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出山

bookmark

紀佑國不但不顯老,甚至比幾年前還要精神得多

不再過問國事,紀佑國戒掉了很多壞習慣,生活更有規律,身體自然更加健康。

在紀佑國面前,王元慶“規矩”了許多。

“也就是說,準備打了?”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中央已經統一意見,老趙讓我具體負責。”

“以你的能力,完全能夠勝任。”紀佑國的態度很明確,不會干預國家大事。

“其實……”王元慶遲了一下,說道,“我這次來不是請教這些問題,而是有件事要麻煩紀老。”

紀佑國皺了下眉頭,沒有問是什麼事。

王元慶很清楚紀佑國的性格,說道:“做決策時,我提出趁此機會與臺灣和平統一,老趙肯定了我的意見。”

“和平統一?”紀佑國的神態立即變了。

見到紀佑國開口。王元慶知道有戲。沒多說什麼。

“看來。你地長進不小嘛。還學會釣我地胃口了。”

王元慶呵呵一笑。說道:“不是釣胃口。只是不敢班門弄斧。”

紀佑國笑着搖了搖頭。“你怎麼知道我會幫忙?”

“祖國和平統一是每一個炎黃子孫地夙願……”

“得了。又來這一套。”紀佑國嘆了口氣。說道。“你地想法沒錯。現在確實是和平統一地最佳時機。只是不能操之過急。”

王元慶點了點頭,擺出一副請教的樣子。

“你跟我幾十年,應該知道一些事情。”紀佑國端起茶杯,沉思一陣,說道,“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前,我就考慮過統一問題。當時地情況,我們不可能以和平手段統一海峽兩岸,戰爭地代價非常高昂,承受損失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第四次印巴戰爭讓我放棄了這個想法,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你也知道。主要還是戰爭代價太高,我們不能拿同胞的性命、拿整個中華民族的財富當兒戲。如果能夠和平統一海峽兩岸,不但能夠實現民族大團圓,還能給子子孫孫留下一個更加完整的祖國。”

王元慶點了點頭,紀佑國的這些想法他都清楚。

早在2014年,紀佑國就讓彭茂邦制訂了相關的作戰計劃,準備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動統一戰爭。隨後爆的第四次印巴戰爭徹底打亂了紀佑國的部署,也讓紀佑國現了另外一種統一海峽兩岸地方法。

第四次印巴戰爭的結果不算圓滿,影響卻非常廣泛。

作爲共和國自20紀70年代末以來第一次對外戰爭,共和隊在戰場上的表現可以用“完美”形容。強大的空中打擊能力與制海作戰能力給予島內當局巨大震撼,直接結果是藍綠兩營徹底決裂。

藍營頻繁與大陸接觸,推動兩岸關係展。

在野地綠營迫於無奈,繼續高舉“”大旗,愈行愈遠。

政治分裂,必然導致社會分裂。

“統獨”之爭在島內愈演愈烈,一度導致島內局勢動盪不安。

東海戰爭成爲島內局勢的重大轉折點。

共和隊在戰場上表現出地強悍戰鬥力對島內民衆的影響還不明顯,畢竟不久前共和隊有過類似表現。日本在兩場衝突中慘敗、金融系統崩潰、國內生報道、軍政府上臺,以及成功收復釣魚島,對島內民衆造成的影響更加突出。

前讓部分還算理智的綠營人士不得不反思。

日本在一場主要依靠海空力量的小規模海上衝突中大敗虧輸,有什麼資格與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對抗?沒有制空權、制海權,日本向臺灣投送兵力都辦不到,用什麼辦法“捍衛”臺灣?日本國內基礎如此脆弱,一場小規模衝突就導致內亂,臺灣有事地時候,日本能做什麼?《周邊事態法》無疑是一紙空文。

後讓絕大部分藍營人士堅定了立場。

名義上,釣魚島屬臺灣彭佳縣,大陸早已承認。數十年來,臺灣保釣人士比大陸保釣人士積極得多。雖然島內當局一直強調釣魚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當時在任地島內最高領導人年輕的時候還參加過保釣行動,但是從未採取實質性地行動,更不可能像大陸那樣出兵收復釣魚島。

利用這個機會,紀佑國離任前對臺灣展開了被西方稱爲“釣魚攻勢”的積極行動。

大陸仍然承認釣魚島屬臺灣彭佳縣治內,只是臨時“代管”。201年底,紀佑國派國務委員秘密赴臺,與臺灣當局協商釣魚島地行政管轄問題,以此爭取臺灣在和平統一問題上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行動。雖然這次秘密接觸沒有收到多大成效,但是影響卻非常重大。王元慶親自負責相關工作,知道紀佑國向臺灣當局做出了三點承諾:一是給予臺灣高度自治權,二是確保臺灣當局領

所有利益,三是仿照香港模式、允許臺灣在部分國自己的聲音。爲此,紀佑國提出“三步走方案”:先深化兩岸經濟、文化、旅遊與學術上的合作交流,其次兩岸在外交領域統一步調、用同一個聲音說話,最後在實現共同安全防禦的基礎上實現兩岸和平統一。

此時紀佑國就明確了兩岸和平統一的基本原則。

全球性金融危機、經濟危機與大蕭條相繼爆,按照紀佑國早已制訂好的和平統一方針,趙潤東加快了前進步伐。

全球貿易大戰中,大陸沒對一種臺灣產品與一家臺灣企業施加懲罰性與歧視性政策。

在此之前,大陸已經是臺灣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到2022年,大蕭條觸底地時候,大陸在臺灣總貿易額中佔地比例超過75。大陸的“開放政策”,讓數百萬臺灣同胞保住了飯碗,讓數萬臺灣企業避免破產。據大陸的官方統計,在2018年到2022年,短短5年間,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利潤高達萬億新臺幣,相當於大陸爲每一個臺灣同胞“補貼”了1萬新臺幣!

雖然在2023年,大陸在臺灣貿易中所佔比例有所降低,但是大陸與臺灣的經濟已經緊密聯繫在一起,沒有任何人、任何勢力能夠割斷兩岸經貿往來。綠營死硬份子都不得不承認,大陸用經濟“綁架”了臺灣。

在此期間,共和國陸軍在老撾戰爭與越南戰爭中大展身手。

南海戰爭一舉收復南沙羣島與南海領海,大大激了臺灣民衆的愛國熱情。

只是,接下來趙潤東把重點放到了東北亞,對臺灣的“熱情”有所降低。

在此情況下,“退隱”的紀佑國主動擔負起了重任。

相對而言,紀佑國在臺灣同胞心目中的地位遠遠超過了趙潤東。一是紀佑國爲文官出身,而趙潤東是軍人出身;二是紀佑國主動與臺灣改善關係,趙潤東卻沒有太多表示;三是紀佑國主動放棄第三次出任國家元的“民主”作風更受臺灣同胞支持;最後是紀佑國對待商人地開明態度,讓臺灣同胞獲益匪淺。

幾年間,紀佑國用最合理,也是最恰當的方式推進兩岸和平統一。

潘雲生提出請紀佑國出山,正是因爲這個原因。

“看來,你們是存心不想讓我過安穩日子了。”紀佑國打破沉默,說道,“這事我得考慮一下,畢竟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王元慶暗暗鬆了口氣,紀佑國說“考慮”,基本上等於答應了。

“當然,不要抱太大的希望。”紀佑國勉強笑了下,說道,“我很清楚你的想法,但是有一點你沒有考慮到。”

“什麼?”王元慶皺起了眉頭。

“主動參加半島戰爭,會不會對兩岸和平統一造成負面影響?”

王元慶愣了一下,立即露出萬分佩服地神色。

“別這麼看着我,我不相信你沒想到,是你故意沒有提出來。”紀佑國似乎看穿了王元慶的想法,“積極參戰,對解決朝鮮半島問題與日本問題都有莫大好處,可是會讓臺灣當局認爲我們以此要挾,談不成就打。”

“我會小心應付。”

“必須小心應付,最好能夠有一個足夠地參戰理由,讓全世界都相信我們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出兵朝鮮。”紀佑國摸了摸下巴,說道,“特別是宣傳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不能有辦點馬虎。”

“這件事情我親自負責。”

紀佑國點了點頭,說道:“還有,政府最好儘快派人過去,出兵前與臺灣通氣。雖然不用提前好幾天,但是得提前幾個小時。用開明,包納的態度,讓臺灣當局覺得我們是值得信賴的兄弟,才能推動兩岸和平統一。”

王元慶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其他的,我還要考慮一下,想到了再給你打電話。”

“或許,可以讓彥博等人揮點作用,充分利用民間力量。”

“這是肯定的,時機成熟後我會親自找彥博商量。”紀佑國又摸了摸下巴,說道,“其他方面,我相信你地能力。有老趙盯着,還有老彭與小潘暗中幫忙,輪不到心。只有一點,我要格外提醒你,千萬不要低估任何一個敵人。”

王元慶立即點頭,說道:“我會重視任何一個對手,絕不會有半點掉以輕心。”

紀佑國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

王元慶也沒再打擾紀佑國,當天下午就離開廈門返回北京。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啥票啥支持都來點

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5章 有理有據第98章 東衝西突第95章 眼高手低第25章 權力交接第27章 擋箭牌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89章 禍不單行第69章 階段性勝利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28章 硝煙升起第20章 愈演愈烈第18章 軍長大會第22章 傳奇人物第75章 內外並重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115章 攻堅戰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28章 親自動手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11章 相互試探第24章 出山第75章 地面戰鬥第6章 前程第96章 風暴高潮第10章 轉折點第86章 奔赴戰場序七死亡遊戲第75章 一擁而上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30章 影子戰士第62章 攻防抉擇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25章 變臉第36章 天助我也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26章 領袖第46章 特殊存在第113章 倒計時第84章 排兵佈陣第47章 兔死狗烹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48章 玩火者第9章 民間力量第108章 選擇第157章 東家出面序十一秘密轉運第49章 退縮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15章 戰略威脅第83章 最後席位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29章 心態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58章 利益交換第73章 大權在握第63章 轉變思想第8章 最終目的第64章 龍出昇天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35章 意外收穫第60章 絕不拋棄第2章 分水嶺第68章 必爭之地第75章 戰爭爆發第5章 盟友第72章 歸宿第56章 雙面間諜第23章 危機四伏第60章 協同作戰第53章 當務之急第39章 提前參戰第94章 死亡競賽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64章 不謀而合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68章 文化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87章 強力佯攻第72章 代理人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81章 早死晚死第31章 真情流露第42章 聯合國大戲臺第56章 連唬帶嚇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24章 出山序十七偃旗息鼓第51章 潛艇殺手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30章 影子戰士
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5章 有理有據第98章 東衝西突第95章 眼高手低第25章 權力交接第27章 擋箭牌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89章 禍不單行第69章 階段性勝利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28章 硝煙升起第20章 愈演愈烈第18章 軍長大會第22章 傳奇人物第75章 內外並重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115章 攻堅戰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28章 親自動手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11章 相互試探第24章 出山第75章 地面戰鬥第6章 前程第96章 風暴高潮第10章 轉折點第86章 奔赴戰場序七死亡遊戲第75章 一擁而上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30章 影子戰士第62章 攻防抉擇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25章 變臉第36章 天助我也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26章 領袖第46章 特殊存在第113章 倒計時第84章 排兵佈陣第47章 兔死狗烹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48章 玩火者第9章 民間力量第108章 選擇第157章 東家出面序十一秘密轉運第49章 退縮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15章 戰略威脅第83章 最後席位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29章 心態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58章 利益交換第73章 大權在握第63章 轉變思想第8章 最終目的第64章 龍出昇天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35章 意外收穫第60章 絕不拋棄第2章 分水嶺第68章 必爭之地第75章 戰爭爆發第5章 盟友第72章 歸宿第56章 雙面間諜第23章 危機四伏第60章 協同作戰第53章 當務之急第39章 提前參戰第94章 死亡競賽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64章 不謀而合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68章 文化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87章 強力佯攻第72章 代理人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81章 早死晚死第31章 真情流露第42章 聯合國大戲臺第56章 連唬帶嚇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24章 出山序十七偃旗息鼓第51章 潛艇殺手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30章 影子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