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機械戰士

bookmark

陸元山,美國海軍與陸戰隊小試牛刀。

攻打咸興,美軍開始做“廣告”了。

因爲共和國空軍的戰鬥機一直在朝鮮北部上空活動,所以首先登場的不是美軍艦載戰鬥機,而是由“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發射的“快鷹”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2“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在1C鍾之內發射了35枚導彈(實際是36枚,其中1枚在升空後不久因爲發動機故障墜海自毀。當時美國正在向歐洲的盟國推銷這種最高飛行速度達到8馬赫的巡航導彈,爲了不影響外銷,美軍沒有在作戰報告中提到墜毀事故,將其計入了訓練消耗),攻擊包括遠程防空導彈陣地、岸防導彈陣地、指揮中心與通信中心在內的1重要目標。

打擊非常成功,1目標中,11個被徹底摧毀,3個喪失作戰能力。

“快鷹”登場後,速度稍慢的“戰斧”巡航導彈亮相。

與“快鷹”相比,“戰斧”算得上是真正的“老兵”。第一代“戰斧”誕生的時候,很多美軍官兵還沒有出生呢。

美軍使用的全是第五代“戰斧”,主要增添了“及時攻擊能力”,及在到達戰場上空後,如果沒有發現攻擊目標,可以以搜索狀態飛行2到,找到目標後再發動攻擊。如此一來,“戰斧”具備了打擊機動目標的作戰能力。

由巡洋艦與驅逐艦發射地“戰斧”主要對付的正是朝軍機動部隊。

總共1多枚“戰斧”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攻擊固定目標,另外90多枚全部攜帶子母彈頭,負責打擊咸興附近的朝軍裝甲力量。

後來據美軍公佈地資料。此輪攻擊至少癱瘓了坦克營與5個裝甲營!

海軍表演還未結束。美國空軍地戰略轟炸機粉墨登場。

12B-2與32B-1BB攜帶射程在600千米以上地空射巡航導彈。有地在日本海上空投下導彈。有地乾脆在日本以東地太平洋上空投下導彈。均沒有冒險靠近朝鮮半島。更不可能執行凌空轟炸任務。

鍾之內。轟炸機發射了近800枚空射巡航導彈。

作爲導彈載機。戰略轟炸機地“潛能”展現得一覽無餘。如果出動戰術戰鬥機。投射同樣多地空射巡航導彈。至少得出動數百架!

唯一可惜地是。美軍使用地仍然是“庫存”。

爲了養活像雷聲這樣的軍火公司,美國在過去數年中採購了上萬枚空射巡航導彈。因爲空射巡航導彈屬於“戰略武器”,所以不能向包括絕大部分盟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出售。除了在伊朗戰爭中消耗了近七成的空射巡航導彈之外,至少還有枚空射巡航導彈儲存在美國地軍火庫中。

不拿出來用掉,這些導彈會在3到8年內陸續銷燬。

從開戰到此,美軍已經在戰鬥中使用了1餘枚空射巡航導彈,幾乎是不計血本的將庫存彈藥花光花盡。

大量消耗庫存的同時,美軍則在向雷聲公司訂購更先進的空射巡航導彈。

由此可見,美國空軍的主要任務不是參戰,而是消耗“剩餘物資”。

“導彈雨”剛剛落下,2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再次上場。

使用EDD遠程攻擊炮彈時,“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可以在距離海岸線250千米處打擊沿海目標。

2個小時內,2~“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發射了1餘枚EDD炮彈。

美軍再次讓“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露臉,與推銷軍火不無關係。

包括英國、西班牙、荷蘭、意大利在內的數個歐洲國家正在尋求“理想驅逐艦”,均對引領“時代潮流”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產生了濃厚興趣。如果能夠將“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推銷給歐洲盟友,不但能夠分擔高昂的研製經費,還能讓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幾家美國造船廠獲得生存的機會。

爲了增加競爭力,美國還推出了“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地“簡化版本”。

將排水量縮減到8500~:的情況下,取消一座155毫米電熱化學炮,配備集成化程度更高的雷達與電子系統,垂直髮射系統的數量由80減少到6C具,減少了部分對美軍有用的系統。

如此一來,不但排水量更容易被歐洲國家接受,價格也更加低廉。

爲了賺錢,美國也排除向歐洲國家出售建造技術,或者“朱姆沃爾特”級的部分技術,幫助歐洲國家設計類似的驅逐艦。

打到這個時候,天色已經放亮了。

雙方空軍(包括美軍的艦載航空兵)拼了一整夜,打得筋疲力盡。美國海軍的艦載航空兵在此時才登場獻技。

航空兵投入戰

隊也發動了進攻。

與登陸元山不同,美軍陸戰隊必須強攻咸興。

雖然在前面的火力準備中,美軍已經投入了上千噸彈藥,但是咸興守軍並未崩潰,仍然堅守在防禦陣地上。

按照很多人估計,美軍會在咸興地“銅牆鐵壁”上碰得頭破血流。

事實與預料差得很遠,登場後的美軍陸戰隊大量使用專門爲陣地進攻戰與城市戰研製的新式武器裝備,採用了在伊朗戰場上總結的進攻戰術。

朝軍再頑強,也不會比伊朗軍隊阿巴丹的伊朗軍隊強多少。

陣地進攻戰相對簡單,在航空兵與遠程炮火地支援下,由M1A2主戰坦克與MGSS(取代M2/M3系列的履帶式步兵戰車)僅用3個小時就撕開了朝軍防線,打得部署在城區外地朝軍步兵毫無還手之力。

進入市區後,首先出現在戰場上的是大批“機器人戰士”。

美軍在伊朗戰場上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陸戰機器人”,主要目地就是儘量避免讓士兵在城市戰中的執行危險任務。

戰鬥中,配備重裝甲地坦克部隊衝在最前面,步兵戰車隨後。

控制街道之後,微型無人機負責搜查附近的建築物,發現目標後,配備了重機槍、自動榴彈發射器的履帶式陸戰機器人在士兵的遙控操作下進入建築物,消滅躲藏在建築物裡的敵人,最後纔是士兵進去清掃戰場。

非常現實,也非常殘酷的戰鬥!

絕大部分希望利用城市複雜環境殊死抵抗的朝軍面對的不是美國大兵,而是沒有生命與感情的殺人機器!

當時,美軍還配備了一種攜帶了威力巨大的微型炸彈的“自殺式”無人機。如果遇到陸戰機器人無法攻克的堡壘,這些“自殺無人機”就將出動,將躲藏在堡壘裡面或者街壘後面的敵人炸得粉身碎骨。

後來,共和**隊繳獲了一些這種無人機,發現使用的“炸藥”竟然是複合蓄電池!

不得不承認,爲了打贏戰爭,美國將科技發揮到了極至。

咸興市區內的戰鬥從211日1左右開始,到18點結束,總共8個小時,除了繳械投降的1多名朝軍之外,其餘21000~餘名朝軍全部陣亡!美軍僅付出損失13輛坦克、211輛步兵戰車、多部其他車輛與陣亡官兵2711人,傷763人的代價。

技術與戰術決定了最終的勝負。

當時,有一批朝軍逃出了咸興,最終逃到共和國,向負責“接待”的共和國憲兵講述了咸興的戰鬥情況。

美軍在戰場上大量使用無人作戰武器的情況立即引起了共和國陸軍的高度重視。

雖然共和國陸軍在老撾戰爭與越南戰爭之後,加快了研製無人作戰武器的速度,花很大的力量總結城市戰的經驗教訓,但是共和國陸軍並沒有大量配備無人作戰武器,主要作戰力量仍然是有血有肉的士兵。

立即爲作戰部隊配備無人作戰武器肯定不現實,唯一的辦法是“癱瘓”美軍。

22日下午,之前負責營救跳傘飛行員的特種部隊從臨江出發,趕赴前線。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設法獲取一些美軍的無人作戰武器。

共和國陸軍知道無人作戰武器的“死穴”。

因爲需要適應複雜的作戰環境,計算機的人工智能化程度並不高,爲了避免出現誤傷友軍的情況,所以絕大部分無人作戰武器必須由後方的士兵遙控操作。如果能夠干預無線電通信信號,就能癱瘓美軍的無人作戰武器。

這就如同在伊朗戰爭中癱瘓GPS/INS導航系統一樣。

要達到這個目的,共和國陸軍必須掌握美軍無線電遙控設備的工作頻率,才能針鋒相對的開發出無線電干擾設備。

這裡,非常直觀的體現出了“制電磁權”的重要性。

奪得制空權,就能凌駕於敵人的頭頂之上;奪得制電磁權,則能凌駕於敵人的指揮與控制系統之上,讓敵人變成“無頭毒蛇”。

當然,一支小規模的特種部隊阻擋不了洶涌而來的美軍地面部隊。

攻佔咸興之後,美軍在22日上午北上,攻克五老(城鎮名字)之後分兵兩路,分別向長津湖與赴戰湖挺進。

同時,一支規模大約2500人的陸戰隊攻入咸興南面的興南港,隨後沿鐵路線向東北方向的洪原、北青、利原、端川、金策、吉州、清津、羅先推進,開闢了第三條進攻路線。

戰鬥打到這個時候,離共和國陸軍出兵朝鮮也不遠了。

封退結束了,

第9章 民間力量第68章 文化第15章 論爭第37章 專多能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40章 佈局第90章 天羅地網第151章 地區化第40章 窗戶紙第54章 旁敲側擊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85章 打就打第51章 積極備戰第22章 空中爭雄第137章 新世界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64章 有條不紊第91章 斡旋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42章 幫倒忙第35章 祖國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44章 善後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58章 地面戰爭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54章 對策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55章 多用途第30章 半小時第83章 雙管齊下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40章 空天戰機第154章 大時代第16章 實地考察第43章 軍事政變第70章 窩裡鬥第15章 表態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62章 攻防抉擇序十二全體動員第61章 圍城戰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71章 吝嗇鬼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6章 謀略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0章 不可靠序十四鷹擊長空第44章 臨時決策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53章 高起點第65章 國家意志第60章 造勢第34章 裡應外合第30章 眼界高低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85章 爭奪第一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86章 奔赴戰場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27章 機會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28章 高層接觸第48章 圓滿結果第84章 內訌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63章 得意忘形第61章 山地之王第93章 鐵腕首相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88章 公開較量第21章 易筋伐髓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21章 因勢利導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62章 十萬火急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61章 圍城戰第8章 疑雲重重第6章 顛倒是非第7章 啞巴虧第3章 風聲漸緊第59章 未來第46章 由守轉攻第97章 爭取主動權
第9章 民間力量第68章 文化第15章 論爭第37章 專多能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40章 佈局第90章 天羅地網第151章 地區化第40章 窗戶紙第54章 旁敲側擊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85章 打就打第51章 積極備戰第22章 空中爭雄第137章 新世界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64章 有條不紊第91章 斡旋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42章 幫倒忙第35章 祖國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44章 善後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58章 地面戰爭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54章 對策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55章 多用途第30章 半小時第83章 雙管齊下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40章 空天戰機第154章 大時代第16章 實地考察第43章 軍事政變第70章 窩裡鬥第15章 表態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62章 攻防抉擇序十二全體動員第61章 圍城戰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71章 吝嗇鬼第3章 通往戰爭的大門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6章 謀略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0章 不可靠序十四鷹擊長空第44章 臨時決策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53章 高起點第65章 國家意志第60章 造勢第34章 裡應外合第30章 眼界高低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85章 爭奪第一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86章 奔赴戰場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27章 機會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28章 高層接觸第48章 圓滿結果第84章 內訌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63章 得意忘形第61章 山地之王第93章 鐵腕首相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88章 公開較量第21章 易筋伐髓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21章 因勢利導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62章 十萬火急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61章 圍城戰第8章 疑雲重重第6章 顛倒是非第7章 啞巴虧第3章 風聲漸緊第59章 未來第46章 由守轉攻第97章 爭取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