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

三次戰役之前,西方國家新聞媒體對韓軍還有些須指

雖然韓軍在第二次戰役中的表現並不理想,但是按照西方媒體的說法,韓軍表現糟糕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突然撤軍,導致韓軍指揮混亂,一時無法適應新的情況,從而敗給了進攻神速的共和國陸軍。

作爲一支爲戰爭準備了幾十年的軍隊,不應該敗得如此慘烈。

爲了證明韓軍仍然有足夠強大的戰鬥力,西方媒體拿出了很多證據,比如韓國擁有大約550萬退役軍人、封存了大量武器裝備、民衆仍然有鬥爭意志、地形條件易守難攻、得到了美國的軍事援助等等。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西方媒體在故意誇大韓軍的戰鬥力。

原因很簡單,幾西方賭博業巨頭早就開出了盤口。賭的不是輸贏,而是韓軍能夠堅持多久。按照李成文提供的消息,在第三次戰役之前,僅3個以賭博業爲主的意大利黑手黨家族就賺了元。西方國家的媒體,特別是歐洲國家的媒體又與地下組織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意大利的黑手黨就控制了數家電視臺。通過新聞媒體迷惑民衆,讓賭徒做出錯誤判斷,賭博業巨頭才能從中牟取暴利。

設想,如果韓軍必然慘敗,會拿錢去賭?

第三次戰役束後,再也沒人相信西方新聞媒體的鬼話。

這時,輿論突然轉向,竟連最樂觀的軍事評論員都認爲韓軍堅持不了0天,必然在1之內遭到慘敗。

輿論向突然轉變,肯定不會是好事。

堅信看透局地賭徒都認爲韓軍將迅速戰敗。甚至連某些富豪都參與進來。出重金買韓軍在1之內被共和國陸軍圍殲。只有極少數掌握了遊戲規則地賭徒知道。結果肯定與新聞媒體宣傳地相反。

因爲手實在過於弱小。所以戰局一直按照西方媒體地預測發展。

深夜7軍到達慶州郊外。經過簡短休整後發起進攻。

韓軍怎麼也沒有想到。共和國軍隊竟然出現在了大後方!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點。即軍事偵察衛星存在地重大缺陷。

作爲最主要地戰略偵察手段。軍事偵察衛星地能力越來越強大。在很多時候。軍事偵察衛星甚至是獲取戰略情報地唯一手段。但是。不管在美國、還是共和國、或者其他有能力製造與發射軍事偵察衛星地國家。都沒有因此放棄其他戰略偵察手段因爲軍事偵察衛星存在難以克服地缺陷。

一般情況下,軍事偵察衛星只能蒐集固定目標信息難在戰術偵察中發揮作用。

雖然美國第七代光學偵察衛星的分辨率已經達到C05(東西向分辨率爲C1米)、雷達偵察衛星的分辨率達到了C25米(東西向爲C5米),能夠精確識別車輛型號、甚至能夠讀出汽車牌照上的數字,但是偵察衛星對移動目標與假目標的分辨能力非常差。第四次印巴戰爭中,共和國在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區部署了大量假目標,唬得美國認爲共和國將出兵收復藏南地區致印度在軍事決策上出現重大失誤。

美軍將領都承認,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不以偵察衛星提供的情報作爲戰術依據。

77軍南下時,非常重視僞裝,所有車輛都“裝扮”成韓軍車輛。爲了增強迷惑性,裴承毅還讓611軍與27軍在漢城等地蒐集了1萬多塊韓國車牌,讓77軍的輪式戰車掛上韓國汽車牌照向南進軍。爲了避免引起敵人懷,77軍在行軍的時候意拉長行軍間隔,以連爲編制前進戰鬥前集中。爲此,裴承毅專門安排低空突擊部隊在前面開路只要沒有絕對必要,77軍不參與地面戰鬥。

2內軍的偵察衛星6次發現77軍,6次將77軍當成了韓軍。

雖然美軍偵察衛星發現了金泉、雲山洞等地的異常情況,甚至判斷出這些地點發生過戰鬥,但是經過精確辨讀之後,都判斷爲共和國低空突擊部隊襲擊了這些地點,沒有發現進攻的地面部隊,也就沒有引起重視。

直到77軍在慶州西面集結,美軍都沒反應過來。

慶州遠離前線,駐紮在此地的2個韓軍步兵師根本不是77軍的對手。

戰鬥僅持續3個小時,77軍就攻佔了慶州。

5日凌晨4點過,2個充當預備隊的空突旅全體參戰,全力阻擊纏住5軍的韓軍第6集團軍。

擺脫韓軍後,到達盈德的54軍先頭部隊全速南下,殺向浦項。

雖然韓軍在天亮前做出反應,第6集團軍立即向南收縮,但是此時韓軍的任何反應都來不及阻擋54軍,只能增加韓軍的傷亡。

韓軍離開陣地,轟炸

接踵而至。

在2個空突旅的配合下,在韓軍防線前磨蹭了1天多的38軍發動猛攻,迅速壓縮韓軍的防禦範圍。之前配合77軍作戰的空突1611旅全部集結到雲山洞,堵死韓軍第6集團軍南下通道。

對急於南下的韓軍第6集團軍來說,此時返回陣地已經來不及了。

作爲一支成立不久的軍團,韓軍第6集團軍根本不是38軍與3個空突旅的對手,投降是數十萬韓軍的唯一選擇。

5日7點30,海航轟炸浦項,投下了數百萬張傳單。

每張傳單上都中文與朝鮮文寫明瞭大規模轟炸到來的時間。

8點30,H-6M與H-99機羣集中轟炸了項,投下上千噸炸彈。

9點過,海航再在浦項投下傳單,再次宣告轟炸時間。隨後海航的3C0多架戰鬥機集中轟炸了浦項。

兩次心理戰之後,海航1C點30第三次投下傳單,宣告攻打浦項的時間。

對與息閉塞的韓軍來說,第三份傳單無是他們的死刑宣判書。

11點30,海航四次投下傳單,明確告知浦項軍民,要想活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向進攻的共和國陸軍投降。

15鍾,54軍的先頭部隊到達浦項北面的興海鎮。

大部隊還未到達,第一股韓軍就主動上門了。當然,不是發動進攻的韓軍,而是舉着步槍前來投降的韓軍步兵。

54軍的主力部隊在13左右到達興海,此時已經有大約3萬名韓軍做了戰俘。

17點30,54軍開進浦項,接受韓軍城防司令官投降。

除了主導心理戰的軍官之外,連裴承毅都沒想到,在沒有放一槍的情況下,54軍如此輕鬆的佔領了蔚山北面最重要的港口城市。要是早一點知道能夠兵不刃血的攻佔浦項,裴承毅就不會讓艦載航空兵轟炸進入浦項的韓國戰艦。後來共和國海軍設法撈起了3艘沉在浦項港內的韓國戰艦,將其拖回國內進行研究。爲此共和國還與美國、英國打了幾年官司,因爲撈起的戰艦中,有2是美國與英國出口給韓國的!

超過裴承毅預料的是,收容戰俘是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54軍全體動員,利用運送作戰物資的運輸機(每架Y-14返程時運載240戰俘,每架Y-15載360),只在12小時內送走了不到名戰俘。隨後,54軍不得不把其餘戰俘關押在浦項港的倉庫內,甚至在幾艘貨輪上安頓了大約3萬名戰俘。主要是一時間投降的戰俘太多了,遠遠超過了預期。

浦項失守,蔚山岌岌可危。

駐紮在蔚山的15個韓軍步兵師僅有12萬名官兵,根本擋不住2個軍與2個空突旅。

如果蔚山失守,釜山就將完蛋。到達釜山的柳宗純已經無路可退,在此情況下,他命令駐紮在大邱的第8集團軍全速東進,增援蔚山,不惜一切代價打下慶州與浦項。

韓軍第8集團軍離開大邱,多少讓裴承毅有點意外。

戰役開始前,裴承毅認爲剛剛成軍的第8集團軍不會離開大邱。當然,他也不是沒有準備。

確認情報後,裴承毅立即調整作戰計劃。

正在爲進攻蔚山做準備的54軍與77軍立即掉轉槍口,對準了洶涌而來的第8集團軍。

圍攻第6集團軍的38軍迅速抽調裝突383旅,與空突162旅一同向大邱發動突擊。

之前還在轟炸蔚山的海航轉爲全面轟炸聚集在安東附近的韓軍第6集團軍,爲38軍與2個空突旅提供火力支援。

柳宗純的愚蠢錯誤,讓戰局徹底明瞭。

韓軍第8集團軍的主力部隊離開大邱,爲38軍提供了攻佔大邱的機會。如果能夠順利打下大邱,就能徹底包圍半島東南端的數十萬韓軍,不但攻打蔚山與釜山更加輕鬆,而且能夠在攻佔蔚山與釜山之間大量殲滅韓軍有生力量。

攻佔大邱的前提條件是,必須集中力量吃掉第6集團軍,解決38軍的後顧之憂,讓38軍能夠集中兵力南下。爲此,裴承毅纔會將所有空中支援力量投入到殲滅第6集團軍的作戰行動中去,力求以最快速度完成殲滅戰。

5日的戰鬥,多多少少讓那些下了重注的富豪鬆了口氣。

對關注半島戰爭的人來說,韓國最高統帥犯的致命錯誤,不但斷送了數十萬韓軍,也從根本上消滅了韓軍堅持抗戰的希望。

讓20多個步兵師離開堅固的防禦陣地,向裝甲部隊發動進攻,絕對是最愚蠢的錯誤!

第177章 爭分奪秒第40章 根本矛盾第9章 空降兵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27章 實戰考驗第15章 統一陰霾第83章 最後席位第11章 落網第3章 暗流第97章 殊途同歸第18章 鋼鐵雄心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89章 禍不單行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93章 局勢預判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4章 停戰談判第51章 積極備戰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58章 大國心態第42章 大顯神威第97章 殊途同歸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21章 雄獅之心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115章 定居點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18章 責任第14章 苗頭第30章 兩手都硬序十三雄鷹展翅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86章 引子第36章 將帥離心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49章 大蕭條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18章 鋼鐵雄心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145章 較勁第69章 轉移重點第60章 協同作戰第47章 重生第31章 兩重天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109章 打招呼第98章 糧草先行第33章 壟斷經營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39章 笑傲長空第3章 羣英會集第42章 大殺器第96章 風暴高潮第20章 軍事禁運第18章 鋼鐵雄心第37章 打草驚蛇第18章 軍長大會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99章 單獨戰役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38章 戰爭跡象第11章 全面打擊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87章 強力佯攻第91章 契機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2章 臭味相投第8章 聯合經營第3章 暗流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29章 法定程序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序一利劍出鞘第101章 頭號艇長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82章 調整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5章 衆望所歸第33章 戰爭降臨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71章 民主表決第7章 借勢第16章 捧殺第109章 留任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24章 四法案第25章 意外失足第141章 佯攻
第177章 爭分奪秒第40章 根本矛盾第9章 空降兵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27章 實戰考驗第15章 統一陰霾第83章 最後席位第11章 落網第3章 暗流第97章 殊途同歸第18章 鋼鐵雄心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89章 禍不單行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93章 局勢預判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4章 停戰談判第51章 積極備戰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58章 大國心態第42章 大顯神威第97章 殊途同歸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21章 雄獅之心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115章 定居點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18章 責任第14章 苗頭第30章 兩手都硬序十三雄鷹展翅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86章 引子第36章 將帥離心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122章 命運的最後裁決第49章 大蕭條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18章 鋼鐵雄心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145章 較勁第69章 轉移重點第60章 協同作戰第47章 重生第31章 兩重天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109章 打招呼第98章 糧草先行第33章 壟斷經營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39章 笑傲長空第3章 羣英會集第42章 大殺器第96章 風暴高潮第20章 軍事禁運第18章 鋼鐵雄心第37章 打草驚蛇第18章 軍長大會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99章 單獨戰役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38章 戰爭跡象第11章 全面打擊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87章 強力佯攻第91章 契機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2章 臭味相投第8章 聯合經營第3章 暗流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29章 法定程序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序一利劍出鞘第101章 頭號艇長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82章 調整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5章 衆望所歸第33章 戰爭降臨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71章 民主表決第7章 借勢第16章 捧殺第109章 留任第25章 分寸與輕重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24章 四法案第25章 意外失足第141章 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