅的分析沒有錯。那麼王元慶不但是第二次馬島戰爭的始作俑者,還是世界新格局的開創者。

只不過,落實到具體事務上,很多因素仍然不受控制。

別的不說,開戰時間就出了王元慶等人的預料。

用裴承毅的話來講,雖然針對新的局勢做出了調整。但是爲了最大限度保護共和國的利益,最好將第二次馬島戰爭的爆時間控制在4月3o日左右,因爲要到這個時候,共和國的“憲法修正案”纔將進入最爲關鍵的全民表決階段。

結果,戰爭在4月力日就爆了。

戰爭在怎麼時候爆,並不是對每一個人都有直接影響。對閱瑞麟來說。在力日登上馬島與在巫日登上馬島就沒有多大再別。

在鼎名突擊隊員中,閏瑞麟是唯一一個“非志願”者。

按照最初的計劃,將由華安公司根據與阿根廷軍方簽署的合同,從共和國退役軍人中招募僱傭兵。再將他們派往阿根廷。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劉曉賓覺得這麼做不太穩妥。畢竟現在的退役軍人已經不是康曉霆那個時代的退役軍人了,思想觀念差別很大,一支徹多人的僱傭軍失去控制,後果將難以想像。針對這一情況。劉曉賓當機立斷,找到即將與項鋌輝一同退役的盧誠聞少將,要他派一名總參特種部隊的高級軍官以退役軍人身份去華安公司應騁。條件並不苛刻,要與華安公司高層有比較密切的關係,而且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敗其他幾百名僱傭兵。成爲這支武裝力量的領頭羊。盧誠聞沒把這當成回事,按照劉曉賓的要求把手下的官兵梳理了一番,最終找到了閏瑞麟。

對於已經混到上校軍銜,眼看着就能成爲準將的閏瑞麟來說,去阿根廷肯定是苦差。

爲了讓閏瑞麟全身心的投入新的工作,盧誠聞做出保證,即完成這次任務之後,他將親自替閱瑞麟申請晉升嘉獎。雖然盧誠聞的保證有很大的水分,因爲等閏瑞麟從阿根廷回來的時候,他還在不在軍隊裡都是個問題,但是劉曉賓的保證就靠譜得多。

按照劉曉賓的說法,只要閃瑞麟做好了這件事情,就算在總參特種部隊得不到晉升,也可以通過掛靠軍情局當上將軍。因爲劉曉賓不但是現任軍情局的准將副局長。還是鐵定的下任少將局長。所以他的保證更有價值。

只不過對閏端麟來說,誰的保證都差不多。

戰勝那些普通部隊的退役軍人不存在任何問題,從加入“華安軍團。的那天起,閏瑞麟就成了軍團的老大。前往崑崙島位於湄公河出海口南面,越南最大的外島進行適應性刮練的時候。閏瑞麟沒費多大力氣,就用拳頭鞏固了自己的地位,讓幾百名不會過問和顧慮組織紀律,完全靠實力說話的僱傭兵俯貼耳。

到達阿根廷之後,閏瑞麟就沒有胡思亂想了。作爲職業軍人,他心裡非常清楚。不管對上面的安排是否滿意,只有活着回去。纔有資格抱怨。

數日之內,閏瑞麟不但調整好了狀態,還讓對他惟命是從的幾百名僱傭兵進入了狀態。

4月舊日夜間,辦銘突擊隊員到達里奧加耶戈斯軍事基地。

吾愛強2心

從這個時候開始。打手 華安軍團。的指揮權交到了阿根廷6軍的手裡。按照合同。除非阿根廷6軍沒有能力爲“華安軍團。提供必要的作戰物資,導致軍團無法完成作戰任務。不然在殲滅馬島駐軍之前,“華安軍團”將聽從阿根廷6軍的指揮。

按照阿根廷6軍派來的指揮官下達的命令,刃名僱傭兵換上了阿軍的野戰迷彩服,拿起了阿軍的單兵武器,每人還領到了一份拉丁語音對照表。整理個人裝備的時候,阿軍軍官禁止攜帶個人物品,而按照共和國6軍的規定。只要不影響作戰行動、以及不對個人與他人構成威脅,官兵可以攜帶少量個人物品,了了爭執,如果不是軍情局的協調人員及時趕到。恐怕爭執將演變成武鬥。

登機出的時候,閏瑞麟的情緒還未平靜下來。

與那些主要來自空降部隊的退役軍人一樣,閱瑞麟壓根沒有想過交出個人物品。要知道,在總參特種部隊,別說個人物品。戰士甚至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主戰武器,根本不用過分顧慮軍隊的規矩。

其他人的心情也差不多,大家多對阿根廷軍方的無理要求感到不滿。

當然,這種不滿隨着機羣到達馬島上空而迅消散了。

按照阿根廷三軍總參謀部制訂的作戰計戈打手 華安軍團”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在夜間以最快的度奪取阿根廷港機場,清理出一條能夠讓支線運輸機降落的跑道,然後堅守到增援部隊到達。如果有足夠把握守住機場,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分出部分兵力攻打港區。能在增援部隊到達前佔領港區自然再好不過了。

因爲根據軍情局提供的情披根逞港機場的英軍不會招過打手 個營,所以在兵力相當“謂瑰下。只要能夠充分揮突然襲擊與突擊部隊單兵素質的優勢,就能比較輕鬆的完成作戰任務。至於要不要完成次要任務。就得由前線指揮官,也就是被幼多名戰士推選爲軍團總指揮的閏瑞麟決定。

只不過,突擊再根廷港機場的行動並不輕鬆。

別的不說,阿根廷港位於索萊達島,也就是東福克蘭島。從後面這個名字可知,阿根廷港距離阿根廷本土比較遠,運送突擊部隊的機羣要麼經過大馬爾維納島、也就是西福克蘭島。再穿越大半個東福克蘭島將突擊部隊送到目的地,要麼選擇一條比較曲折的航線。繞過有英軍駐防的西福克蘭島。從海面上空進入阿根廷港。母庸置疑,制訂作戰計戎時,阿軍總參謀部就否決了前者,選擇了後者。問題是。這些從國際市場上阻來的旺2沼的性能非常有限,在運載刃名全副武裝突擊隊員的情況下,最大作戰半徑僅有勒千米,如果遇到惡劣天氣,作戰半徑還將大大縮水。而從里奧加耶戈斯軍事基地到阿根廷港的直線距離爲勁千米。也就是說。就算不考慮天氣的影響,每架石只運送打手 銘突擊隊員。也無法在到達阿根廷港之後返回里奧加耶戈斯基地。針對這一問題,阿根廷軍方採用了一個非常極端的辦法。那就是讓臣機羣做“單程飛行。”雖然按照阿根廷軍方的計刮。機羣到達阿根廷港之後,將就地獲取燃油,但是對執行突擊任務的閏瑞麟等人來說,要在至關重要的時候替機羣尋找燃油,簡直是天方夜譚。

所謂上棄政策,下有對策。

出前。閏瑞麟專門詢問了充當聯絡員的軍情局特工。按照軍情局的意思,突擊部隊到達馬島後,先確保奪取阿根廷港機場,至於要不要奪取港口,以及是否讓運輸機羣及時返回阿根廷,都是次要問題。根據實際悄況決定。

吾愛醜遼心

有了軍情局的默許,閏瑞麟就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了。

月力日。凌晨打手 點佔分,運載着閏瑞麟等好名突擊手的鎩巫從東北方向上以最低的極限飛行高度進入馬島上空。大約數分鐘後,4架翻幾乎同時降落在了阿根廷港機場的指揮塔臺旁邊。閏瑞麟帶着第一批突擊手衝進塔臺的時候,由阿根廷空軍戰鬥機射的遠程對地攻擊導彈落在了機場駐軍的營地內。

猛烈的爆炸聲淹沒了低沉的槍聲。第二次馬島戰爭爆了。

大約2個小時之後,裴承毅才收到了由軍情局來的消息。

比。,石

突擊阿根廷港機場的行動進行得非常順利,阿根廷空軍的支援也及時準確。突擊部隊在沒有傷亡的情況下控利了馬島的航空控制中心,運載增援部隊與作戰物資的機羣已經做好起飛準備,預計將在天亮後到達馬島。

此時,身在前線的閏瑞麟卻並不輕鬆。

雖然阿根廷空軍從一開始就投入了金部力量,但是受自身實力限制。阿根廷空軍很難爲突擊部隊提供充足的火力支援。制約阿根廷空軍的正是其簡陋的基礎設施,特別是用來增強攻擊機羣出動效率的野戰機場。根據阿根廷軍方的相關戰鬥記錄,戰爭爆的時候,阿根廷空軍總共出動了打手 力架戰鬥機足以在第一時間奪取絕對制空權,並且爲突擊部隊提供充足的空中支援。實際上。除了反覆轟炸馬島上的英軍防空陣地之外,阿根廷空軍派出的戰鬥機並沒揮出應有的作用。

不得不承認,阿根廷空軍的情報出了問題。

戰爭爆前。軍情局就在提供給阿根廷軍方的情報中明確提到,英國從來沒有在馬島部署像樣的防空系統,僅有的幾套機動式防空系統都只能對付近距離低空目標,對飛行高度在旺米以上的中高空目標沒有任何威脅。所以阿軍在制訂作戰計劃的時候,不用過分考慮駐軍的防空能力,應該集中力量轟炸駐軍的防禦陣地。

顯然,阿根廷空軍沒有把軍情局的情報當回事。

不管阿根廷空軍爲什麼要對那些子虛烏有的防空陣地進行狂轟濫炸,直接結果就是在突擊部隊需要空中支援的時候。卻沒有得到空中支援。

萬幸的是,在英軍做出反應之前,突擊部隊擴大了防線。

更加值得輕型的是,駐軍沒有多少重武器,就連配備給步兵部隊的迫擊炮都不多。

登6之後。除了兵不刃血的拿下航空控制中心之外,整個晚上。閱瑞麟多在忙着修補防線上的漏洞。

對於一名更加擅長特種作戰的特種兵來說,指揮喲多人作戰確實是個嚴峻考驗。

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8章 突然襲擊第51章 積極備戰第36章 牽制力量第33章 戰爭令第30章 影子戰士第37章 暗度陳倉第55章 大獲全勝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71章 吝嗇鬼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22章 心猿意馬第24章 大事化小第49章 場鬧劇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6章 拷問第22章 空中爭雄第137章 矛與盾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19章 處處被動第35章 交易第39章 提前參戰第39章 提前參戰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6章 管中窺豹第85章 爭奪第一第38章 自主決策第126章 進攻號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0章 圍殲第93章 局勢預判第54章 外交鬥爭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34章 全面爆發第29章 別無選擇第6章 喧賓奪主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65章 國家意志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110章 戰略牌第5章 線索第80章 第一次第80章 再次遭遇第17章 大戰在即第62章 權力歸位第75章 內外並重第25章 差距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65章 軍備競賽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94章 喘口氣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47章 範本第46章 信號第71章 意外驚喜第22章 風向轉變第45章 鬥氣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5章 不安因素第180章 下基層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16章 政治家第38章 定位第20章 軍事禁運第137章 矛與盾第69章 轉折第88章 甕中捉鱉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3章 積極謀劃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27章 統一步調第141章 佯攻第58章 聲東擊西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123章 覆滅第137章 新世界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29章 野外求生第40章 天降奇兵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22章 局外人第9章 艱難處境第26章 愈演愈烈第57章 真正開始第16章 基礎第39章 殺雞儆猴第78章 當面保證第87章 艦隊北上第25章 邁向戰爭第72章 鐵腕總理第26章 定性分析第17章 積極主動
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8章 突然襲擊第51章 積極備戰第36章 牽制力量第33章 戰爭令第30章 影子戰士第37章 暗度陳倉第55章 大獲全勝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71章 吝嗇鬼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22章 心猿意馬第24章 大事化小第49章 場鬧劇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6章 拷問第22章 空中爭雄第137章 矛與盾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19章 處處被動第35章 交易第39章 提前參戰第39章 提前參戰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6章 管中窺豹第85章 爭奪第一第38章 自主決策第126章 進攻號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0章 圍殲第93章 局勢預判第54章 外交鬥爭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34章 全面爆發第29章 別無選擇第6章 喧賓奪主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65章 國家意志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110章 戰略牌第5章 線索第80章 第一次第80章 再次遭遇第17章 大戰在即第62章 權力歸位第75章 內外並重第25章 差距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65章 軍備競賽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94章 喘口氣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47章 範本第46章 信號第71章 意外驚喜第22章 風向轉變第45章 鬥氣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5章 不安因素第180章 下基層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16章 政治家第38章 定位第20章 軍事禁運第137章 矛與盾第69章 轉折第88章 甕中捉鱉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3章 積極謀劃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27章 統一步調第141章 佯攻第58章 聲東擊西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123章 覆滅第137章 新世界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29章 野外求生第40章 天降奇兵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22章 局外人第9章 艱難處境第26章 愈演愈烈第57章 真正開始第16章 基礎第39章 殺雞儆猴第78章 當面保證第87章 艦隊北上第25章 邁向戰爭第72章 鐵腕總理第26章 定性分析第17章 積極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