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鐵腕首相

上午,閻尚隆搭乘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航班前往馬

現年歲的閻尚隆出身在外交官家庭,父母都是共和國的外交官。他的父親曾經是黃國巍的上司,擔任過外交部副部長;母親先後在5個國家的領事館與大使館任職,退休時已經是駐外總領事。幼年時期,閻尚隆主要跟隨祖父與祖母生活;11歲隨父母前往法國,在法國完成了中學學業;17歲考入共和國外交學院,5年之內拿到了國際外交學、法語、拉丁語與德語學士學位;22歲進入外交部工作,先後在共和國駐法國、德國與西班牙的領事館與大使館擔任外交秘書;35歲(2017年,趙潤東上臺執政,外交部人事大變動)返回共和國,出任外交部歐洲司司長首席助理;歲(趙潤東第二界任期)被提拔爲歐洲司副司長,成爲外交部“少壯派”代表人物。

良好的出身、出衆的能力,使閻尚隆成爲黃國巍重點栽培的“年輕外交官”之一。

雖然黃國巍沒對任何人提起將在2027年退休,但是外交部所有人都知道,共和國即將迎來新外長。

外交部算得上是國務院最特殊的一個部門。

與其他部門相比,因爲外交工作更注重“穩定性與持續性”,所以外交部的人事變動並不明顯。不說別的,黃國巍在2位元首任期內擔任了20年的外交部長,在國務院部長級官員中算不上“絕後”,也能算得上“空前”。

黃國巍離任之後,爲了保證共和國外交政策的“穩定性與持續性”,肯定會從重點培養的“少壯派”外交官中推舉一位合適的“接班人”,而不會推舉年紀偏大的外交官。

“少壯派”不止閻尚隆一個人,而是一個羣體。

黃國巍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閻尚隆,既是在考驗閻尚隆的能力,又在爲閻尚隆創造機會。

飛往馬德里的途中,閻尚隆一直在思索昨天晚上與黃國巍交談地事情。

作爲經驗豐富地外交官。閻尚隆很清楚這次秘密接洽地重要性。也猜到了王元慶副元首安排一名副司級外交官前往馬德里地原因。談不談得攏是次要問題。主要是打開談判地渠道。爲後面地正式談判奠定基礎。閻尚隆甚至相信。王元慶壓根沒有打算以“私下媾和”地方式與美國達成任何停戰協議。他地任務只是拖延時間。

閻尚隆乘坐地航班還在向西飛行。谷樹良平乘坐地航班降落在了東京成田國際機場。

帶着“夜塵”提供地“絕密資料”。谷樹良平首先回到寓所。衝了熱水澡。換了套乾淨衣服。纔給首相府打了電話。

村上貞正非常“熱情”。“邀請”谷樹良平到首相府吃午飯。

當時。村上貞正正在與防衛大臣東機谷勝、“軍部”總長佐藤信齋、副總長高島凡一與巖崎信川商討“軍務”。

雖然這4個“傢伙”都是村上貞正地“心腹”。但是此時明顯與村上貞正“不和”。

村上貞正在數日前下達了“軍事動員令”,卻遲遲沒有下達“戰爭動員令”。不管是東機谷勝、還是3位“軍部”將領,都開始懷疑村上貞正的真實意圖。

面對軍人,村上貞正既不慌亂,也不緊張。

軍人都有強烈的戰爭意願,因爲只有戰爭才能凸顯軍人的價值,但是身居不同位置地軍人對待戰爭的方式方法有很大差別。

東機谷勝地態度最“溫和”。在內閣“混跡”多年,雖然在很多時候,東機谷勝的觀點仍然與文職官員格格不入,但是在更多的時候,東機谷勝學會了以“政治家”,而不是“軍人”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村上貞正對東機谷勝的影響也最大,至少讓東機谷勝明白了一個道理:戰爭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佐藤信齋的觀點比較強硬,卻沒有與村上貞正唱對臺戲。雖然從內心意願講,佐藤信齋非常希望通過一場“漂亮”地戰爭鞏固在日軍中的地位,但是現實情況讓佐藤信齋不得不重視村上貞正地意願,因爲“軍部”的2位副總長對他構成了非常巨大地威脅。如果佐藤信齋不能得到村上貞正的信任,隨時有可能被別人頂替。

高島凡一不難應付。雖然高島凡一一直謀求取代佐藤信齋,但是他採取地方法與佐藤信齋完全一樣,即得到村上家族的信賴與支持,利用村上家族在軍隊中的影響力獲得更高的地位。當然,高島凡一希望儘快參戰。打贏了,作爲統管空軍的副總長,高島凡一得到的好處不會比佐藤信齋少;打輸了,承擔主要責任的是佐藤信齋。

真正讓村上貞正頭痛的是巖崎信川。這“家

但想取代佐藤信齋,還希望獲得更高的地位。與高同的是,主管海軍的巖崎信川沒有完全“指望”村上貞正,因爲不管他做得多好,短期內日本海軍很難挑起大梁。巖崎信川一直在秘密擴大影響力,妄圖有朝一日能夠取代村上貞正,成爲日本的統治者。

村上貞正掌控日本軍隊的方法很簡單:利用軍隊高層的矛盾與分歧。

“防衛省的準備工作都已就位。”東機谷勝顯得非常小心謹慎,“根據我們做的預測評估,如果我們在下月初出兵參戰,戰爭費用總投入不會少於一百兆億,傷亡數字將超過十五萬,甚至更多。總體來說,大日本帝國有能力承擔半島戰爭的消耗與傷亡,只是我們必須提前考慮戰爭對國內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提前做好相關準備。”

“只要能夠戰勝支那,東機君說的那些都不是問題。”巖崎信川很衝動,“對我們威脅最大的不是支那陸軍,而是支那海軍。爲了確保本土安全,參戰後必須集中力量殲滅支那海軍,確保制海權!”

“沒有制空權,制海權沒有任何現實意義。”高島凡一明顯沒把巖崎信川放在眼裡,“支那的空降兵發揮出了驚人的戰鬥力,而且我們距離支那太近,就算沒有海軍,支那仍然能夠對我國本土進行空中打擊,用空降兵奪取戰略要地,然後動員民用運輸船隻投送地面作戰部隊。”

“支那不見得會襲擊我國本土,至少不會貿然在我國登陸。”佐藤信齋一邊說着,一邊看了村上貞正一眼,說道,“不可否認,支那海軍與支那空軍非常強大,但是支那必須考慮登陸我國本土的嚴重後果。即便我們與支那都不使用核武器,打一場常規戰爭,支那也無法承受巨大的戰爭消耗與人員傷亡。只要能夠控制住戰爭規模,在朝鮮半島與支那打一場大規模地面戰爭,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將成爲名副其實的世界大國。”

等到軍人說完,村上貞正笑着搖了搖頭,說道:“美國至今沒有對我們開出的條件做出答覆,各位認爲我們應該爲了一個曾經敵對的國家,與一個連美國都打不過的對手打一場沒有多少勝算的戰爭嗎?”

軍人都沉默了下來,就連最“衝動”的巖崎信川都忍住了。

“美國肯定會從半島撤軍,而且會在近期撤軍。”村上貞正長出口氣,掃了眼坐在對面的軍人,說道,“如同以往的歷次戰爭一樣,美國留下一副爛攤子,想找人擦屁股。我並不否認參戰的重要性,但是我們不能失去理智。

自從我國進行核試驗之後,支那的所有軍事發展都針對我國。各位應該看過防衛省情報廳與國家情報廳的相關報告,支那已經建立起了足以抵抗中短程彈道導彈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如果我們與支那開戰,會是一場規模有限的常規戰爭嗎?佐藤君的話沒錯,支那不會貿然登陸我國本土,但是肯定會打擊我國的核設施與核武器基地,瓦解我國的核威脅能力。萬分可惜的是,我們沒有辦法進行還擊,甚至連還手的力量都沒有。如果演變成全面戰爭,我們有多少機會戰勝支那?‘軍部’應該做過相關的兵棋推演,既然你們都沒有提到,我也不想知道推演結果。”

“首相大人,你的意思是……”東機谷勝明顯站在村上貞正這邊。

“美國遠在萬里之外,我們與支那打成什麼樣子,對美國都沒有多大影響。美國可以拋棄韓國,爲什麼不能拋棄我們?”村上貞正冷笑了一下,說道,“雖然我們都宣誓爲大和民族、爲天皇鞠躬盡瘁,但是我們必須講究方式方法。作爲一名效忠天皇陛下的軍人,我們應該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看待戰爭的後果。總有一天,我們與支那的矛盾將以鮮血與烈火的方式得到解決,但不是現在!”

東機谷勝暗暗嘆了口氣,沒再多說什麼。

佐藤信齋遲一下,點頭支持首相的戰略決策。

高島凡一也沒有發表其他觀點。

只有巖崎信川顯得有點不服氣。

“我們的目的是率領大日本帝國成爲世界強國,而不是葬送整個大和民族。”村上貞正的目光在巖崎信川身上停留了一陣,說道,“我希望各位能夠信守誓言,本着軍人的職責與義務,穩住手下將士的情緒,不要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巖崎信川也只能繼續忍耐。

村上貞正沒再浪費口水,因爲他知道,很多人不能用道理說服,只能用強硬手段彈壓!

第22章 局外人第27章 實戰考驗第19章 干將出馬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6章 會錯意第3章 餘熱第18章 點火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61章 硬仗第43章 返回中央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60章 戰役穿插第69章 命不該絕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37章 變策第44章 臨時決策第38章 第一槍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13章 積極謀劃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4章 團圓第70章 替代方案第99章 兩難第85章 戰略封鎖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9章 空降兵第57章 挑戰書第72章 圖蘭風暴第1章 出發第54章 獨一無二第74章 情報網絡第17章 高原槍聲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33章 各有所需第5章 區別對待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28章 準備計劃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22章 元老第8章 利益之爭第10章 新人報到第7章 倒行逆施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16章 實地考察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27章 擋箭牌第47章 外交攻勢第29章 法定程序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110章 殺機第145章 智勇雙全第61章 未來陸軍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71章 一大步第13章 深入探討第50章 未來戰士第21章 戰爭到來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65章 國家意志第81章 壁壘第48章 轉折契機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94章 空中決鬥第32章 大殺器第5章 變革時代第54章 中堅力量第78章 聯合抗華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49章 戳破牛皮第29章 野心家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24章 衆矢之的第58章 爭分奪秒第52章 重大收穫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16章 政治家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90章 未來第45章 驚天陰謀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99章 單獨戰役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133章 最高指示
第22章 局外人第27章 實戰考驗第19章 干將出馬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6章 會錯意第3章 餘熱第18章 點火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61章 硬仗第43章 返回中央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60章 戰役穿插第69章 命不該絕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37章 變策第44章 臨時決策第38章 第一槍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13章 積極謀劃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4章 團圓第70章 替代方案第99章 兩難第85章 戰略封鎖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9章 空降兵第57章 挑戰書第72章 圖蘭風暴第1章 出發第54章 獨一無二第74章 情報網絡第17章 高原槍聲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33章 各有所需第5章 區別對待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28章 準備計劃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22章 元老第8章 利益之爭第10章 新人報到第7章 倒行逆施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16章 實地考察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27章 擋箭牌第47章 外交攻勢第29章 法定程序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110章 殺機第145章 智勇雙全第61章 未來陸軍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71章 一大步第13章 深入探討第50章 未來戰士第21章 戰爭到來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65章 國家意志第81章 壁壘第48章 轉折契機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94章 空中決鬥第32章 大殺器第5章 變革時代第54章 中堅力量第78章 聯合抗華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185章 戰火再起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49章 戳破牛皮第29章 野心家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24章 衆矢之的第58章 爭分奪秒第52章 重大收穫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16章 政治家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90章 未來第45章 驚天陰謀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99章 單獨戰役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133章 最高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