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與時間賽跑

bookmark

的最後一天,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報道了中國向伊?事情。

與以往不一樣,共和國不但沒有“藏着掖着”,還在新聞媒體“發飆”之前公佈了合同的大致內容,只是出面的不是共和國政府,而是“中重公司”。

沒花一分錢,“中重公司”獲得了最佳的廣告宣傳。

當世界各國的電視臺報道相關消息時,都會提到在共和國註冊成立的“中重公司”,以及該公司的主要業務。

看到相關報道,紀佑國都不得不佩服+慕華的商業頭腦。

一份無關輕重的消息就讓全世界各大新聞媒體免費爲“中重公司”做了最好的廣告宣傳,不但節約了上億元的廣告費,還使“中重公司”一夜成名。

只是,華夏大地上的1姓並不是很關心這件事情。

春節就要到了,大江南北、全國各地的民衆都在準備爲過年做準備。該回家的回家、該旅遊的旅遊,誰會關心軍火買賣?

此時此刻,真真安心度假過節的恐怕也只有共和國的百姓了。

以20166年118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道瓊斯指數暴跌17爲標誌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正在肆意摧殘着各個國家的金融市場。

到20177年初。全球性金融危機已經發展到了不可收拾地地步。

導致金融危機迅速擴散地主要原因是各主要國家沒有像年那樣採取統一地救市行動。基本上各自爲陣、各管各地。雖然還沒爆發全球性貿易大戰。但是隨着弗雷德裡克上臺執政。率先升起貿易壁壘。貿易戰再所難免。

如果說西方國家已經進入嚴冬。那麼共和國纔剛剛感到寒意。

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前。共和國藉助“金融保衛戰”。成功擠掉資產泡沫。將股市指數控制在了合理地範圍之內。隨後。共和國政府出臺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地長期規劃。釋放出大把利好消息。趕在金融危機到來之前讓大部分國內投資者恢復了信心。刺激股市快速復甦。將國際投資者擋在了大門之外。

短短數個月。共和國政府用強大地行政調控能力爲迎接金融危機做好了準備。

如果說共和國地金融市場沒有受到影響。那肯定是假地。只是比起其他國家。特別是作爲重災區地西方發達國家而言。共和國承受金融危機地能力更加強大。

關鍵不是政府出臺的救市政策,而是產業結構調整對經濟發展產生的強大推力。

數年前,紀佑國提出“產業結構調整”時,西方國家一致認定,共和國的經濟發展遇到了“人口老齡化”的挑戰,將“未富先老”,再也無法創造經濟奇蹟,“產業結構調整”只是延緩了衰退到來的時間。

這個“論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非常盛行。

嚴格的說,共和國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人口老齡化”。

2015年,共和國的人口最後一次正增長。

按照人口學家的估算結果,就算共和國在20166年改變人口政策,除了允許獨生子女夫婦與農村夫婦生育第二胎之外,鼓勵有一定經濟能力地夫婦生育第二胎與第三胎,因爲處於生育年齡的夫婦不再重視傳統生育觀念,巨大的工作與生活壓力使大部分夫婦選擇晚生少生、甚至不生,在20166年到2024期間,共和國的人口將保持“穩定”;從2024開始,人口逐步減少;“衰減”將持續20到30年,直到2050年左右,當人口總量降低到7到8右時,纔有可能恢復正增長。前提條件是,共和國必須在此期間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增加國民福利,緩解普通家庭的工作與生活負擔,出臺更多的鼓勵生育計劃。越早採取相關行動,共和國才能越早穩定住人口數量。

人口問題不僅僅由數量產生,還由人口結構產生。

隨着現代醫療科技進步,人均壽命越來越長。20115年時,共和國的人均壽命爲女性76歲、男性71歲。按照最保守地估計,到2050年時,女性的平均壽命將突破00歲,男性有望達到95歲。

人口減少趨勢不明顯,不是因爲生育率提高,而是人均壽命延長。

雖然很多國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比如德國在2年時就出臺相關法律,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並且鼓勵已退休人員重返工作崗位,但是共和國面臨的問題更加嚴峻,且延緩退休年齡,反聘退休人員只能解一時困難,長期效果並不明顯。

比起西方發達國家,共和國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尚未完成的城市化進程。

如果能夠在社會勞動力減少期間合理利用農村的剩餘人口,就能很好的緩解壓力,爲解決“人口老

問題爭取20到30年的緩衝時間。而230年之後,將重新恢復正增長。

爲此,紀佑國在任期間,出臺了多項相關政策。

允許農村土地以承包、租賃的方式流轉,以此在全國各主要產糧區推廣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生產方式,逐步解放農村剩餘勞動力。全面普及推廣12制義務教育,提高勞動者技能水平。爲農村與貧困地區大學生提供就學與生活補助,爲農村人口進城打開通道。向全國所有農村老年人口提供必要社會保障,解決進城農村人口的後顧之憂。改革醫療保障制度與社會福利制度,緩解城市普通家庭的生活壓力。

在衆多政策中,“產業結構調整”無疑是最重要的政策。

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人口減少時期推動社會進步,甚至無法使經濟保持正增長。

要想繼續推進改革,使共和國的經濟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除了解放農村剩餘勞動力之外,還得提高社會勞動效率,特別是工業生產效率,才能在勞動力數量減少地情況下生產出更多的社會財富。

勞動生產效率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在全球化時代,勞動生產效率的直接因素是勞動附加值。如果放到國際貿易中,就是一個國家能否生產出其他國家生產不了地產品,能否在其他國家的市場上賣出更高地價格。做個簡單比喻,0個生產大型客機的工人與1個生產襪子地工人,雖然兩者付出了同樣的勞動時間,但是產品地價值相差千萬倍。從這個角度講,勞動生產率又可以稱爲“勞動生產價值”。

“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內容就是提高共和國工人的“勞動生產價值”。

縱觀紀佑國在兩界任期內出臺的衆多與經濟相關的政策,出臺的所有改革錯誤,無一例外,都與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有直接或者間接關係。

共和國在第四次印巴戰爭與東海戰爭中的表現,會讓很多人認爲紀佑國是一個更加重視共和國外部生存環境的國家元首。實際上,紀佑國從始至終都將重點放在了國內問題上,改善國家的外部生存環境,也是爲解決國內問題提供幫助。

或許,很多人認爲“人口老齡化”的危害並沒有這麼嚴重。

理論的說服力肯定不如事實。在共和國身邊,就有兩個“前車之鑑”。

一個是日本。日本從20紀90年代初進入衰退時期,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大批在二戰結束後“嬰兒潮”期間誕生的日本人逐漸離開勞動崗位,使日本社會背上了沉重的負擔。直到東海戰爭爆發,日本仍然處於衰退期,關鍵是老齡化時社會嚴重缺乏勞動力。

另外一個是俄羅斯。紅色帝國解體之後,俄羅斯在20紀末迎來“老齡化”問題,加上俄羅斯男性平均壽命僅有611歲,使俄羅斯的勞動力價格居高不下。在擁有大量資源的情況下,俄羅斯仍然沒有能夠在發展速度上超過資源相對貧乏得多的中國與印度,甚至不如巴西,關鍵就是缺乏勞動力。

如果共和國的“老齡化”問題得不到解決,等待中華民族的將是長達半個世紀,甚至一個世紀的衰退期。

日本還能夠憑藉衰退期到來之前積累的財富勉強維持20多年。

共和國“未富先老”,拿什麼維持?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紀佑國能夠解決“老齡化”問題,無疑將是共和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元首之一。

只是,紀佑國出臺的政策仍然不夠徹底,不夠完善。

共和國不是美國那樣的移民國家,無法通過吸收移民解決問題。共和國的人口基數已經夠大,不能用全面刺激生育的方法解決問題。

留給紀佑國的選擇並不多,留給共和國解決問題的時間更加短暫。

面對肆虐的金融危機、即將到來的經濟危機,即將離任的紀佑國會給共和國留下多少“遺產”?

華夏大地上的普通民衆沒有感受到緊迫的局勢。

作爲國家領導人,紀佑國不但有着切身體會,還看到了兩種不同的未來。

隨着新年的鐘聲敲響,當1民沉浸在普天同慶的歡愉氣氛之中,與家人共同迎接雞年的時候,紀佑國卻在通宵達旦的審閱改革方案。

再過一個多月,紀佑國就將歸隱田園。

再過一個多月,元首府就將迎來新的主人。

共和國不但在與敵人賽跑,還在與時間賽跑!

求票求票,寶貴的月票,兄弟們砸啊!

第64章 別無選擇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60章 協同作戰第65章 軍備競賽第4章 新星第92章 私下媾和第55章 包餃子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48章 國家宣言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130章 綜合素質序八生死角逐第93章 局勢預判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128章 知錯就改序十六縱橫捭闔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100章 囑託第17章 民族之翼第39章 正中下懷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129章 喉舌之戰序十二全體動員第27章 戰略圍剿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52章 趁火打劫第13章 煙霧彈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24章 撲朔迷離第3章 日印結盟第84章 海上決戰第91章 守株待兔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92章 裝甲比拼第9章 最高威脅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62章 攻防抉擇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35章 主動迎戰第65章 X艇第24章 別無選擇第67章 不得不做第32章 差距第98章 齊心協力第31章 合縱連橫第62章 權力歸位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3章 情報第65章 正式宣戰第56章 領頭羊第69章 轉移重點第1章 時過境遷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44章 機械戰士第23章 手到擒來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16章 實地考察第22章 用心險惡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99章 繳械投降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21章 見招拆招第28章 孰輕孰重第14章 三足鼎立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39章 正中下懷第99章 繳械投降第28章 策動力第36章 栽贓嫁禍第35章 絕境第48章 國家宣言第80章 戰爭計劃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7章 動員機制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25章 逃生第15章 論爭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26章 殲滅戰第46章 隔岸觀火第25章 冰火兩重天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55章 大獲全勝第70章 換位指揮第35章 奇兵第67章 關鍵時刻
第64章 別無選擇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60章 協同作戰第65章 軍備競賽第4章 新星第92章 私下媾和第55章 包餃子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48章 國家宣言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130章 綜合素質序八生死角逐第93章 局勢預判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128章 知錯就改序十六縱橫捭闔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100章 囑託第17章 民族之翼第39章 正中下懷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129章 喉舌之戰序十二全體動員第27章 戰略圍剿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52章 趁火打劫第13章 煙霧彈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24章 撲朔迷離第3章 日印結盟第84章 海上決戰第91章 守株待兔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92章 裝甲比拼第9章 最高威脅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62章 攻防抉擇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104章 鐵骨仁心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35章 主動迎戰第65章 X艇第24章 別無選擇第67章 不得不做第32章 差距第98章 齊心協力第31章 合縱連橫第62章 權力歸位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3章 情報第65章 正式宣戰第56章 領頭羊第69章 轉移重點第1章 時過境遷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44章 機械戰士第23章 手到擒來第47章 準氣象武器第16章 實地考察第22章 用心險惡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99章 繳械投降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21章 見招拆招第28章 孰輕孰重第14章 三足鼎立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39章 正中下懷第99章 繳械投降第28章 策動力第36章 栽贓嫁禍第35章 絕境第48章 國家宣言第80章 戰爭計劃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7章 動員機制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25章 逃生第15章 論爭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26章 殲滅戰第46章 隔岸觀火第25章 冰火兩重天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55章 大獲全勝第70章 換位指揮第35章 奇兵第67章 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