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與時間賽跑

的最後一天,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報道了中國向伊?事情。

與以往不一樣,共和國不但沒有“藏着掖着”,還在新聞媒體“發飆”之前公佈了合同的大致內容,只是出面的不是共和國政府,而是“中重公司”。

沒花一分錢,“中重公司”獲得了最佳的廣告宣傳。

當世界各國的電視臺報道相關消息時,都會提到在共和國註冊成立的“中重公司”,以及該公司的主要業務。

看到相關報道,紀佑國都不得不佩服+慕華的商業頭腦。

一份無關輕重的消息就讓全世界各大新聞媒體免費爲“中重公司”做了最好的廣告宣傳,不但節約了上億元的廣告費,還使“中重公司”一夜成名。

只是,華夏大地上的1姓並不是很關心這件事情。

春節就要到了,大江南北、全國各地的民衆都在準備爲過年做準備。該回家的回家、該旅遊的旅遊,誰會關心軍火買賣?

此時此刻,真真安心度假過節的恐怕也只有共和國的百姓了。

以20166年118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道瓊斯指數暴跌17爲標誌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正在肆意摧殘着各個國家的金融市場。

到20177年初。全球性金融危機已經發展到了不可收拾地地步。

導致金融危機迅速擴散地主要原因是各主要國家沒有像年那樣採取統一地救市行動。基本上各自爲陣、各管各地。雖然還沒爆發全球性貿易大戰。但是隨着弗雷德裡克上臺執政。率先升起貿易壁壘。貿易戰再所難免。

如果說西方國家已經進入嚴冬。那麼共和國纔剛剛感到寒意。

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前。共和國藉助“金融保衛戰”。成功擠掉資產泡沫。將股市指數控制在了合理地範圍之內。隨後。共和國政府出臺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地長期規劃。釋放出大把利好消息。趕在金融危機到來之前讓大部分國內投資者恢復了信心。刺激股市快速復甦。將國際投資者擋在了大門之外。

短短數個月。共和國政府用強大地行政調控能力爲迎接金融危機做好了準備。

如果說共和國地金融市場沒有受到影響。那肯定是假地。只是比起其他國家。特別是作爲重災區地西方發達國家而言。共和國承受金融危機地能力更加強大。

關鍵不是政府出臺的救市政策,而是產業結構調整對經濟發展產生的強大推力。

數年前,紀佑國提出“產業結構調整”時,西方國家一致認定,共和國的經濟發展遇到了“人口老齡化”的挑戰,將“未富先老”,再也無法創造經濟奇蹟,“產業結構調整”只是延緩了衰退到來的時間。

這個“論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非常盛行。

嚴格的說,共和國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人口老齡化”。

2015年,共和國的人口最後一次正增長。

按照人口學家的估算結果,就算共和國在20166年改變人口政策,除了允許獨生子女夫婦與農村夫婦生育第二胎之外,鼓勵有一定經濟能力地夫婦生育第二胎與第三胎,因爲處於生育年齡的夫婦不再重視傳統生育觀念,巨大的工作與生活壓力使大部分夫婦選擇晚生少生、甚至不生,在20166年到2024期間,共和國的人口將保持“穩定”;從2024開始,人口逐步減少;“衰減”將持續20到30年,直到2050年左右,當人口總量降低到7到8右時,纔有可能恢復正增長。前提條件是,共和國必須在此期間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增加國民福利,緩解普通家庭的工作與生活負擔,出臺更多的鼓勵生育計劃。越早採取相關行動,共和國才能越早穩定住人口數量。

人口問題不僅僅由數量產生,還由人口結構產生。

隨着現代醫療科技進步,人均壽命越來越長。20115年時,共和國的人均壽命爲女性76歲、男性71歲。按照最保守地估計,到2050年時,女性的平均壽命將突破00歲,男性有望達到95歲。

人口減少趨勢不明顯,不是因爲生育率提高,而是人均壽命延長。

雖然很多國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比如德國在2年時就出臺相關法律,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並且鼓勵已退休人員重返工作崗位,但是共和國面臨的問題更加嚴峻,且延緩退休年齡,反聘退休人員只能解一時困難,長期效果並不明顯。

比起西方發達國家,共和國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尚未完成的城市化進程。

如果能夠在社會勞動力減少期間合理利用農村的剩餘人口,就能很好的緩解壓力,爲解決“人口老

問題爭取20到30年的緩衝時間。而230年之後,將重新恢復正增長。

爲此,紀佑國在任期間,出臺了多項相關政策。

允許農村土地以承包、租賃的方式流轉,以此在全國各主要產糧區推廣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生產方式,逐步解放農村剩餘勞動力。全面普及推廣12制義務教育,提高勞動者技能水平。爲農村與貧困地區大學生提供就學與生活補助,爲農村人口進城打開通道。向全國所有農村老年人口提供必要社會保障,解決進城農村人口的後顧之憂。改革醫療保障制度與社會福利制度,緩解城市普通家庭的生活壓力。

在衆多政策中,“產業結構調整”無疑是最重要的政策。

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人口減少時期推動社會進步,甚至無法使經濟保持正增長。

要想繼續推進改革,使共和國的經濟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除了解放農村剩餘勞動力之外,還得提高社會勞動效率,特別是工業生產效率,才能在勞動力數量減少地情況下生產出更多的社會財富。

勞動生產效率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在全球化時代,勞動生產效率的直接因素是勞動附加值。如果放到國際貿易中,就是一個國家能否生產出其他國家生產不了地產品,能否在其他國家的市場上賣出更高地價格。做個簡單比喻,0個生產大型客機的工人與1個生產襪子地工人,雖然兩者付出了同樣的勞動時間,但是產品地價值相差千萬倍。從這個角度講,勞動生產率又可以稱爲“勞動生產價值”。

“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內容就是提高共和國工人的“勞動生產價值”。

縱觀紀佑國在兩界任期內出臺的衆多與經濟相關的政策,出臺的所有改革錯誤,無一例外,都與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有直接或者間接關係。

共和國在第四次印巴戰爭與東海戰爭中的表現,會讓很多人認爲紀佑國是一個更加重視共和國外部生存環境的國家元首。實際上,紀佑國從始至終都將重點放在了國內問題上,改善國家的外部生存環境,也是爲解決國內問題提供幫助。

或許,很多人認爲“人口老齡化”的危害並沒有這麼嚴重。

理論的說服力肯定不如事實。在共和國身邊,就有兩個“前車之鑑”。

一個是日本。日本從20紀90年代初進入衰退時期,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大批在二戰結束後“嬰兒潮”期間誕生的日本人逐漸離開勞動崗位,使日本社會背上了沉重的負擔。直到東海戰爭爆發,日本仍然處於衰退期,關鍵是老齡化時社會嚴重缺乏勞動力。

另外一個是俄羅斯。紅色帝國解體之後,俄羅斯在20紀末迎來“老齡化”問題,加上俄羅斯男性平均壽命僅有611歲,使俄羅斯的勞動力價格居高不下。在擁有大量資源的情況下,俄羅斯仍然沒有能夠在發展速度上超過資源相對貧乏得多的中國與印度,甚至不如巴西,關鍵就是缺乏勞動力。

如果共和國的“老齡化”問題得不到解決,等待中華民族的將是長達半個世紀,甚至一個世紀的衰退期。

日本還能夠憑藉衰退期到來之前積累的財富勉強維持20多年。

共和國“未富先老”,拿什麼維持?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紀佑國能夠解決“老齡化”問題,無疑將是共和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元首之一。

只是,紀佑國出臺的政策仍然不夠徹底,不夠完善。

共和國不是美國那樣的移民國家,無法通過吸收移民解決問題。共和國的人口基數已經夠大,不能用全面刺激生育的方法解決問題。

留給紀佑國的選擇並不多,留給共和國解決問題的時間更加短暫。

面對肆虐的金融危機、即將到來的經濟危機,即將離任的紀佑國會給共和國留下多少“遺產”?

華夏大地上的普通民衆沒有感受到緊迫的局勢。

作爲國家領導人,紀佑國不但有着切身體會,還看到了兩種不同的未來。

隨着新年的鐘聲敲響,當1民沉浸在普天同慶的歡愉氣氛之中,與家人共同迎接雞年的時候,紀佑國卻在通宵達旦的審閱改革方案。

再過一個多月,紀佑國就將歸隱田園。

再過一個多月,元首府就將迎來新的主人。

共和國不但在與敵人賽跑,還在與時間賽跑!

求票求票,寶貴的月票,兄弟們砸啊!

第56章 由海向陸第65章 X艇第36章 戰爭惡魔序十三雄鷹展翅第63章 想當將軍第42章 回心轉意第13章 情報安全第22章 局外人第27章 不爛之舌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91章 來勢洶洶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54章 交換立場第44章 最後手段第30章 感恩戴德第32章 軍事政變第1章 強國夢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26章 戰爭威脅第100章 左鉤拳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55章 大獲全勝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37章 專多能第95章 陡增變數第154章 大時代第52章 大敵將至第145章 智勇雙全第50章 未來戰士第58章 利益交換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15章 羣策羣力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57章 關鍵一步第17章 殊途同歸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58章 主宰天空第18章 漁翁之利第70章 針鋒相對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24章 接頭第11章 拉人入夥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93章 時機成熟第71章 劇7941第75章 戰爭爆發第17章 民族之翼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40章 空軍出動第54章 獨一無二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13章 救場序一利劍出鞘第74章 傳奇部隊第109章 打招呼第25章 意外失足第20章 圍殲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27章 實戰考驗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93章 時機成熟第15章 有理有據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9章 熱點時局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79章 利益同盟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83章 無法指望第11章 喜憂參半第48章 玩火者第54章 中堅力量第77章 爲了消耗第49章 戳破牛皮第21章 戰爭到來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90章 自掘墳墓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112章 行刑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48章 國家宣言第26章 搭臺唱戲第71章 萬事俱備第34章 不眠夜第88章 虎將虎軍第70章 王牌登場第13章 暗中支持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27章 新總統第70章 負資本第30章 感恩戴德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30章 眼界高低第73章 重南輕北第6章 顛倒是非
第56章 由海向陸第65章 X艇第36章 戰爭惡魔序十三雄鷹展翅第63章 想當將軍第42章 回心轉意第13章 情報安全第22章 局外人第27章 不爛之舌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91章 來勢洶洶第119章 人贓俱獲第54章 交換立場第44章 最後手段第30章 感恩戴德第32章 軍事政變第1章 強國夢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26章 戰爭威脅第100章 左鉤拳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55章 大獲全勝第51章 第一張戰略牌第37章 專多能第95章 陡增變數第154章 大時代第52章 大敵將至第145章 智勇雙全第50章 未來戰士第58章 利益交換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15章 羣策羣力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57章 關鍵一步第17章 殊途同歸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58章 主宰天空第18章 漁翁之利第70章 針鋒相對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24章 接頭第11章 拉人入夥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93章 時機成熟第71章 劇7941第75章 戰爭爆發第17章 民族之翼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40章 空軍出動第54章 獨一無二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13章 救場序一利劍出鞘第74章 傳奇部隊第109章 打招呼第25章 意外失足第20章 圍殲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27章 實戰考驗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93章 時機成熟第15章 有理有據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9章 熱點時局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79章 利益同盟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83章 無法指望第11章 喜憂參半第48章 玩火者第54章 中堅力量第77章 爲了消耗第49章 戳破牛皮第21章 戰爭到來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90章 自掘墳墓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112章 行刑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48章 國家宣言第26章 搭臺唱戲第71章 萬事俱備第34章 不眠夜第88章 虎將虎軍第70章 王牌登場第13章 暗中支持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27章 新總統第70章 負資本第30章 感恩戴德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30章 眼界高低第73章 重南輕北第6章 顛倒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