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殺心

用舊日。軍情局收到確切消息。美國海軍第四艦隊的型入”鬥羣已經到達南大西洋,正在距離馬島大約匠口千米的里奧格蘭德海丘海域活動。可惜的是。里奧格蘭德海丘方圓上百萬平方千米,軍情局無法確定美國航母戰鬥羣的確切位置,也就無法提供更加準確的情報。

對裴承毅來說。軍情局提供的情報已經足夠了。

里奧格蘭德海丘位於南緯燈??、西經否附近,實際上不是一座海底丘陵,而是一片綿延上百萬平方千米的海底臺地打手?如到四米左右。雖然里奧格蘭德海丘距離拉普拉塔河口大約四千米。在該海域活動的美國航母戰鬥羣對阿根廷本土的威脅並不大,但是將阿森松島與馬島用直線連接起來就能現,里奧格蘭德海丘正好位於兩地之間,美國航母戰鬥羣在該海域活動,足以證明特遣艦隊很有可能沒有南下。

繼續等待消息的時候,裴承毅調整了巡邏機的部署。

事實上,裴承毅只猜對了一半。

特遣艦隊不是沒有南下,而是在南下之後又轉向駛了回來。最重要的是,美國航母戰鬥羣出現在南大西洋上,不是杜奇威的主意,而是美國總統布蘭迪諾通過參謀長聯繫會議直接下達的命令。也就是說,杜奇威並不贊成派遣水面戰艦與航空兵參戰,而布蘭迪諾卻有點過於急躁,沒有把顧問的話聽進去。

雖然很多人都認爲,軍人都是好戰份子,但是真正的軍人都不是好戰份子。因爲戰爭流的是軍人的血。所以軍人更不希望爆戰爭。杜奇威就不是一個好戰的軍人,還在美國海軍6戰隊服役時,他就不主張向沒有勝算把握的半島戰場派遣作戰部隊。步入政界後。杜奇威更是堅決反對與共和國直接對抗,美國沒有捲入日本戰爭與印度戰爭,與杜奇威的反對有很大的關係。只是誰也不能否認,當戰爭無可避免,軍人不但不會反戰。還會爲了勝利積極果斷的採取行動。

被推上英國相的最高軍事顧問的個置時,杜奇威的觀念就生了

變。

可以說,正是因爲他的態度有所鬆動,布蘭迪諾才把航母戰鬥羣派了過去。

要不要讓美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參戰,不是由布蘭迪諾決定,而是由杜奇威決定,畢竟美國總統不可能直接指揮前線部隊。

雖然選擇權在杜奇威的手上,但是並沒讓他感到輕鬆。圓讀最斬章節就選淚書吧?甩凹鵬?齊全

事實上,直到月舊日上午,也就是軍情局名經確定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羣進入南大西洋的時候,杜奇威都沒有做出決定。

在他看來,派遣艦載航空兵參戰算不了什麼,關鍵是對手會如何應對?

爲了摸清楚對手的底線,杜奇威讓特遣艦隊使用巡航導彈攻擊了島上的軍事目標。讓他非常失望的是,裴承毅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似乎遭到轟炸的不是馬島。阿軍也沒有遭受任何損失一樣。

問題就在這裡,裴承毅的反應太“遲鈍”了,不像他的一貫作風。

要是在以往。裴承毅肯定會立即採取行動,就算無法確定特遣艦隊的行蹤,也應該出動更多的巡邏機與偵察機,爭取找到特遣艦隊。實際上,別說派出偵察機,連出動的巡邏機都是那幾架。

這下,杜奇威不得不相信,幕承毅肯定在策利一場總決戰。

先示人以弱。讓對手放鬆警慢,然後起決戰,一舉擊潰對手,結束這場衝突。

雖然杜奇威懷疑過這個想法,比如這不是裴承毅的一貫作風,而且阿根廷空軍有沒有能力在決戰中擊敗特遣艦隊都是個問題,但走到月口日,收到四的最新情報。得知共和國海軍已經向南大西洋派遣了第二批攻擊潛艇,杜奇威就不再懷疑了。阿根廷空軍沒有決戰的實力,不等於裴承毅沒有辦法收拾特遣艦隊。如同美國海軍可以派航母戰鬥羣進入南大西洋。共和國海軍也可以讓潛艇揮更大的作用,比如在混戰中射幾條魚雷。幹掉某艘英國航母。果真如此的話,就算阿根廷空軍輸掉了決戰,皇家海軍也贏不了這場戰爭,笑到最後的還是阿根廷。

想清楚後,杜奇威不再遲疑。

明??舊日下午,杜奇威開始部署作戰行動。淚書吧甩凹咖廠告少,夏斬由,夏多

按照他下達的命令,特遣艦隊將在數個小時後,也就是當天晚上轉向,逼近福克蘭羣島,在轟炸島上軍事目標的時候,出動垂直起降運輸機將一支擔任前進偵察任務的特種部隊送上島。作爲支援力量,第四艦隊也將在當天晚上南下,到達福克蘭羣島東北大約四千米處。按照杜奇威的安排。第四艦隊不會參與打擊地面目標的作戰行動,主要任務走出動艦載戰鬥機與反潛巡邏機,掩護特遣艦隊。因爲預計阿根廷空軍最快能在打手?日夜間、或者舊日凌晨起反擊,所以第四艦隊不會在舊日夜間參戰。

做出這一部署後,杜年威跟

派遣第四艦隊是總統的決定,調動第四艦隊作戰還是得象徵性的徵求總統的意見。

毫無疑問,布蘭迪諾沒有否決杜奇威的部署,也沒有表示支持。這是美國政界不成文的規矩。在需要用不光彩的手段達到目的,而且需要總統授權的時候,總統往往不會直接授權,會暗示某個助手,通過助手來下達命令。因爲杜奇威的正式身份是美國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也就是總統的助理,所以布蘭迪諾通過他來下達命令。這麼做的好處非常明顯,如果事情敗露。比如美國海軍派遣艦隊參戰的消息泄露出去,輿論矛頭在對準布蘭迪諾之前,還得對付杜奇威,從而給總統爭取到了迴旋餘地,不至於束手無策。歷史上,類似的事情並不少見,比如當年爲了推翻古巴政權而策劃的“豬灣事件”就是因爲總統沒有直接授權,而是通過情報部門下達的命令,所以四背了黑鍋,總統沒有受到影響。又比如派遣特種部隊去伊朗營救人質的那次行動。因爲策哉打手?不當導致行動失敗,也沒能影響到總統,背黑鍋的仍然是總統下面的人。

事實上,美國出動的不僅僅是第四艦隊。

杜奇威安排的那字彙特種部隊就來自美國,只不過不是來自美軍,而是由四秦養的一支秘密部隊。

情報系統秦養秘密部隊不是什麼秘密,軍情局手下就有好幾支秘密部隊。

作爲公開的秘密,情報系統秘密部隊的成員都有非常特殊的身份與背景,比如絕大部分成員都是退役特種兵,不但擁有高的戰鬥技巧,還擁有堅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這些人沒有身份,或者說他們都是不存在的人。以英國的血特別勤務部隊來說,除了那些被公衆熟知的事情之外,該部隊的核心成員,也就是有資格協執行特別行動的作戰人員都是“死人”有的還不是英國人。這麼安排的好處非常明顯,即行動敗露後,不會產生更大的麻煩。

出動四的特種部隊。也是布蘭迪諾的意思。

只不過,布蘭迪諾不是在幫英國人,而是在爲美國考慮。圓讀最斬章節就選淚書吧?甩凹鵬?齊全

這支僅有口來名成員的小部隊的任務不是去光復福克蘭羣島,更不是去殲滅島上的幾千名敵人。而是執行一項極爲特別的任務:按照四提供情報,沿着軍情局專家的考察路線對島上的稀有金屬礦藏進行考察,並且將全息攝像機拍下的信息回去,供美國的地質學家分析。

可以說,這纔是布蘭迪諾的真正目的。

與裴承毅分析的一樣,如果島上有驚人的稀有金屬礦藏,布蘭迪諾肯定不會顧慮美國在拉美國家心目中的地位。美國“唯利益論”的真實嘴臉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秘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如果布蘭迪諾無動於衷,他不但不是一位出色的總統,還有可能成爲美國曆史上第一個被國會議員趕出白宮的總統。

杜奇威也非常清楚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所以沒有反對總統的安排。

共和國已經在這場衝突中大動干戈,如果不能儘快搞清楚真實情況,美國就無法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要知道,衝突爆後,布蘭迪諾訂下的總方針就是根據共和國的舉措來決定美國的舉措。雖然話是這麼說,但是要想做出正確的決策,必須掌握準確的信息。也就是對共和國的行動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說簡單點,就是得對這場衝突的本質有一個更加準確的認識。

到底是一場以地緣政治爲主的局部衝突,還是一場由戰略物資引的地區戰爭?

如果是前者,美國大可忍一時之氣,不用與共和國爭一時之長短。共和國網剛打贏了印度戰爭,國際威望如日中天,美國則連續碰了幾次壁,國際地位大不如前。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與共和國對撞,對美國沒有任何好處可言。再說了,阿根廷歸根結底是美洲國家,不管其國家政策如何,都改變不了與共和國隔着半個地球的事實。按照西方世界最基本的國家觀點。不管多麼強大的國家,總有衰落的一天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東方哲學思想非常相似,共和國再強大,總有一天會走向衰落,只要美國能夠穩住氣,遲早能夠馴服阿根廷。更重要的是,阿根廷屬於拉美地區的邊緣國家,凹多年前。拉美國家沒有爲阿根廷與西方世界對抗。那麼現在的拉美國家也不會與美國爲敵。這個問題還可以反過來看,即阿根廷佔領了福克蘭羣島,也不可能提高其在拉美世界中的地位,反而有可能引起某些拉美國家的警懼,從而使阿根廷更加邊緣化。作爲美國總統,布蘭迪諾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厲害關係,也就不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

如果是後者,美國就不能忍氣吞聲了。如果說煤炭、鋼鐵與石油是工業時代的物質基礎,那麼稀有金屬就是電力時代的物質基礎。自從掌握了妾合蓄真池的基本技術,美國就開始與共和國澗書凹甩凹?廠告少,事薪由”、謊事多世界的稀有金屬礦庸置疑,在泣場爭本爭鬥曰的處境絲毫不容樂觀。雖然美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稀有金屬礦藏儲備國,因爲在複合蓄電池問世之前,稀有金屬在電子領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進,所以在刀年之前,美國以各種方式關閉了國內的稀有金屬礦藏,完全依賴進口。甚至在資源價格低落的時候大量進口囤積,但走到刪3年爲止,共和國仍然是世界上第一大稀有金屬儲備國。而且隨着共和國開始從外界進口稀有金屬,共和國的資源優勢愈明顯。更重要的是,稀有金屬的價格像坐上火箭一樣。在短短力多年內提高了打手?比多倍。以鋼系金屬來說。馴3年的時候,國際市場上的平均價格在每噸巧萬美元左右,歷年的時候已經漲到了理萬美元,而力巫年的黃金價格也不過每噸億美元出頭而已。作爲國家生存與展所必須的資源,美國絕劉不會輕易放棄。哪怕會捲入一場戰爭。

由此可見。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杜奇威不可能隨心所欲的指揮這場

爭。

與裴承毅的判斷一樣,杜奇威知道不能拖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一場大規模決戰來結束衝突。與裴承毅預料不一樣的是,杜奇威並不希望過早打響決戰,而是覺得應該稍微晚一點。準確的說,不是引誘阿根廷空軍出來決戰,而是逼迫阿根廷空軍出來決戰。按照杜奇威的計戈,“復仇。號在月22日到達戰區後,特遣艦隊開始轟炸島上的軍事目標。如果一切順利,運送6戰隊的登6艦隊將在月底到達,到時候特遣艦隊將分成兩部分,一是在外海活動的航母戰鬥羣,二是跟隨登6艦隊前往近海的支援戰鬥羣。打到這個時候,不管阿根廷空軍是否有把握,都會出來與特遣艦隊決戰。

最重要的是,只要航母戰鬥羣一直呆在阿根廷戰鬥機的打擊範圍之外,阿根廷空軍就只能把碼頭對準支援戰鬥羣與登6艦隊,對航母戰鬥羣沒有多大威脅。雖然皇家海軍不能損失航母,但是損失幾艘戰艦算不了什麼。更重要的是,只要航母戰鬥羣沒有遇到空中威脅,就能更加關注水下威脅。到時候,就算共和國的潛艇出手。也不見得能夠收到理想戰果。

看得出來。杜奇威的戰術仍然非常保守。

當然,只要能夠取得勝利,保守不是問題。

事實上。杜奇威的這套計劃打手?確實能夠給英國帶來勝利,至少能夠使英國立於不敗之地。

換個角度看。皇家海軍的指揮官也能想到同樣的戰術。別的不說,皇家海軍先出動兩支航母戰鬥羣去南大西洋壓陣,再動員皇家空軍的戰鬥機、組織登6艦隊與運輸船隊,這一系列的部署表明,桑德拉的戰術思想與杜奇威的如出一轍,先求不敗,再求勝,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勝利。

很明顯,布蘭迪諾把杜奇威派過去,剩,是要改變皇家海軍的作戰部

不是說美國不想幫助英國取勝,而是在最大限度的確保英國利益的情況下,將最大限度的損害美國的利益。

原因很簡單。衝突拖下去,別說拖半載,就算拖上幾個月,後果都不堪設想。

美國可以幫助英國,共和國爲什麼不能幫助阿根廷?

真要讓一場規模有限的衝突演變成一場大規模消耗戰,不管島上有多少貴重資源。這場戰爭都沒有任何意義。別的不說,英國的所有軍事損失都的記在美國的賬單上,做虧本買賣的肯定是美國。

布蘭迪諾派杜奇威過去,除了退役將軍身份之外。與他的政治覺悟有很大笑系。

別的不說。杜奇威肯定能夠準確領悟總統的意思。

不管美國會投入多少軍事力量,最終的結果如何,這是一場規模非常有限,而且持續時間短暫的局部衝突,絕時不能演變成一場無止境的地區戰爭。

明白了這個道理,杜奇威就不得不放棄軍人的想法,用政客的手段來處理問題。

不得不說。在對杜奇威身份的認識上,裴承毅把握得非常準確。

杜奇威開始部署作戰任務的時候,裴承毅也進入了最佳狀態。

明??打手?4日夜間,裴承毅召開戰前會議,開始安排作戰任務。

雖然軍情局還沒有送來最新的情報,第西艦隊的行蹤仍然無法確定,但是裴承毅考慮了一天之後,斷定決戰已經鄰近,決戰隨時有可能爆。

裴承毅是根據什麼做出這一判斷的呢?圓讀最斬章節就選淚書吧?甩凹鵬?齊全

也許誰也說不清楚。只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戰前會議結束之後,裴承毅把華劍鋒單獨留了下來,要求未來的共和國海軍司令立即聯繫正在南大西洋上活動攻擊潛艇,只要逮住機會就要下手,但是絕對不要攻擊第四艦隊。

從這道命令來看,裴承毅已經動了殺心。

序十三雄鷹展翅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37章 變策序一利劍出鞘第90章 天羅地網第18章 責任第49章 戳破牛皮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36章 栽贓嫁禍第33章 戰爭令第53章 新式戰爭第31章 島內風波第23章 問題累積第76章 有限反擊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58章 空中走廊第24章 撲朔迷離第53章 新式戰爭第12章 鎖定目標第21章 戰爭到來第32章 大殺器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23章 戰略屏障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69章 人質第33章 兩面三刀第37章 時過境遷第16章 關鍵決策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41章 埋頭做事第22章 動盪時代第2章 野心家第78章 主力艦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83章 戰爭動員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24章 推銷戰爭第69章 階段性勝利第45章 弱國強兵第42章 大顯神威第81章 早死晚死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85章 打就打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25章 加速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70章 換位指揮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56章 盛極而衰第141章 佯攻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24章 軍事顧問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22章 傳奇人物第15章 新興時代第14章 收復失地第51章 刀尖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64章 別無選擇第7章 潛移默化第87章 艦隊北上第66章 多種可能第54章 交換立場第91章 來勢洶洶第58章 爭分奪秒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7章 攔截第62章 溝通第11章 全面打擊第21章 雄獅之心第95章 前程第62章 驚弓之鳥第54章 中堅力量第61章 由冷轉熱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09章 決戰戰場序十五運籌帷幄第44章 豪賭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49章 戳破牛皮第51章 堅守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157章 東家出面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45章 弱國強兵第133章 高地第80章 第一次第75章 戰爭爆發第151章 地區化第24章 驟變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36章 黃金搭檔
序十三雄鷹展翅第6章 戰爭策劃者第37章 變策序一利劍出鞘第90章 天羅地網第18章 責任第49章 戳破牛皮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36章 栽贓嫁禍第33章 戰爭令第53章 新式戰爭第31章 島內風波第23章 問題累積第76章 有限反擊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58章 空中走廊第24章 撲朔迷離第53章 新式戰爭第12章 鎖定目標第21章 戰爭到來第32章 大殺器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23章 戰略屏障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69章 人質第33章 兩面三刀第37章 時過境遷第16章 關鍵決策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41章 埋頭做事第22章 動盪時代第2章 野心家第78章 主力艦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83章 戰爭動員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24章 推銷戰爭第69章 階段性勝利第45章 弱國強兵第42章 大顯神威第81章 早死晚死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85章 打就打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25章 加速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70章 換位指揮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56章 盛極而衰第141章 佯攻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24章 軍事顧問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22章 傳奇人物第15章 新興時代第14章 收復失地第51章 刀尖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64章 別無選擇第7章 潛移默化第87章 艦隊北上第66章 多種可能第54章 交換立場第91章 來勢洶洶第58章 爭分奪秒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7章 攔截第62章 溝通第11章 全面打擊第21章 雄獅之心第95章 前程第62章 驚弓之鳥第54章 中堅力量第61章 由冷轉熱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09章 決戰戰場序十五運籌帷幄第44章 豪賭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49章 戳破牛皮第51章 堅守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157章 東家出面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45章 弱國強兵第133章 高地第80章 第一次第75章 戰爭爆發第151章 地區化第24章 驟變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36章 黃金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