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攻堅戰

打漢城,絕對是“軍事學”的一大難題。

暫且不論柳宗純給第3集團軍司令金俊男上將下達的死守命令,對任何軍隊來說,攻打一座擁有2000多萬人口、30多萬守軍的大城市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何況守衛漢城的韓軍很可能不止35萬。

39軍攻佔富川與仁川后,金俊男在漢城下達了總動員令,要求所有16歲到54歲的男性公民參加城防作戰。雖然真正拿起武器的並不多,大多數被動員民衆參加了防禦陣地的修建工作,沒有成爲戰鬥人員,但是按照軍情局估計,守城的韓軍兵力肯定超過50萬,其中大約20萬爲新近動員的“民兵”。

守軍多少還是次要問題,主要問題是漢城地形易守難攻。

韓軍在漢城設了5道防線。最外圍是由議政府、城南等衛星城鎮爲依託的“點線結合”防區,通過炸斷高架橋、堵塞主要公路、在重要地段設置雷場等手段,韓軍爲進攻部隊設置了重重障礙;第二層是以環城高速公路爲界的“防禦圈”,通過在高速公路外圍佈設縱深超過500米的雷場、在高速公路內側構建交錯防禦陣地的方法,韓軍將此作爲守衛漢城的主要防線;第三層是建立在各主要城區上的“城市防禦區”,韓軍在城區內的每條街道上設置路障、在每棟建築上設置火力點,再利用城市下水道建立地下防禦體系,將此作爲打擊進攻部隊的主戰場;第四層是各大主要城區的“核心陣地”,韓軍在各大商業區的高層建築上安裝了爆破裝置,只要進攻部隊攻入主城區,韓軍就將炸垮高層建築,將上百米、甚至數百米的高樓大廈當作打擊敵人的武器;最後就是以漢江兩岸爲核心的“中心防區”,韓軍城防司令部就部署在漢江北岸的龍山家族公園內,如果進攻部隊打到這裡,韓軍將炸斷漢江上的所有橋樑與浮橋備與敵人同歸於盡。

用柳宗純的話來說,漢城將界上規模最大的中國軍人墓地!

硬攻肯行,蘇勁輝不會讓39軍的官兵白白送死。

15日夜間裴承毅下達作戰命令後,39軍6個戰鬥旅陸續進入進攻陣地。

與以往的攻戰一樣先進行的仍然是火力準備。

整個夜晚。漢城都籠罩在炸閃光、炮口閃光、以及烈焰發出地火光之中。

爲了最大限度地摧毀軍地防禦體系。H-6M機羣在15日夜間與16日凌晨總共出動3次。每次均以最大載彈量(H-6M內部彈艙可以攜帶36~千克級炸彈。還可以在機翼掛架上攜帶24枚克級炸彈。總載彈量爲15~:)起飛。向漢城投擲炸彈270、其中燃燒彈1800~:。

失去防空系統地韓軍只能用高射炮攔截轟炸機羣。

據一些H-6M飛行員回憶。當時韓軍動用了口徑在76毫米以上地高射炮因爲轟炸機羣地飛行高度在5500米以上。仍然有少量高射炮炮彈在機羣內爆炸。只是沒有對轟炸機構成威脅。

從韓軍大量使用探照燈來看。漢城地防空部隊嚴重缺少高射炮火控雷達。

6M機羣大規模轟炸對韓軍地心理威脅遠遠超過了實際殺傷效果。

雖然在轟炸中大量使用燃燒彈,但是H-6M投下的燃燒彈幾乎都是即將“過期”的老舊彈藥,實戰效果並不理想。總共投下的7200枚燃燒彈中然有500~餘枚沒有爆炸,失效率高達7%。後來韓軍給這些沒有爆炸的燃燒彈裝上引爆裝置,埋在道路兩旁,製成“路邊炸彈”,給9軍的進攻部隊造成了不小的威脅。

16日凌晨-9機羣登場。

與以往不同,執行轟炸任務的36架H-99全部攜帶“防區外彈藥撒佈器”,也就是射程超過250千米、通過慣性導航系統或者衛星導航系統控制飛行路徑、安裝了滑翔彈翼與動力系統的“子母炸彈”。

所有“防區外彈藥撒佈器”均攜帶反裝甲/人員兩用子彈藥。

1具質量爲850千克的“防區外彈藥撒佈器”攜帶了350枚各重15克的子彈藥子彈藥有獨立引爆系統,既可以設置爆炸時間(彈藥軍官經常將引爆時間設在幾十秒到幾十個小時之間且毫無規律),又可以爲彈藥安裝傳感器、由傳感器引爆。裝填千克炸藥的子彈藥對裝甲目標的殺傷半徑不會超過5米人員的殺傷半徑在15米左右。因爲城市街道的寬度一般在30米以內,所以子彈藥特別適合用於城市作戰。

36架H-9總共投擲了864枚“防區外彈藥撒佈器”。

不是毫無規律的轟炸,而是按照蘇勁輝制訂的方式進行轟炸。

利用30多萬枚子彈藥製造的“隔離帶”,進攻部隊將議政府方向上、面

平方千米的韓軍防禦陣地切割了出來。

這裡將成爲39軍撕開韓軍防線的突破口!

16日凌晨2點30,H-99機羣剛剛離開,進攻前的火力準備開始了。

蘇勁輝對航空兵與炮兵的火力打擊做了明確分配,航空兵負責縱深遮斷轟炸,炮兵負責壓制性火力打擊。

空軍的200多架戰術戰鬥機分成1C個機羣,反覆轟炸議政府南面的韓軍陣地。另外還有2個機羣的多架戰鬥機在戰場附近待命,隨時準備對試圖向議政府方向進發的韓軍進行打擊。

3個軍直屬炮兵的上千門火炮與火箭炮對議政府的韓軍陣地進行了反覆炮擊。

火力準備還未結束,陸航多架直升機繞過議政府,向漢城逼近。雖然39軍陸航旅配備的都是運輸直升機,但是這些直升機都能臨時增添火控設備,在短翼下攜帶對地攻擊武器,還能在兩側艙門上架設航空機槍與航炮,客串武裝直升機。

機羣的務只有一個,監視“隔離帶”。

如果韓軍膽敢向議政府方向進發,直機機羣有兩個選擇,一是用攜帶的武器將韓軍打回去是呼叫火力支援。

這麼做的目只有一個,讓裝甲392與裝突395旅順利攻佔議政府。

,最後一輪“火力準備”達。

空軍的24J-14戰鬥機在裝隊進攻路線上以500米的間隔距離投下了96枚15~:重的溫壓彈除韓軍埋設在陣地外圍的地雷。

用溫壓彈排雷,是既簡單快捷的方式。

不管多先進的地雷,都有“壓發引爆裝置”,只要被人員踩踏、或者被車輛碾壓,就會自動引爆。即便在開闊地帶,溫壓彈也能在數秒內製造出數個到數十個大氣壓的壓力,從而引爆附近的所有地雷。

30,地面進攻開始。

衝在最前面的是安裝了掃雷鏟的主戰坦克,後面則是由裝甲392旅與裝突395混編的裝甲進攻部隊。

沒費多少力氣裝甲部隊撕開了韓軍的外圍防線,衝入韓軍陣地。

見到共和國的裝甲部隊毫髮未損的穿過雷場,剛剛捱了2個小時炮擊與轟炸的韓軍頓時失驚慌失措,部分穿上制服不久的韓軍“民兵”認爲共和國陸軍得到了上蒼幫助,不然那些地雷爲什麼沒有引爆?

裝甲突擊戰,迅速演變成掃蕩戰。

當倉促逃竄的韓軍發現退路已經被堵死之後紛放下武器,就地向共和國裝甲部隊繳械投降。

天亮的時候,裝甲部隊攻佔了議政府韓軍指揮部。

掃蕩戰鬥在11點之前結束。

在這場短促的戰鬥中,大約11C00韓軍被擊斃,38000韓軍做了戰俘。

蘇勁輝在12點之前到達議政府時運送物資的車隊正在將成千上萬的韓軍運往後方的戰俘營,交給朝鮮國防軍看管。

第一輪進攻打得非常順利,甚至讓蘇勁輝都有點意外。

按照蘇勁輝的估計17日天黑前攻佔議政府就非常不錯了。

命令後勤部隊加快物資運送速度之後,蘇勁輝讓2個戰鬥旅抓緊時間休整。

當天下午裝甲393旅與裝突394到達議政府。

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蘇勁輝必須集中力量發動進攻。因此他只派了2個戰鬥旅向南迂迴斷韓軍第3集團軍與外界的聯絡。

傍晚,裝甲3911旅攻佔古川裡,切斷了漢城與水原的聯繫。

裝突396旅在稍微晚一點的時候佔領了城南,完成了對漢城的包圍行動。

到此,韓軍第3集團軍的30多萬部隊被徹底包圍,僅有聚集在水原的5個韓軍步兵師在39軍的包圍圈之外。

不管韓軍有沒有打算“解圍”,39軍的進攻都將在夜間再次開始。

是否救援被圍困的第3集團軍主力部隊,確實是韓軍需要好好考慮的問題。丟掉漢城是遲早的事情,而丟掉戰鬥力最強的第3集團軍,韓軍就將失去守衛國土的最後一支主力軍團,後面的戰鬥更不可能取勝。

裴承毅也在這個時候意識到水原的韓軍會在夜間北上,給蘇勁輝發去了警告。

蘇勁輝也很清楚,在徹底喪失希望之前,韓軍不會放棄最後的努力。因此,在部署進攻作戰的時候,他沒有讓裝甲3911旅與裝突396旅投入戰鬥,而是讓2個旅做好迎戰水原韓軍步兵師的準備工作。

派個戰鬥旅對付水原的5個韓軍步兵師,蘇勁輝花了大本錢。

重點仍然是進攻漢城,只要打下漢城,水原的韓軍就會主動向南撤退!

第19章 分家大會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53章 不宣而戰第133章 假投降第31章 兩重天第55章 鞭長可及第51章 步步逼近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85章 決戰跡象第95章 陡增變數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30章 英雄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14章 苗頭第87章 拼盡全力第82章 調整第96章 斷臂自救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85章 決戰跡象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18章 民間力量第65章 隨機應變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40章 窗戶紙第120章 戰爭不相信眼淚第19章 請求援助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60章 絕不拋棄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12章 由守轉攻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23章 何去何從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21章 替代品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54章 反省第35章 主動迎戰第62章 絕對優勢第28章 準備計劃第7章 潛移默化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33章 各有所需第17章 大戰在即第74章 傳奇部隊第82章 借題發揮第86章 空中夾擊第20章 雙簧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1章 導火索第14章 真實身份第8章 突然襲擊第95章 搶先攻擊第69章 命不該絕第48章 誰綁架誰第13章 亮牌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17章 大戰在即第55章 鞭長可及第56章 由海向陸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59章 積極應對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21章 戰爭到來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60章 造勢第18章 點火第1章 強國夢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10章 生存法則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章 出發第18章 漁翁之利第36章 風雲突變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30章 棋子第81章 因勢利導第11章 轉機第90章 天羅地網第73章 新紀錄第73章 涌而上第90章 爆炸效應第27章 戰爭決心第130章 登陸美國
第19章 分家大會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53章 不宣而戰第133章 假投降第31章 兩重天第55章 鞭長可及第51章 步步逼近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85章 決戰跡象第95章 陡增變數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30章 英雄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14章 苗頭第87章 拼盡全力第82章 調整第96章 斷臂自救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85章 決戰跡象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18章 民間力量第65章 隨機應變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40章 窗戶紙第120章 戰爭不相信眼淚第19章 請求援助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60章 絕不拋棄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12章 由守轉攻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23章 何去何從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21章 替代品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54章 反省第35章 主動迎戰第62章 絕對優勢第28章 準備計劃第7章 潛移默化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33章 各有所需第17章 大戰在即第74章 傳奇部隊第82章 借題發揮第86章 空中夾擊第20章 雙簧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1章 導火索第14章 真實身份第8章 突然襲擊第95章 搶先攻擊第69章 命不該絕第48章 誰綁架誰第13章 亮牌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17章 大戰在即第55章 鞭長可及第56章 由海向陸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59章 積極應對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21章 戰爭到來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60章 造勢第18章 點火第1章 強國夢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94章 變色龍的國家第10章 生存法則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章 出發第18章 漁翁之利第36章 風雲突變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30章 棋子第81章 因勢利導第11章 轉機第90章 天羅地網第73章 新紀錄第73章 涌而上第90章 爆炸效應第27章 戰爭決心第130章 登陸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