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斡旋

bookmark

爭的進展速度之快,讓弗雷德裡克與韋斯特伍德感到。

8天不到,2個陸戰師全軍覆沒、第1師遭到重創、第7步兵師舉手投降、第1裝甲師危在旦夕,中國陸軍用雷霆萬鈞的進攻,告訴戰場上的對手和關注這場戰爭的所有人,誰纔是全球頭號陸軍!

“恐怖”的是,中國空軍發揮出了極爲驚人的戰鬥力。

160個小時的戰鬥中,中國空軍(包括海航)不但奪取了朝鮮半島北部地區(三八線以北)的制空權,還在戰鬥中擊落了1167架戰鬥機、11架轟炸機、預警機、23架電子戰機與17架加油機,與韓美聯軍的空戰交換比高達74,即每損失1架戰鬥機,擊落敵人274戰機!

如果與中國空軍交手的是印度空軍或者日本空軍,還“情有可原”。

空戰中,美國空軍(包括海航)損失583架戰鬥機,只擊落中國空軍(包括海航)戰鬥機!即便單獨計算中美雙方的空戰交換比,美國空軍仍然處於下風。

對美國來說,損失巨大並不是主要問題。

主要針對前蘇聯的第三代戰鬥機,而不是中國的第四代戰鬥機的F-22在20世紀70年代立項、90年代完成研製工作、211世紀初服役。按照美國空軍的計劃,ABF(空天聯合先進戰鬥機)的原形機將在2030年之前首飛,從2035年底開始逐步取代F--22。通過出口F-22A與出售生產許可證,美國已經從日本、韓國、沙特等國賺了上千億美元。隨着各國開始研製第五代戰鬥機(空天戰鬥機與無人戰鬥機),F-22、J-14代表的第四代戰鬥機將在115年之內被市場淘汰。F-22A損失再多也只是“拉動國內消費”與“消耗剩餘物資”,美國沒做虧本買賣。

真正讓美國感到懼怕的是中國在戰爭中表現出地決心與意志。

打擊第2~兩棲艦隊還有些理由,畢竟在第一次戰役中,從左路包抄的第38將沿海岸線公路向南推進,如果不幹掉第2~兩棲艦隊,第38軍的安全得到保障。殲滅第棲艦隊就完全是“擴大規模”的挑釁行動,雖然朝鮮臨時政府在此之前發表公告,但是中國沒有否認韓國地“主權”地位,沒有足夠地理由襲擊在韓國領海活動的美軍艦隊。

如果在7年之前。弗雷德裡克肯定會毫不猶豫地下令發動反擊。

第棲艦隊遭到襲擊後。弗雷德裡克沒有下令轟炸中國境內地軍事目標。而是讓正準備接應第7步兵師地航母戰鬥羣撤到佐渡島北部海域。

當天。弗雷德裡克與韋斯特伍德通了電話。

兩人主要討論萊斯利訪問東京地結果。如同弗雷德裡克猜測地那樣。韋斯特伍德並不主張通過讓步“誘使”日本參戰。

赫克爾向中**隊投降之後。弗雷德裡克將韋斯特伍德請到了白宮。

“第7步兵師已經投降。”面對當選總統。弗雷德裡克沒有隱瞞任何情況。“赫克爾在投降之前發出了最後地戰報。第7步兵師堅持到了最後一刻。爲了避免不必要地傷亡。他決定向中國陸軍投降。”

韋斯特伍德的眉頭跳了幾下,似乎沒有料到第7步兵師這麼快就戰敗。

“第棲艦隊被全殲,所有戰艦均被擊沉。”弗雷德裡克拿起香菸,苦笑了一下,說道,“第1裝甲師仍然在海州與中國陸軍的快速反應部隊激戰,因爲我們一直沒能奪取江華灣的制空權,所以無法以空運的方式接走第1裝甲師地官兵。沒有奇蹟出現,鮑曼將在聖誕節的最後一天做出與赫克爾同樣地決策。”

韋斯特伍德長出口氣,說道:“也就是說,誰也救不了第1裝甲師?”

弗雷德裡克苦笑了一下,沒有多說什麼。

兩人心照不宣,都知道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全面捲入戰爭。

“撤軍行動必須按照計劃進行。”

“問題是,日本沒有答應參戰。”弗雷德裡克沒有打算與韋斯特伍德爭辯,“如果我們從朝鮮半島撤軍,韓國恐怕連兩個月都堅持不住。”

“日本地要價太高,我們不可能接受。”韋斯特伍德的態度非常堅決。

弗雷德裡克暗歎一聲,沒再多說什麼。

萊斯利地東京之行沒有多少收穫,雖然村上貞正承諾在必要的時候出兵朝鮮半島,但是並沒給出具體的時間表,也沒有在細則問題上做出任何答覆。按照萊斯利的說法,只有國在軍售、貿易、技術等方面爲日本提供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援助

纔會在出兵問題上給出明確答覆

數日之內,CIA連續提交了數份報告。

按照CIA~提供的情報,日本的胃口非常“驚人”。除了要求美國單方面解除對日貿易制裁之外,還要求美國向日本提供軍事物資與武器裝備,甚至會提出向日本出售用於研製與生產潛射彈道導彈的技術!

解除貿易制裁不是問題,畢竟日本產品的競爭力並不強。

提供軍事物資與武器裝備也不是問題,反正美國要向韓國提供,如果提供給戰鬥力更強的日本,能夠給中國造成更大的損失。

關鍵是最後一點,美國不可能向日本提供“戰略武器”,哪怕僅僅只是基礎技術。

按照美國的法律,輸出與“戰略武器”有關的技術,都需得到國會批准。從核武器誕生到現在,美國僅向一個國家出售過“戰略武器”,那就是美國的鐵桿盟友:英國。日美還是盟國的時候,美國就沒有向日本輸出過任何與“戰略武器”有關的技術。現在兩國已經不是盟國關係,美國更不會向日本輸出相關技術。

在這個問題上,弗雷德裡克與韋斯特伍德都不想“做主”。

弗雷德裡克不想在任期即將結束的時候毀掉“清名”,韋斯特伍德不想在上任之前惹上麻煩。

沉默一陣,弗雷德裡克開口說道:“不管怎麼樣,我們得想出解決辦法。”

“與中國秘密接觸,或者通過第三方與中國接洽。”韋斯特伍德也在考慮,“中國已經表達出了決心與信心,即便我們投入再多的部隊也不可能扭轉戰局。村上貞正開出我們無法接受的價碼,擺明了不想捲入半島戰爭。雖然還沒有定論,但是幾乎可以肯定,就算我們滿足日本的要求,村上貞正還會開出新的價碼。日本不想參戰,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中**隊在數個月之內橫掃朝鮮半島。”

“你是說,我們應該提前着手安排善後工作?”

韋斯特伍德點了點頭,說道:“半島戰爭不是屬於我們的戰爭,柳宗純上臺之後高舉統一旗幟,已經背離了同盟原則。我們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數萬名美軍將士爲韓國流血犧牲。最終的結果如何,只能靠韓國去爭取,靠柳宗純去爭取。我們不但應該儘快安排善後工作,還應爲戰後的世界新局勢做好準備。”

弗雷德裡克長出口氣,沒有否認韋斯特伍德的觀點。

中國贏得戰爭只是遲早的事情,戰後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轉變也是必然的事情。

“主要是我國的被俘人員。”韋斯特伍德看了眼坐在對面的在任總統,“必須儘快與中國達成交換戰俘的協議,讓盡到了職責的將士返回家園。我們不能拯救已經陣亡的官兵,卻能爲還活着的官兵做很多事情。”

“這樣的話,應該首先通過第三方與中國秘密接洽。”

韋斯特伍德點了點頭,說道:“必須找一個信得過、與中國沒有多少矛盾的國家。”

兩人再次沉默了下來。

按照韋斯特伍德的要求,能爲美國“代言”的肯定是某個盟國。英國肯定不合適,因爲中國與英國在對阿軍售問題上有很深的矛盾;法國、德國與意大利也不合適,因爲歐盟的“三架馬車”一直在努力擺脫美國的影響,意圖將歐盟打造成一個在經濟、政治、外交與軍事上能夠與世界大國抗衡的“邦聯”;加拿大與澳大利亞也不太合適,因爲這兩個國家的發言權並不大;東歐的盟國靠不住,好幾個東歐國家都在與中國或者俄羅斯拉近關係。

想來想去,兩人都認爲西班牙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

“我儘快安排萊斯利前往馬德里……”

“最好直接與西班牙首相通電話。”韋斯特伍德看了弗雷德裡克一眼,說道,“中國陸軍需要數天時間才能殲滅韓軍第2集團軍,如果能在此期間與中國達成秘密協議,就能讓第1裝甲師體面撤退。”

弗雷德裡克暗自苦笑了一下。問題有這麼簡單嗎?

“中國也不希望與我們打全面戰爭,我們必須抓緊時間。”

韋斯特伍德表明態度,弗雷德裡克不好多說什麼。

當天下午,萊斯利啓程前往馬德里。

萊斯利的專機還在大西洋上空向東飛行的時候,弗雷德裡克與西班牙首相通了熱線電話,希望西班牙能在中美之間斡旋。

中國會不會與美國秘密媾和?別說弗雷德裡克沒有把握,連韋斯特伍德也沒有把握。

第29章 幕後推手第15章 戰略威脅第33章 超級潛艇第26章 關鍵情報第46章 好印象第75章 戰爭爆發第68章 奇蹟第8章 緊急歸隊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37章 風起雲涌第97章 窮途末路第60章 致命威脅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65章 軍備競賽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62章 絕對優勢第26章 秘密交易第41章 必然選擇第90章 正面進攻第29章 穩定因素第161章 換個角度看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50章 試驗戰爭第30章 英雄第93章 全面調整第2章 大國頹勢第17章 多事之秋第9章 以退爲進第66章 人選第12章 實力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4章 你情我願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75章 地面戰鬥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19章 遷都問題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31章 陰霾重重序九死裡逃生第37章 兵棋推演第41章 埋頭做事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28章 策動力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31章 合縱連橫第44章 第一槍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53章 不宣而戰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7章 高潮迭起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28章 孰輕孰重第73章 重南輕北第66章 有利有弊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50章 瘋狂反撲序十九民族之魂第90章 誘敵深入第126章 低空霸主序十七偃旗息鼓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50章 明爭暗鬥第4章 拉幫結派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76章 攻堅戰第56章 前方第76章 虎視眈眈第38章 戰爭跡象第81章 因勢利導第8章 緊急歸隊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38章 大禍臨頭第62章 權力歸位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15章 關鍵因素第79章 利益同盟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108章 選擇第40章 空天戰機第27章 新總統第69章 前因後果第25章 權力交接第130章 綜合素質序十六縱橫捭闔第27章 世界大戰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41章 埋頭做事第29章 開打第40章 空軍出動第8章 疑雲重重第36章 牽制力量第20章 雙簧
第29章 幕後推手第15章 戰略威脅第33章 超級潛艇第26章 關鍵情報第46章 好印象第75章 戰爭爆發第68章 奇蹟第8章 緊急歸隊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37章 風起雲涌第97章 窮途末路第60章 致命威脅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65章 軍備競賽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62章 絕對優勢第26章 秘密交易第41章 必然選擇第90章 正面進攻第29章 穩定因素第161章 換個角度看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50章 試驗戰爭第30章 英雄第93章 全面調整第2章 大國頹勢第17章 多事之秋第9章 以退爲進第66章 人選第12章 實力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4章 你情我願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75章 地面戰鬥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19章 遷都問題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31章 陰霾重重序九死裡逃生第37章 兵棋推演第41章 埋頭做事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28章 策動力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31章 合縱連橫第44章 第一槍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53章 不宣而戰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7章 高潮迭起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28章 孰輕孰重第73章 重南輕北第66章 有利有弊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124章 將帥之別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50章 瘋狂反撲序十九民族之魂第90章 誘敵深入第126章 低空霸主序十七偃旗息鼓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50章 明爭暗鬥第4章 拉幫結派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76章 攻堅戰第56章 前方第76章 虎視眈眈第38章 戰爭跡象第81章 因勢利導第8章 緊急歸隊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38章 大禍臨頭第62章 權力歸位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15章 關鍵因素第79章 利益同盟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108章 選擇第40章 空天戰機第27章 新總統第69章 前因後果第25章 權力交接第130章 綜合素質序十六縱橫捭闔第27章 世界大戰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41章 埋頭做事第29章 開打第40章 空軍出動第8章 疑雲重重第36章 牽制力量第20章 雙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