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楨覺得自己很幸運。
前有姬辭,後有郭質。
人之一生能遇上一個真正喜歡自己的人已經殊爲不易,何況她遇上了兩個。
即便她與姬辭最後有緣無分,當初也不乏怨懟,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卻已經變成一段值得追憶的往事。
至於郭質,不可否認,在此之前,劉楨尚在猶豫。
她的性格比較平穩冷靜,說難聽點,是像溫開水一樣遲鈍,在大事上,這種性格優勢很明顯,但是在生活上,這同樣是個致命的缺點,因爲這注定沒有辦法讓她像劉婉那樣活得張揚鮮豔,即使劉楨內心也有種種感情,可是她經常會選擇用更加理性的目光去看待和處理它們,這使得她在外人眼中就沒有太多的情緒起伏,甚至顯得涼薄。
劉楨並不打算改變自己這種性格,起碼在宮闈之中生存,需要的恰恰是她這種性格,兄長性情粗疏放獷,如今已經很不招皇帝的喜歡,從父親甚至私下徵詢重臣意見的事情可以看出來,他心裡不是沒有過立劉楠之外的人爲太子的想法,只不過還沒付諸實施,這種情況下,如果她再像劉婉一樣活得肆無忌憚自由自在,盡情揮霍屬於公主的特權,又無皇后母親護持左右,那最後兄妹倆肯定不會好到哪裡去。
有得必有失,有舍必有得,有時候人生總是需要在種種事情上面做出選擇,擁有一個能夠影響父親決定的公主身份,而非以往那些只能用來聯姻的公主,能夠自主選擇自己的婚事,身在古代,這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所以這種性情也就決定了她一旦想要和哪個人共度一生,那個人必然是在行爲和人品上都足以打動她,不因她的身份而困擾,也不會因爲將來可能出現的變故而離奇。
也許她現在對郭質的感情遠沒有郭質對她來得濃烈,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男女雙方並不是在比誰付出得多,而是看誰能攜手走到最後。
一開始總有人要付出多一些,有人付出少一些,但是日久天長,彼此感情互相滲透融合,到最後只會越來越深。
這世上的愛情從來都不僅僅是濃烈奔放,一見鍾情,還有細水流長,潤物無聲的。
劉楨覺得像她這樣對感情上極爲遲鈍的性格,能夠遇上郭質,是她的幸運,而非郭質的幸運。
郭質不像姬辭那樣溫文儒雅得如同雨後青山,他就像一道彩虹,照亮了劉楨的生命。
然而促使她真正下定決心和郭質成婚的是他那天的那一番話。
如果你願意全心全意對我,無論富貴貧賤都不會鬆開我的手,我也願意這樣去對你。
有生之年,絕不後悔。
雖然依照劉遠的說話,定下婚事之後,可以等到十七歲再成婚,但是劉楨想到之前張氏的話,覺得自己也確實是考慮欠周,所以便決定直接成親,以免耽誤了劉婉和劉妝。
結果現在張氏卻跟她說,希望她的婚期還是像原來一樣,推遲到十七歲。
劉楨啞然片刻,很快意識到事情可能出在劉婉身上,便詢問緣由。
有求於人,張氏只能將來龍去脈說了一遍,末了痛心疾首道:“阿婉這孩子只怕是被邪物迷了心竅,纔會如此固執,我如今已是沒有辦法了,又怕她鬧到陛下跟前去,到時候更不好收拾,只能託你幫幫忙,望你去說服她,若是她不聽勸,只能求你將婚期延後,這樣我可以想辦法讓趙家那邊先把他們兒子的婚事辦了,這樣阿婉總不好去搶人家的夫君了罷?”
堂堂皇后委□段來說求字,饒是劉楨也不得不起身避讓:“阿母何必如此,阿婉是我的妹妹,若是力所能及,我也是能幫就幫。”
後母畢竟是後母,若是親生母親,對着女兒又何必說求字?如今大家身份有別,偶爾碰面也是日常請安之時,咸陽宮又大,遠不及從前那樣日日都處在同一屋檐下,擡頭不見低頭見,感情自然也漸漸疏遠,劉楨自問對張氏並無禮數不周之處,可也就是因爲這禮數周到,使得彼此之間好像劃開一道溝壑。
對此劉楨也無可奈何。
張氏聽得此言,總算露出笑容:“好阿楨,我就在知道你心疼妹妹,這事是我對不住你,等你成婚了,我必向陛下請求大辦婚事,務必令全天下的人都看見長公主的尊榮!”
她以己度人,只覺得自己喜歡在乎的,劉楨也必定是喜歡在乎的。
劉楨無意去糾正她,想了想,道:“這趙儉我也是見過的,時常在九市上縱馬,幸而沒有釀成大禍,不過自從陛下頒佈鬧市禁縱馬令之後,就不復見了,可見此人也不是不識好歹,罪大惡極的,世家子弟,平素有些消遣也是正常,只要不禍國殃民,也不算什麼大事,再說阿婉性情飛揚,興許就是看中了趙儉這一點,若換了那些一本正經的男子,只怕她會不喜歡呢!”
張氏不以爲然:“她能挑出什麼好人選,若是像趙家長子也就罷了,卻偏偏是不務正業的二郎,公主下嫁這等人,還不笑掉全天下人的看法?”
雖然她沒有明說,但以劉楨的聰明,又如何聽不明白,張氏要找的,是能夠繼承家業和爵位,將來也有實權的女婿,而不是像趙儉這種將來既無爵位,很可能也不會依靠自己努力去奮鬥的人。
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生際遇,最是難料,當年老爹劉遠不也是不務正業,兩手空空,結果最後卻成了皇帝,誰能料想得到?
不過張氏是劉婉的親孃,她既是這麼說了,劉楨自然也不會提出異議。
——————
上唐鄉侯趙翹最近幾乎爲兒子們操碎了心。
之所以是複數而非單數,乃是因爲最近讓他操心的人多了一個:向來老成持重的長子趙廉。
自打仲夏宴之後,咸陽城就開始流傳着趙廉得到公主青睞,也許會成爲駙馬的傳言。
還沒等趙家人高興一下,緊接着又傳來郭家長子成爲公主未婚夫婿的消息,因爲陛下希望能將愛女多留兩年,不忍讓她那麼早就出嫁,所以大婚將在公主十七歲時再舉行。
雖然大婚還未進行,但是基本也就這麼確定下來了,郭家在咸陽城中一時炙手可熱,風頭無兩,而先前與公主傳出傳聞的趙廉,卻成了衆人茶餘飯後的笑柄,都說他想博得公主青睞不成,不單做不成駙馬,還丟了趙家的臉。
但是讓趙翹差點氣暈的並不是這件事。
而是趙廉要求單獨見他,在只有父子倆的書房裡,趙廉說出他去找公主的原因——將陛下密問大臣的事情給說了。
“你你你!你這個不孝子!”趙翹顫着手,指着趙廉的鼻子,“你是嫌趙家太風光了,想要讓我們全家老小都試試吃牢飯,被砍頭的機會,是不是?!”
趙廉被抽了一巴掌,白皙的臉上浮現出清晰的五指掌痕,但他也顧不上去捂,連忙跪下來。
“阿父息怒,請容孩兒稟告,依我看,公主沉穩睿智,與尋常女子不同,並不會因爲這番話就去冒然找陛下求證的!”
趙廉現在後悔極了,他原是覺得兒子早熟,可託大事,這纔將皇帝私下裡詢問自己的事情給趙廉說了,沒想到這貨一轉眼就跑去跟公主彙報,這不是嫌全家人命太長了嗎!
“阿父,如今朝中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涌,陛下寵愛陳王,這是人盡皆知的,一旦陛下將陳王立爲太子,到時候陳王上頭還有兩個兄長,尤其是許王如今有兵權在手,又有深得陛下信賴的同母妹妹長公主,如何肯善罷甘休?到時候兵禍再起,實非社稷之福啊!”
趙翹想要發火,但看着長子認真的臉,最終卻只能深深地嘆了口氣:“你知道什麼?若陛下真想立陳王爲太子,必是要將上頭兩個兒子先遣向封地的。”
趙廉一驚:“難道陛下真有廢長立幼之意?”
“我不知。”趙廉疲倦地揮揮手,也沒力氣跟兒子發火了,他做都做了,現在發火還有什麼用?“你與公主說了什麼?”
趙廉道:“我只是說了父親的回答。”
趙翹:“公主是如何說的?”
趙廉:“公主說,趙家的這份人情,她記下了。還讓我有事可以到北宮門處直接找她的婢女。”
趙翹點點頭,沒再說話。
趙廉並不認爲自己做錯了,正如他向劉楨說的那樣,趙家遲早也要找一邊站對的,他看好許王,不管是在大義還是年齡上,許王都有當仁不讓的優勢,而父親太過小心謹慎,反倒容易錯失良機。
但這件事畢竟是他自己擅作主張,所以趙廉心中總歸還是有些愧疚不安。
“阿父……”
“罷了。”趙廉終於開口道,“你既是說了,那也就罷了。你這樣做,其實也沒什麼不妥,只有許王當太子,纔是名正言順的,只是有件事,好教你知道,陛下似乎有意要將安陽公主下嫁二郎。”
趙廉一驚:“這……這是阿父向陛下求來的?”
“自然不是,在你眼裡爲父就是那麼愚蠢的人嗎!”趙翹先斥了一句,然後才道:“聽說是安陽公主親自去向陛下求來的,皇后也反對,不過安陽公主執意要嫁給二郎,陛下已經首肯了,就差擇日頒下明旨了。”
饒是趙廉再鎮定,聽見這個消息,也有點反應不過來了。
他剛剛選擇向許王和長公主投誠,那邊皇帝就要把豐王的同胞姐姐嫁給二郎,等於說趙家和豐王的關係也更加親密了,那這樣一來,他們還能得到許王和長公主的信任嗎?
“……安陽公主怎麼會想嫁給二郎?”趙廉何止不敢置信,簡直都有點風中凌亂了,不是他瞧不起自己弟弟,實在是趙儉太拿不出手了,如今立國不過一年多,有父祖榜樣在前,開國元勳之中,終究是不孝子弟的少,上進懂事的多,像趙儉這樣雖然還沒到欺男霸女的程度,可也已經名動京師了。
趙廉想不通,安陽公主究竟是看上了趙儉哪一點?單說容貌,就算趙儉長得不錯,可比他好看,又身世相當的也不是沒有啊,何必如此委屈自己?
“我亦不知。”趙翹也覺得很費解,他知道消息之後,還把趙儉喊了過來,上上下下橫橫豎豎盯着看了有大半個時辰,直把趙儉看得毛骨悚然,他也沒看出兒子身上有什麼閃光點,值得公主非君不嫁。
雖然安陽公主不如長公主名聲大,也沒立下赫赫功勞,但她是皇后所出,能得嫡公主下嫁,這是尋常人家求都求不來的榮幸。
可問題是,趙廉這邊纔剛剛跟長公主搭上線,那邊趙家就要跟二公主聯姻,讓許王和長公主知道了,他們會怎麼想?趙家不就成了首鼠兩端的小人了?
“阿父,那如今怎麼辦?”趙廉道,“我可記得先前二郎還一直嚷着要娶長公主的,如今卻變成安陽公主……”
趙翹翻了個白眼,“難道他不娶安陽公主,就能娶長公主不成?真是癡人說夢!能娶公主,別說是哪個公主,就已經是他上輩子走了大運了,更何況安陽公主還是皇后嫡出!說句難聽的,也不知道安陽公主是不是鬼迷心竅了,竟然會喜歡上趙儉這敗家玩意!”
這句話有些不敬,不過在私底下說,誰也聽不見。
趙廉有些想笑,又忍住了:“那許王那邊……”
趙翹嘆了口氣:“你不是可以跟長公主聯繫嗎,託人帶句話罷,就說我們趙家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願輔佐陛下順應天下人心,順應正統,奠我朝千秋大業。”
像趙翹這種人,是絕對不可能□裸說出“支持皇長子”“支持許王”之類的話的,這句話表面看着是表明了對皇帝的忠心,實際上暗含“正統”之意,也是向劉楠和劉楨表明心跡,暗示趙家會盡力勸說皇帝立劉楠。
這已經是趙翹所能做出的最大限度的迴應了,按照他原本的意思,最好是保持中立,不管皇帝立誰爲太子,他們趙家都能處於屹立不倒的位置,這樣就起碼能夠保住三代富貴,但是趙廉的自作主張打亂了趙翹的計劃,如果非要在許王、豐王、陳王三者之間選一邊站的話,那趙翹確實也更傾向於許王。
不出趙家人所料,趙儉在得知自己即將尚主的消息之後,一蹦三尺高,不是欣喜若狂,而是大哭大鬧。
他是想娶公主沒錯,可他沒想娶那個刁蠻任性的安陽公主,他想娶的是溫柔高貴的長公主啊啊啊!!
那一日不幸被安陽公主逮了個正着,趙儉無可奈何,只得使出渾身解數,只希望安陽公主不要因爲他之前的失禮鬧到陛下跟前去,後來也確實是成功了,安陽公主也被他哄得服服帖帖,誰知道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公主竟然要嫁給他?!
上邪啊!趙家列祖列宗啊!
趙儉簡直快要瘋了。
但不管他如何哀嚎,趙儉與安陽公主的婚事,很快從風靡咸陽城的傳言變成皇帝書之於竹簡上的明旨——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如無意外,在兩年後,隨着長公主大婚,除非在此期間掛掉或者不能人事,否則他就將成爲國朝的第二位駙馬都尉。
可喜可賀。
張氏的反對反而讓處於叛逆期的女兒越發堅定了想要嫁給趙儉的心思,劉婉親自向皇帝陳情,表示連長姊都能自己挑選夫婿,爲什麼自己不可以呢?而且自己現在看中的人選從家世來說也並沒有什麼不好的,請阿父成全云云。
劉遠雖然對劉婉劉妝比不上對劉楨來得喜歡,可也不至於連女兒的這個願望都不能達成,何況她的要求並不過分。
於是水到渠成。
既然連皇后都無可奈何,趙儉也就大可不必作垂死掙扎了。
趙家總歸來說也是朝廷重臣,除了趙儉的人品之外,其它沒有什麼不滿意的,張氏在發現阻止無效之後,便想皇帝請求也賜趙儉一個官職,免得以後兩手空空直接尚主實在太難看。
因此小白臉·吃軟飯·趙儉,就被封了一個光祿勳的給事謁者,秩俸四百石,聊勝於無。
相比之下,長安長公主與郭家長子的婚事,就顯得非常四平八穩,平淡無奇了。
論家世人品,郭質也算配得起公主了。
論淵源,二人自潁川時便相識,又曾經在咸陽城同甘苦共患難,郭質能尚主,並不讓人吃驚,先前長公主遲遲未定,還鬧出想要自己擇婿的風波,在大家看來,那都是受寵的公主在鬧點小別扭,不算什麼,最後選擇了郭質,也基本都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可惜了那些想要借尚主而使個人或家族受益的人就只能註定失望了,算起來,嫡出的公主如今就剩平輿公主了,而且算算她的年紀,也已經到了可以議婚的時候,自然有不少人將目光放在了平輿公主身上。
——————
公主的婚事,之於咸陽人來說或許是津津樂道的話題,但之於整個天下,那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與鎮日勞作希冀得以溫飽的百姓無關,更與生活在邊關,日日被籠罩在戰火陰影之下的人們無關。
十一月的雁門關,寒風凜冽,黑雲壓城,彷彿醞釀着一場即將到來的暴風雪。
“大父,大父,你瞧,下雪了!”
五六歲的女娃娃將脖子拼命往後仰,看着頭頂白花花的雪絮飄了下來,興奮地又叫又跳,不僅伸手去接,還將可愛的雪花往嘴裡塞。
被她喊大父的老翁卻並沒有露出喜色,反而喟嘆一聲:“若換了往年,這樣的雪定預示着來年有個好收成!”
孫女聽不懂祖父的話,過來扯他的衣裳。
“大父,你怎麼不玩雪?”
“大父不玩,阿微你玩罷!”老翁用滿是皺褶乾裂的手摸摸她的腦袋。
“阿父不要說這些喪氣話了,今年冬天來得這樣早,想必匈奴人不會再來了,聽說朝廷準備派了許將軍來此駐守呢,他可是身經百戰的大人物,匈奴人肯定也要憷他三分的!”一箇中年人從草垛裡冒出頭來,大聲道,他手裡還拿了把鐮刀,揮汗如雨。
原來老翁說話的對象並不是不懂事的女娃娃,而是他。
老翁搖搖頭:“這可難說,匈奴人進出雁門關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哪回不是滿載而歸,這裡的守軍打不過匈奴人,何況還有殷王司馬昂在爲他們引路!”
中年人呸了一聲,臉上浮現出刻骨仇恨:“天殺的,竟然甘當異族走狗,怎麼還沒被雷劈死!”
他們一家三口姓樊,祖祖輩輩俱是生活在雁門關內的百姓。
從戰國到秦國,接連出了李牧和蒙恬這樣的名將,幾十萬大軍直接把匈奴人不敢越過長城。
但是隨着秦朝滅亡,諸侯爭霸,這種優勢就不再存在了,彼時項羽寧願先把劉遠這樣的“內患”解決掉,也不願意把大軍拿去對付匈奴人,結果這邊諸侯忙着逐鹿中原,匈奴人也樂得無人關注,迅速發展自己的勢力。
這個時候,匈奴迎來了自己部落猶如天賜般的首領,一個叫冒頓的男人。
這傢伙絕對是個大牛人。
當時的冒頓是匈奴的太子,跟劉楠有相似遭遇的是,他老爹也看他不爽,想要立自己最喜歡的閼氏的兒子當太子,還把冒頓派到別的部落當人質,然後又發兵攻打那個部落,爲的就是激怒對方,借刀殺兒子。
閼氏就是匈奴單于的正妻,相當於中原人的皇后。
這招可就比劉遠對劉楠狠毒多了,劉遠再不喜歡兒子,也沒有讓他去敵國爲質又攻打敵國。
結果沒想到冒頓不僅沒有被殺死,反而逃了回來,他老爹也只好暫時歇了殺兒子的心思,讓他統領一支部隊,藉機試探他的能力和忠心。
有其父必有其子,老爹都要殺兒子了,兒子當然就更狠,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部隊訓練成自己的死忠,然後反過來把自己老爹殺了,又殺了他老爹寵愛的女人和想要被立爲太子的弟弟,連同那些支持弟弟的大臣們,統統一個不落,成了刀下亡魂。
他甚至當先射殺自己的老婆,讓部下跟着射,藉以訓練他們對自己命令的反應和忠誠。
一個這麼狠的狠人,連當時中原最橫的西楚霸王,當然也不敢輕易招惹。
把人都當瓜切了之後,冒頓還沒能來得及入侵中原,當時他就先對付東邊的東胡和西邊的大月氏,把這兩個部落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又接連征服了樓蘭,烏孫等西域各國,這時候的匈奴已經非常強大了,基本上此時他的實際控制區域,不會比劉遠轄下的中原小,甚至只會更大。
而他的目光,也開始放到了長城以南,廣袤肥沃的中原土地上。
此時諸侯爭霸的局面剛剛結束,劉遠剛剛成爲新朝皇帝,但百廢待興的國家已經沒有把握再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中原也早就沒有了李牧和蒙恬這樣的名將,像英布、章邯、許衆芳這些人的戰鬥力,冒頓單于並沒有放在眼裡。
更重要的是,在長城以南,還有一個殷王司馬昂,爲了跟劉遠抗衡,他甘願讓匈奴借道,讓他們暢通無阻地南下。
所以,原本還算安全的雁門關,一下子就成爲了戰火燎原的前線。
樊老翁這一家,原本是八、九口人的大家庭,但是兩個月前,匈奴又一次入侵,直接就把他的老婆連同兩個兒子都給殺了,女娃娃的親孃則被匈奴人擄掠去當女奴了,從此下落不明。
樊大郎一路帶着老父幼女從關外跑到關內,歷經艱辛,好不容易纔在雁門關內暫時安頓下來。
是以樊家如今就剩下三口人,除了還不怎麼曉事的幼女之外,其餘兩人對匈奴無不恨之入骨。
樊大郎原本是要從軍打匈奴的,奈何家中只剩下老父幼女,連長途跋涉都不成,若是他走了,這一老一小隻怕也沒法度日了。
聽得樊大郎的憤慨咒罵,樊老翁嘆了一聲,眉目黯然,什麼也沒說。
“不好啦!匈奴人來啦!雁門關外有匈奴人啦!”
不知是誰在外頭叫嚷起來,女娃娃嚇得一激靈,轉身躲到大父身後。
她有地方可躲,樊老翁和樊大郎卻無處可躲。
與樊老翁露出的驚懼神情不同,樊大郎臉上更多了一絲憤怒。
“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大郎,這雁門關會不會失守啊?”老翁問兒子。
“應該不會罷,不是說雁門關牢固得很麼?”樊大郎雖然回答了老爹,可連他也能察覺自己語氣之中的不確定。
他擡頭望向陰沉沉的天色,雪花還在不停地飄落下來,城中屋宅很快都蒙上星星點點的白色。
雁門關……應該不會失守的罷?
史載,大乾開國二年十一月,匈奴南越雁門山,破雁門關,進犯太原郡,直取晉陽。
雁門關守將焦放戰死,鹿城侯許衆芳率兵阻匈奴於晉陽。
同年十二月,巴王英布反。
未幾,閩中王趙歇反。
作者有話要說:注:
1、歷史上當時的紀年是以10個月爲一年的,這裡架空了,按照我們現在的習慣來,否則會造成很多時間錯亂。
2、這時候的晉陽還不是太原,它只是太原轄下的一個縣,是太原郡的治所,入了太原,就等於接近中原腹地了,因爲晉陽的位置非常重要,歷史上也是很多朝代的都城。李淵就是在晉陽起兵的,所以晉陽被視爲李唐王朝的龍興之地,唐太宗把最寵愛的女兒封爲晉陽公主,就是因爲這裡的意義非凡,可惜這個女兒12歲就早夭了,否則肯定會在史書上留下濃重一筆。
蟹蟹小夥伴們的支持和留言,以及萌物們的萌物票!\( ̄︶ ̄)/【作者:怎麼感覺很久沒賣萌的樣子?衆:滾,你天天都在賣!】
筏子扔了一顆地雷
路過的黃瓜扔了一顆地雷
靈月汐扔了一顆地雷
亞紀扔了一顆地雷
亞紀扔了一顆地雷
冥色琉璃扔了一顆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