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較勁

利攻佔開城,攻打漢城提上“日程安排”。

4日上午,裴承毅到達前線,與39軍軍長蘇勁輝等人商討下一階段、即攻打漢城的作戰行動。

“漢城”並不是一座小城市。

狹義上的“漢城”僅指人口大約540萬、面積大約500平方千米的核心城區;廣義上的“漢城”包括了周邊的議政府、城南、古川裡、永登浦、土堂裡、乃至富川與水原,擁有2400萬人口、面積2000~餘平方千米的“大漢城區”。

需要佔領的,正是廣義上的“漢城”。

在野戰情況下,2方千米的戰場不算廣闊,甚至容納不下39軍這樣的“超大建制軍”。攻打1座2000平方千米的“城市”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採用傳統戰術,需要投入15到20萬兵力!

裴承毅趕往前線,首先解決就是進攻戰術。

蘇勁輝做法讓裴承毅有點驚訝,因爲39軍軍長沒有閉門造車,而是把全軍營及以上級別軍官召集起來,集思廣益,讓大家出謀劃策。

考慮到後勤工作需要2天才能準備當,裴承毅把戰術工作交給了蘇勁輝。

這一天,38軍佔領原州後,轉向攻打東海與三。

戰場上最積極地是之前沒參加戰鬥地快反772。佔領原州後。快反772快速南下。攻佔了忠州、丹陽與玉洞裡。包圍了聚集在堤州地韓軍第團軍最後一股、也是兵力最多地一股步兵部隊。

4日傍晚。個戰場上部隊都停了下來。

後勤保障再次成爲限制進攻速度地主要問題。

夜間。在項鋌輝地要求下。空軍支援航空兵地1多架運輸機全體出動。爲東部戰場上地作戰部隊空運物資。

對大規模地面作戰來說。空運只是杯水車薪。

因爲朝鮮半島正值冬季。所以部隊地物資消耗速度比夏季快得多。即便不作戰。1個戰鬥旅1天都要消耗大約550~物資中包括150~:用來取暖與做飯地燃料(雖然38軍與77軍地戰車有大功率空調。電力供應不成問題。但是官兵既不能在戰車裡睡覺。也得吃上熱飯)。如果執行作戰任務。1個戰鬥旅1天至少得消耗作戰物資2500~:。多出來地主要是彈藥、戰車零備件等“消耗類”物資。

1架Y-11次最多能夠運送30~物資,1架Y-15最多運送65~:。

總共120Y--160架Y-15,在夜間各飛行2個架次,只能向前線運送大約15000~:物資,最多滿足6個戰鬥旅1天的作戰需求。東部戰場上總共有7個戰鬥旅|加2個炮兵旅。因爲執行支援任務的炮兵旅對彈藥物資的需求比戰鬥旅高得多,所以15000~作戰物資最多供東部戰場上的作戰部隊消耗半天!

東部戰場上的主要保障手段還是鐵路與公路運輸。

因爲東部戰場上的鐵路網絡並不發達,鐵路線僅延伸到江陵與原州江陵到原州的鐵路還得經過韓軍第6集團軍控制下的鐵巖裡、以及仍然被韓軍第團軍控制的堤州,所以公路運輸成爲東部戰場上最主要的後勤保障手段。

陸軍總共出動25C0載重20~:的重型電動卡車(絕大部分由接受了簡單培訓的朝軍駕駛),爲每輛卡車配備2司機與2裝卸人員;從元山到江陵750千米的公路線上,分別在城裡、大津裡與束草各設置車輛充電站保車隊能在1天內跑一個來回,並且完成物資裝卸工作。每50到1卡車編成1支車隊,由軍的1到2個機步連護送。因爲車隊需要經過“佔領區”,所以軍會在某些經常有“流寇”出現的路段設置據點,或者在車隊經過的時候派遣偵察兵佔領道路兩側的制高點。

38軍首先攻打江陵與原州,正是爲了利用從江陵到原州的高速公路。

如此一來面運部隊每天能爲作戰部隊提供到500C0~:作戰物資。

與東部戰場上相比,西部戰場上的情況“理想”得多。

因爲39軍的陸航旅以最快的速度佔領了仁川港,所以韓軍沒有來得及破壞港口基礎設施,運輸船隻能夠直接進港卸下物資。

4日夜間,從大連出發的船隊到達仁川。

12~貨輪量不算太多,運送的物資量卻非常驚人。除了1艘運載重型卡車與裝甲車輛的滾裝貨輪與1艘運載液體貨物的油輪之外,其餘0~運載彈藥物資的貨輪中是載重1C萬噸級的散裝貨輪,5是2400準箱的集裝箱貨輪。

仁川是漢城的“外港”是韓國僅次於釜山的第二大港口。

一支船隊就爲39軍送來了1500重型卡車、800裝甲戰車、15萬噸油水物資、65萬噸彈藥、35萬噸零備件、以及大約20萬噸其他各類物資。雖然算上裝卸貨物的時間,船隊往

要8天是其運輸能力仍然遠遠超過了其他手段,的運輸能力相當於000020~級載重卡車加上50車,或者1500Y-14,或者700Y-15。

毋庸置,海運仍然是最佳運輸手段。

物資送到仁川,還需要轉運給前線部隊,這也是運送來15C0載重卡車的原因。

首先靠上碼頭的就是滾裝貨輪,卡車駛上碼頭之後,立即前往集裝箱碼頭或者散貨碼頭接運貨物。與東部戰場上的情況一樣,卡車駕駛員仍然是接受了整編的朝軍士兵,只有護送人員是從24軍抽調來的官兵。

後勤保障工作展開,另外一向重要的“後勤”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着。

從1上午開始,39戰鬥旅的工程兵開始修復被空軍與海航炸燬的橋樑隧道,確保作戰物資能夠及時到達各作戰部隊。

卡車不是坦克,必須在公路行駛。

重新架橋樑算是最簡單的工作,各野戰部隊都有工程橋或者機械橋樑組件,需要的時候可以在寬度不大於250米的河道上架設臨時性橋樑。修復被炸斷的橋面也很簡單用高強度材料製成的預製橋面鋪上去,再將兩端固定好,就能供車輛通行。

最麻煩的是修通隧道,幸虧半島西地區的隧道不是很多!

遇到一些暫時法修通的隧道,工程兵要麼採取蠻辦法,進行大規模爆破作業,用裝上推土鏟的坦克或者戰車將泥沙碎石推開;要麼“另闢蹊徑”,在隧道旁開闢臨時通道,用預製件鋪設足以供卡車通行的路面。

對工程兵來說,要的是時間不是美觀。

按照蘇輝下達的命令,工程兵必須在15日凌晨之前搶通所有公路!

在第一支滿載物資的車隊離開仁川的時候,通往各作戰部隊所在地的主要道路已經搶通程兵正在忙着搶通其他道路,提高道路交通效率。

進入15日,除了三的戰鬥還在進行之外,戰場上仍然沒有太大的動靜。

蘇勁輝與唐應龍沒有急着出手因一樣,兩人都想在重新發動進攻後打出一個漂亮回合,結束第三次戰役的作戰行動。

論野心,蘇勁輝肯定超過了唐應龍。

擺在38軍面前的敵人只有堤州的15萬韓軍有點搞頭,在三堅守的3萬多韓軍,以及蜷縮在文谷裡的3個韓軍步兵師根本不夠38軍塞牙縫。擁有所有有利條件攻打堤州只是舉手之勞。按照唐應龍的說法,準備充分之後,38軍能在到72~小時之內殲滅韓軍第團軍的殘餘部隊,完成作戰任務。

擺在39軍面前的敵人強大得多。

韓軍第3集團軍的規模本來就超過了第團軍,主力部隊有3個裝甲師與8個步兵師比第團軍多得多。雖然先後在富川、仁川與開城殲滅了大約23萬韓軍,但是龜縮在漢城的韓軍仍然有30到35萬,且3個裝甲師都在漢城!

39軍準備進攻的時候韓軍也在加緊部署防禦。

僅僅只有6個戰鬥旅的39軍有足夠的能力打下漢城嗎?

別說其他人不相信,裴承毅都不太相信然不會在15日下午讓27軍與61軍進入戰備狀態,準備支援軍。

蘇勁輝壓根沒有想過“要求”其他部隊提供支援。

其他人不信任39軍的戰鬥力蘇勁輝卻不會懷自己的部隊。

6個戰鬥旅、3個炮兵旅與1個陸航旅,近5萬官兵,有足夠的把握打下漢城。

更重要的是,38軍“獨立”殲滅韓軍第團軍,如果兵力是38軍2倍的39軍不能做到獨立殲滅韓軍第3集團軍,頭號王牌的寶座就要交給38軍!

15日,蘇勁輝陸續視察各戰鬥部隊。

官兵的士氣不成任何問題,參戰人員急切期待下一場戰鬥。用各旅旅長的話來說,不是怎麼攻打漢城,而是在什麼時候打下漢城。

唐應龍已經喊出在72小時內殲滅韓軍第團軍,39軍能落後嗎?

掌握了各作戰部隊的一手情況後,蘇勁輝不但訂下了在60個小時內攻佔漢城的作戰目的,還提出在72小時內殲滅韓軍第3集團軍!

共和國陸軍最強大的2支軍隊開始較勁,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裴承毅有點束手無策的感覺,畢竟加快戰役進程需要付出代價,而此時沒有任何人願意爲註定會取得勝利的戰爭付出過於高昂的代價。

請示總參謀長之後,裴承毅將進攻時間確定爲16日30。

給38軍與39軍下達作戰命令時,裴承毅明確提到,完成戰役任務只是目的之一,各作戰部隊必須儘量減少傷亡與損失!

這道命令能夠起到多大作用,裴承毅沒有任何把握。(未完待續

第60章 絕不拋棄第101章 中國意第7章 倒行逆施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88章 地面戰鬥第53章 強強對話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77章 遷都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54章 解除威脅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97章 虛張聲勢第66章 多種可能第5章 區別對待第10章 生存法則第44章 最後手段第70章 換位指揮第30章 有限衝突第47章 準點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66章 有利有弊第10章 冰山一角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20章 謀面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63章 大胃口第48章 小內閣第78章 聯合抗華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63章 得意忘形第109章 留任第48章 痛殲美軍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9章 不可告人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17章 高原槍聲第49章 場鬧劇第67章 緊急調整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95章 眼高手低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68章 量才爲用第58章 爭分奪秒第31章 主動出擊第64章 穩重見長第9章 頭號盟友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55章 新焦點第37章 變策第81章 壁壘第51章 潛艇殺手第34章 全面爆發第79章 表演時間第21章 雄獅之心第60章 皇家空軍第85章 靈活戰術第56章 盛極而衰第40章 玩概念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15章 統一陰霾第97章 窮途末路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52章 緊急會議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1章 放話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27章 機會第74章 切中要害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序三獅羣圍獵第116章 條線上的螞蚱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77章 爲了消耗第24章 別無選擇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12章 鎖定目標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80章 輕重緩急第33章 雄辯第89章 禍不單行第96章 斷臂自救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16章 金錢操作第8章 再起波瀾第55章 新焦點第20章 決勝時刻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
第60章 絕不拋棄第101章 中國意第7章 倒行逆施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88章 地面戰鬥第53章 強強對話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77章 遷都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54章 解除威脅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97章 虛張聲勢第66章 多種可能第5章 區別對待第10章 生存法則第44章 最後手段第70章 換位指揮第30章 有限衝突第47章 準點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66章 有利有弊第10章 冰山一角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20章 謀面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63章 大胃口第48章 小內閣第78章 聯合抗華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63章 得意忘形第109章 留任第48章 痛殲美軍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9章 不可告人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17章 高原槍聲第49章 場鬧劇第67章 緊急調整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95章 眼高手低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68章 量才爲用第58章 爭分奪秒第31章 主動出擊第64章 穩重見長第9章 頭號盟友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55章 新焦點第37章 變策第81章 壁壘第51章 潛艇殺手第34章 全面爆發第79章 表演時間第21章 雄獅之心第60章 皇家空軍第85章 靈活戰術第56章 盛極而衰第40章 玩概念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15章 統一陰霾第97章 窮途末路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52章 緊急會議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1章 放話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27章 機會第74章 切中要害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序三獅羣圍獵第116章 條線上的螞蚱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77章 爲了消耗第24章 別無選擇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12章 鎖定目標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80章 輕重緩急第33章 雄辯第89章 禍不單行第96章 斷臂自救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16章 金錢操作第8章 再起波瀾第55章 新焦點第20章 決勝時刻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