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緊急會議

bookmark

2年的第三天上午,王元慶正在爲即將召開的第十四大會做準備,劉曉賓與幾名軍情局特工來到賓館,請他上了轎車。

“什麼事這麼急?”

“大事。

”劉曉賓的回答非常幹練,“半個小時後,元首在總參謀部召開高層緊急會議,讓我們分頭接人。”

王元慶微微皺了下眉頭,沒再多問。

雖然要等到全體代表大會召開之後,王元慶在中央的地位才能得到確認,但是在彭茂邦與潘雲生的努力下,他的位置已經得到了肯定。從3月1日起,王元慶將出任共和國國家副元首、顧衛民頂替龐興龍出任國務院總理、上海市長宗應仁出任國防部長,李存勳與劉曉賓將在此時正式擔任軍情局局長與副局長。

與彭茂邦談過之後,王元慶在決策會議上積極了許多。

如同彭茂邦所說,趙潤東不但沒有“敵視”王元慶,還多次採納王元慶提出的意見與建議,承認了王元慶的“二號領袖”地位。讓“軍情局代副局長”親自來接,也算是對王元慶的尊重與重視。

來到總參謀部,王元慶就感到氣氛很緊張,似乎快要打仗了。

會議室內,趙潤東、彭茂邦、龐興龍、顧衛民、黃國巍、項鋌輝、李存勳等人正在低聲交談,裴承毅與幾名高級參謀正在爲會議做準備。

依次就座地時候。王元慶地位置由末位換到了彭茂邦地左手邊。

“小李。還是由你介紹情況。”趙潤東端起茶杯。“儘量詳細一點。讓大家對目前地局勢瞭解得更加深入一些。”

李存勳起身地時候。朝劉曉賓點了點頭。

軍情局代副局長換下了文秘參謀。親自爲李存勳提供“技術支持”。

碩大地投影屏幕上出現了一幅有點模糊地照片。一看就知道是在光線比較昏暗地地方拍攝地。照片中央是一艘灰色地潛艇。

“這是我們地情報人員在去年年底拍下來地。拍攝地點是日本神戶造船廠。”李存勳拿起了一支激光指示棒。指明瞭潛艇旁邊地一個工人。“根據工人地身高。按照比例計算。該潛艇尾部平行段耐壓殼體直徑超過八米。採用噴射推進裝置、十字型尾舵、水平尾舵兩端有擾流端板。艇體表面無明顯突出與開孔。流線型非常理想。”

李存勳停頓的時候,劉曉賓換了一幅照片。

“這是從前端拍攝的。”李存勳先指了一下右側的2個橢圓形開孔,“魚雷發射管佈置在潛艇的肋部,左右對稱、總共四具。由此可以斷定,該潛艇採用了大直徑球形主/~被動聲納基陣。指揮台圍殼上沒有見到水平舵,表明潛艇採用了可收放式艏水平舵。指揮台圍殼前方地耐壓殼體明顯凸出,該潛艇很有可能配備了八到十二具巡航導彈垂直髮射管。”

“會不會是彈道導彈發射管?”龐興龍問了一句。

“這種可能性已經排除了。”李存勳回答得很直接,“指揮台圍殼距離艇~大概只有四分之一艇長,不可能像‘颱風’級那樣,將彈道導彈垂直髮射管部署在圍殼前方。另外,從凸出部位的大小來看,不足以容納體積大得多的彈道導彈。”

“或許只有一枚彈道導彈。”黃國巍嘀咕了一句。

李存勳淡淡一笑,說道:“潛艇上地導彈垂直髮射管數量必須是雙數,不然潛艇發射導彈之後很難保持平衡。該位置的耐壓殼體直徑沒有超過九米,距離艇~太近,我們詢問了潛艇工程師,認爲在該位置佈設彈道導彈垂直髮射管的可能性爲零。”

在第三個人開口之前,劉曉賓換上了第三幅照片。

“這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拍下的照片,也是最有說服力地照片。”李存勳指出了潛艇中部的凸起部位,“從指揮台圍殼後端開始的中段平行耐壓殼體長度佔到艇長的一半左右,雖然關鍵部位被帆布遮住了,但是從蓬架的高度可以斷定,中段耐壓殼體的直徑很有可能在十米以上,還有非常明顯地隆起部位。”

“這說明什麼?”龐興龍很乾脆的問了出來。

“這是一艘戰略核潛艇。”李存勳回答得非常利落。“配備十二到二十具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管,導彈長度在十米到十一米之間,直徑大約兩米左右,質量五十噸左右,射程不會低於五千千米。”

會議室內地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部署在該潛艇上的不是ZX-11型導彈。”李存勳朝劉曉賓看了一眼,屏幕上出現了ZX-11導彈地簡略線性圖。“ZX-11導彈的長度超過了潛艇導彈發射筒地長度,除非日本另闢蹊徑,要麼採用直徑更大、長度更短的一

發動機,要麼延長導彈發射筒的長度,不然只能開:潛射彈道導彈。雖然日本在去年就着手開發代號爲ZX-2的潛射彈道導彈,但是在短短數年之內,很難攻克潛射彈道導彈的所有技術難題,研製工作將長達數年之久。在此期間,還得進行數次、設置數十次試射。至今,我們都沒有發現日本試射了新型彈道導彈。”

“也就是說,短期內,日本不會擁有戰略核潛艇。”趙潤東開口了。

“也不能這麼說。”李存勳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日本建造戰略核潛艇的進度比我們預料得慢得多,據我們判斷,主要原因就是潛射彈道導彈無法按期完成研製工作。即便如此,正在神戶建造的這艘潛艇都將在2024年之前服役。如果日本無法在此之前研製出潛射彈道導彈,則會在潛艇上配備攜帶核彈頭的潛射巡航導彈。這也正是該潛艇爲什麼同時配備兩種垂直髮射系統的主要原因。”

趙潤東點了點頭,說道:“很明顯,日本正在努力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威懾能力。”

“果真如此,我建議儘快採取行動。”彭茂邦的態度非常嚴肅。

“這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主要話題。”趙潤東嘆了口氣,對李存勳說道,“小李,介紹一下今天凌晨的發現吧。”

李存勳點了點頭,等劉曉賓把衛星照片投射到屏幕上,說道:“這是今天凌晨拍下的雷達成相衛星偵察照片。照片上,兩個明顯的亮點是日本海軍的兩艘中型航母。大約在今天凌晨四點三十分左右,駐紮在若狹灣敦賀海軍基地的日本艦隊全體離港,天亮前進入日本海。幾乎同時,日本本土的所有空軍基地進入戰備狀態。部署在福岡的兩棲作戰艦隊也在天亮後離港,進入對馬海峽。”

除了趙潤東與總參謀部的彭茂邦、項鋌輝,其他人都露出了驚訝神色。

“日本是否會立即發動戰爭,我們還不得而知,只是……”李存勳長出了口氣,“這是自地區局勢緊張以來,日本軍隊最明顯的戰爭舉動。作戰方向很有可能是與韓國存在爭議的獨島,兵力投入非常驚人。”

“有沒有更加有說服力的徵兆?”王元慶問了一句。

“從去年十二月開始,日本加強在了隱諸島與獨島間海域的巡邏任務,全面驅逐進入日本專屬經濟區的韓國與朝鮮漁船。”李存勳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最重要的是,從去年開始,日本情報機構在韓國的活動強度明顯提高,主要蒐集韓國的軍事情報。

去年年底,韓國還以涉嫌竊取情報爲由,驅逐了三名日本駐韓外交官員。雖然這件事情沒有鬧大,但是日本準備對韓國下手的徵兆非常明顯。”

“對日本來說,缺少的只是一個理由。”彭茂邦說了一句。

“要想獲得開戰的理由也不難。”李存勳讓劉曉賓換上了另外一幅圖片,“這是整合照片,主要是近段時間韓國海軍在日本海(韓國與朝鮮稱日本海爲東海)的活動範圍示意圖。從中可以看出,韓國加強了獨島方向的海上巡邏,將主力艦隊從羣山轉移到了釜山。去年年底,韓國還在鬱陵島東南,面向獨島海域舉行了一場大規模海空聯合作戰演習。幾天前,部署在釜山的韓國艦隊已經進入日本海,開始驅逐進入韓國專屬經濟區的日本漁船,擺出了守衛獨島的架勢。在此情況下,只要日本艦隊向獨島方向挺進,或者韓國出動戰艦驅逐日本漁船,日本就能獲得開戰的理由。”

“有沒有理由不重要,關鍵是日本有沒有發動戰爭的決心。”趙潤東看了衆人一眼,說道,“雖然站在我們的角度很難理解日本的行爲,但是站在村上貞正的角度,我們就不難明白了。日本已經擁有了可以用於實戰的核武器,我們與美國的政策將更加小心謹慎。在邁出更大的步伐前,日本肯定要試探我們與美國的底細。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場不會發生大規模地面戰爭的海空衝突。相對而言,韓國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試驗’對手。”

沒人反對趙潤東的觀點,因爲日本拿韓國“試刀”只是遲早的事情。

“關鍵是,我們該採取何種政策。”

彭茂邦剛剛開口,一名軍情局高級官員來到會議室,在李存勳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衆人的目光立即集中到了李存勳身上,意識到最糟糕的事情已經發生了。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啥票啥支持都來點吧

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83章 無法指望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10章 戰略牌第145章 較勁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10章 巨大成果第47章 戰況膠着第2章 大國頹勢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6章 錢的問題第27章 世界大戰第26章 殲滅戰第54章 對策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38章 戰爭跡象第77章 爲了消耗第44章 閉門決策第53章 當務之急第28章 硝煙升起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30章 感恩戴德第8章 聯合經營第78章 聯合抗華第30章 感恩戴德第43章 返回中央第22章 用心險惡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85章 靈活戰術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90章 未來第33章 親自作餌第13章 亮牌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23章 創造機會第52章 利益共享第27章 不爛之舌第84章 戰火重燃第52章 利益共享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15章 論爭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27章 統一步調第97章 殊途同歸第41章 毀天滅地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84章 內訌第40章 殺雞用牛刀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68章 自釀苦果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75章 國家意志第38章 初露頭角第16章 實地考察第51章 輪迴第22章 元老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60章 戰役穿插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9章 新老交替第18章 民間力量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87章 拼盡全力第20章 愈演愈烈第52章 一挑三第46章 突防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6章 一路走好第77章 遷都第61章 總體戰略第7章 動員機制第10章 秘密逮捕第35章 絕路第13章 情報安全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81章 化危爲機第78章 主力艦第30章 感恩戴德第7章 動員機制第36章 風雲突變第178章 包袱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12章 門檻第11章 識時務第36章 戰爭惡魔序二插翅飛虎第22章 元老
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83章 無法指望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10章 戰略牌第145章 較勁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10章 巨大成果第47章 戰況膠着第2章 大國頹勢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6章 錢的問題第27章 世界大戰第26章 殲滅戰第54章 對策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38章 戰爭跡象第77章 爲了消耗第44章 閉門決策第53章 當務之急第28章 硝煙升起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30章 感恩戴德第8章 聯合經營第78章 聯合抗華第30章 感恩戴德第43章 返回中央第22章 用心險惡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85章 靈活戰術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90章 未來第33章 親自作餌第13章 亮牌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23章 創造機會第52章 利益共享第27章 不爛之舌第84章 戰火重燃第52章 利益共享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15章 論爭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27章 統一步調第97章 殊途同歸第41章 毀天滅地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84章 內訌第40章 殺雞用牛刀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68章 自釀苦果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75章 國家意志第38章 初露頭角第16章 實地考察第51章 輪迴第22章 元老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60章 戰役穿插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9章 新老交替第18章 民間力量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87章 拼盡全力第20章 愈演愈烈第52章 一挑三第46章 突防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6章 一路走好第77章 遷都第61章 總體戰略第7章 動員機制第10章 秘密逮捕第35章 絕路第13章 情報安全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81章 化危爲機第78章 主力艦第30章 感恩戴德第7章 動員機制第36章 風雲突變第178章 包袱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12章 門檻第11章 識時務第36章 戰爭惡魔序二插翅飛虎第22章 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