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積極備戰

bookmark

七月十四日,美國東部時間八點三十分,黃國巍走進了聯合國大廈。

當中國提出對印巴戰爭交戰雙方實施軍事與經濟制裁的時候,全世界再次震驚了。

別說電視臺請的評論家,就連美國智囊團的專家都搞不清楚中國到底要做什麼。

由聯合國發起的制裁絕不是鬧着玩的事,如果制裁決議在安理會與聯大獲得通過,聯合國的所有成員國都得遵守。中國提出的不僅僅是軍事制裁,還有經濟制裁。按照絕大部分人的觀點,只要決議生效,國力較弱的巴基斯坦將受到巨大的打擊。

有的人看到了中國促成印巴停火的決心,看到了中國起到的積極作用。

有的人卻看到了相反的一面,認爲中國想借聯合國之手打擊印度。

無論如何,絕大部分新聞媒體都承認中國在聯合國提出的議案將對促成印巴停火產生積極作用。

只是,處在戰爭中的軍人並沒有這樣的感覺。

特混艦隊旗艦,舷號173的“成都”號驅逐艦上。

自從收到總參謀部發來的戰備命令,林嘯雷一直在密切關注印度軍隊的調動情況。爲了這次的作戰行動,總參謀部調動了三顆光學照相偵察衛星、兩顆雷達照相偵察衛星、兩顆軍事通信衛星、還從軍情局與外情局抽調了兩顆電子偵察衛星,全天候、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監視印度全境的軍事目標。通過衛星數據鏈,林嘯雷不但能夠實時掌握最新情況,還能與其他參戰部隊保持不間斷的聯繫。

五年前,林嘯雷根本不敢相信能夠在戰鬥中得到九顆軍事衛星的支持。

林嘯雷堅信,耗資上千億的軍事衛星網絡絕不是爲僅有驅護艦的特混艦隊打造的,而是爲航母戰鬥羣量身定做的。作爲海軍將領,林嘯雷更加清楚軍事系統的重要性。幾種先進武器能夠增強軍隊的戰鬥力,一套先進的軍事系統則是不敗的基礎。

作爲共和國軍人,林嘯雷爲強大的祖國而自豪。

作爲特混艦隊司令,林嘯雷又爲即將打響的戰鬥而擔憂。

黃國巍還未到達紐約,印度軍隊就有了大動作。

部署在東部六邦的十二個陸軍師率先進入戰備狀態,分散進入防禦陣地,做好了抗擊突然襲擊的準備工作。部署在比哈爾邦東部的六個陸軍師開始向東移動,進駐西里古裡與傑爾拜古裡,充當戰役預備隊。

十二個小時之內,部署在東部地區的二十萬印度軍隊完成了戰爭準備工作。

印度陸軍的動作很快,印度空軍的反應更加神速。

新德里時間十九點,首批八個戰鬥機中隊離開了昌迪加爾、伯蒂亞納、伯丁達與臺拉*登附近的空軍基地;半個小時後,第二批三個戰鬥機中隊從錫爾薩與格爾納爾附近的空軍基地起飛。二十點不到,兩架A-50I預警機先後離開了阿里格爾空軍基地。

短短的一個小時內,印度空軍調動了近兩百架作戰飛機與兩架預警機。

印度空軍的大規模調動立即引起了巴基斯坦的警惕,導致巴空軍的作戰飛機盡數升空,避免遭到突然打擊。

新德里時間二十一點,警報解除。

第一批八個中隊的戰鬥機全部降落在了印度東部地區的四處空軍基地,第二批三個中隊的戰鬥機則分別降落在了孟買附近的兩處軍事基地,兩架預警機也分別飛往了東部地區與孟買。

林嘯雷只需要關注飛往孟買的三個戰鬥機中隊。

通過光學偵察衛星拍下的紅外線照片,可以初步斷定兩個中隊裝備單發戰鬥機,另外一箇中隊裝備雙發戰鬥機。結合雷達偵察衛星拍下的遙感照片,可以進一步斷定單發戰鬥機爲Mig-27或者Mig-23,雙發戰鬥機爲Su-30MKI。

這一情況立即引起了林嘯雷的高度重視。

雖然Mig-27的對海攻擊能力並不強,Mig-23基本上沒有對海攻擊能力,但是能夠攜帶重型反艦導彈,最多能夠掛載七枚反艦導彈的Su-30MKI對特混艦隊構成了巨大威脅。一箇中隊的十二架Su-30MKI一次能夠投射近百枚反艦導彈,足以吞沒整支特混艦隊。

軍情局發來確切情報後,林嘯雷立即詢問了詳細情況。

印度空軍部署在孟買地區的七個中隊中,只有一個裝備Su-30MKI,且只有十二架。另外兩個中隊裝備Mig-27,共三十二架。還有四個中隊裝備印度國產的“光輝”戰鬥機,共四十八架。

這下,林嘯雷才鬆了口氣。

“光輝”是單發輕型戰鬥機,雖然能夠攜帶反艦導彈,但是載彈能力有限,無法使用重型反艦導彈,執行對海任務的作戰半徑非常有限。

印度空軍向孟買地區增派三個“攻擊中隊”,肯定是爲了彌補“光輝”的不足。

想到印度空軍的尷尬處境,林嘯雷也就不以爲然了。

戰爭打了十二天,印度空軍折損了七成兵力。一百九十架Su-30MKI損失了一百零七架,一百七十餘架“幻影2000”還剩下不到八十架,另外還有大概二百四十架Mig-29、Mig-27、Mig-23、Mig-21與“美洲虎”等戰機,印度自制的“光輝”戰鬥機主要部署在東部與南部,損失並不是很大,大概還有一百一十架。除去戰鬥力低下的Mig-21與Mig-23、不具備空戰能力的Mig-27、連印度空軍都不太信任的“光輝”戰鬥機,就只剩下不到兩百架制空戰鬥機。

完全可以用“捉襟見肘”來形容此時的印度空軍。

爲了確保新德里等大城市與戰略要地的安全,至少要在西北戰場上部署一百架制空戰鬥機。爲了對中國形成壓力,至少要在東部地區投入八十架制空戰鬥機。

能夠向孟買地區派遣十二架Su-30MKI,簡直稱得上“難能可貴”。

新德里時間二十一點三十分,一顆光學偵察衛星從印度半島南部上空掠過。

隨着偵察衛星將數字紅外照片發給地面控制中心,再轉發給總參謀部戰場信息處理中心,戰鬥警報立即拉響了。

五分鐘後,特混艦隊收到了從總參謀部發來的戰場信息。

林嘯雷剛剛抽空吃了晚飯。

“首長,剛剛收到消息,印度艦隊離開科欽港。”

真是不讓人消停!林嘯雷微微皺了下眉頭,朝碩大的戰術屏幕看了一眼。參謀立即會意,將戰術情報顯示在了屏幕上。

林嘯雷走到屏幕前的時候,一名參謀給他送來了咖啡。

印度艦隊剛剛出港,還無法確定到底是南下返回孟加拉灣,還是北上進入阿拉伯海。

林嘯雷沒有半點僥倖心理。一共有九艘戰艦離港,印度西部艦隊幾乎傾巢而出。

林嘯雷也沒有絲毫擔心。

入夜前,就有一個J-10中隊在艦隊附近巡邏。十點半左右,將有一架屬於海航的“空警2000”趕來支援。部署在卡拉奇附近的三J-10中隊能在五分鐘內起飛,一個小時內趕到艦隊上空。

陣勢已經擺好,印度西部艦隊會來決戰嗎?

林嘯雷喝了口咖啡,因爲想得太專注,他甚至沒有感覺到嘴脣上被燙出的水泡。

局勢對印度很不利,如果不能儘快殲滅特混艦隊,不但七個戰鬥機中隊將被牽制在孟買地區,隨着海航另外四個戰鬥機中隊到達,印度海空軍還將喪失主動權。

印度西部艦隊肯定會北上挑戰特混艦隊。

林嘯雷盤算着對手可能採取的戰術。

“光輝”戰鬥機奪取制空權,Su-30MKI機羣用遠程反艦導彈打擊特混艦隊,Mig-27最後到達。印度西部艦隊會在二百千米外,用“班加羅爾”級驅逐艦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發動攻擊。還會出動潛艇,趁特混艦隊應付導彈攻擊,偷襲特混艦隊的防空驅逐艦。

很標準,同樣也很老套的戰術。

林嘯雷淡淡一笑,這樣的戰術,他在訓練與演習中操練過不下百次。

剛想到這,參謀走了過來。“首長,分析結果出來了。”

林嘯雷立即回過身來,因爲動作過大,杯子裡的咖啡灑了出來。

“三艘‘班加羅爾’、三艘‘德里’與三艘‘塔爾瓦’。另外,可能還有兩到三艘‘魷魚’級潛艇。”

“潛艇隨艦隊一同出港?”

“不是。電子偵察衛星發現南面大概一百五十海里處有異常電磁活動,初步判斷是印度的常規潛艇。”

林嘯雷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召集主要參謀軍官與各艦艦長,十五分鐘後召開作戰會議。”

“是!”

等參謀離開後,林嘯雷的目光再次回到了屏幕上。

一百五十海里,常規潛艇至少需要二十四小時才能趕過來。印度艦隊剛剛離開科欽港,也需要大概二十四小時才能到達阿明迪維羣島北部海域。

想到這,林嘯雷又看了眼手錶。十點過五分。

明天晚上的這個時候,就將與印度艦隊決一死戰。

十五分鐘後,林嘯雷走進了戰術會議室。通過戰術通信頻道,其他艦長在各自的戰艦上就能參加作戰會議。

“各位,印度西部艦隊剛剛離開科欽港,我預計,戰鬥會在二十四小時後打響。”

沒人感到驚訝,衆人都在等待與印度西部艦隊決戰的時刻。

“詳細情況已經發給各位,我就不做說明了。”林嘯雷在主官的位置上坐了下來,“現在,我們要確定該怎麼打這場來之不易的仗。”

討論很快就落到了兩個重要問題上。

一是防空,二是反潛,特別是後者。特混艦隊得到了航空兵的掩護,卻沒有得到岸基反潛巡邏機的掩護。艦隊裡的十二架反潛直升機只能保證重點方向上的反潛巡邏,無法照顧每一個方向。

會議結束後,林嘯雷讓參謀給總參謀部發去了一份報告。

最讓海軍少將頭痛的不是無法確定印度潛艇的行蹤,而是無法確定伴隨特混艦隊行動的四艘攻擊核潛艇的行蹤!

****

上強推了,十月一日上架,求推薦求收藏,預求十月月票!

第20章 唱高調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34章 全面爆發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14章 兩手準備第11章 定策第62章 死守第54章 對策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59章 積極應對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9章 導彈突擊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87章 砍瓜切菜第22章 動盪時代第37章 鋌而走險第15章 關鍵因素第4章 倫敦條約第165章 擴大化第70章 明爭暗鬥第30章 影子戰士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19章 處處被動第41章 必然選擇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23章 說客第6章 前程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90章 自掘墳墓第81章 積極外交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95章 陡增變數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19章 針鋒相對第87章 強力佯攻第35章 交易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56章 由海向陸第76章 虎視眈眈第8章 緊急歸隊第36章 捨身第90章 天羅地網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36章 栽贓嫁禍第25章 差距第14章 苗頭第35章 主動迎戰第85章 全面部署第27章 高端競爭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48章 痛殲美軍第18章 責任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13章 深入探討第58章 利益交換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69章 亦步亦趨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22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90章 未來第25章 權力交接第39章 主權宣言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34章 全面爆發第42章 回心轉意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21章 思想工作第19章 安全基石第54章 被動選擇第75章 內外並重第92章 私下媾和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35章 祖國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65章 政治家的對話序八生死角逐第52章 一挑三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33章 戰爭令第41章 埋頭做事第80章 輕重緩急第21章 重大遺漏序十五運籌帷幄第96章 遲到的覺醒
第20章 唱高調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34章 全面爆發第134章 短促的戰役第14章 兩手準備第11章 定策第62章 死守第54章 對策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59章 積極應對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9章 導彈突擊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87章 砍瓜切菜第22章 動盪時代第37章 鋌而走險第15章 關鍵因素第4章 倫敦條約第165章 擴大化第70章 明爭暗鬥第30章 影子戰士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19章 處處被動第41章 必然選擇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23章 說客第6章 前程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90章 自掘墳墓第81章 積極外交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95章 陡增變數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19章 針鋒相對第87章 強力佯攻第35章 交易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56章 由海向陸第76章 虎視眈眈第8章 緊急歸隊第36章 捨身第90章 天羅地網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36章 栽贓嫁禍第25章 差距第14章 苗頭第35章 主動迎戰第85章 全面部署第27章 高端競爭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48章 痛殲美軍第18章 責任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13章 深入探討第58章 利益交換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69章 亦步亦趨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22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90章 未來第25章 權力交接第39章 主權宣言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34章 全面爆發第42章 回心轉意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21章 思想工作第19章 安全基石第54章 被動選擇第75章 內外並重第92章 私下媾和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35章 祖國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65章 政治家的對話序八生死角逐第52章 一挑三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33章 戰爭令第41章 埋頭做事第80章 輕重緩急第21章 重大遺漏序十五運籌帷幄第96章 遲到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