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目標直指超音速隱身戰略轟炸機(國慶第六更)

林鵬的壯志豪言,也是點燃了在座很多領導和專家們心中的熱血,他們紛紛地鼓掌,爲林鵬點贊。

不過反對的專家還是有一些的,接着又有一位專家質疑道:“誠然,就算林副總師說得不錯,你們一飛院在大型飛機和轟炸機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但是隱身戰略轟炸機不同於你們的轟六,不同於運三零,也不同於殲轟八!它不等於這幾種飛機的簡單相加,還是要慎重啊!我就想問,你們一飛院或者說中航在隱身戰略轟炸機背部進氣道設計製造技術方面,是否有把握突破?”

這時候林鵬就再次站起來了:“當然,我們通過飛翼二零技術驗證機,已經攻克了揹負式鋸齒型大S彎進氣道設計技術難關,飛翼氣動佈局隱身與氣動控制一體化的設計難題,通過風洞測試和實機試飛,結果顯示我們的飛翼二零機翼展向各剖面的翼型設計是非常合理的,外翼段的等壓線平直,氣流沿展向的流動得到控制,有效抑制了氣流分離,減小了阻力,同時升力係數和失速特性都非常好,結果就是飛翼二零的升阻比在三度的迎角下就達到了三十二的最大值,與傳統氣動佈局相比突破是巨大的,並且我們對飛翼氣動佈局的控制律也掌握得很深入,在一百多架次的試飛中,飛翼二零技術驗證機沒有出現過嚴重的事故,這就是我們一飛院敢於承擔新型遠程隱身戰略轟炸機研發任務的基礎!”

專家又問道:“如果要發展新一代遠程轟炸機我們不可再模仿B2轟炸機,我們的新一代遠程轟炸機一定要是超音速的飛翼隱身佈局,請問你們一飛院或者說中航真的有把握?”

林鵬一臉堅定地道:“當然,我們有這個把握!我們通過飛翼二零的測試研究,以及對世界上著名的戰略轟炸機進行對比研究,可以發現飛翼佈局在重量與常規佈局相同的情況下,推力只需要常規佈局的三分之二就可以達到同樣的速度。這就是因爲飛翼佈局升阻比高,巡航阻力小,所以用同樣的發動機,常規佈局不能超音速,但是飛翼佈局卻很容易實現超音速飛行,並且飛機航程更遠。”

“飛翼二零在測試中,隱身性能指標達到了0.01平方米以下,這說明我們的設計是成功的,如果放大到一百五十噸級別,這個指數不會增加太多。這是因爲飛翼佈局與機身的融合度很高,表面由光滑連續的曲線構成,幾乎不存在銳角、凸起等強烈的雷達反射源,再加上沒有垂直尾翼,設計儘量遵循面、線平行的原則,這樣可以大幅度減少雷達散射截面積的波峰數量。再加上先進的複合材料、吸波塗層、揹負式進氣道等設計,新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的隱身性能完全不用擔心。”

“至於超音速的問題,我想這也並不難。目前我們中國航空發動機的技術水平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我們的運三零將配備中國航發的二十噸級渦扇發動機,我們的渦扇十五小涵道比發動機潛力也非常巨大,如果採用四臺推力達到十八噸級的渦扇十五,是完全可以讓一百五十噸的新轟實現超音速飛行的。參考M國B21轟炸機計劃,其可能採用兩臺F135發動機改進而來的發動機,一百噸左右的最大起飛重量!而我們採用四臺同級別發動機,一百五十噸左右最大起飛重量,完全可以超音速飛行。”

林鵬的回答,讓專家也一時不知道怎麼反駁了。

又有一位專家問道:“可是我們都知道,飛翼佈局的機翼面積很大,在超音速飛行時會產生很大的摩擦阻力,至少目前我們很少見到飛翼佈局的超音速飛機,即便是有也是小型的飛翼無人機。一百五十噸的飛翼轟炸機,要實現超音速飛行,僅僅靠發動機推力大是不夠的!”

的確飛翼佈局要實現超音速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大型飛翼轟炸機要超音速就更困難了,這是因爲飛翼佈局特別是大型飛翼機的機翼要比常規佈局飛機的機翼厚得多,在飛機接近音速時,機翼較厚的位置就會產生很大的阻力,因此要突破音障就有比較大的困難了。

這也是爲什麼B2轟炸機不能超音速飛行的原因之一,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B2轟炸機採用的是無加力渦扇發動機,當然不能超音速了。

說到這兒,似乎隱身性好的飛翼佈局與超音速成了天生的一對矛盾,二者有沒有可能完美結合?似乎現在還沒有答案,畢竟現在並沒有一架超音速飛翼轟炸機。

儘管網絡上有很多傳言說B2轟炸機採用了等離子體技術,可以實現超音速飛行,但那畢竟只是傳言,事實上B2轟炸機是不可能超音速的。

針對這位專家的質疑,林鵬再次站起來回答道:“認爲飛翼佈局的超音速飛行不能實現,這是一個很典型的認識誤區,雖然說飛翼佈局的機翼確實要厚一些,但是沒有垂尾和平尾,飛翼佈局的加速性是很好的,就拿B2轟炸機來說,它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0.9馬赫以上,它還是採用的無加力發動機,整機推重比只有0.5左右。B2轟炸機之所以不能超音速飛行,最主要是因爲設計師爲了實現高升阻比,機翼後掠角設計非常小。通過氣動設計的優化,我認爲飛翼佈局是可以實現超音速飛行的,當然也許比不了圖160這一類變後掠翼2倍音速的最大速度,但是實現1.2到1.5馬赫的速度問題並不大!”

唐總師補充道:“其實一點二倍音速的超音速,對未來戰略轟炸機來說,已經夠用了,因爲它主要來說還是在防區外發射中遠程空地武器,實現遠程打擊,延伸打擊半徑。假設我們的遠轟,航程達到一萬二千公里,那麼就有五千公里的作戰半徑,加上巡航導彈二千公里以上的射程,就具備七千公里的作戰半徑,在發射完巡航導彈後,可以超音速飛行一段時間,完成快速撤離!要實現更遠的作戰半徑,則可以用空中加油機來進行配合,上萬公里的作戰半徑並不是夢想。”

七千公里作戰半徑,確實夠用了!當然要打擊某大國的本土,有空中加油機配合就可以完成!

第五十一章 成爲一名優秀飛機設計師之艱難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終於圓了國產大客機夢第二百七十八章 雙機飛行表演第十四章 爲飛機減重是每一個設計師努力的方向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砸黃金盟第二十九章 飛控問題第九百五十三章 中國的“黑鷹”直升機更強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障告警不斷第四百四十八章 五年內實現百萬輛的銷量目標第三十四章 試飛事故分析會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國產新航母動力系統第六百四十九章 戰略轟炸機競標結果出爐第四百七十六章 轎跑SUV風颳起來了第九百零七章 憋一肚子氣的土雞F16戰鬥機第八百七十五章 ???小渦扇改燃氣輪機海陸通用第五百八十九章 非常大膽的首飛計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二點三馬赫的速度讓戰鬥機也追不上第一千零一章 隱身梟龍戰鬥機最後一次試飛第一百零二章 JL-7雷達來背鍋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型機和中型機的優劣第八百五十八章 ???鷹掠長空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轟20最後一滑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啊第二百一十六章 這個驚喜真的夠大第三百八十八章 開發結合三開縫襟翼和吹氣式襟翼的新襟翼第一百零六章 太行不太行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隱身攻擊兩千公里之外第三百七十章 大支線和小幹線之間的界限第八百五十二章 ???既可當運輸機又可當加油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全軍最優秀的女飛行員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媒體熱議轟20首飛消息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海東青隱身艦載戰鬥機方案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飛機項目論證組來了第四百九十章 飛翼20順利完成首滑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轟20戰略轟炸機至少需要五十架第一百零六章 太行不太行第三百三十五章 殲轟八動力系統測試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遭遇“海空武器之王”的佛吉尼亞級第八百五十五章 ???FC31骨頭鷹戰鬥機迎來首飛第九百六十五章 殲轟七A戰機護航第七百七十五章 史上最強陣容的朱海航展來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民企造車有多難第一千一百章 殲轟8與轟油6海上空中加油第四百二十四章 宋雨晴加入大鵬航空科技第九百六十三章 龐巴迪C系列客機的挑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下線第一百三十四章 “意外”起飛(跪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等一分鐘第四百五十二章 驚豔全場的中航首發車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砸黃金盟第八百八十章 ???持續二十一秒9.5G過載第六章 航空工業人才問題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運15大型運輸機首飛第四百五十三章 打造純正中國車第三百八十二章 航空迷們熱議ARJ-1000小道消息第七百九十七章 運十五需要翼梢小翼嗎第七百六十七章 先來三次模擬着艦第八百八十五章 ???渦槳十發動機平臺試飛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飛豹外銷成績太亮眼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階段任務完成得很漂亮第二百八十四章 重新定義幹線客機與支線客機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C929客機過水門第二百一十章 泥日力亞空軍代表團到來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綜合電力推進075必須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零一的三發鯤龍轟炸機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S20飛機訂單大增第二百四十六章 兩百噸級的寬體客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太難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衆多自主推高端品牌第八十九章 解決國產戰機心臟病的辦法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原來是救了林鵬的父親第六百四十五章 中國航空工業在巴黎航展收穫滿滿第七百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試車的震撼第五百四十二章 中國隱身戰機一飛沖天第三百二十章 投彈,讓敵人顫抖吧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殲轟八戰機脈動生產第七百零七章 FC31成功與否的關鍵:成本與性能的矛盾第八十八章 航展開幕第七百零八章 北所無人機三劍客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得適航證對C929來說不是問題第九百零六章 競爭對手們很強第七百六十三章 還是殲十C厲害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新一代艦載戰鬥機競標第一百四十七章 緊張激烈的對抗開始了(跪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三章 首次滑行試驗(深夜跪求訂閱)第一千一十四章 榮立一等功第二十八章 險情突現第二百一十六章 這個驚喜真的夠大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殲20順利通過定型審查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擊落四架殲十C全身而退第八百六十二章 ??局座的因果律放在骨頭鷹戰鬥機身上怎樣第八百二十四章 全球直播C929客機下線儀式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轟20首滑成功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豪華私人空中SUV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插上了翅膀的九六改測試車第六百一十一章 老專家反對自主研發(國慶第五更)第三百零五章 中國商飛成立第二百八十四章 重新定義幹線客機與支線客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不負火神之名第四百零五章 打造一個世界級的汽車工業集團
第五十一章 成爲一名優秀飛機設計師之艱難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終於圓了國產大客機夢第二百七十八章 雙機飛行表演第十四章 爲飛機減重是每一個設計師努力的方向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砸黃金盟第二十九章 飛控問題第九百五十三章 中國的“黑鷹”直升機更強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障告警不斷第四百四十八章 五年內實現百萬輛的銷量目標第三十四章 試飛事故分析會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國產新航母動力系統第六百四十九章 戰略轟炸機競標結果出爐第四百七十六章 轎跑SUV風颳起來了第九百零七章 憋一肚子氣的土雞F16戰鬥機第八百七十五章 ???小渦扇改燃氣輪機海陸通用第五百八十九章 非常大膽的首飛計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二點三馬赫的速度讓戰鬥機也追不上第一千零一章 隱身梟龍戰鬥機最後一次試飛第一百零二章 JL-7雷達來背鍋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型機和中型機的優劣第八百五十八章 ???鷹掠長空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轟20最後一滑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啊第二百一十六章 這個驚喜真的夠大第三百八十八章 開發結合三開縫襟翼和吹氣式襟翼的新襟翼第一百零六章 太行不太行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隱身攻擊兩千公里之外第三百七十章 大支線和小幹線之間的界限第八百五十二章 ???既可當運輸機又可當加油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全軍最優秀的女飛行員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媒體熱議轟20首飛消息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海東青隱身艦載戰鬥機方案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飛機項目論證組來了第四百九十章 飛翼20順利完成首滑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轟20戰略轟炸機至少需要五十架第一百零六章 太行不太行第三百三十五章 殲轟八動力系統測試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遭遇“海空武器之王”的佛吉尼亞級第八百五十五章 ???FC31骨頭鷹戰鬥機迎來首飛第九百六十五章 殲轟七A戰機護航第七百七十五章 史上最強陣容的朱海航展來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民企造車有多難第一千一百章 殲轟8與轟油6海上空中加油第四百二十四章 宋雨晴加入大鵬航空科技第九百六十三章 龐巴迪C系列客機的挑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下線第一百三十四章 “意外”起飛(跪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等一分鐘第四百五十二章 驚豔全場的中航首發車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砸黃金盟第八百八十章 ???持續二十一秒9.5G過載第六章 航空工業人才問題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運15大型運輸機首飛第四百五十三章 打造純正中國車第三百八十二章 航空迷們熱議ARJ-1000小道消息第七百九十七章 運十五需要翼梢小翼嗎第七百六十七章 先來三次模擬着艦第八百八十五章 ???渦槳十發動機平臺試飛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飛豹外銷成績太亮眼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階段任務完成得很漂亮第二百八十四章 重新定義幹線客機與支線客機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C929客機過水門第二百一十章 泥日力亞空軍代表團到來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綜合電力推進075必須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零一的三發鯤龍轟炸機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S20飛機訂單大增第二百四十六章 兩百噸級的寬體客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太難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衆多自主推高端品牌第八十九章 解決國產戰機心臟病的辦法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原來是救了林鵬的父親第六百四十五章 中國航空工業在巴黎航展收穫滿滿第七百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試車的震撼第五百四十二章 中國隱身戰機一飛沖天第三百二十章 投彈,讓敵人顫抖吧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殲轟八戰機脈動生產第七百零七章 FC31成功與否的關鍵:成本與性能的矛盾第八十八章 航展開幕第七百零八章 北所無人機三劍客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得適航證對C929來說不是問題第九百零六章 競爭對手們很強第七百六十三章 還是殲十C厲害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新一代艦載戰鬥機競標第一百四十七章 緊張激烈的對抗開始了(跪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三章 首次滑行試驗(深夜跪求訂閱)第一千一十四章 榮立一等功第二十八章 險情突現第二百一十六章 這個驚喜真的夠大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殲20順利通過定型審查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擊落四架殲十C全身而退第八百六十二章 ??局座的因果律放在骨頭鷹戰鬥機身上怎樣第八百二十四章 全球直播C929客機下線儀式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轟20首滑成功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豪華私人空中SUV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插上了翅膀的九六改測試車第六百一十一章 老專家反對自主研發(國慶第五更)第三百零五章 中國商飛成立第二百八十四章 重新定義幹線客機與支線客機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不負火神之名第四百零五章 打造一個世界級的汽車工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