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

bookmark

月1,24小時停火期限過後,共和國恢復了對日戰

雖然日本的態度仍然“死硬”,但是在美國與歐盟均做出不向日本提供戰略援助的承諾之後,所有人都相信,日本堅持不了多久。大規模戰略轟炸足以摧毀日本的戰爭意志,日本在談判桌上做出讓步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11月17日,美國在聯合國發出號召,在以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爲核心的基礎上,擴大“全面銷燬核武器”協商會議規模,由所有有核國家參與談判。隨後共和國與俄羅斯共同提出,應該將有能力單獨研製核武器的國家囊括在協商會議之內,在全球範圍內討論“全面銷燬核武器”。這一提議得到了大部分國家支持,法國表示願意爲召開“全球全面銷燬核武器談判”提供會議場所與一切便利條件。

當然,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首先取得一致意見尤其關鍵。

這一事件,立即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全面銷燬核武”不是什麼新話題,早在20紀80年代,西方就出現了旨在推動全球無核化的民間組織。21世紀初,美國總統賈培爾還在接受諾貝爾和平獎的時候主動提出“全面銷燬核武器”。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前,“全面銷燬核武器”一直是國際裁軍談判中的主要話題。受各個國家利益的影響,“全面銷燬核武器”一直是鏡中花、水中月國際鬥爭日益複雜激烈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國家意圖邁過核門檻、加入核俱樂部,核大國則積極謀求攻防兼備的戰略打擊與戰略防禦能力,沒有任何國家願意在“核裁軍”問題是上做出實質讓步,就連美俄的“第三階段銷燬彈道導彈協議”都因爲美國國會與俄羅斯國家杜馬的否決而成爲一紙空文。

銷燬核武器是好是,還是事?

站在不同的度,有不同的看法。

“日本戰爭”爆發之前,幾所有軍事家與政治家都認爲核武器不但具有毀滅人類世界的能力,也有維持和平的作用。簡單的說,就是“恐怖的核和平”。在“相互摧毀”的原則下何核大國都不敢貿然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至會盡量避免直接衝突。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美兩國在半島戰爭期間的對峙,如果沒有核武器,中美兩國肯定會大打出手,拼個你死我活。歷史也證明,核武器在某些時候確實擁有遏制大規模戰爭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果不是美蘇都有足以毀滅人類1的核武器,冷戰就不會持續半個世紀着美蘇矛盾加劇,第三次世界大戰必然爆發。

從看,核武器絕對是人類的夢魘。雖然有核國家都有完備的戰略預警與戰略反擊機制,共和國甚至承諾不在任何情況下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保存在各個國家核武庫內的數以萬計的核彈頭永遠都是懸在人類頭頂上的達莫克利斯之劍,隨時有可能在毀滅敵人的時候毀滅整個人類世界。美蘇冷戰期間國的“北美防空網”就發生了數萬次虛警,平均每天發生兩到三次。哪怕只有一次失誤果都不堪設想。要想避免遭到徹底毀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全面銷燬核武器!

站在各個國家地角度來看核武器也是愛恨有加。

美蘇冷戰期間。兩個超級大將近半地軍費用在覈武器與投送工具上。按照美國在蘇聯解體後公佈地數據戰期間美國用於生產與維護核武器地費用高達數萬億美元。相當於19911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地5倍。佔美國在冷戰期間國防開支地。

雖然共和國在2015年之前一直維持適當地反擊能力。沒有大規模擴充核武庫。但是到2027年。共和國用於核武庫地費用超過了萬億元。相當於2027年國民生產總值地三分之一。只要核武器繼續存在。即便不再研製新地核武器。美國每年要在覈武器上花費1200元。共和國每年要爲核武庫投入。

鉅額投入。帶來地卻是不相稱地回報。

自從核武器誕生以來。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用過兩次、日本在本次戰爭中用過之外。沒有任何國家在任何戰爭中使用過核武器。也就是說。核武器只是核大國手裡揮不出去地“大棒”。這就好比養了1條胃口很大地看門狗。卻因爲過於兇殘。不得不將其關在牢籠裡面。以免“誤傷”他人一樣。

絕大部分時候。核武器甚至連心理安慰地作用都沒有。

在“你有我也有,你多我更多”的原則下,“核毀滅”伴隨人類走過了美蘇冷戰,迎來了中美冷戰。在最有可能引發

面核戰爭的“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甚至有很多美國市、前往鄉村,或者在自家後院建造地下室。用當時美國人的話來說,核武器給美國人帶來的不是安全感,而是對毀滅的無比恐懼!

“日本戰爭”爆發前,核武器還多多少少有點意義。

當日本的戰略彈道導彈與攜帶核彈頭的戰鬥機被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擋在了國門之外,反而給日本造成了毀滅性災難的時候,幾乎所有國家都認識到,核武器不但不能起到防身的作用,還是“自裁”的理想工具。

美國在這個時候提出“全面銷燬核武器”,意義非同凡響。

按照西方新聞媒體的評論,在其他四個核大國均表示支持的情況下,“世界無核化”的日子將提前到來。

毫無問,問題有這麼簡單。

“全面銷燬核武器”是一塊人的蛋糕,但是在小國眼中,卻是一塊有毒的蛋糕。

原因無二,在有國家都銷燬核武器之後,誰來保證小國的安全?

站在小國的立場上,比站在印度的立場上,雖然全面銷燬核武器能夠消除遭受大規模毀滅性打擊的威脅,但是卻將使印度的安全環境急劇惡化。在擁有核武器的情況下,印度尚有與中國等世界大國拼死一搏的資本,即便無法像核大國一樣徹底消滅敵人,也能給敵人造成無法承受的損失,從而迫使敵人放棄侵略意圖。沒有了核武器,因爲在常規武器、特別是精確打擊常規武器上的巨大差距,印度與共和國的軍事實力對比不但沒有縮小,反而急劇擴大。沒有來自印度的核威脅,共和國會耐着性子與印度談判解決藏南問題嗎?如果早就銷燬了核武器,恐怕在第四次印巴戰爭的時候,共和國的地面部隊就翻過了喜馬拉雅山,攻佔了藏南地區。

印有這樣的擔憂,以色列也有這樣的擔憂。

雖然以色列從未正式承認擁有核器,但是誰都知道以色列是有核國家,其保有的核彈頭足以摧毀整個阿拉伯世界。即便在美國的大力援助下,以色列擁有中東地區最強悍的軍隊,足以在常規戰爭中擊敗任何一個周邊國家,甚至是周邊所有國家,可是以色列畢竟只是一個僅有數百萬人口的小國,周邊任何一個阿拉伯國家的基礎都比以色列雄厚,沒有了核武器,要不了多久,以色列就會像當年的“耶路撒冷王國”一樣,敗在洶涌如潮的阿拉伯大軍腳下,數百萬猶太人再次流亡他鄉。

即便對核大國來說,“全面銷核武器”也未到時候。

俄羅斯的常規軍事力量遠不如其他大國,能夠維持大國地位,完全依靠強大的核武庫。

法國要想維護在歐盟中的地位,壓制德國與意大利,必須依靠手中的核武器。就連英國也對“全面銷燬核武器”不太熱忱,如果沒有強大的核武庫,英國憑什麼維護其在南大西洋的利益,對付日漸強大的阿根廷?

換個角度,表現的積極熱情的美國與共和國也有各自的算盤。

雖然美國與共和國的常規軍事實力非常強大,能夠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擊敗除對方之外的任何國家,但是在維護兩國戰略平衡方面,核武器發揮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設想一下,如果沒有核武器,美國與共和國會相互“禮讓”嗎?

西方新聞媒體爲“全面銷燬核武器”大聲疾呼的時候,其他國家的新聞媒體卻表現得非常理智。用半島電視臺的評論來說:在聯合國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能力越來越弱、沒有出現更有效的國際安全機制的情況下,全面銷燬核武器只會停留在談判與磋商階段,除非現有的戰略平衡被某種力量打破,核武器徹底喪失戰略威懾能力,全面銷燬核武器才能真正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成爲消除人類毀滅威脅的必經之路。

毫無問,半島電視臺的評論非常中肯。

“日本戰爭”已經證明了核武器的效力有限,但是不足以使所有國家下定決心銷燬核武器,更不足以使核大國主動放棄核武器。只有美國或者共和國證明有能力攔截所有射向本國的核彈頭之後,其他國家纔會在“全面銷燬核武器”上做出重大讓步,使“世界無核化”變得指日可待。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充足的時間。

在美國與共和國的推動下,“全面銷燬核武器”終於由民間行爲轉變爲國家政府行爲。

由此看來,這不得不說是人類文明的重大進步!

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68章 奇蹟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86章 空中夾擊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25章 戰略天才第53章 碧空逞雄第76章 有限反擊第31章 暗算第10章 第一軍第9章 熱點時局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80章 第一次第108章 鬥爭第26章 愈演愈烈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20章 雙簧第94章 空中決鬥第33章 揮灑自如第57章 關鍵一步第8章 人才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69章 前因後果第51章 潛艇殺手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69章 亦步亦趨第35章 軍售交易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43章 和平利用第99章 單獨戰役第43章 蛛絲馬跡第2章 各盡其職第71章 全面爆發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180章 下基層第55章 後知後覺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82章 大好機會第15章 焦頭爛額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29章 開打第66章 內在動力第133章 高地第33章 揮灑自如第70章 明爭暗鬥第120章 戰爭不相信眼淚第1章 鬼話連篇第13章 煙霧彈第103章 強烈反差第59章 左右開弓第85章 爭奪第一第62章 溝通第18章 奪權第5章 權衡利弊第95章 陡增變數第22章 用心險惡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34章 亂局第45章 外強中乾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62章 溝通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113章 倒計時第81章 壁壘第62章 絕對優勢第28章 親自動手第78章 聯合抗華第32章 夢想與現實第57章 關鍵一步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129章 壞兆頭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72章 歸宿第33章 戰爭降臨第48章 偷襲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34章 超級航母第16章 新聞戰第56章 連唬帶嚇第58章 聲東擊西第16章 基礎第31章 干擾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17章 殊途同歸第78章 主力艦第97章 虛張聲勢第70章 明爭暗鬥第42章 大殺器第62章 絕對優勢序八生死角逐
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68章 奇蹟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86章 空中夾擊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25章 戰略天才第53章 碧空逞雄第76章 有限反擊第31章 暗算第10章 第一軍第9章 熱點時局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80章 第一次第108章 鬥爭第26章 愈演愈烈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20章 雙簧第94章 空中決鬥第33章 揮灑自如第57章 關鍵一步第8章 人才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69章 前因後果第51章 潛艇殺手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69章 亦步亦趨第35章 軍售交易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43章 和平利用第99章 單獨戰役第43章 蛛絲馬跡第2章 各盡其職第71章 全面爆發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180章 下基層第55章 後知後覺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82章 大好機會第15章 焦頭爛額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29章 開打第66章 內在動力第133章 高地第33章 揮灑自如第70章 明爭暗鬥第120章 戰爭不相信眼淚第1章 鬼話連篇第13章 煙霧彈第103章 強烈反差第59章 左右開弓第85章 爭奪第一第62章 溝通第18章 奪權第5章 權衡利弊第95章 陡增變數第22章 用心險惡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34章 亂局第45章 外強中乾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62章 溝通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113章 倒計時第81章 壁壘第62章 絕對優勢第28章 親自動手第78章 聯合抗華第32章 夢想與現實第57章 關鍵一步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129章 壞兆頭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72章 歸宿第33章 戰爭降臨第48章 偷襲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34章 超級航母第16章 新聞戰第56章 連唬帶嚇第58章 聲東擊西第16章 基礎第31章 干擾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17章 殊途同歸第78章 主力艦第97章 虛張聲勢第70章 明爭暗鬥第42章 大殺器第62章 絕對優勢序八生死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