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一單生意

bookmark

23日,伊朗採購團到達北京。

與以往相比,伊朗採購團不但規模更大,級別也更高。領隊是伊朗副總統哈里里,成員中有伊朗國防部長、外交部長、財政部長、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參謀長、空軍總參謀長與海軍總參謀長。

完全可以說,這不是一支“採購團”,而是一支“外交訪問團”。

按照紀佑國的授意,軍購談判工作完全由“中重公司”負責,趙潤東以“國家副元首”的身份與伊朗副總統進行了非正式會晤。

談判進行得相當艱難。

第一次接觸時,伊朗革命衛隊總參謀長突然提出採購射程在500千米以內的戰術彈道導彈與陸基巡航導彈,爲此答應提前支付軍購款項。

伊朗的新要求徹底打亂了+慕華的談判計劃。

雖然共和國與美俄的《中導條約》沒有關係,也沒有承諾不擴散彈道導彈技術,但是出售戰術彈道導彈絕不是小事。

早在5年前,共和國的最後一種液體燃料彈道導彈就退出了現役。如果共和國答應向伊朗出售彈道導彈,就只能提供固體燃料彈道導彈。與液體燃料彈道導彈相比,固體燃料彈道導彈的優勢非常明顯。雖然伊朗也在自行研發固體燃料彈道導彈,在2年前還試射了一枚射程250千米的“阿巴斯”型固體燃料戰術彈道導彈,但是至今沒有進行第二次試射,證明伊朗的固體燃料技術沒有過關。

伊朗希望從共和國採購戰術彈道導彈,目的是獲得共和國的固體燃料技術。

隨後。軍情局證實了這一猜測。前往莫斯科地伊朗採購團也向俄羅斯提出了購買戰術彈道導彈地要求。結果被俄羅斯總統一口回絕了。

紀佑國肯定不會在這個問題上鬆口。也不會讓伊朗“絕望”。

次日進行第二輪談判時。+慕華委婉地拒絕了伊朗革命衛隊總參謀長地要求。表示只能向伊朗提供射程可以達到120千米地330毫米火箭炮。

伊朗似乎早就料到這個結果。在隨後地談判中提出了採購制導火箭彈地要求。

顯然。這個要求也不可能得到滿足。

制導火箭彈地技術可以用來改進彈道導彈與巡航導彈地引導技術。伊朗自行研發(實際上是從朝鮮購買技術。自行生產)地幾種彈道導彈地精度都不夠高。比如射程1500千米地戰術彈道導彈地最大誤差超過了1500米。最小誤差也超過了50C米。在使用常規彈頭地情況下。基本上沒有威懾力。如果伊朗獲得了共和國地制導技術。其彈道導彈地打擊精度將得到質地提高。對周邊國家產生嚴重威脅。

僅僅一項制導技術,也屬於“戰略進攻性武器”。

最終,伊朗既沒有買到戰術彈道導彈,也沒有購買330毫米火箭炮。幾天的談判,基本上算是白費了。

因爲伊朗採購的武器太多,所以談判分成不同軍種同時展開。

最引人矚目的是戰鬥機採購計劃。

在離開德黑蘭之前,伊朗副總統哈里里就向媒體宣佈,共和國將向伊朗出售先進戰鬥機。

談判開始後,伊朗首先提出購買J13系列戰鬥機。

雖然J13全部實現國產化,除了外表與SU30MK||比較相似之外,發動機、電子設備、乃至機體主結構都與SU30MK||不同,出售J-13需要看俄羅斯地臉色,但是這筆買賣仍然沒有能夠談成。

在伊朗開出以5500萬美元單價、配設備另算的情況下,共和國仍然拒絕出售J13

隨後,共和國又拒絕了伊朗採購J111的要求。

談判的重點落到了J10上。伊朗最初提出的採購最新的J10C,或者在J11CC的基礎上按照伊朗地要求進行改進,而不是採購基本的J10。

J10C不是簡單的改進型號,共和國空軍都沒有裝備。

按照共和國空軍的更新換代計劃,2015底,J15應該定型、投入批量生產,逐步取代J10系列戰鬥機。結果J15的研製進度一再拖延,到2015年底地時候,連原形機試飛工作都沒完成。在此情況下,成都飛機制造公司在J10B的基礎上推出了J10C。

與J10B相比,J-1採用了推力更大地“太行02型發動機,最大推力提高7、達到1千牛;機體大量採用鋁合金與複合材料,空重減輕220千克,疲勞壽命達到8500小時;採用爲J15~制的有源相控陣電子掃描雷達,對空最大探測距離達到270千米,具有多任務模式;增設電子吊艙專用掛點,能夠攜帶激光指示吊艙、戰術地形匹配跟蹤吊艙、毫米波對地探測雷達吊艙,對地/海打擊能力大大提高。

通過這些改進,J10C地作戰性能全面超越第三代戰鬥機,達到三代半戰鬥機的水平。

因爲大量採用了爲J15開發地新設備,所以J10C的價格比J10B高出近50。

成都飛機制造公司原本希望空軍與海軍航空兵能夠採購至

J10C,20166年初,空軍與成飛搭成了意向採購合同,付了大約5的研製費用。結果,中日東海戰爭徹底改變了J10C的命運。

在這場戰爭中,J10、J111與J-13等三代與三代半戰鬥機與F22的交換比爲11比1!

雖然實際戰果在8比1左右,但是如此巨大的差距讓空軍與海軍航空兵決心不再採購三代與三代半戰鬥機,而是加大第四代戰鬥機的投入,讓J14J15儘快完成研製工作,投產服役!

結果,成飛投入J10C的20究經費只收回了5。

作爲“補償”,空軍與海航在去年年底先後與成飛簽署協議,將所有的J10J10B戰鬥機按照J10C的部分標準進行改進,兩筆合同的總價值達到了220,成飛能夠從中獲得大概1C地利潤。

這仍然無法抵償成飛的損失,只能迫使成飛在國際市場上推銷J-0C。

伊朗提出採購J10C,也不算什麼過分要求。

問題是,J11CC上有很多不能出售的先進技術,成飛向國外推銷的J1CC其實是簡化版本,比如發動機仍然採用了J10的“太行1C”,推力僅有133千牛。

經過磋商,雙方最終達成協議。

共和國在J10C地基礎上,按照伊朗提出的要求進行改進(主要將一些接口換成伊朗空軍的標準),以3500萬美元的擔架、配套設備與武器彈藥另算的方式向伊朗出售單座型與12雙座形J-1。合同總價值38元。

簽署正式合同是,+慕華同意了伊朗的一個額外要求,以石油支付軍購款項。

隨後,伊朗空軍還訂購了72FC11型戰鬥機、24遠程防空系統與36套近程防空系統。這三筆合同地總價值達到了68元,仍然以石油支付購買款項。

伊朗空軍的採購談判結束的時候,陸軍與海軍的採購談判也已結束。

出售陸軍裝備的問題並不是很大,三筆買賣總價值27億歐元,+慕華同意以歐元進行結算。

海軍談判遇到地問題最大,主要集中在潛艇上。

伊朗提出購買共和國海軍裝備的AIP常規潛艇,結果被一口拒絕。經過多輪磋商,最終達成協議,共和國按照伊朗提出的技術要求,對現有的最先進的AIP常規潛艇進行改裝,首艇在共和國武漢造船廠建造,後3則以提供散件的方式由伊朗造船廠組裝。

當時,最大的問題是AIP系統與重型電動魚雷。

共和國地AIP系統都以“龍翔電池”爲基礎,提供給伊朗的則是民用複合蓄電池的加強版,不但比軍用型號的性能差了很多,還採用了更嚴格的封裝方式,伊朗不能自行拆解維護。重型電動魚雷地核心技術也是“龍翔電池”,爲了避免重要技術流失,提供給伊朗的重型電動魚雷仍然採用加強版地複合蓄電池,性能降低了不少。

海軍裝備採購談判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款項何時支付。

伊朗只答應在交貨前支付25地定金,在交貨之後再支付剩餘的75。因爲戰艦與潛艇地建造週期達到好幾年,誰也不能保證幾年之後伊朗還有能力支付購買款項,所以+慕華要求伊朗支付至少75的訂金,如果伊朗違反合同約定,只償還總款項25的訂金,其餘將作爲合同違約金支付給“中重公司”。

經過艱難的談判,伊朗最終答應提前支付的定金,違約後全部賠償給“中重公司”。

如同拒絕出售戰術彈道導彈與陸基巡航導彈一樣,共和國也拒絕向伊朗出售極具威脅力的潛射巡航導彈,只答應出售射程縮短到250千米、無法攻擊地面目標的C804型潛射反艦導彈。

海軍幾項軍購合同的總價值達到了元,伊朗仍然以石油支付訂金。

經過長達一週的談判,1月30日,雙方以“一攬子軍售協議”的形式簽署了總價值達到185億美元的軍售合同,伊朗將在未來3個月之內,按照每桶1美元的價格向“中重公司”提供2000萬噸輕質原油,另支付7500萬歐元運輸費用。

爲此,+慕華不得不單獨成立一家原油進出口公司,設法將伊朗的原油轉變爲現金。

伊朗採購團與“中重公司”還達成一份額外協議,除海軍裝備與按照協議授權生產的裝備之外,如果“中重公司”能夠在3個月內交付所有裝備,伊朗將額外提供250萬噸原油,作爲“額外獎勵”。

伊朗提出這個要求,無疑得到了軍情局的“啓發”。

最終,伊朗採購團帶着滿意的結果返回了德黑蘭。

+慕華足不出戶就做成了第一筆買賣,只是接下來的事情足夠她忙上幾個月。

繼續求月票,有票的同志快砸上,殺上第三!

第14章 根本職責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58章 聲東擊西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51章 積極備戰第40章 關鍵裝備第99章 單獨戰役第16章 謀略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57章 真正開始第8章 突然襲擊第32章 臨時搭檔第65章 X艇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11章 轉機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25章 欲擒故縱第47章 範本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2章 職責使然第58章 地面戰爭第59章 未來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30章 推倒重來第63章 轉變思想第183章 分蛋糕第10章 巨大成果第54章 被動選擇第46章 好印象第15章 表態第20章 修憲第51章 堅守第22章 用心險惡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13章 積極謀劃第74章 開盤第78章 燒烤元首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13章 深入探討第3章 情報第26章 航母出擊第12章 平衡外交第81章 變局第75章 地面戰鬥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5章 盟友第75章 坐等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15章 表態第93章 全面調整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25章 戰略天才第4章 相互叫板第43章 藍天之主第4章 有與沒有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43章 大家當第11章 轉機第21章 思想工作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126章 進攻號第68章 搶先攻擊第8章 複雜化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10章 新人報到序十一秘密轉運第25章 權力交接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85章 靈活戰術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43章 蛛絲馬跡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60章 軍備競賽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6章 海軍革命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33章 亮底牌第68章 搶先攻擊第50章 瘋狂反撲第85章 靈活戰術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31章 時過境遷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6章 一路走好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24章 大事化小第89章 快速突擊第63章 一錘定音
第14章 根本職責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49章 勝利與問題並存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58章 聲東擊西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51章 積極備戰第40章 關鍵裝備第99章 單獨戰役第16章 謀略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57章 真正開始第8章 突然襲擊第32章 臨時搭檔第65章 X艇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11章 轉機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25章 欲擒故縱第47章 範本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2章 職責使然第58章 地面戰爭第59章 未來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30章 推倒重來第63章 轉變思想第183章 分蛋糕第10章 巨大成果第54章 被動選擇第46章 好印象第15章 表態第20章 修憲第51章 堅守第22章 用心險惡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13章 積極謀劃第74章 開盤第78章 燒烤元首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13章 深入探討第3章 情報第26章 航母出擊第12章 平衡外交第81章 變局第75章 地面戰鬥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5章 盟友第75章 坐等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15章 表態第93章 全面調整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25章 戰略天才第4章 相互叫板第43章 藍天之主第4章 有與沒有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43章 大家當第11章 轉機第21章 思想工作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126章 進攻號第68章 搶先攻擊第8章 複雜化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10章 新人報到序十一秘密轉運第25章 權力交接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85章 靈活戰術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43章 蛛絲馬跡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60章 軍備競賽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16章 海軍革命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33章 亮底牌第68章 搶先攻擊第50章 瘋狂反撲第85章 靈活戰術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31章 時過境遷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6章 一路走好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24章 大事化小第89章 快速突擊第63章 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