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章 張珪的奸計

454章 張珪的奸計

淮揚大地,本是華夏文明開拓已久的農耕地區,上承河洛中原腹心,下繼江南天下糧倉,自古以來向稱繁盛,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三十六座管絃樓、七十二條花柳巷,“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便是天上人間。

可自從百餘年前金兵南侵,這座淮左名都在大詩人姜夔筆下就成了“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的淒涼景象,其後好不容易漸漸聚集人煙、商旅往來,到伯顏南征滅宋之戰,又在此和誓死不降的李庭芝連番大戰,蒙元鐵蹄踐踏淮揚大地,血腥屠殺使人煙輻輳的淮揚一帶變成了赤地千里,居住着百姓的村莊集鎮變成了累累荒丘座座孤墳,阡陌縱橫的農田則成片荒蕪,野草叢生,狐狸豺狼出沒其間,真個滿目瘡痍。

現在,這裡又從悽清荒蕪變得人聲鼎沸,只不過來來往往的不是手持鋤犁辛勤勞作的農夫,而是跨駿馬、挽強弓的異族武士,他們高聲歡笑,在昔日的農田中縱馬馳騁,臉上帶着征服者的高傲表情,向田間地頭的農夫們肆無忌憚的炫耀着武力——張珪的蒙古、契丹、党項、女真、回鶻各族三十萬大軍齊聚於此,二十萬探馬赤軍、十萬拱衛京畿的蒙古精銳,還有破天荒的一萬五千怯薛武士,在揚州、真州、泰州一線連營百里,簡直是兵山人海,大有投鞭斷流之勢。

“滅了南蠻子,咱們就是蒙古人了!”女真人蒲察合安用小塊礫石仔細打磨着狼牙棒上的尖釘,這種沉重的武器,曾經是南蠻子的夢魘,蒲察合安還記得那首令女真武士意氣飛揚的南朝民歌:“他有金兀朮,咱有韓侂冑,他有狼牙棒,咱有天靈蓋”——面對大金武士騎馬衝刺挾萬鈞之力狠狠砸下的狼牙棒,走投無路的漢人百姓只能用自己的天靈蓋來抵擋!

不管是完顏兀朮“搜山檢海捉趙構”,還是海陵王“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大金帝國昔日的赫赫兵威總是令蒲察合安陶醉,他常常想:如果在那時候,自己不弄個猛安勃極烈(千戶),也得做個謀克勃極烈(百戶)吧?

契丹人蕭達狸翻身下馬,把自己的百鍊點鋼槍靠到大樹樁子上,看看女真武士把狼牙棒上的鋼釘磨得根根雪亮,不由好奇道:“蒲察合安兄弟,借你的狼牙棒給俺瞧瞧!”

蒲察合安咧開大嘴和善的笑了笑,毫不猶豫的把隨身兵器遞給了蕭達狸,後者用大拇指試着尖釘的鋒利程度,不時發出嘖嘖的讚歎。

若是百餘年前,女真和契丹是不共戴天、至死方休的死敵,契丹人的遼朝,便是被女真人的金朝所滅,兩族血海深仇甚至到了成吉思汗的年代都還沒有化解,契丹人耶律楚才投入成吉思汗帳下成爲蒙古帝國的丞相,據傳就是爲了滅亡金朝,報當年女真人覆滅大遼的世仇。

可現在不同了,大元皇帝發下詔令,只要在戰場上立功受獎,憑斬首記功就能從“南人”升作“漢人”,“漢人”升作“色目人”,直到成爲“蒙古人”,帶着做大元朝第一等人的希冀,帶着到富庶江南燒殺淫虐的渴望,各族武士徹底拋下昔日的仇怨,團結到大元朝的蘇錄定戰旗之下,至死方休的仇敵竟然變成了並肩作戰的夥伴。

將狼牙棒拿在手中揮舞兩下,蕭達狸悻悻的將它遞迴蒲察合安手中,“這兵器果然勢大力沉,馬上揮擊勢不可擋!怪不得咱們當年以‘鑌鐵’爲號的大遼,打不過你們以黃金爲號的大金。”

“蕭兄弟、蒲察兄弟,不管大金還是大遼、回鶻,或者我們祖先建立的大夏,現在都成爲了蒙古大汗的子民,而且以諸位的武勇,必定能在徵漢之戰中立下功勳,論功遞升,將來大家自然都成了蒙古人!”

蕭達狸和蒲察合安同時回頭,無聲無息來到兩位武士身後的,是一位党項鷂子中的佼佼者細封步瀨,整個百人隊中,也唯有這位身手輕捷如猿猴的党項鷂子,能不驚動各有一番絕招的武士們,悄悄潛到他們身後。

蒲察合安哈哈大笑着拍拍細封步瀨的肩膀,巨大的力道讓党項鷂子好一陣呲牙咧嘴:“對,咱們必定能擊敗南蠻子,到時候什麼党項、契丹、女真,統統都不要了,咱們一塊做大元朝的頭等蒙古人!”

遼朝覆滅已久,蕭達狸的銳氣遠不如兩位同伴,他想了想,猶豫着問道:“就連長生天庇佑的伯顏丞相,和他手下八個蒙古萬人隊都折在了南邊,誰知道咱們這仗打得順不順?這滔滔長江卻不好渡過去呀!”

蒲察合安聞言也是面色一滯,他想了幾十年前,手提八十萬大軍,投鞭斷流的海陵王完顏亮,便是在採石遇到了那位南朝書生將軍虞允文,一戰兵敗,連帝位都丟了……

“不會,我們不會敗!”細封步瀨堅定的說:“伯顏丞相只是中了南蠻子的奸計,若是面對面的交手,絕對不會失敗。而我們的張珪元帥,已和南蠻子多次交手,深知他們的陰謀詭計,又身兼御賜金刀九拔都和伯顏丞相兩家的兵法,決不會再次中計的!

而且,我們這次沒有膿包軟蛋、幫倒忙的新附軍,也不是八萬蒙古軍,而是整整三十萬大軍,各族最英勇的戰士!”

對,三十多萬從各族挑選出的精銳戰士,集中了蒙古帝國有史以來最爲強大的軍事力量,還有號稱永遠無敵的整支怯薛軍團!就算征服整個世界,都已綽綽有餘!

“細封兄弟說得好!”蒲察合安興奮的揮舞着狼牙棒,帶起一陣陣凜冽的風聲,正巧有個挑着秸稈的漢人農夫低着頭從官道上走過,蒲察合安怪叫一聲,狼牙棒就呼嘯着向他頭頂落下!

“蒲察兄弟不可!”細封步瀨和蕭達狸同時驚叫,淮揚之地久經戰火,農夫少而土地荒蕪,這三十萬大軍齊聚與此,人吃馬嚼所費不少,除了朝廷從各地轉運接濟,還要靠本地徵募糧草,殺光了農夫,哪兒去找秋糧?徵南都元帥張珪可是下了嚴令,凡在江北殺人劫財者一律軍法從事!

“哈哈哈!”蒲察合安長笑着手腕一抖,狼牙棒就變了個方向,閃着寒光的鋼釘在農夫眼皮子底下擦了過去,再偏得一兩寸就要撕下大塊肉了!

可憐的農夫嚇得面色蒼白如紙,全身篩糠也似的抖起來,蒲察合安大笑道:“便是這等懦弱無能的南蠻子,咱們一個可以打他百十個!此戰必勝!”

蕭達狸和細封步瀨鬆了口氣,惡狠狠的看着漢人農夫,“都元帥只說江北不許殺人,待渡江之後,咱們就大開殺戒,殺他個血流成河!”

党項鷂子、契丹勇士和女真武士同時放聲大笑,渾不在意四周農田中彎腰勞作的農夫,是用怎樣仇恨的眼神,盯着這羣侵入自己家園的強盜……

揚州城外的中軍大帳,平南副都元帥阿里海牙正拿着份大都方面發來的急報,聲音中略略帶着點焦慮:“都元帥,汗八里已第三次發來站赤急報,問咱們什麼時候開戰了。這三十萬大軍堆在淮揚,人吃馬嚼所費不少,北方素來貧瘠,糧食供應很緊吶!我看大汗就算再信任咱們,只怕也架不住中書省盧世榮整天叫苦啊。”

的確,南征的第一個月,大都方面簡直不聞不問,只有軍中報往大都的軍情,沒有大都發往軍中的命令,第二個月,終於有了忽必烈向前線發來的慰問聖旨,和隨聖旨而來的御酒,到第三個月上,月初一道聖旨,月末又是一道,雖然八思巴蒙古文寫成的聖旨上仍舊一派溫言勉勵的詞句,但任何人都知道朝廷亟盼勝利的心態。

“事到如今,也不必瞞着世叔了。”因爲阿里海牙和張弘範平輩論交,張珪在只有二人獨處的時候,總是稱阿里海牙爲世叔。

瞞着我這個副都元帥?回鶻人有些兒不滿,但他知道這位世侄絕非故弄玄虛之人,便沉下心聽他解釋。

張珪指着地圖侃侃而談:“咱們在水上沒有任何優勢,這滔滔長江不單是南朝的萬里長城,還是他們用船運兵的通衢大道,就算咱們不計損失強行渡江,漢軍也能乘船快速趕到咱們附近,和炮船配合水陸夾擊,咱們沒有任何勝算可言!”

阿里海牙不得不點點頭表示同意,他以滅宋大功臣的身份在廣州灣治水軍,卻被大漢海軍封鎖在珠江口內始終不得出海,最後廣州一戰根本就是狼狽逃竄,則大漢帝國海軍威力如何,自然心有慼慼焉。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刻,阿里海牙甚至常常自問:被大漢海軍自始至終封在珠江口不得出戰,數年中無所作爲,究竟是失去了許多次沙場征戰建立功勳的機會,還是避免了兵敗身死,如張弘範、李恆那樣的結局?

張珪的話音,將阿里海牙從回憶拉回現實,這位身兼兩家之長的都元帥指着臨安以東不算太遠的地方,“這裡,浙西山區,曾經是方臘反宋的根據地,至今仍有魔教餘部,而兩浙、江西、八閩、廣南之地,吃菜事魔者不知凡幾!”

一瞬間,阿里海牙的眼睛突然變得很亮,他明白了張珪這麼幾個月,是在等一個什麼樣的機會——這個機會,能一舉將大漢帝國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張珪的聲音依舊平淡無奇,彷彿那位岩石般堅硬的伯顏丞相,但他的眼神卻燃燒着灼人的火焰,好像他那位御賜金刀九拔都的父親:“黃巾、赤眉,以草莽而席捲天下,昔日的方臘,亦能動搖故宋江南半壁。魔教在江南傳教已二百年,方臘餘黨遍佈兩廣八閩、荊湖兩浙,一旦發動,必定能令漢國天下糜爛不堪,漢軍撲滅各地反叛疲於奔命,到時候咱們再兵發江南,與浙西魔教南北呼應,則大漢帝國前後受敵,必亡無疑!”

說罷張珪向阿里海牙一揖到地:“事涉機密,全軍除本都元帥麾下死士之外無一得知內情,對世叔有所隱瞞,還請贖罪。”

“魔教和漢軍,南蠻子和南蠻子自相殘殺,到時候咱們再從身後給他們包餃子!都元帥妙計,佩服佩服!”阿里海牙也是一揖到地,“彼此皆爲朝廷建功立業,都元帥知,便是末將知,何分彼此?”

中軍帳掛着的大幅羊皮紙地圖上,魔教方臘洞所在的婺源縣被點上了一團濃重的紅色,彷彿一片鮮血的海洋,正從那裡擴散,向徽州、向臨安、向福州,向整個江南蔓延……

徽州下屬休寧縣通往婺源的官道兩側,火紅色的岩石高達百丈,被流水、風力所風化侵蝕,形成了堡壘狀的山峰和峰叢、千姿百態的奇石、石橋和石洞,奇峰插雲亂石穿空,正是明顯的丹霞地貌。

官道在羣山之間曲折盤繞,時而低伏入谷底,時而高揚上山巔,江南山路雖不若蜀道之難於上青天,但成羣結隊的挑夫們仍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初秋山間涼風習習,人人卻揮汗如雨。

婺源距離繁華地區並不算遠,西面是盛產瓷器的景德鎮,東北方向是商賈雲積的徽州,便是離宋、漢兩朝都城臨安也算不上太遠,可是此地羣山環繞交通不便,幾乎與世隔絕,盤山官道上往來行人不多,惟有從景德鎮挑瓷器去徽州的挑夫、馬幫往來行走。

白虎頭,是官道上最爲險要之處,水滴石穿繩鋸木斷,青石板鋪成的道路竟然被挑夫們長年累月踩出了一個個深深的腳印,挑夫徐大牛正擔着草繩包裹的兩擔瓷碗慢慢往上走去,只見他裸露在外的小腿上根根青筋暴起,牙關緊咬兩腮鼓脹,顯然是用盡了全力。

妻兒老小的口中食、身上衣,都要靠一滴滴的汗水來換取呵,華夏子民從不像蠻族強盜那樣不勞而獲!徐大牛努力的走着,勤勞而又坦然的勞作。

忽然,他不知踩到了什麼東西,腳底一滑,身子再也保持不了平衡,連人帶擔子四仰八叉的往後便倒,偏偏身後便是萬丈懸崖!

三十三章 老君下凡367章 強弩戰術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3章 人爭一口氣769章 竹槓敲得梆梆響413章 鶴蚌相爭四十九章 莫須有633章 覲見427章 牆頭草的末日四十五章 忠奸三十七章 新裝備七十一章 文化衝突582章 老君親掌紫金錘八卦爐內鍛神鋒下256章 高麗棒子195章 凱旋139章 王見王五十七章 潘多拉墨盒587章 風雲聚龍虎會下457章 婺源風暴585章 風雲聚龍虎會上860章 規則之力267章 改造俘虜五十一章 夜宴692章 母老虎們下484章 北伐or西進274章 官司359章 改進火藥659章 你是鶴蚌我漁夫452章 諜變396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三十三章 老君下凡735章 行動起來703章 艱難的突圍570章 漢兵已略地四邊楚歌聲760章 困難232章 準備好竹槓516章 一抓就靈223章 俘虜617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四510章 吐蕃僧746章 文明之徵服四191章 亮劍176章 工業擴張583章 匠心獨運415章 陰謀的氣息611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三364章 鹽醬口124章 不可收拾347章 遼東翻覆183章 報紙568章 華容道440章 將軍不戰九十九章 助戰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9章 紅拂夜奔492章 什一稅和聖城451章 三家分高麗223章 俘虜二十九章 琉球鋼鐵廠512章 土司642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四210章 峰迴599章 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529章 關中七十九章 女朋友365章 呸504章 諫議院引發的爭議822章 日落威尼斯421章 中央突破490章 釣815章 沸騰之海下343章 苦肉計257章 三別抄306章 英雄豪傑604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五七十四章 醫國醫人234章 寬恕641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三367章 強弩戰術338章 奴隸槳手211章 路轉363章 馳援一一零章 我死則國生633章 覲見477章 高郵上空的鷹111章 正義的審判424章 威震天下351章 民族品牌155章 文武制度267章 改造俘虜411章 夢碎137章 劫駕五十九章 手榴彈122章 千里赴戎機394章 艱難抉擇七十章 融合的難題466章 七年868章 保護者532章 決戰五漢騎806章 水晶之夜下376章 大遷徙751章 交還聖城
三十三章 老君下凡367章 強弩戰術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83章 人爭一口氣769章 竹槓敲得梆梆響413章 鶴蚌相爭四十九章 莫須有633章 覲見427章 牆頭草的末日四十五章 忠奸三十七章 新裝備七十一章 文化衝突582章 老君親掌紫金錘八卦爐內鍛神鋒下256章 高麗棒子195章 凱旋139章 王見王五十七章 潘多拉墨盒587章 風雲聚龍虎會下457章 婺源風暴585章 風雲聚龍虎會上860章 規則之力267章 改造俘虜五十一章 夜宴692章 母老虎們下484章 北伐or西進274章 官司359章 改進火藥659章 你是鶴蚌我漁夫452章 諜變396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三十三章 老君下凡735章 行動起來703章 艱難的突圍570章 漢兵已略地四邊楚歌聲760章 困難232章 準備好竹槓516章 一抓就靈223章 俘虜617章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四510章 吐蕃僧746章 文明之徵服四191章 亮劍176章 工業擴張583章 匠心獨運415章 陰謀的氣息611章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三364章 鹽醬口124章 不可收拾347章 遼東翻覆183章 報紙568章 華容道440章 將軍不戰九十九章 助戰第三部九萬里風鵬正舉679章 紅拂夜奔492章 什一稅和聖城451章 三家分高麗223章 俘虜二十九章 琉球鋼鐵廠512章 土司642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四210章 峰迴599章 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529章 關中七十九章 女朋友365章 呸504章 諫議院引發的爭議822章 日落威尼斯421章 中央突破490章 釣815章 沸騰之海下343章 苦肉計257章 三別抄306章 英雄豪傑604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高歌入漢關五七十四章 醫國醫人234章 寬恕641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三367章 強弩戰術338章 奴隸槳手211章 路轉363章 馳援一一零章 我死則國生633章 覲見477章 高郵上空的鷹111章 正義的審判424章 威震天下351章 民族品牌155章 文武制度267章 改造俘虜411章 夢碎137章 劫駕五十九章 手榴彈122章 千里赴戎機394章 艱難抉擇七十章 融合的難題466章 七年868章 保護者532章 決戰五漢騎806章 水晶之夜下376章 大遷徙751章 交還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