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婆羅門貴族

新德里郊區,賈瓦哈拉爾山莊。

胡馬雍陵爆炸案發生後,這座用第一位印度總理的名字命名的莊園就加強了戒備,除了三十多名全副武裝的私人保鏢,增添的一個警衛連外,大門外還停放着三輛裝甲戰車。黑漆漆的機關炮炮口告訴任何圖謀不軌者,這裡不是胡馬雍陵,也不是總理府新聞發佈中心,擅闖者格殺勿論!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侄孫,現任國防部長桑托斯•尼赫魯就住在這裡。

體內流淌着婆羅門貴族血脈的桑托斯與他的叔祖一樣,十六歲前往英國求學,三年後考上劍橋大學,只是他學的不是自然科學,而是國際政治。按照家族的安排,學成回國之後,桑托斯進入外交部工作,有望在五十歲之前成爲印度外長。四年的大學生活,徹底改變了桑托斯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讓他走上了一條與家族意願完全背離的人生道路。

畢業後,桑托斯沒有回到印度,而是加入了法國外籍兵團。

爲此,他幾乎與家族翻臉。隨後的十年中,桑托斯以外籍兵團軍人的身份征戰疆場,先後參加了海灣戰爭與巴爾幹戰爭。直到三十三歲,桑托斯在科索沃被地雷炸傷,才離開外籍兵團,回到印度。

十年的征戰生涯,將桑托斯塑造成了一名性格堅定、意志頑強的軍人。

四十歲的時候,桑托斯進入印度國防部,在軍備採購部門任職。四十三歲的時候,桑托斯成爲國防部長高級助理,力主從西方採購武器裝備、提高武器裝備的國產化水平、放棄親俄路線。德•甘地出任印度總理的時候,四十六歲的桑托斯•尼赫魯已經是國大黨二號人物,並且在政府中擔任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國防部長。

表面上,桑托斯與印度歷屆國防部長沒有多大的區別。

鷹派代表人物,軍人出身,參加過戰爭,在戰爭中受過傷,有着坎坷的經歷,政黨中的權重人物。

實際上,桑托斯與以往的國防部長有很大的區別。

在大學學到的知識讓桑托斯非常清楚國際勢力對一個國家的影響,更清楚印度的未來不在於投靠某個強大的國家,或者某個強大的集團,而是在衆多大國與國際勢力之間縱橫捭闔,在狹縫中尋找生存與發展的機會。

從進入國防部工作的那一天開始,九年之中,桑托斯一直在努力推進軍事改革。

重點只有一個:推進武器裝備,乃至軍事制度的西化進程。

在制空戰鬥機與輕型支援戰鬥機招標過程中,增加西方裝備的份額;與美國談判,爭取獲得“小鷹”號航母,以及艦載作戰飛機;採購西方設備,提高“阿瓊”坦克與“光輝”戰鬥機的作戰性能;加快國產核潛艇與國產航母的建造速度,並且大量採用西方標準;修訂與俄羅斯聯合研製先進戰鬥機的性能指標,減少採購數量。

這些都是桑托斯推進印度軍事力量西方化的重大舉措。

作爲國防部長,桑托斯不但具有軍事家的果斷與勇敢,政治家的陰險與狡詐,還具有外交家的口才與手腕。

德•甘地遇刺的時候,桑托斯正在與三軍司令商討南亞地區的緊張局勢。

收到消息後,桑托斯立即想到了即將爆發的戰爭。

五個小時後,桑托斯接到了國大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的電話。在國大黨中央委員會舉行的投票表決中,桑托斯以百分之九十三的支持率被推選爲新總理人選。因爲國大黨執政聯盟擁有印度議會百分之六十七的席位,所以只需要在議會走走過場,桑托斯就將成爲印度臨時政府總理。在此期間,他將重組政府,向議會提交政府主要成員名單,以及執政方針與執政目的等綱領性文件,完成正式就任總理的準備工作。

放下電話後,桑托斯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擬定政府成員名單。

政府成員名單關係到各方利益,每個重要職位都牽扯到了各大利益集團與執政聯盟內各個政黨的根本利益,需要權衡利弊,平衡厲害關係。另外,他有半個月的時間重組政府,不需要急在一時。

吃晚飯前,桑托斯會見了即將回國的日本首相。

除了承諾將繼續推進印日戰略合作關係之外,桑托斯並沒與小澤探討更多的問題。首先是兩人都不瞭解對方,其次是日本對目前的印度沒有太大的幫助,最後是桑托斯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送走小澤後,桑托斯聯繫了三軍司令,準備在晚飯後召開軍隊高層會議。

桑托斯正要享用豐盛的晚餐,來了一名不速之客:調查分析局局長馬克裡。

調查分析局是印度最大、最神秘的情報部門,在印度的地位相當於中央情報局與國家安全局在美國的地位,負責情報蒐集、情報安全與國土安全等工作。外界傳言,調查分析局局長才是印度最有權勢的人。

晚飯吃到一半的時候,桑托斯看完了馬克裡帶來的文件,隨即叫僕人收走了餐盤。

“要來一杯嗎?”

馬克裡朝僕人送來的葡萄酒看了一眼,笑着搖了搖頭。“不,我是虔誠的教徒。”

“我也是教徒,溼婆不會強迫我們做不想做的事。”桑托斯端起了酒杯,“你的報告寫得很詳細,但是缺乏一個重點。報告中提到的那種爆炸物,真的存在嗎?”

“肯定存在。”馬克裡早就料到桑托斯會提出這個問題。“化驗報告我親自看過,從爆炸現場採集的樣本中沒有發現zha藥殘留物……”

“會不會是爆炸很充分,沒有殘留物?”桑托斯在軍隊幹了十年,富有軍事常識。

“如果在別的地方,也許有這種可能。”馬克裡對桑托斯打斷他的話有點不爽。“爆炸發生在室內,現場有很多人,非常擁擠。在我們採集樣本之前,現場沒有遭到破壞。從現場情況可以判定,爆炸威力在五千克*之上。在如此狹小的空間之內,就算爆炸充分,也會有大量殘留物依附在建築物、衣物、乃至人體上,不會連一點殘留物都沒有。”

桑托斯微微點了點頭,示意馬克裡繼續說下去。

“我們對樣本進行了數次分析,發現碳元素含量超標,另外還發現了一些微量元素。”

“由此斷定炸燬新聞發佈中心的是一種高級聚合物?”

馬克裡點了點頭,說道:“大概三年前,我們從俄羅斯獲得消息,得知俄羅斯一直在努力獲取美國秘密開發特種zha藥的情報。後來,我們的情報人員在阿富汗採集到了標本,證實是美國秘密開發,專門用來對付躲藏在洞穴裡的恐怖份子的特種zha藥。這種由高分子羥基化合物與微量元素,通過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特種zha藥的爆炸威力是*的二十倍,在狹小空間內的效果更加致命。”

桑托斯露出了一絲驚訝的神色,似乎覺得難以置信。

“最重要的是,我們有間接證據。”

“間接證據?”桑托斯放下了酒杯,“什麼間接證據?”

“胡馬雍陵爆炸案發生後,我們提高了安全警戒級別,總理府新聞發佈會場的安全警戒級別達到了五級,所有進入人員都要進行嚴格的安全檢查,沒人能將五千克*帶進會場,更不可能把引爆裝置帶進去。我查過來賓登記名錄,親自詢問過安檢人員,沒發現有可疑人員進入會場。”說着,馬克裡拿出了幾張打印圖片。“特種zha藥與普通水晶很相似,可以製成首飾,乃至照相機的鏡頭。雖然我們還不清楚特種zha藥以什麼方式引爆,但是基本上可以斷定,不會是化學方法,而是通過某種物理方法,比如某一頻段的聲音,或者某一波長的光線。我大致計算過,只需要五十克特種zha藥,就能將新聞發佈中心炸成平地,以現場遭到破壞的情況來看,最多隻有十克。”

“這麼少?”

“狹小空間能使爆炸威力提高好幾倍。”

桑托斯明顯遲疑了一下。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是馬克裡的推斷,以及間接證據都有足夠的說服力。

“馬克裡,你的結論是什麼?”

“這絕不是巴基斯坦策劃並且實施的襲擊。”

“能夠排除中國嗎?”桑托斯的神色變得非常嚴峻了。

“中國?”馬克裡搖了搖頭,“動機是什麼?中國沒有任何理由在此時挑起南亞衝突,更不會採取如此極端的手段。”

桑托斯不得不承認。中國要做,也會派個特種兵,而不是一顆人體炸彈。

“閣下,希望你能重視我提供的情報,戰爭對我們沒有好處。如果不是巴基斯坦策劃的襲擊,那麼肯定有人想借此挑起戰爭,從中牟利。”

“是嗎?”僅僅遲疑了幾秒鐘,桑托斯就做出了決定。“你立即將相關資料,還有采集到的樣本交到國防部。我們不挑起戰爭,不等於巴基斯坦不挑起戰爭。現在巴基斯坦的軍隊已經部署在與我們接壤的邊境線上,一次擦槍走火就足以引爆戰爭。我不希望在戰爭爆發的時候,需要從新聞報道中瞭解到相關的消息。從現在開始,調查分析局必須集中一切力量,密切監視巴基斯坦的一舉一動。”

“閣下……”馬克裡頓時大吃一驚。桑托斯的命令表明,他完全忽略了足以阻止戰爭的重要情報,正一心一意的將印度拖入戰爭。

“如果有什麼問題,我明天就給你正式命令。”

馬克裡忍住了想說的話,他知道,桑托斯明天就將成爲臨時總理,甚至有可能成爲印度的戰時總理。

第53章 風雲消散第47章 兔死狗烹第13章 麻煩纏身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52章 制空王牌第28章 新思維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41章 一鍋端第48章 圓滿結果第51章 潛艇殺手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41章 光復序十四鷹擊長空第90章 大方向第26章 新班子第61章 奪權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25章 邁向戰爭第19章 處處被動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4章 冰凍三尺第10章 新人報到第43章 合理使用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125章 追趕者第22章 最高決策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章 科學怪人第120章 膠着戰局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2章 赤子之心第59章 特別行動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61章 圍城戰第18章 鋼鐵雄心第26章 新班子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13章 政治風暴第58章 爭分奪秒第55章 冷遇第11章 統一進程第17章 戰爭部署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72章 極限行軍第96章 風暴高潮第21章 重大遺漏第146章 攻堅戰第94章 死亡競賽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24章 接頭第39章 殺雞儆猴第13章 救場第58章 大國心態第21章 重大遺漏第28章 新思維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51章 刀尖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序一利劍出鞘第21章 重大遺漏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44章 死對頭第4章 新星第23章 何去何從第14章 隱秘行動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1章 導火索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85章 靈活戰術第66章 多種可能第50章 明爭暗鬥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121章 天軍登場第1章 財神爺第67章 秘密武器第61章 功敗垂成第54章 解除威脅第82章 堅持路線第15章 有理有據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77章 三方角逐第64章 有條不紊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22章 心猿意馬第131章 戰爭加速
第53章 風雲消散第47章 兔死狗烹第13章 麻煩纏身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52章 制空王牌第28章 新思維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41章 一鍋端第48章 圓滿結果第51章 潛艇殺手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41章 光復序十四鷹擊長空第90章 大方向第26章 新班子第61章 奪權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25章 邁向戰爭第19章 處處被動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4章 冰凍三尺第10章 新人報到第43章 合理使用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125章 追趕者第22章 最高決策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章 科學怪人第120章 膠着戰局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2章 赤子之心第59章 特別行動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61章 圍城戰第18章 鋼鐵雄心第26章 新班子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13章 政治風暴第58章 爭分奪秒第55章 冷遇第11章 統一進程第17章 戰爭部署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72章 極限行軍第96章 風暴高潮第21章 重大遺漏第146章 攻堅戰第94章 死亡競賽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24章 接頭第39章 殺雞儆猴第13章 救場第58章 大國心態第21章 重大遺漏第28章 新思維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51章 刀尖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序一利劍出鞘第21章 重大遺漏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44章 死對頭第4章 新星第23章 何去何從第14章 隱秘行動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1章 導火索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85章 靈活戰術第66章 多種可能第50章 明爭暗鬥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121章 天軍登場第1章 財神爺第67章 秘密武器第61章 功敗垂成第54章 解除威脅第82章 堅持路線第15章 有理有據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77章 三方角逐第64章 有條不紊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22章 心猿意馬第131章 戰爭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