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全線吃緊

陌日上午,裴承毅來到戰術指揮中心時。袁晨皓向他介紹,邸入晚上的戰鬥情況。

“辦法已經想過了,印軍的野戰防空力量沒被全部摧毀,向蘭契派遣垂直起降運輸機的風險非常大。”袁晨皓點燃香菸,貪婪的抽了兩大口,“瓦拉納西的戰鬥很激烈,出軍強渡恆河之後,在巴特那西面的阿拉鎮、宋河下游處遭到印軍頑強阻擊。戰術航空兵正在全力轟炸阿拉守軍,支援出軍渡過宋河。最大的問題是,出軍的後勤補給線在巴特那附近被印軍切斷,雖然空突心旅已經趕了過去,但是運送作戰物資的車隊現在還停留在穆扎法爾布爾,要等到空突打手 引旅肅清了補給線路兩側的印軍後才能出發。爲此,我調整了戰術空運力量,爲出軍空投作戰物資。”

“也就是說,空降打手 貿旅沒有得到空投支援?”

袁晨皓點了點頭,說道:“我一直在設法聯繫李東石,但是一直沒有聯繫上。聽通信參謀說,空降囫旅的定向通信頻道一直聯繫在醫療救助頻段上,大概李東石手裡的重傷員太過,不得不優先救助傷員。根據昨天傍晚收到的消息,空降回旅最需要醫療救助,李東石多次請求派垂直起降運輸機接走傷員,只是至今沒有安排過來。”

裴承毅長出口氣,說道:“設法再送一套定向通信設備過去。”

“正在安排,只是空運力量很緊張,上午的空運工作都安排滿了。下午才能派運輸機去蘭契。”

“加爾各答方向上的戰鬥進展得怎麼樣了?”

“比預料的順利得多,凌雲霄已經派出了第二個戰鬥旅,加登裡奇的大規模戰鬥在上午就能結束,下午掃蕩城區內的殘餘印軍,刀軍在今天晚上就能睡個安穩覺了。”

裴承毅點了點頭,說道:“聯繫空突回旅,刀軍攻佔加登裡奇之後。馬上出發攻打坎寧港。還有,讓空突打手 引旅同時完成攻佔任務。”

袁晨皓抽了兩口煙,沒有多說什麼。這些是早已安排好的作戰任務。

“聯繫兩棲突擊艦隊了嗎?”

“已經聯繫了,正在北上。如果一切順利,兩棲突擊艦隊將在空突舊旅攻佔坎寧港之後到達,運送作戰物資的船隊預計將在十八日夜間到達。”

“按照計戈行動吧,讓兩棲突擊艦隊儘快參加戰鬥。”

沒有多耽擱時間,裴承毅讓袁晨皓離開了戰術指揮中心。雖然袁晨皓必須抓住自我表現的機會,爲將來的晉升打下基礎,但是幾天下來。他每天只休息不到3個小時,擔負起了大部分的戰術指揮任務,早已累得筋疲力盡了。

等袁晨皓離開,裴承毅重新檢查了工遍戰術部署?

把兩棲突擊艦隊派上去,不是爲了打登陸戰役,而且兩棲突擊艦隊也沒有打登陸戰役的資本,因爲運來的2個陸戰旅已經在吉大港上岸了。裴承毅看重的也不是兩棲突擊艦隊的登陸作戰能力,而是其強大的兩棲投送能力。所謂的“投送能力”既可以用來投送陸戰隊這樣的作戰部隊,也可以用來投送作戰物資。

控制坎寧港,將是攻打加爾各答作戰行動的關鍵一步。

爲此,裴承毅讓77軍首先猛攻加登裡奇,起到一箭雙鵰的作用,即在牽制加爾各答印軍主力部隊的同時。獲得支援彌軍與歹軍的地面通道。

爲了達到第二個目的,裴承毅還的做兩件事,一是佔領戴蒙德港,而是把到達坎寧港的物資運往戴蒙德港,再由戴蒙德港運往加登裡奇,最後用從加登裡奇出發的鐵路與公路把物資運往彌軍與歹軍。

關鍵就在戴蒙德港,問題也在戴蒙德港。

作爲恆河河口歷史最悠久的港口之一,現在的戴蒙德港遠沒有歷史上那麼輝煌。受地理因素,特別是每年由恆河帶來的數十億噸泥沙的影響。戴蒙德港早已被坎寧港取代,從原先能夠接納萬噸級大型船舶的商業港口退化成了只能容納千噸級遠洋漁船的漁港。照此趨勢發展下去,要不了二十年,戴蒙德港的航道就將被泥沙堵塞,變成一座死港。因爲戴蒙德港的吞吐能力極爲有限,所以運載作戰物資的遠洋船舶無法進入,只能前往坎寧港。運輸車隊從坎寧港出發,前往加登裡奇,必須經過恆河東岸的加爾各答。如此一來。裴承毅要麼一口氣打下加爾各答,要麼另尋出路。前者不太現實,即便拿到超級炸彈,也要好幾天才能打下加爾各答,而彌軍與歹軍攜帶的作戰物資最多堅持3天。辦法不是裴承毅想出來的,而是袁晨皓想出來的。

先讓船隊進入坎寧港,然後用兩棲突擊艦隊把物資運往戴蒙德港。兩棲突擊艦隊的登陸艦上有載重能力召噸的氣墊登陸艇,以及大量運輸機。別說把物資運入戴蒙德港,如果有必要,甚至能夠用氣墊登陸艇與運輸機把物資送到彌軍與歹軍的手上。考慮到直接支援藥軍與驢軍的巨大風險,裴承毅決定多費點心思。至少在摧毀孟加拉灣沿岸地區的印軍岸防反艦導卑陣地之前,不能讓兩棲突擊艦隊冒險。

按照這套思路,兩棲突擊艦隊每天能將大約暖燉物資送往戴蒙德港。

雖然彌軍與歹軍的日物資消耗量超過了聯口噸,根據沿途印聳的抵抗強度,每天

“ 要消耗及四到口口燉作戰物資。但是在每天獲得墜噸資的情況下,兩個軍能夠多堅持3天左右。

這3天,對攻打加爾各答,打通鐵路運輸線至關重要。

當然,裴承毅也不是很擔心加爾各答方向上的作戰行動。

印軍在加登裡奇的表現證明了裴承毅的猜測,即留在加爾各答的全是二線部隊,動員的作戰部隊也非常有限。

刀軍佔領加登裡奇之後,將與糾軍對調身份。

到時候,負責攻打加爾各答的將是共和國陸軍中戰鬥力最彪悍的糾軍。

加爾各答的印軍二線部隊頂得住弛軍的進攻嗎?

要知道,當年駐守漢城的刃萬韓軍主力部隊都敗在了凹軍的手下。

更重要的是,如果戰役進展順利,在凹軍攻打加爾各答的時候,凹軍與引軍已經完成了恆河西岸地區的掃蕩工作。即便墜軍與引軍的主要任務是從薩希下根向西推進,掃蕩比哈爾邦南部地區的殘餘印軍,到達勒基瑟賴之後向巴特那推進,引軍則南下攻打恰爾肯德邦,攻打波卡羅鋼城,增援困守藍色的空降閩旅,只要情況有變,裴承毅隨時可以讓墜軍或者引軍南下參加攻打加爾各答的作戰行動,或者打通從勒基瑟賴到克勒格布爾個於西孟加拉邦西南,距離加爾各答大約打手 力千米,爲%軍與歹軍南下的重要後勤補給中心的鐵路線,從而降低加爾各答對整個作戰行動的影響。再不濟,裴承毅還能讓墜軍與引軍一同南下,首先替蘭契的空降圃旅解圍。然後打通從蘭契出發,經勞爾克拉位於奧里薩邦北部的交通樞紐中心。最終到達孟加拉灣沿岸地區的鐵路線,爲藥軍與歹軍提供後勤保障。

也就是說,裴承毅爲彌軍與歹軍南下掃蕩孟加拉灣沿岸地區做了三手準備。

只要有一條線路打通,並且保持下來,藥軍與歹軍的進攻行動就不會受到影響。

瓦拉納西方向匕的戰鬥非常值得考慮,得到了裴承毅的高度重視。

裴承毅並不擔心空降口3旅能不能守住瓦拉納西,之前的戰鬥已經表明,空降乃旅的實力不在空降囫旅之下,依託堅固的防禦陣地,能夠抵抗數倍的強敵。更重要的是;空降打手 乃旅的陣地前付出更大的代價。

真正值得考慮的是要不要讓驅軍參戰。

孟加拉國已經同意讓凹軍入印參戰,畢竟除了盤踞在阿薩姆邦與梅亞加拉邦等地區的印軍對孟加拉國北部地區有一定威脅之外,孟加拉國完全不用考慮本土安全了。因爲有萬軍的存在,北面的印軍也很難威脅到孟加拉國。在此情況下,讓凹軍參戰,不但能夠減少孟加拉國的負擔凹軍駐孟的物資消耗由孟加拉國承擔,還能博得共和國的好感。爲孟加拉國控制西孟加拉邦提供幫助。

現在的問題是,尼泊爾會不會同意讓努軍參戰?

裴承毅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因爲尼泊爾不是孟加拉國。

雖然共和國軍隊已經在東線戰場上取得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重大勝利。解除了尼泊爾東部地區受到的威脅,但是尼泊爾西部地區仍然不太穩定,如果不是巫軍的存在,印度很有可能入侵尼泊爾。

如此一來,在本土安全得到決定性的保障之前,尼泊爾不大可能放走軍。

換個角度,裴承毅也不願意在此時動員最後一個裝甲軍。

按照裴承毅的戰役部署,驅軍將是戰役後期向印度西部地區推進的主力部隊,而且將成爲西線總決戰的絕對主力。讓軍過早投入戰鬥,除了會削弱巫軍的戰鬥力之外,還會暴露裴承毅的戰役企圖。

當然,要不要讓召軍參戰,得由戰場局勢決定。

出軍已經在印度內地突擊了心多千米,雖然其幕現一直讓人歎爲觀止,但是作爲一支編制規模並不大的戰略反應軍,出軍已成強弩之末。在宋河東岸遭到印軍阻擊,不得不放慢行軍速度,就能證明凹軍遇到了麻煩。

最大的麻煩,還是官兵的精神狀態。

如同刀軍這樣的突擊部隊,還能在戰鬥間歇的時候休息幾個小時,而出軍擔任大縱深突擊任務,四周都是印軍,根本不可能在行軍途中得到休息的機會。雖然裴承毅沒有親臨前線,但是以他的判斷,皿軍的官兵肯定疲憊不堪。

與落軍一樣,擔任支援任務的空突心旅也到了極限狀態。

能夠把希望寄託在即將西進的弘軍身上嗎?

即便不考慮讓弘軍在勒基瑟賴轉向前往蘭契,因爲凹軍也連續打了好幾天,所以官兵的狀態肯定不會好到哪裡去。就算墜軍能夠一口氣打到巴特那,並且打下巴特那,能不能支持出軍到達瓦拉納西都是個問題。

墜軍指望不上,就只能指望沒有參戰的預備隊了。

空降打手 臼旅肯定不行,空降部隊不適合配合地面部隊進攻。

只有空突打手 刃旅,最後一支沒有參戰的宴中突擊旅。

問題是,此時派上空突打手 旅。裴承毅,丫就沒有可以調動的空中突擊部隊了習雖然暫時沒有必要肚,門方向上投入空中突擊部隊,但是考慮到戰役後期的進攻行動,保留一支精力旺盛的空中突擊部隊肯定有必要。而且非常有必要。

怎麼辦?

權衡利弊之後。裴承毅在當天上午下達命令,讓空突舊旅包圍巴特那,但是不用攻打巴特那,等到弘軍到達之後,由凹軍攻打巴特那。隨後,裴承毅給空突打手 口旅下達了作戰命令:全速支。

只有這樣,才能及時讓空突舊旅得到休整,在戰役後期恢復戰鬥力。

如果打愕好,放在加爾各答方向上的3個空中突擊旅也有能在戰役後期恢復戰鬥力。

以空突圓旅的突擊能力,支援出軍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空突圓旅有完善的戰鬥編制,官兵的精神狀態也沒有問題。

完成這一部署之後,裴承毅才把注意力轉向蘭契。

空降打手 紹旅到底打得怎麼樣了?

最讓裴承毅頭痛的就是,無法及時聯繫上李東石。

雖然裴承毅並沒有指責李東石的意思,作爲戰地指揮官,李東石的首要任務就是確保軍隊的戰鬥力,但是在裴承毅看來,作爲旅長,李東石不應該經常離開指揮部,跑到前線去指揮戰鬥。如果需要旅長去指揮戰術行動,那麼設置營長、連長、排長這些基層軍官又有什麼意義呢?

讓參謀繼續設法聯繫上李東石後,裴承毅只能耐心等待。

此時,蘭契方向匕的戰鬥已經開始了。

空中打擊在天亮前結束,擔任支援任務的航空兵將按照前線指揮部的安排,在白天全力支援出軍,不會爲空降囫旅提供太多的支持。

李東石並不知道這一情況,因爲他必須面對蜂擁而來的印軍。

清晨的第一場戰鬥,印軍就從兩個方向上發起了進攻。

主力部隊從南面的蘭契市區出發,昨天晚上到達的印軍預備師從北面出發,同時對空降打手 溉營充分利用陣地上的防禦工事,連續打退了印軍的多次進攻。主要是印軍預備師缺乏裝甲力量,僅靠步兵衝鋒。根本不可能突破空降兵設置的交叉火力網。幾輪衝擊下來,除了在陣地外圍留下了成百上千具印軍官兵的屍體之外,印軍甚至沒能攻入空降努旅的防禦陣地。

關鍵在南面,印軍主力師可不好對付。

前兩次交手,輪番上陣的第!助營與第打手 湯營還佔了不少便宜,利用反坦克火力點與機動作戰的口2花幹掉了幾個輛印軍的坦克與步兵戰車。打退了印軍的進攻。到第三次交手的時候,情況就沒有這麼樂觀了。

吸取前兩次進攻的教,印軍在進攻前,首先用坦克的直射火力打擊暴露的火力點。

雖然這種“提前打擊”沒有對空降同旅的官兵構成多大威脅,因爲在印軍的進攻部隊攻上來之前,官兵們都躲在距離火力點不遠的地下工事內,不會提前進入火力點,但是這對後面的防禦作戰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等到官兵們進入戰壕的時候,只能利用臨時設置的火力點打手 阻擊印軍,加大了暴露的風險。

更要命的是,印軍用僅存的幾門重炮轟擊了口2化的掩體。

面對部署在蘭契市區南郊的印軍重炮,空降打手 力毫米迫榴炮的射程遠不如印軍的重炮,對印軍炮兵沒有威脅。

口一訛失去了掩體,只能在陣的上機動防禦,從而暴露在了印軍坦克的炮口下。

還好,李東石已經把2個營一半的戰車抽調給了第打手 強營的官兵頂住了印軍的第四次進攻。

中午,印軍停止了進攻。雖然印軍急切希望打下蘭契,因爲到達本杜的第三集團軍的作戰部隊越來越多,如果不能及時打下蘭契,第三集團軍就將徹底完蛋,但是印軍官兵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總不能讓官兵餓着肚皮戰鬥吧。

利用這個機會,李東石讓後勤營把熱騰騰的飯菜送上了陣地。

印軍停止進攻,絕對是反擊的機會。

吃午飯的時候,李東石把張志駛叫了過來,給第打手 照營安排了反擊

務。

口點馮分,絕大部分印軍還在忙着填飽肚皮的時候,張志駐率領的第打手 時超過五十千米的速度發起衝擊。

這輪衝擊不但打得狠,而且打得快。

突破印軍進攻陣地之後,除了安排兩個連重點打擊印軍物資囤積地點之外,張志駛並未下達減速戰鬥的命令,而是帶着裝甲突擊部隊一溜煙的衝過印軍陣地,然後從防禦陣地異面、也就是第打手 豌卓的防禦方向上返回。

等印軍反應過來的時候,張志馱已經帶着部隊趕了回來。

整個突擊只持續了不到馮分鐘。

這屯分鐘的戰鬥,爲空降閩旅的官兵贏得了一個相對平靜的下午。

第32章 差距第32章 穩住朝鮮第5章 不安因素第99章 火急火燎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58章 風雨來襲第16章 海軍革命第93章 全面調整第146章 攻堅戰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31章 暗算第8章 隨敗猶榮第181章 戰略博弈第35章 絕路第20章 愈演愈烈第143章 太極拳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1章 強國夢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121章 天軍登場序四深海之狼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33章 戰爭降臨第71章 意外驚喜第85章 戰略封鎖第11章 不良感覺第31章 干擾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26章 航母出擊第87章 強力佯攻第49章 回心轉意第37章 風起雲涌第76章 有限反擊第59章 積極應對第67章 秘密武器第36章 先進理念第18章 漁翁之利第47章 厲害關係第74章 情報網絡第115章 附帶影響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96章 突圍第17章 敏感話題第83章 中東攻略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59章 戰場求生第39章 鬥法第45章 部署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25章 逃生第77章 爲了消耗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20章 雙簧第46章 航母風波第39章 笑傲長空第50章 醍醐灌頂第48章 緊鑼密鼓第3章 日印結盟第10章 不可靠第35章 祖國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2章 門檻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82章 堅持路線第90章 大方向第65章 軍備競賽第10章 轉折點序九死裡逃生第46章 由守轉攻第92章 揀便宜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14章 三足鼎立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9章 不可告人第53章 當務之急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26章 關鍵情報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23章 毫無秘密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105章 佔領區第12章 艱難抉擇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46章 隔岸觀火第46章 航母風波第36章 致命決策第17章 養虎爲患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7章 戰爭部署第19章 安全基石
第32章 差距第32章 穩住朝鮮第5章 不安因素第99章 火急火燎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58章 風雨來襲第16章 海軍革命第93章 全面調整第146章 攻堅戰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31章 暗算第8章 隨敗猶榮第181章 戰略博弈第35章 絕路第20章 愈演愈烈第143章 太極拳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1章 強國夢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121章 天軍登場序四深海之狼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33章 戰爭降臨第71章 意外驚喜第85章 戰略封鎖第11章 不良感覺第31章 干擾第105章 果斷調整第26章 航母出擊第87章 強力佯攻第49章 回心轉意第37章 風起雲涌第76章 有限反擊第59章 積極應對第67章 秘密武器第36章 先進理念第18章 漁翁之利第47章 厲害關係第74章 情報網絡第115章 附帶影響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96章 突圍第17章 敏感話題第83章 中東攻略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59章 戰場求生第39章 鬥法第45章 部署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25章 逃生第77章 爲了消耗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20章 雙簧第46章 航母風波第39章 笑傲長空第50章 醍醐灌頂第48章 緊鑼密鼓第3章 日印結盟第10章 不可靠第35章 祖國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2章 門檻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82章 堅持路線第90章 大方向第65章 軍備競賽第10章 轉折點序九死裡逃生第46章 由守轉攻第92章 揀便宜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14章 三足鼎立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9章 不可告人第53章 當務之急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26章 關鍵情報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23章 毫無秘密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105章 佔領區第12章 艱難抉擇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46章 隔岸觀火第46章 航母風波第36章 致命決策第17章 養虎爲患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7章 戰爭部署第19章 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