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空中爭雄

公元2015年7月2日,第四次印巴戰爭爆發。

伊斯蘭堡時間上午十一點至十二點十五分,爲爭奪制空權,雙方航空兵在克什米爾西南地區上空進行了第一輪決鬥,俗稱“7.2空戰”。七十五分鐘內,交戰雙方先後投入了一百五十餘架作戰飛機。

因爲印巴雙方公佈的數據並不一致,所以空戰結果是衆說紛紜。

印度首先宣佈擊落了三十七架巴基斯坦戰鬥機,自己損失了二十一架戰鬥機。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隨即宣佈,以損失十七架戰鬥機的代價,擊落了四十三架印度戰鬥機,另外還擊落了一架A-50I預警機。

消息一經發布,立即震驚全球。

隨着巴基斯坦公佈了幾張偵察機拍下的照片,讓“功勳飛行員”哈迪夫少校接受了巴基斯坦與中國記者的專訪,講述了擊落A-50I的全過程,印度空軍A-50I被擊落的消息得到證實。A-50I不但成爲了第四次印巴戰爭中第一架被擊落的軍用飛機,還成爲了世界上第一架被擊落的預警機。

至於其他戰果,誰的消息更準確,外界根本無法分辨。

也許雙方都在刻意誇大戰果,隱瞞損失。

騙得了“外行”,卻瞞不了“內行”。

北京時間下午三點半,彭茂邦獲得了第一份戰鬥統計報告。

印度空軍在空戰中損失了五十二架戰鬥機,其中Su-30MKI二十五架、Mig-29十六架、“幻影2000”十一架。另外,印度空軍還在地面上損失了四十二架Mig-21、三十七架Mig-23、二十三架Mig-27與十八架“美洲虎”。戰爭爆發的時候,這些準備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戰機都停在機場上,有的已經完成了起飛前的準備工作。

巴基斯坦空軍在空戰中損失了二十八架戰鬥機,其中十一架爲“雷霆”式戰鬥機。

四點不到,彭茂邦收到了第二份戰報。

結合偵察衛星、預警機與偵察機蒐集到的情報,證實至少有二十一架印度戰鬥機在返回基地後報廢,還有十七架戰機沒能回到基地。

巴基斯坦空軍有五架戰鬥機在返航途中墜毀,還有六架在迫降時損毀。

收到這兩份戰報後,彭茂邦終於可以放下緊張的心情了。

雖然以中國空軍的標準衡量,巴基斯坦空軍的表現算不上優秀,但是也非常令人滿意了。

作爲陸軍上將,彭茂邦沒有深究原因。

作爲總參謀長,彭茂邦也沒有必要深究原因。

巴基斯坦空軍,以及正在關注這場戰爭的所有空軍,都必須搞清楚印度空軍慘敗的根源。

A-50I被擊落的那一刻,印度空軍就輸掉了這場空戰。

戰爭爆發的時候,印度空軍共有四架A-50I。除了在克什米爾上空活動的那一架之外,還有一架正在趕赴戰場,準備爲執行攻擊任務的戰機提供支援,另外兩架留在後方基地,正在進行維護,準備在四小時後替換前面兩架A-50I。

戰鬥打響後,坦伯果德的防空中心首先遭到導彈突擊,地面設施盡毀,失去指揮能力。

戰術指揮的重任都壓在了那架A-50I身上,位於後方的戰役指揮中心最多隻能爲戰機提供導航信息,無法爲戰機提供戰術信息。

A-50I被擊落之後,殺向巴基斯坦領空的印度戰鬥機立即失去了最重要的援助。

迫不得已之下,印度戰鬥機只能使用機載雷達搜尋目標。

與“薩伯-2000”型預警機上探測距離在三十五十千米以上的雷達相比,探測距離僅有一百多千米的戰機火控雷達簡直就是擺設。還沒到達空戰戰場,印度戰鬥機就喪失了制信息權。當它們勞心費神的尋找敵人的時候,巴基斯坦戰鬥機已經在預警機的引導下,避開了印度戰鬥機的雷達探測區域,到達了理想攻擊位置。

空戰很快就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如果算上“空警2000”提供的支持,巴基斯坦空軍更是穩操勝券。

第一輪交手中,Su-30MKI機羣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看到,就被“霹靂-12”型中程空對空導彈擊落了十一架,剩下的五架Su-30MKI連格鬥的勇氣都沒有,漫無目的的射出了R-77導彈後,趕在巴基斯坦空軍的“雷霆”戰鬥機發射第二批中程空對空導彈之前轉向逃跑了。結果,參加空戰的十二架“雷霆”戰鬥機毫髮無損。

接下來的二輪空戰,印度空軍完全處於下風。

按照“空警2000”提供的印度機羣的規模,以及到達時間,巴基斯坦空軍的“雷霆”與“雷電”戰鬥機分批投入戰鬥,搶先用“霹靂-12”型中程空對空導彈發動攻擊,取得數量優勢之後,再與對手格鬥。

印度空軍中,敗得最慘的不是俄製戰鬥機,而是法制戰鬥機。

與“雷霆”、“雷電”作戰的時候,Su-30MKI還能用火控雷達發現目標,在被擊落之前射出R-77型中程空對空導彈。雖然大部分R-77都因爲沒有得到引導信息而失的,但是也沒有落到“打不還手”的地步。

“幻影2000”在面對“雷霆”與“雷電”的時候,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米卡”中程空對空導彈的最大射程僅有五十千米,“霹靂-12”中程空對空導彈的最大射程爲八十五千米。“雷霆”與“雷電”戰鬥機完全可以在“幻影2000”戰鬥機的打擊範圍之外發射導彈,不給對手還手的機會。

第二批到達的就是“幻影2000”機羣,結果二十四架戰鬥機被擊落了十一架,另外十三架中,六架在返航途中墜毀,五架在回到機場迫降時嚴重損毀,只有兩架勉強還能再次升空作戰。

能與“幻影2000”的敗績“媲美”的只有Mig-29。

這種印度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從前蘇聯引進、俄羅斯早已淘汰的戰鬥機沒有配備先進的火控雷達,被擊落的七架都是在沒有發現對手的情況下完蛋的。比“幻影2000”好的是,Mig-29的機動性確實出色,有四架成功避開了兩枚“霹靂-12”型導彈,還在與“雷電”的格鬥空戰中取得了零比三的“不敗”戰績。

三輪空戰,只有最後一輪進入了格鬥階段。

八架“雷霆”與十二架“雷電”迎戰印度空軍的十二架Su-30MKI與八架Mig-29。

直到這時,巴基斯坦空軍才損失了第一架戰鬥機。

預警機在格鬥空戰中的意義並不是很大,雙方戰鬥機的性能、格鬥導彈的性能都在伯仲之間,格鬥空戰對雙方來說是比較公平的。

比較例外的是印度空軍的雙座型Su-30MKI。

七架被擊落的巴基斯坦戰鬥機中,四架被雙座型Su-30MKI擊落;參戰的四架雙座型Su-30MKI無一損傷,八架單座型卻被擊落了六架。這一戰績表明,雙座型戰鬥機在格鬥空戰中的表現比單座型好得多。只是,格鬥空戰所佔分量並不大,在某一方佔據了信息優勢的情況下,空戰很難進入格鬥階段。

十一點五十分,第二架A-50I到達,情況纔有所改觀。

局勢重新回到了平衡點上,只是印度空軍的銳氣已被挫敗,巴基斯坦空軍則士氣高漲。

接下來的二十五分鐘內,雙方各投入了兩批戰鬥機。

戰果相差不大,巴基斯坦空軍損失了二十一架戰鬥機,印度空軍則損失了十七架戰鬥機。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十八架戰鬥機都是被中程空對空導彈擊落的!

拼到這個時候,印度空軍已經徹底戰敗了。

在其首批投入的九十六架制空戰鬥機中,有五十二架被擊落,另外還有近三十架受了重傷。

巴基斯坦空軍也拼盡了全力。

短短一個多小時之內,分五批次投入了一百二十一架次的戰鬥機,其中有十六架“雷電”執行了兩次空戰任務。

空戰結束的時候,巴基斯坦空軍仍然掌握着本土製空權。

印度空軍放棄了空襲巴基斯坦軍事目標的行動,所有部署在前線機場,或者已經起飛的戰術攻擊機全都轉移到了後方機場。

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勝利。

一次並不僅僅屬於巴基斯坦的勝利。

巴基斯坦空軍參謀長穆沙塔曾經提到:巴基斯坦空軍能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獲勝,除了擁有優秀的飛行員,先進的預警機之外,中國空軍提供的戰場信息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不然兵力有限的巴基斯坦空軍難以擋住印度空軍的五輪進攻。

雖然不願意承認失敗,但是印度空軍確實輸掉了第一天的戰鬥。

滿心喜悅的彭茂邦來到戰場態勢情報中心的時候,紀佑國正在消滅一盤點心。從上午等到現在,他連午飯都沒有吃,早就餓慌了。

“剛收到消息,印度陸軍未向巴基斯坦境內推進。”

紀佑國稍微遲疑了一下,放下了筷子。“今天的戰鬥結束了?”

“印度空軍戰敗,白天不會有激烈的戰鬥了。”彭茂邦掏出了香菸,“他們肯定在總結教訓,也許會在晚上發動新的進攻。我聯繫了項鋌輝,讓他提醒巴基斯坦總統,不要大意輕敵。”

“我馬上跟謝里夫通電話,趁熱打鐵,增進感情。”紀佑國呵呵一笑,起身說道,“晚飯後我再過來,會議的準備工作就交給你了。”

“沒問題,我讓參謀馬上去準備。”

送走紀佑國後,彭茂邦也呵呵的笑了起來。雖然這不是中國軍隊取得的勝利,但是在他看來,這比中國軍隊取得勝利更值得慶賀。

巴基斯坦軍隊一直在向中國軍隊學習,學生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老師會差嗎?

彭茂邦正在洋洋得意的時候,遊鴻君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首長,剛剛收到‘劍魚’號發回的報告。”

彭茂邦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幹掉‘殲擊者’號了?”

“對,新鮮出爐的捷報!”

“不錯,真是不錯,解決了我們的心頭大患。”雖然彭茂邦在儘量控制激動的心情,但是喜悅之情仍然流於顏表,“去把換崗休息的參謀叫上,我請大家吃飯。”

一天之內取得兩次具有重大意義的勝利,彭茂邦不高興纔是怪事。

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22章 心猿意馬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45章 雷霆一擊第89章 戰爭影響第36章 風雲突變第90章 未來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5章 軍情局長第9章 頭號盟友第80章 扯皮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42章 聯合國大戲臺第38章 理想惹的禍第16章 關鍵決策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14章 撥雲見日第53章 巔峰之作第49章 保留第3章 換屆選舉第54章 被動選擇第21章 理想化第20章 修憲第15章 戰略威脅第25章 變臉第33章 亮底牌第57章 挑戰書第20章 謀面第42章 秘密部隊第10章 第一軍第126章 進攻號第80章 再次遭遇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33章 超級潛艇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30章 戰略要地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43章 敢死隊第36章 捨身第23章 一反常態第51章 步步逼近第53章 碧空逞雄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92章 被動局面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4章 團圓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6章 會錯意第67章 同盟體系第75章 國家意志第87章 殺心第30章 超大規模第12章 搭臺唱戲第58章 空中化第33章 各懷鬼胎第52章 虛驚一場第11章 喜憂參半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1章 打打停停第29節 虎口奪食第95章 前程第41章 埋頭做事第86章 奔赴戰場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29章 野心家第68章 文化第86章 增援部隊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20章 圍殲第60章 戰役穿插第73章 涌而上第93章 時機成熟第38章 理想惹的禍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58章 地面戰爭第17章 殊途同歸第68章 動員第14章 根本職責第66章 內在動力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17章 戰略決策第32章 差距第7章 珠聯璧合第98章 東衝西突第96章 現實利益第11章 落網
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22章 心猿意馬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45章 雷霆一擊第89章 戰爭影響第36章 風雲突變第90章 未來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5章 軍情局長第9章 頭號盟友第80章 扯皮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42章 聯合國大戲臺第38章 理想惹的禍第16章 關鍵決策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14章 撥雲見日第53章 巔峰之作第49章 保留第3章 換屆選舉第54章 被動選擇第21章 理想化第20章 修憲第15章 戰略威脅第25章 變臉第33章 亮底牌第57章 挑戰書第20章 謀面第42章 秘密部隊第10章 第一軍第126章 進攻號第80章 再次遭遇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33章 超級潛艇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30章 戰略要地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43章 敢死隊第36章 捨身第23章 一反常態第51章 步步逼近第53章 碧空逞雄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92章 被動局面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4章 團圓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6章 會錯意第67章 同盟體系第75章 國家意志第87章 殺心第30章 超大規模第12章 搭臺唱戲第58章 空中化第33章 各懷鬼胎第52章 虛驚一場第11章 喜憂參半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1章 打打停停第29節 虎口奪食第95章 前程第41章 埋頭做事第86章 奔赴戰場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29章 野心家第68章 文化第86章 增援部隊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20章 圍殲第60章 戰役穿插第73章 涌而上第93章 時機成熟第38章 理想惹的禍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58章 地面戰爭第17章 殊途同歸第68章 動員第14章 根本職責第66章 內在動力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17章 戰略決策第32章 差距第7章 珠聯璧合第98章 東衝西突第96章 現實利益第11章 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