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扯皮

24日上午,激戰30個小時後,交戰雙方暫時偃旗息

與美國國務卿布魯德林第二次會晤後,日本外務大臣北山志川前往紐約,參加聯合國緊急大會。因爲日本不是安理會輪值國,所以無權在安理會召開會議。

遵照總統的指示,CIA~將得到確認的情報透露給了美國的各大新聞媒體。

出人意料的是,首先對共和國轟炸日本核設施進行報道的不是美國的新聞媒體,而是共和國的新聞媒體。

從24日清晨開始,共和國數家電視臺調整節目安排,全面報道對日戰爭。

除了宣佈在開後擊沉日本戰略核潛艇、摧毀日本核武器與導彈基地、成功攔截日本的戰略彈道導彈之外,共和國的新聞媒體重點報道了針對日本核設施的轟炸行動。只是報道有輕重之別,共和國的新聞媒體重點報道了日本以“民用”爲名,秘密發展核力量、從世界各國進口核原料、建造增殖反應堆、修建重水工廠、以科研爲名建設核武器實驗室等等與軍事有關的消息。在其他方面,共和國的新聞媒體只簡要報道了轟炸目標的數量與交戰中的損失情況。

不得不承認,現代信息資網絡太發達了。

CNNN等美國電臺還沒來得及發佈更加詳細的消息,網絡上就出現了針對共和國新聞媒體公佈消息的全面分析。

只有點,就能說明共和國轟炸了日本的民用核設施。

總摧毀個目標,而日本的軍用核設施不會超過50個。也就是說,還有200~餘個目標與軍事用途完全無關。好事的網民甚至蒐集到了日本民用核電站、即安裝輕水反應堆與可控聚變反應堆核電站的數量,證明共和國的轟炸行動不但針對軍事目標,還針對日本的民用目標。

風頭一起。網絡上出現了各種各樣地論。

某個好事網民設法搞到日本民用核電站地分佈圖。並且根據共和國公佈地轟炸情況做出了全面分析。按照其得出地結論。如果共和國公佈地消息完全真實日本地所有核設施均被徹底摧毀。大約75%地日本國土將遭到嚴重地放射性污染。因爲絕大部分核電站建在大城市或者主要河流附近。所以至少有1億萬日本人受到威脅。如果日本政府不能及時進行疏散。絕大部分日本人只剩下不到5年地壽命!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爲軍情局與CIA得出地分析結論與之相差不大。

問題是。日本有能力疏散1億萬國民嗎?就算有能力將污染地區地國民轉移到沒有受到污染地地區。剩餘地國土也無法容納1億萬日本人。

聯合國大會緊急會議上。北山志川在強烈譴責中國襲擊日本民用核設施之後。向所有國家提出。希望能夠爲日本提供包括防輻射設施在內地人道主義援助物資且希望某些國家能夠暫時接納日本地戰爭難民。

辯論中。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耿忠明明確提出。日本首先使用攜帶有核彈頭地戰略彈道導彈對共和國發動襲擊。構成了實質性地戰略核打擊。共和國沒有針鋒相對地進行戰略覈報復。已經算得上仁至義盡。從日本秘密研製核武器開始。共和國就一再要求日本本着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地原則。儘快全面銷燬與放棄核武器。日本卻對此置若罔聞年間不但沒有采取任何實質性地行動。還在談判中表現得咄咄逼人。在遭到侵略地情況下。共和國被迫發動侵略反擊戰。因爲日本從未公佈其軍用核設施地詳細情況。也從未准許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內地國際組織對其核設施進行覈查。所以共和國只能針對日本地所有核設施進行毀滅性打擊。

共和國的打擊行動,既出於自身安全與侵略反擊的考慮,又是爲了維護人類世界的共同利益。

聯合國本來就是扯皮的地方,所以再緊急的會議也無法解決問題。

討論數個小時,最終只通過了爲日本提供包括用來治療放射性疾病藥物在內的人道主義物資的建議性提案。也就是說,沒有國家承諾爲日本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只是在道義上支持爲日本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大會後,北山志川開始與各個主要國家代表進行走馬觀花式的會晤協商。

北山志川的積極行動表明日本國內的核污染已經非常嚴重,必須儘快得到解決。

直到這個時候,以CNNN爲首的西方新聞媒體纔開始對“日本戰爭”進行深入報道。

美國東部時間24日凌晨,在美國的提議下,聯合國安理會召開閉門會議商“日本戰爭”產生的問題。

毋庸置,這又是一次扯皮會議。

美國代表強烈譴

在戰爭中使用“非人道主義”手段重危害到了與的無辜平民,要求中國爲此承擔全部責任。中國代表做出強烈迴應出美國縱容“日本核問題”是導致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

兩個大國都有否決權,磋商不會產生任何實質性成果。

雖然安理會沒有承認中國發動“侵略反擊戰”的合法性是也沒有否認中國擁有進行戰略反擊的權利。

政治家與外交家在聯合國總部扯皮的時候,戰場周邊的國家已經展開積極行動。

因爲共和國空軍在戰爭的第一天轟炸了日本的交通基礎設施,而日本又是一個多山多河流的國家,所以在交通主幹線上的橋樑與隧道被炸燬的情況下,很難及時對受到污染最嚴重的本州島與九州島上的民衆進行戰時疏散。日本政府能夠做的,只是派出防核輻射特別部隊前往各地,確認放射性污染的程度,儘量讓民衆前往未受到污染、或者污染尚不嚴重的區域,向嚴重污染地區的民衆發放用來防輻射服與用來治療放射性疾病的藥物。因爲防輻射服的數量非常有限,治療放射性疾病的藥物屬於“戰略儲備物資”,儲備量非常有限,所以日本政府的救援工作並不順利。更嚴重的是,很多未遭到污染、或者污染不太嚴重的地區都是交通不便的山地與森林,如果進行戰時疏散,很難爲數以百萬計的“戰爭難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日本在進行戰疏散,朝鮮也在進行戰時疏散。

雖然朝鮮的物資更加匱,甚至沒有儲備用來治療放射性污染的藥物,但是在共和國的全力支持下,朝鮮政府仍然及時向南部地區的民衆下達了疏散命令,並且組織人員與交通工具,首先將老人與兒童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北部地區。

俄羅斯的動也很積極。

爲了保萬無一失,俄羅斯政府向遠東地區下達了緊急命令。直到俄羅斯的氣象部門確認瀰漫在日本上空的放射性雲層不會飄過日本海,落到俄羅斯遠東地區之後,俄羅斯政府才降低了警備等級,開始安撫惶惶不可終日的民衆。

美東部時間24日中午,應美國政府邀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等國駐美大使齊聚白宮,與美國總統、國務卿,以及日本外務大臣商討“日本民衆救援行動”。

如何拯救上億日本人,成爲西方國家當務之急。

問題是,這麼多國家在一,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打算,不可能所有國家都“大公無私”,更不可能爲了不相干的日本人放棄本國人民的利益。

不說別的,在拯救日本人的問題上,澳大利亞與加拿大的態度就很曖昧。

如果西方國家達成一致意見,最有可能接納日本難民的就是國土廣袤、人口稀少的澳大利亞與加拿大。對只有2000~餘萬人口的澳大利亞與只有3000多萬人口的加拿大來說,如果同意接納上億日本難民,澳大利亞還是澳大利亞、加拿大還是加拿大嗎?別說澳大利亞與加拿大的國民不會同意,兩國政治家也不會同意。

會議上,美國與歐洲國家都在向澳大利亞施壓。

澳大利亞距離日本最近,而且自然條件最爲優越。更重要的是,在美國的戰略規劃中,加拿大是不能捨棄的盟友。歐洲國家更是無能爲力,因爲衆多歐洲國家都是地稀人多,根本不可能容納多少日本人。

與聯合國大會一樣,這又是一次扯皮會議。

雖然美國承諾爲澳大利亞提供至少1萬億美元的援助,歐洲各國也承諾爲澳大利亞提供同等金額的援助,連墨西哥都承諾爲此買單,但是澳大利亞大使的態度很明確,責任不可能由澳大利亞單獨承擔,澳大利亞也沒有這個義務。

爭論到最後,各國都承認,必須儘快拯救處於滅亡邊緣的大和民族。

在美國總統的撮合下,最終各國代表都同意採用“配額”的方式接納日本難民。

同意歸同意,如何實施卻是誰也決定不了的事情。

不說別的,美國應該接納多少,澳大利亞應該接納多少,加拿大應該接納多少,其他國家應該接納多少?

美國不願意揹負擔,澳大利亞也願意揹負擔,加拿大等國也不例外。

在北山志川面前,1個國家的代表爭論不休,就是沒有爭出一個結果來。

會議最後沒有得出任何實質性的方案,只是各國均同意召開級別更高的正式會議,商討解決日本難民問題。

這個問題有可能得到解決嗎?

第9章 空降兵第25章 變臉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81章 早死晚死第89章 戰爭影響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52章 緊急會議第50章 粉墨登場第161章 換個角度看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91章 全線反擊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61章 奪權第58章 風雨來襲第88章 開門紅第98章 狂暴工具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34章 事發突然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13章 暗中支持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72章 歸宿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4章 秘密接頭第64章 不謀而合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98章 齊心協力第29章 別無選擇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8章 最終目的第60章 協同作戰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7章 倒行逆施第66章 勢成騎虎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45章 坐享其成第108章 選擇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15章 定居點第26章 戰爭威脅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10章 新人報到第13章 深入探討第8章 疑雲重重第18章 奪權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56章 盛極而衰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86章 戰前動員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9章 九天之上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7章 民族之翼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152章 聯合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90章 正面進攻序十六縱橫捭闔第56章 積極主動序四深海之狼第7章 啞巴虧第111章 影響力第63章 失控第56章 雙面間諜第46章 突防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33章 命不該絕第99章 繳械投降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15章 攻堅戰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76章 攻堅戰第12章 備戰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33章 雄辯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23章 問題累積第19章 針鋒相對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47章 兔死狗烹第35章 發展方向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54章 外交鬥爭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4章 撥雲見日
第9章 空降兵第25章 變臉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81章 早死晚死第89章 戰爭影響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52章 緊急會議第50章 粉墨登場第161章 換個角度看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91章 全線反擊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61章 奪權第58章 風雨來襲第88章 開門紅第98章 狂暴工具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34章 事發突然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13章 暗中支持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72章 歸宿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4章 秘密接頭第64章 不謀而合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98章 齊心協力第29章 別無選擇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8章 最終目的第60章 協同作戰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7章 倒行逆施第66章 勢成騎虎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45章 坐享其成第108章 選擇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15章 定居點第26章 戰爭威脅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10章 新人報到第13章 深入探討第8章 疑雲重重第18章 奪權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56章 盛極而衰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86章 戰前動員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9章 九天之上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7章 民族之翼第129章 喉舌之戰第152章 聯合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90章 正面進攻序十六縱橫捭闔第56章 積極主動序四深海之狼第7章 啞巴虧第111章 影響力第63章 失控第56章 雙面間諜第46章 突防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33章 命不該絕第99章 繳械投降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15章 攻堅戰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76章 攻堅戰第12章 備戰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33章 雄辯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23章 問題累積第19章 針鋒相對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47章 兔死狗烹第35章 發展方向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54章 外交鬥爭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4章 撥雲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