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

,二管是誰。都不能否認運氣在海戰中的重要性。 ……

可以說,任何一場能夠寫進史書的海戰,都有運氣成分,而且運氣產生的作用往往超過了其他因素。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途島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利根”號巡洋艦上的 架水上偵察機因爲機械故障未能按時起飛,而美軍艦隊就在該偵察機的偵察線路上,日本聯合艦隊也因爲沒有能夠及時發現近在咫尺的美軍艦隊,遭到對手的突然襲擊。最終慘敗而歸。

在“馬爾代夫海戰。中,運氣也起到同樣重要的作用。

前面已經提到,印度洋艦隊指揮官在猶豫着是不是要按照印度洋戰區司令部提供的目標信息派出攻擊機羣的時候,一架透過防空網的遠程海上巡邏機發現了美軍艦隊,並且在被擊落之前發出了目標座標信息,使印度洋艦隊指揮官不用再猶豫,也讓印度洋艦隊的攻擊機羣能夠直接飛向目標。

毫無疑問,這就是運氣成分。

反過來,當難題出現在美軍身上的時候,運氣因素也不可忽視。

當時,美軍指揮官確實很猶豫。原因很簡單,在無法確定目標所在海域的時候,如果盲目派出攻擊機羣,很有可能在按尋目標的時候浪費太多的燃料,或者朝着錯誤的方向飛得太遠,最終導致攻擊無果、或者攻擊後無法返回艦隊。美軍艦隊指揮官在乎的不是幾百架戰鬥機,而是數百名飛行員。要知道,培養一名優秀的、具有上千小時飛行經驗的飛行員,要比造一架戰鬥機困難百倍。甚至可以說,如果在戰爭初期損失太多的飛行員”必然會對海軍的戰鬥力產生影響。

就在這個時候,美軍的無線電探測設備發現了 個非常微弱的信號。

沒到半分鐘,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就,對該信號做了全面分析,並且確定爲接共和國海軍艦載戰鬥機上的求救設備發出的無線電信號。更重要的是,這兩個信號就在馬爾代夫羣島海域,不但非常接近,而且與美軍艦隊的距離不會超過功千米。很有可能在 奶千米左右。

不得不承認,美軍的電子偵察設備的探測精度非常高。

當然,也不得不承認,某些時候處於安全考慮的設計反而會成爲安全隱患。

那2個無線電信號確實是由共和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發出來的,而且就是由那接在起飛後因故障墜毀的戰鬥機發出來的。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肯定不是飛行員爲求救發出的無線電信號。

原因很簡單,艦隊指揮官沒有宣佈解除無線電管制,戰艦之間都是用激光定向通信系統進行聯絡。更重要的是。戰機在起飛之後就出了故障,而且嚴格按照守則,在艦隊後方的海面上進行緊急迫降,而在正常情況下,艦隊肯定會出動垂直起降飛機,在附近巡邏待命,而這些飛機的任務就是救援落水飛行員。

根據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記錄。接戰鬥機迫降後就有2架垂直起降飛機趕了過去,並且救起了飛行員。2名飛行員在隨後遞交的報告中也提到。他們沒有在墜機之後啓動無線電呼叫系統。由此可見,肯定是戰鬥機上的自動控制系統啓動了無線電呼叫系統,發出了無線電信號。

這也很好理解,早在田年,美國海軍就在艦載戰鬥機上安裝了自動起降系統,起飛與降落都不再由飛行員控制,從再大大提高了起降效率與起降安全性。在力力年之前。也就是建造“上海”級航母時,共和國海軍也在新一代艦載戰鬥機上使用了這種系統。因爲起飛與降落時出故障的概率遠高於正常飛行,所以在這個時候,自動控制系統都會啓動戰機上的緊急求援設備。

雖然從技術上講,可以以手動的方式關閉無線電呼叫系統,但是2架墜毀的戰鬥機都是在執行攻擊任務,不管是飛行員、還是航母上的航空勤務人員,都不可能關閉戰鬥機上的無線電呼叫系統。原因很簡單。如果戰鬥機在戰鬥中被敵機擊落,在距離航母數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處墜海,就得高這套系統來發送方位座標,以便執行按救任務的飛機能以最快的速度趕過來,救走飛行員。

正是如此,無線電呼叫系統的工作距離非常遠,即便信號強度不大。也很容易被發現。

這下,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接近力力千米外的美軍艦隊能夠發現這2個十分微弱的信號了。

當然,美軍旗艦的中央計算機也給出了比較明確的分析結果。

對美軍艦隊指揮官來說,還的考慮另外一種情況,即印度洋艦隊的指揮官故意擺了個迷魂陣,想用這2個無線電呼叫信號把美軍艦隊的攻擊機羣引到錯誤的方向上去,從而使美軍錯失反擊機會。

問題是,美軍指揮官還有別的選擇嗎?

前面已經提到,從概率上講。共和國印度洋艦隊出現在馬爾代夫羣島海域的可能性高達八成,而且美軍偵察機已經搜索了羣島以東海域。並沒發現共和國艦隊。 雖然單純從理論上講,共和國印度洋艦隊也有可能向西航行,即追着第四艦隊與第八艦隊的航跡,繞到戰場西面。可是在南海艦隊的方位大致可以確定的情況下,別說是海軍將領。就算是最普通的海軍士兵也知道,印度洋艦隊不會向西前進,因爲那邊是部署在吉布提與塞舌爾羣島的美軍岸基遠程海上巡邏機的搜索

更重要的是,從2個信號出現的時機來看,也可大致斷定。那確實是躁失事的戰鬥機發出的無線電呼叫信號。

受此種種因素影響,美軍指揮官沒再猶豫,在舊點整,也就是印度洋艦隊派出的2支攻擊機羣出發後不到4分鐘,下達了攻擊命令,讓停在;艘航母飛行甲板上的戰鬥機以最快的速度升空。

當然,美軍指揮官沒有調整之前確定的攻擊戰術。帆凡記。首先起飛的是防空戰鬥機。而在美軍指揮官下達攻擊淵分的時候。執行艦隊防空任務的欽架防空戰鬥機已經組成7個機羣。轉向北上。雖然這些戰鬥機的剩餘燃油都不足以返回艦隊,但是美軍指揮官已經安排護航戰艦上的垂直起降巡邏機攜帶夥伴式加油吊艙起飛,爲前出的護航戰鬥機在返航的時候提供燃油補給。

從時間上看,美軍出動的時間只具共和國艦隊晚了大約力分鐘。

即便算上執行攻擊任務的美軍多用途戰鬥機直到舊點 紛才全部起飛完畢,也只比共和國艦隊的攻擊機羣晚了爲分鐘。

如果在引世紀初,這點時間根本算不了什麼。

問題是,在2 世紀凹年代末,刃分鐘足以決定兩支艦隊的命運了。

對於巡航飛行速度達到馬赫的重型制空戰鬥機來說,在凹千米的高空飛行 沏千米也就是力多分鐘的事情,即便把起飛後爬升與加速的時間算上,也不會超過刃分鐘。由此可見,美軍的運氣確實不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美軍指揮官採用常規戰術,即讓航母上的戰鬥機執行前進護航任務,那麼在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全部起飛之前,美軍艦隊就將遭到攻擊。更重要的是,提前起飛的護航戰鬥機最多隻能向北飛行如千米,即還未離開艦隊防空區域半徑暖千米就將與共和國海軍的戰鬥機接觸,從而使美軍艦隊的防空區域被大大壓縮。而這就意味着防空攔截效率必然會大大降低。

問題是,提前北上的美軍護航戰鬥機也很難扭轉局面。

集因很簡單。數量太少了!

,萬比北

雖然從戰場局勢來看,優勢應該在尹軍手中。不管怎麼說,美軍護航戰鬥機還沒有飛多遠,身後就有配備了被動探測系統的大型護航戰艦與前出巡邏的預警機按照美軍的作戰守則,預警機在前出巡邏的時候不會啓動探測雷達,遠程預警任務由大型戰艦上的被動探測系統承擔,只有在發現了規模龐大的來襲機羣之後,護航戰艦纔會聯繫預警機。讓預警機啓動雷達,爲防空戰鬥機照射目標,並且引導防空戰鬥機作戰。因爲預警機的飛行速度遠不如戰鬥機,所以在艦隊處於交戰狀態的時候,都會提前部署,而共和國海軍的艦載預警機卻不可能跟隨戰鬥機行動。但是巨大的數量差。加上重型戰鬥機都具備完善的攔截系統,能夠在一次交戰中攔截舊多枚遠程空對空導彈,而能夠攜帶舊多枚遠程空對空導彈作戰的戰鬥機卻屈指可數。也就是說,在重型戰鬥機主導的空戰中,視距外空戰所佔比重並不大,大部分時候都會打到視距內,並且以格鬥的方式決勝負。幾天前,共和國海軍已經與美國海軍在印度洋與太平洋上交過兩次手,而雙方艦載航空兵的兩次戰鬥都證明。在格鬥空戰中,數量比性能更加重要。

當時,美軍的問題還不止數量偏少。

因爲派出了力多架偵察機,所以美軍艦隊的防空戰鬥機數量一直偏少。爲了確保能夠在艦隊上空始終維持一支數量可觀的戰鬥機羣,也就只能壓縮機羣規模。更重要的是。美軍指揮官下達了戰備命令之後。搬航母都對防空戰鬥機做了調整。爲了確保讓停在飛行甲板上待命的戰鬥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起飛,美軍艦隊上的欽架防空戰鬥機是由;支航母分別派出來的,而不是像以往那樣,由2到3艘航母派遣。也就是說。口架戰鬥機隸屬於7支航空聯隊。而這些戰鬥機在奔赴戰場的時候。自然是以3機編隊、2個編隊前後照應的方式組成了7個編隊,而每個編隊之間的間隔超過了力千米。

結果可想而知,與共和國艦隊派來的戰鬥機遭遇的時候,美軍戰鬥機非常分散。

在屯架戰鬥機都嫌少的情況下。以罐爲一個機羣的方式投入戰鬥。美軍戰鬥機的數量更是少得可憐。

當然,美軍戰鬥權擁有一個共和國戰鬥機無法擁有的優勢:背靠艦隊作戰。

說得直接一點,在打不贏對手的情況下,可以撤回艦隊防空圈,只要不進入艦隊的內層防空圈,就不會遭到艦隊防空系統的攻擊,而尾隨進入美軍艦隊防空圈的共和國戰鬥機肯定會遭到攻擊。

正是如此,在雙方遭遇之後。第一波攻擊機羣裡的共和國海軍戰鬥機立即提前發射了攜帶的反艦導彈因爲當時距離美軍艦隊裡的航母超過了助千米,所以第一波攻擊機羣的戰鬥機只能用反艦導彈攻擊位於美軍艦隊北面的護航戰艦,然後加速迎上美軍戰鬥機。在一輪交戰之後,殘餘的力多架美軍戰鬥機立即後撤,退入了艦隊防空圈。雖然以當時的情況,第一波攻擊機羣的戰鬥機不需要追上去,只要呆在艦隊防空圈外面就不會遭到攻擊,但是戰鬥機攜帶的重型反艦導彈的射程都在勸千米左右,而美軍艦隊防空圈的最大攔截半徑也在勸千米左右。更重要的是,在遭到空中襲擊,即進入防空狀態後,艦隊肯定會擴大活動範圍,即護航戰艦要與保護的對象拉開距離,至少得保持力千米以上的間隔,在很多時候甚至要擴大到田千米。如此一來,擔當主力的第二波攻擊機羣只能在距離美軍航母勸多千米的地方發射導彈,很難對美軍航母構成威脅。更重要的是,退入艦隊防空圈的美軍戰鬥機可以用剩餘的空對空導彈攔截反艦導彈。不管怎麼說,沒有哪種反艦導彈上配備了昂貴的攔截系統,因此反艦導彈不具備對抗空對空導彈的能力。

受此影響。在明知道會冒很大風險的情況下,第一波攻擊機羣的戰鬥機還是衝了進去。

必須承認,技術進步給攻防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之前提到過,新一輪技術革命中。防禦一方獲得的好處比進攻一方刊;。因此戰爭正朝着對防禦者有利的方向前進。 略…

在艦隊防空作戰中,這一情形體現得非常明顯。

如果在引世紀初,在己方戰鬥機位於攻擊區域的情況下。艦隊防空系統肯定會受到影響,甚至無法正常工作。對此,美國海軍甚至有明確規定,即艦載戰鬥機只負責區域外防空作戰,如果敵機或者敵機發射的反艦導彈進入了防空區域,艦載戰鬥機不愕追擊,甚至不能用火控雷達照射目標,以免對艦隊防空系統造成干擾。相對而言,干擾造成的影響根本算不了什麼,真正的問題在於誤擊與誤傷。雖然在戰艦面前。戰鬥機算不了什麼,如果能夠保護好戰艦,就算擊落幾架己方戰鬥機也不是什麼大事,但是誤擊與誤傷還會分散艦隊的防空火力,佔用防空火控通道,使針對威脅的攔截能力大大降低。

, 萬

從這個角度出發,如果能夠解決敵我識別問題,特別是在極端作戰環境下的敵我識別問題,就能讓防空戰鬥機在艦隊防空區域內活動,與戰艦上的防空系統一同作戰,攔截來襲目標。母庸置疑,這個問題並不好解決。傳統的敵我識別手段是靠發送一串帶有特殊意義的無線電信號。己方戰機上的敵我識別裝置接收到無線電信號之後,會自動發射出另外一串同樣有特殊意義的無線電信號,即做出應答。只要應答正確。就是友軍。可想而知,這種相當“原始”的甄別手段只能用在低強度戰爭中,別說遭到惡意干擾,即便在電磁環境相對複雜的戰場上,敵我識別信號也很容易受到影響。從而使識別系統失去應有的作用,結果就是友軍遭到攻擊。別說引世紀中期的戰場上,在慫多年前的海灣戰爭中,當時還沒有什麼像樣的電子干擾設備,盟軍都多次誤傷友軍。

與無線電識別系統一樣,其他電子識別手段都存在容易遭到干擾的

端。

直到田年左右,共和國的工程師率先將“場效應原理。用在了敵我識別系統上,才解決了敵我識別這個世界級難題。“場效應原理”並不複雜,即利用所有具有質量的物體都具有的基本物理性質,即重力場與電磁場。因爲任何物體的場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可以由物體產生的場來確定物體的身份。因爲原理非常簡單,所以數年之內,包括美國在內的衆多國家都掌握了類似的技術。當然,“場效應原理”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受探測系統性能的限制,加上地球本身就有重力場,還有地磁場,所以採用“場效應原理。的探測設備的作用距離都非常有限。只能對較近的物體進行探測。也正是如此,“場效應原理。在提出數十年之後纔得到應用,而且首先就用到了敵我識別系統上。不管怎麼說,在以避免誤傷爲主要目的的敵我識別系統中,對感應距離的要求並不苛刻。即便在某些時候;需要對遠處的目標進行甄別,也可以藉助其他手段,而不一定要依靠“場效應。”

正是得益於此,艦隊防空作戰才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

當然,這也不是說己方的防空戰鬥機可以四處亂躥,不用顧慮己方的防空系統。

不管怎麼說,敵我識別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因此需要花費

在以遠程防空導彈擔綱的外圍防空圈中,進行敵我識別的那點、時間還算不了什麼,可走到了以毫秒計算時間的內層防空圈,即冉能量武器對來襲目標進行攔截的時候,敵我識別所花的時間就不是那麼短暫的了。

說得形象一點,以共和國海軍的激光攔截系統來說,在對付 個目標的時候,持續照射時間僅有舊毫秒,即便用分光系統同時照射舊個目標。持續照射時間也僅僅只有,萬毫秒分光系統會產生能量損耗。其能量傳遞效率大概爲糊。更重要的是,到了需要動用能量攔截系統的時候,需要對付的往往都是反艦導彈。而且是已經拋掉了發動機,僅剩下了彈頭與姿態控制發動機的導彈。這個時候,反艦導彈的速度基本上都在力馬赫以上,而能量攔截系統的交戰距離在力千米左右。因此留給攔截系統的反應時間只有3秒鐘,一般情況下,還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對目標進行2次攔截,即每次只有舊秒,也就是,如毫秒。算上損傷評估等等時間,每次開火併的準備時間不會超過攔截總時間的貓,及勁毫秒。由此可見,除掉,萬毫秒的攔截時間之後。僅剩下了,乃毫秒。因爲能量攔截系統不是摧毀目標。而是使目標偏離彈道,無法對戰艦構成威脅,所以必須在距離戰艦聯口米之外將目標擊落。除掉這個時間,連仍毫秒的喘息時間都沒有。

由此可見,在艦隊內層防空圈,攔截系統不會分敵我,會對所有進入攻擊範圍、並且對戰艦構成了威脅的具標進行攔截。更重要的是,攔截系統判斷目標是否對戰艦構成了威脅的標準很簡單,即目標有沒有向戰艦運動。準確的說,是目標與戰艦的相對距離是在縮短還是在擴大。如果是在縮短,那就是構成威脅。

當然,這對艦隊外圍防空圈的戰鬥沒有多大影響。

在艦隊防空系統的支持下,美軍戰鬥機迅速扭轉局面,讓冒進的共和國海軍戰鬥機嚐到了苦頭。

只不過,局面並沒變得對美軍有利。

就在美軍拼盡全力攔截共和國海軍的戰鬥機時,第二波攻擊機羣已經到達美軍艦隊北面勸多千米處。

前面提到,在與美軍戰鬥機遭遇的時候。第一波攻擊機羣的戰鬥機將攜帶的防空導彈投向了美軍艦隊外圍的護航戰艦。根據部分飛行員回憶,在他們與美軍戰鬥機爭奪制空權的時候。至少有搬美軍戰艦被導彈擊中,並且冒起了濃煙。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在舊點舊分到佔點石分之間被導彈擊中的戰艦是隊”後不是搬,其中包括在艦隊北面執行警戒任務的 艘巡譁憂、披行輔助警戒任務的,艘多用途驅逐艦、以及在附近活動的2艘反潛驅逐艦。因爲勉艘戰艦均被擊沉,而且在沉沒之前均處於嚴重電磁干擾之下,發出的戰術信息並沒被旗艦收到,所以無法確定這4艘戰艦的具體沉沒時間,以及在沉沒之前遭到多少導彈攻擊。

從當時的情況、特別是共和國海軍新一代反艦導彈的性能來看,首先遭到攻擊的肯定是位於最北面的“邦克山”號巡洋艦。按照美軍的作戰記錄,該艦在戰鬥開始的時候。正在用配備的被動探測系統執行防空警戒任務。因爲美軍艦隊的航向爲否度,所以該艦實際上位於艦隊的左前方,而不是正前方。這也正好與美國海軍的防空編隊吻合,即在執行防空作戰任務、或者是首先考慮空中威脅的情況下,應該在艦隊前方左右各刃度的方向上各配備一艘具備遠程警戒能力的防空戰艦。由其爲同一方向上的艦載預警機提供前期支持,協同完成艦隊防空警戒任務。雖然被動探測系統不會發出電磁輻射,但是在反艦導彈眼裡,一艘排水量超過2萬噸的巡洋艦,絕對是僅次於航母的目標。因爲在發射導彈前,飛行員就已確定無法攻擊航母,從而選擇了自由攻擊戰術,即反艦導彈在進入末段射程的時候,不再搜尋航母,而是攻擊導引頭探索範圍內最爲顯著的、而且沒有遭到攻擊的戰艦。

相對而言,那艘多用途驅逐艦的下場不會好到哪裡去。

之前提到過,美國海軍並沒有在同一個平臺上建造多用途驅逐艦與反潛驅逐艦,而是以多用途驅逐艦爲基礎,開發了巡洋艦,反潛驅逐艦則是全新設計。也就是說,美國海軍的多用途驅逐艦更接近於巡洋艦。而不是反潛驅逐艦。雖然在排水量上,多用途驅逐艦比巡洋艦小了好幾千噸,但是比反潛驅逐艦大得多,所以在遭到反艦導彈的飽和攻擊。特別是在“邦克山”號巡洋艦被多枚導彈連續命中之後,與之配合行動的“布拉德”號多用途驅逐艦以在中東戰爭期間隨艦陣亡的一名驅逐艦艦長的名字命名肯定成了導彈磁鐵,吸引了不少的反艦導彈。

因爲“邦克山”號導“布拉德”號的大部分艦員都倖免於難,而且兩艦官兵都確認戰艦在沉沒之前燃起了大火。而且很有可能是採用輕質材料製造的上層建築被導彈爆炸產生的高溫引然,所以大致上可以肯定。當時共和國海軍飛行員看到的,就是這兩艘戰艦。也就是說,另外2艘反潛驅逐艦在中彈後就沉沒了。這一點,也可以從這兩艘驅逐艦總共只有不到出名官兵倖存,而且倖存官兵都是在戰艦上部艙室的崗位上工作得到證明,旗反潛驅逐艦在共和國海軍的反艦導彈面前是多麼脆弱不堪。

不管從哪個方面看,第一波攻擊機羣的最大貢獻就是幹掉了美軍艦隊北面的護航戰艦。

準確的說,是讓第二波攻擊機羣能夠再向南飛行 兇千米以上,從而用攜帶的反艦導彈攻擊位於美軍艦隊核心處的航母,特別是位於艦隊左前方的第六艦隊的“布什”號、“麥迪遜”號與“布坎南”號航母這皺航母均爲“傑弗遜”級,而且都已美國曆史上的總統姓氏命名。更重要的是,第一波攻擊機羣在追擊美軍戰鬥機的時候,也是從這個方向上進入第六艦隊的防空圈的所以在第二波攻擊機羣到達、並且發射導彈的時候,第六艦隊裡的防空戰艦全都在忙着對付天上的戰鬥機,而沒有注意到遠處的攻擊機羣。直到攻擊機羣在反射導彈之後,用火控雷達照射美軍戰艦,爲反艦導彈提供最後一份目標信息的時候,美軍防空戰艦上的警戒系統才發出警報。

, 萬

毫無疑問,這個時候再組織防禦已經來不及了。

從時間上推算,就算反艦導彈飛行助千米,也就不過 四秒鐘,這還包括了發射後爬升加速所用的時間。第二波攻擊機羣總共有2舊架戰鬥機。每架戰鬥機均發射了6枚反艦導彈。也就是有,力0多枚反艦導彈射向美軍艦隊後來證明,有的多枚反艦導彈在發射後因爲故障未能飛向美軍艦隊、或者未能對美軍艦隊構成威脅。

對第六艦隊來說,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攔截如此多的導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面對蜂擁而至的反艦導彈。第六艦隊的指揮官別無選擇。只能啓動艦隊聯合防禦系統,藉助位於右側的第四艦隊、以及跟在右後方的第八艦隊的防空力量。

“聯合防禦系統,並不神秘。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本艦的探測系統爲其他防空戰艦發射的防空導彈提供目標數據。很明顯,這也是網絡聯合作戰的一種模式。實現該戰術的關鍵不是探測系統的性能,而是防空導彈的性能,特別是防空導彈的自主攻擊能力。要知道,早在力世紀問世的“宙斯盾”系統就能同時探測數千個目標、並且跟蹤其中數百個目標,而限制“宙斯盾”作戰效能的是防空導彈的火控通道。如果防空導彈不再需要火控通道,至少不需要專門的火控照射雷達,能夠依靠探測系統提供的粗略數據,然後完全靠自身的探測系統搜尋並且攻擊目標,那麼防空系統的性能就不再由火控通道限制,而是由探測系統的探測能力決定。很明顯。提高探測能力要比增加火控通道發算得多。直到引世紀刃年代末,防空導彈纔在“智能化”方面取得要大突破,擁有足以應付一般戰場環境的自主攻擊能力,並且在隨後的 0多年內發展成熟。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幾年,也就是在回年左右,共和國與美國海軍的新一代防空導彈才具備自主攻擊能力。直到這個時候,“聯合防禦系統”才成爲了真正有效的戰術系統。

作爲武器系統,自然是有利有弊。不可能完美

在充分利用艦隊防空能力,大幅度提高艦隊防空效率的時候,“聯合防禦系統”也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缺點;那就是在使丹的時候,需要所有加入該系統的作戰平臺都啓動高速數據鏈,從而釋放出極爲明顯的電磁輻射。

毫無疑問,在新式反艦導彈面前,啓動戰術數據鏈的戰艦就像是在黑暗房間裡拿着電筒的人,再明顯不過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等於讓原本集中攻擊第六艦隊的反艦導彈分散到了其他艦隊身上。

雖然從理論上看,這等於提高了各艦隊的生存概率,畢竟任何一支艦隊的攔截能力都有個上限,在上限範圍之內的攔截效率最高,而超過上限的話,不阻攔截效率低,還肯定會有戰艦被導彈擊中。換句話說。支艦隊對付 如枚導彈,肯定要比對付幼枚導彈容易得多因爲第八艦隊只有,支航母戰鬥羣,即便平攤下來,第六艦隊也要分到助多枚反艦導彈,而不是如枚,所以這個比喻並不完全準確。但是當反艦導彈的數量足夠多,對每支艦隊都構成了威脅的時候,分散攻擊就等於增加損失。

客觀的講,當時攻擊美軍艦隊的反艦導彈並不多,卻非常先進。

衆所周知,共和國海軍一直重視反艦導彈,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將先進反艦導彈當成剋制美國航母戰鬥羣的主要武器。即便在2 世紀中葉,隨着強制電磁干擾系統全面推廣普及,反艦導彈的作戰效能大大降低,共和國海軍也沒有放鬆相關研製,反而想方設法的提高反艦導彈的抗干擾能力。

問題是,既然是導彈,寅,是制導武器。而用來攻擊移動目標的制導武器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面前都顯得脆弱不堪,至少攻擊精度會大打折扣。

戰鬥打到這個時候,美軍已經別無選擇。

面時蜂羣般的反艦導彈,美軍艦隊只能放棄硬防禦,把希望寄託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的身上。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大約在舊點奴分第六艦隊就率先使用了強制電磁干擾系統。

, 萬比北

在接下來的數分鐘內,第四艦隊與第八艦隊也先後使用了強制電磁干擾系統,而且三支艦隊都多次使用。

雖然在第二波攻擊機羣發起的攻擊中,至少有。艘美軍戰艦被導彈擊中,其中包括第六艦隊的 艘巡洋艦與3艘驅逐艦、第四艦隊的2艘驅逐艦與第八艦隊的,艘驅逐艦被導彈擊沉。另外還有第六艦隊與第四艦隊的,艘航母被導彈擊傷,但是從總體攻擊效率來看,反艦導彈對戰艦的威脅確實不大,與舊多個小時前的那場海戰比起來,甚至比不上護航戰艦上配備的電磁炮。

當然,反艦導彈也不是一無是處。

從這輪交戰來看,艦隊遭到反艦導彈攻擊之後,即便使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能夠使反艦導彈的攻擊效率降到最低,但是艦隊本身的作戰能力、特別是應對突然打擊時的應變能力肯定會大大降低。別的不說,在使用強制電磁干擾的時候,爲了確保艦隊裡的各艘戰艦相互掩護,必須降低艦隊的航行速度,並且將戰艦的間隔距離縮短到刃千米以內。雖好能夠控制在舊千米到力千米之間。如此一來,不但美軍艦隊將變得更加密集,而且戰艦的機動性肯定會受到限制。換個角度看,如果在這個時候來一場炮擊,而且是在得到前線情報支援的炮擊,恐怕美軍艦隊再厲害,也會全軍覆沒。

只不過,在這場海戰中,印度洋艦隊裡的那些電磁炮是派不上用場了。

在使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的時候,美軍艦隊就開始轉向,做出了撤離戰場的決定。雖然此時美軍艦隊派出去的攻擊機羣錯過了共和國艦隊的第二波攻擊機羣,正在全速北上,但是在攻擊共和國艦隊之前。美軍攻擊機羣遭遇了共和國艦隊派出的第三波攻擊機羣。因爲艦隊受到威脅,所以第三波攻擊機羣的燃架戰鬥機全部拋掉了對海彈藥,轉爲攔截美軍戰鬥機,而美軍攻擊機羣的護航戰鬥機則沒有跟上來,而是在對付已經完成了攻擊任務的第二波攻擊機羣。

可以說,當時戰場上的情況極端混亂。

雖然執行攻擊任務的美軍戰鬥機飛行員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能夠突破共和國海軍戰鬥機的攔截,並且到預定海域發射導彈的美軍戰鬥機少得可憐。更重要的是,這些美軍戰鬥機沒有得到情報支援,也沒有的到本艦隊的支持,所以美軍飛行員並不知道,他們瞄準的是共和國艦隊後方大約!兇千米處,因此他們拼死,發起的攻擊實際上沒有多少意義,甚至沒有對共和國艦隊構成多大威脅。

一定要說意義的話,美軍的反擊抵消掉了共和國艦隊的第三波攻擊

要知道,第三波攻擊機羣攜帶的不是射程爲勸千米的反艦導彈,而是配備了火箭助推發動機與捷聯慣性制導系統的制導炸彈,而且這種炸彈就是用來對付戰艦,特別是那些航行速度超過恐節,得到了強制電磁干擾系統保護的戰艦。說得確切一點。這種配備給艦載戰鬥機的勸千克級炸彈,實際上就是由戰鬥機投放的“炮彈”除了速度快與採用閉循環制導系統之外,沒有其他特點。

毫無疑問,如果讓第三波攻擊機羣到達,已經喪失防空能力的美軍艦隊肯定要倒大黴。

問題是,在任何時候,海戰的首要目的都是保護自弓,而不是消滅敵人。

正是如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到目前爲止爲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就在這麼一次不期而遇的空戰之後結束了。

對雙方來說,從這場海戰中獲得的不是戰果,而是經驗與教。

第11章 大國的面子工程第58章 全面爆發第120章 空降兵出動第17章 正名第93章 大轉折第42章 幫倒忙第10章 生存法則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36章 雷霆一擊第24章 衆矢之的第82章 大好機會第12章 艱難抉擇第52章 利益共享第93章 政治進程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8章 複雜化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54章 第一人第43章 坦誠交流第55章 多用途第1章 打打停停第70章 王牌登場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5章 權衡利弊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10章 不可靠第50章 瘋狂反撲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9章 以退爲進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8章 聯合經營第11章 大國的面子工程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6章 一路走好第38章 初露頭角第53章 碧空逞雄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88章 虎將虎軍第11章 不良感覺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60章 皇家空軍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91章 來勢洶洶第52章 傳話筒第114章 最後叮囑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35章 多手準備第88章 地面戰鬥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109章 打招呼第52章 制空王牌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7章 實戰演練第62章 權力歸位第50章 醍醐灌頂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29章 斬首行動第118章 進軍古巴第76章 虎視眈眈第30章 眼界高低第48章 小內閣第83章 戰爭動員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69章 司令官的價值第60章 關鍵點序九死裡逃生第38章 定位第54章 獨一無二第10章 生存法則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7章 高潮迭起第55章 以戰促和第55章 後知後覺第61章 不服輸第7章 惡魔第13章 亮牌第10章 巨大成果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1章 激活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12章 備戰第37章 時過境遷第134章 環環相扣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50章 醍醐灌頂第70章 針鋒相對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2章 軍事政變第14章 收復失地第72章 鐵腕總理第40章 難題
第11章 大國的面子工程第58章 全面爆發第120章 空降兵出動第17章 正名第93章 大轉折第42章 幫倒忙第10章 生存法則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36章 雷霆一擊第24章 衆矢之的第82章 大好機會第12章 艱難抉擇第52章 利益共享第93章 政治進程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8章 複雜化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54章 第一人第43章 坦誠交流第55章 多用途第1章 打打停停第70章 王牌登場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5章 權衡利弊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10章 不可靠第50章 瘋狂反撲第113章 西面開打第9章 以退爲進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8章 聯合經營第11章 大國的面子工程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6章 一路走好第38章 初露頭角第53章 碧空逞雄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88章 虎將虎軍第11章 不良感覺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60章 皇家空軍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91章 來勢洶洶第52章 傳話筒第114章 最後叮囑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35章 多手準備第88章 地面戰鬥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109章 打招呼第52章 制空王牌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7章 實戰演練第62章 權力歸位第50章 醍醐灌頂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29章 斬首行動第118章 進軍古巴第76章 虎視眈眈第30章 眼界高低第48章 小內閣第83章 戰爭動員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69章 司令官的價值第60章 關鍵點序九死裡逃生第38章 定位第54章 獨一無二第10章 生存法則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7章 高潮迭起第55章 以戰促和第55章 後知後覺第61章 不服輸第7章 惡魔第13章 亮牌第10章 巨大成果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1章 激活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12章 備戰第37章 時過境遷第134章 環環相扣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50章 醍醐灌頂第70章 針鋒相對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2章 軍事政變第14章 收復失地第72章 鐵腕總理第40章 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