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難題

雷不及掩耳的地面進攻展示了美軍的實力,也帶出了

位於兩河流域的胡齊斯坦省是伊朗地理位置最爲特殊的省份,除了東北部在扎格羅斯山區外,該省90以上的地區都在海拔較低、地形平坦、易攻難守的兩河沖積平原上,一直以來都是伊朗的防禦重地。

兩伊戰爭期間,胡齊斯坦省不但是雙方的重點爭奪地區,還多次被伊拉克軍隊攻陷。

戰爭爆發前,共和國與俄羅斯多次“警告”伊朗,美軍不但會攻打胡齊斯坦省,還會將胡齊斯坦省作爲主戰場。

據此,伊朗調整了防禦部署,在胡齊斯坦省投入了近三分之一的地面部隊。

問題就出在這裡。伊朗決心死守胡齊斯坦省,結果卻沒有守住。其實不管伊朗投入多少地面部隊,都無法守住胡齊斯坦省。

按照軍情局在戰後提交的一份報告,戰爭爆發之前,伊朗高層希望在胡齊斯坦省的地面戰鬥中重創美軍,大量消耗美軍的有生力量,最終迫使美軍撤出胡齊斯坦省。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伊朗制訂了相當嚴密的城市防禦計劃,準備在阿瓦士、阿巴丹、霍拉姆沙赫爾、霍梅尼港等大中城市阻擊美軍,在城市戰中擊敗美軍。

設想很好,結果卻非常糟糕。

伊朗沒能達到目的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兩點。

一是戰爭準備工作非常不充分,留給伊朗的準備時間相當有限。戰爭爆發後,美軍的大規模轟炸嚴重限制了伊朗軍隊的調動與部署,導致駐紮在各城市的伊朗軍隊缺乏作戰所需的各類物資。地面戰鬥打響後,伊朗已經來不及爲各地駐軍提供援助了。

二是美軍地城市戰能力大幅度提高。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戰場上。美軍通過十多年地磨練。總結了許多城市戰戰術。研製了大批專門用於城市戰地武器裝備。在攻打阿巴丹地戰鬥中。第1裝甲師就體現出了非常強悍地作戰能力。隨後在攻打阿瓦士地戰鬥中。第1裝甲師再次成爲主力。與其強悍地城市戰能力不無關係。

總體來說。伊朗犯地錯誤就是低估了對手。

如果伊朗準確判斷美軍實力。不但不會將主要兵力放在胡齊斯坦省。還應該做好長期戰爭地心理準備。

7天地地面戰鬥結束時。一個非常嚴峻地問題擺在了伊朗面前。

損失了近三分之一地地面部隊(幾乎都是一線主力部隊)之後。伊朗拿什麼守住第二條防線。以及廣袤地縱深地區?

同樣地問題也擺在了美軍地面前。

如果趁熱打鐵,有足夠的把握以較低地代價攻入扎格羅斯山區,進入伊朗腹地,推翻伊朗政權。如果裹足不前,將在胡齊斯坦省面對伊朗的“游擊隊”,使戰爭久拖不決,最終進退兩難。

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伊朗只能與美軍打游擊戰。

5月12日,阿瓦士淪陷的次日,數支由革命衛隊正規部隊改編而成的游擊隊從山區小路進入了胡齊斯坦省。按照伊朗最高精神領袖下達的指示,革命衛隊將派遣15萬游擊隊員進入胡齊斯坦省,伊朗陸軍也將

把5個步兵師改編爲游擊隊、派往胡齊斯坦省,胡齊斯坦省各地的伊朗民衆還將組織1萬游擊隊員。

正面戰場上打不過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游擊戰場上不見得打不過美軍。

至少,美軍至今沒有能夠總結出對付游擊隊的有效戰術。不管是在伊拉克、還是在阿富汗戰場上,美軍都沒能剿滅游擊隊。

伊朗祭出“游擊戰”,美軍的難題更多了。

胡齊斯坦省是伊朗人口僅次於德黑蘭省地第二大省,總共有近300萬居民。雖然有大約的居民是遜尼派教徒,但是其餘60的居民都是什葉派徒。在此情況下,美軍佔領胡齊斯坦省的代價不會小到哪裡去。

按照蘭得公司在戰前的一篇分析報告,美軍至少要在胡齊斯坦省投入15萬地面部隊。

實際情況也許更加糟糕。就算美軍投入15萬地面部隊佔領胡齊斯坦省,在僅剩下1地面部隊的情況下,很難完成攻佔德黑蘭的作戰行動。

兵力不足還是次要問題,以美國的動員機制,最終投入的地面部隊很有可能超萬。

關鍵問題是,美軍能否承受佔領胡齊斯坦省之後出現的巨大傷亡。

伊拉克戰爭前3年,美軍總共付出了多名官兵陣亡地代價。而與伊朗相比,伊拉克簡直算得上是美軍的“天堂”。

當初,美軍一舉推翻了伊拉克中央政權,對付的是極端組織與烏合之衆。伊朗的中央政權還屹立在德黑蘭,不管是總統、還是最高領袖都有強大的號召力。伊拉克地民族成分與信仰非常複雜,分成了庫爾德人、什葉派與遜尼派股勢力,美軍可以扶持其中1股勢力對付另外2股勢力,減輕自身的壓力。伊朗沒有這麼複雜地民族成分

斯人、25是阿塞拜疆人、庫爾德人只有7,國民葉派教徒、遜尼派教徒只有7,民族凝聚力與宗教號召力明顯在伊拉克之上。伊拉克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原與荒漠,適合機械化部隊作戰。伊朗地大部分地區都是高原與山地,不適合機械化部隊作戰。

衆多因素決定了美軍很難在伊朗有好的“結果”。

在蘭得公司提交地分析報告中,估計美軍在佔領胡齊斯坦省之後的第一個月內將傷亡2000人、半年內傷亡5000人、一年內傷亡8000人、三年內傷亡150人。

顯然,這份評估非常“保守”。

美軍佔領阿瓦士之前就傷亡了5000多人(其中陣亡官兵超過2000人)。

後來,蘭得公司調整了評估結果,將美軍在一年內的傷亡數字提高到了25000人,比前一次增加了2倍多!

果真如此,美軍就不可能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20紀670年代,在冷戰的大背景下,美軍在陣亡5萬多名官兵後都不得不撤出越南。在此時,如果美軍在一年內的陣亡人數超過5C,恐怕美國政府就得考慮從伊朗撤兵了。

由此可見,伊朗“戰勝”美國的唯一辦法就是大量殺傷美軍有生力量。

這也是當初共和國與俄羅斯建議伊朗削弱胡齊斯坦省的防禦,做好長期戰爭準備的出發點。

別說伊朗,就算是共和國、或者俄羅斯都難以在正面戰場上戰勝美軍。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號召發動“全民游擊戰爭”,表明伊朗採納了共和國與俄羅斯地建議,糾正了初期的戰略錯誤。

可以說,伊朗在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之後,才誕生了這個晚到的戰略改變。

到5月11日,伊朗不但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地面部隊,還損失了陸軍(包括革命衛隊)55的坦克、50的裝甲戰車、6C的自行火炮與火箭炮、70的機動防空系統、軍用車輛。所有損失加起來,總價值超過了元,是伊朗陸軍與革命衛隊在過去1C年內的全部積累!

伊朗領導人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伊朗不是伊拉克。

戰爭爆發前,很多人預測美國不可能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不管是被伊朗軍隊趕出伊朗、還是主動撤出伊朗,美軍最終都得離開伊朗,承認失敗。

對交戰雙方來說,誰勝誰敗,需要的只是時間。

隨着地面戰爭結束,美國國內地反戰情緒也達到了**。巨大的傷亡數字與戰爭損失使很多美國人對美國政府與總統失望透頂。

唯一讓弗雷德裡克感到安慰的是,軍火集團與能源集團已經從這場戰爭中獲得了巨大的好處,金融集團也成了受益人。

5月12日,美國國防部長伯克利公佈了“20177年度追加軍費預算”。

按照國防部的預計,美國將在本年度爲戰爭支付5500元的額外軍事預算,其中大約3000元用於採購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元用於支付額外的人員費用、元用於軍事科研、350元用於新式裝備研製工程。

很豐富的“大餐”,卻不是最後的“大餐”。

按照CNNN電視臺的估計,美國政府在2017年度最終將爲戰爭支出8000億美元,其中僅採購費用就高元!半島電視臺認爲,美國201年度地額外戰爭費用將超過1萬億美元,其中採購費用在6000到6500元之間。

不管是“保守”估計、還是“樂觀”估計,弗雷德裡克達到了燒錢的目的。

在伯克利宣佈追加軍費預算的時候,弗雷德裡克與美聯儲主席伯恩進行了會晤,確定了美聯儲購買1邦政府國債的詳細事宜。

這也不是美聯儲最後一次出手“拯救”聯邦政府。

按照最樂觀的估計,美聯儲在20177年度至少會購買27000億聯邦政府國債。

果真如此,誰都無力阻止美元快速貶值!

相關消息一經傳出,石油期貨立即大漲,黃金隨即大漲,最終連紐約三大證券交易所的股票也開始大漲,因爲絕大部分投資者不會捏着即將貶值的美元,而是將手裡的現金儘快換成商品與金融產品。

看上去,美國戰勝了金融危機。

實際情況是否如此,恐怕沒有幾個人對美國的經濟感到樂觀。

用一句俗話來說,“出來混,遲早要還”。

美國大肆增發貨幣,在戰場上燒錢,迫使美元貶值,最終必然會通過其他方式“償還”欠下地鉅額債務。

問題爆發的時候,也就是災難到來的時候!

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35章 有備而來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75章 一擁而上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56章 積極主動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81章 因勢利導第146章 墊腳石第16章 救人第55章 心照不宣第85章 打就打第67章 不得不做第11章 不良感覺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3章 攻心爲上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14章 三足鼎立第178章 包袱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65章 一舉兩得第24章 出山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21章 動盪的根源序十八神秘物質第1章 激活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4章 熱點第86章 引子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6章 一路走好第97章 殊途同歸第28章 孰輕孰重第26章 最高精神領袖第51章 步步逼近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82章 調整第70章 窩裡鬥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8章 最終目的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98章 東衝西突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66章 勢成騎虎第13章 亮牌第49章 保留第16章 政治家第17章 養虎爲患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80章 死亡之路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49章 風雲再起第1章 財神爺第87章 拼盡全力第97章 窮途末路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126章 進攻號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37章 鋌而走險第55章 包餃子第18章 點火第15章 焦頭爛額第47章 多方因素第32章 臨時搭檔第83章 最後席位第58章 全面爆發第69章 亦步亦趨第91章 契機第86章 戰前動員第6章 試驗部隊第83章 造勢第54章 對策第82章 外交戰第12章 搭臺唱戲第92章 被動局面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38章 快節奏第90章 自掘墳墓第3章 羣英會集第70章 負資本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105章 最佳戰果序十三雄鷹展翅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77章 三方角逐第55章 多用途第18章 女豪傑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06章 嚴冬來臨
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35章 有備而來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75章 一擁而上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56章 積極主動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81章 因勢利導第146章 墊腳石第16章 救人第55章 心照不宣第85章 打就打第67章 不得不做第11章 不良感覺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3章 攻心爲上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14章 三足鼎立第178章 包袱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65章 一舉兩得第24章 出山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21章 動盪的根源序十八神秘物質第1章 激活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4章 熱點第86章 引子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6章 一路走好第97章 殊途同歸第28章 孰輕孰重第26章 最高精神領袖第51章 步步逼近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82章 調整第70章 窩裡鬥第148章 技術與戰術革命第8章 最終目的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98章 東衝西突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101章 決定性戰役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66章 勢成騎虎第13章 亮牌第49章 保留第16章 政治家第17章 養虎爲患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80章 死亡之路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49章 風雲再起第1章 財神爺第87章 拼盡全力第97章 窮途末路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126章 進攻號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37章 鋌而走險第55章 包餃子第18章 點火第15章 焦頭爛額第47章 多方因素第32章 臨時搭檔第83章 最後席位第58章 全面爆發第69章 亦步亦趨第91章 契機第86章 戰前動員第6章 試驗部隊第83章 造勢第54章 對策第82章 外交戰第12章 搭臺唱戲第92章 被動局面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38章 快節奏第90章 自掘墳墓第3章 羣英會集第70章 負資本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105章 最佳戰果序十三雄鷹展翅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77章 三方角逐第55章 多用途第18章 女豪傑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06章 嚴冬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