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爲運三零改型留出翼載的餘量

這時候一位主任設計師黃勇道:“王副總師,這都超過三百噸了,會不會大了一些?渦扇二五發動機,比起C17運輸機的發動機要先進得多,再加上現在複合材料在航空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成熟,我覺得我們還可以把空重控制得小一些,任務燃油量也可以再小一些。”

王副總師道:“當然,理論上是可以的,目前我們只是一個大體的方案,今後還要優化的嘛!這個要一步一步來,先保守一點沒有錯。”

唐總師道:“誰還有意見,都可以提出來,我們需要的是集合大家的智慧,而不是我們這些領導拍板就完了。”

這時候又有一位副主任設計師勇敢地站起來道:“唐總師,我,我想說一下我的看法。”

唐總師點頭道:“當然可以,小宋,你大膽的說吧!”

這位姓宋的副主任設計師,正是宋雨陽,林鵬帶出來的飛機設計師。

宋雨陽這兩年來成長非常的快,不但成爲了副主任設計師,而且在CFD計算等方面都非常突出。

宋雨陽看到林鵬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心中信心大增,便大膽地講道:“吳院長,唐總師,王副總師還有各位領導,其實這些時間以來,我也在用CFD模擬計算咱們的戰略運輸機,經過計算我認爲我們的運三零可以做到三百二十噸到三百三十噸的最大起飛重量,並且不會影響飛行速度以及飛行性能。”

“當然在空機重量方面,我計算的結果,和剛纔王副總師提到的一百二十噸差不多。這是一個比較保守的值,雖然目前我們在複合材料,包括3D打印金屬零部件方面,都取得很長足的進步,今後我們的運三零可以享受到這些科技創新成果帶來的很多好處,實際上運三零到最後,有可能空重能減到一百一十噸,但目前計算的話,我認爲還是算一百二十噸比較合適。關於3D打印零部件以及複合材料,咱們可以在傳統材料和結構製造出運三零之後,再逐步去優化也不晚!”

“但是我爲什麼要計算出三百二十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呢?我是這樣想的,雖然咱們中國空軍提出來,載重量八十二噸的情況下,最大航程超過四千公里,但是我們爲什麼不多裝點油,飛得更遠呢?畢竟咱們中國幅員這麼遼闊,四千公里有時候都不一定夠用。並且隨着咱們國家國際貿易,以及海外利益的拓展,我覺得今後我們的空軍,是有可能走出去的。所以我們把運三零的最大載重航程,最大轉場航程做得更遠一些,這沒有什麼壞處,而且實現起來也是比較容易的。不影響其他性能!”

“在多出十幾噸燃油之後,我們的運三零最大轉場航程有望達到一萬公里,最大載重航程超過五千公里,這樣就比M國的C17環球霸王更強了,這纔是我們想要的運三零,它一定要超過環球霸王,畢竟環球霸王是三十年前的產品了,而我們要做的是適應未來戰場的軍用戰略運輸機!我的意見就是這樣!”

說完,宋雨陽就坐了下去。

唐總師點頭讚賞道:“小宋同志說得非常好!大家就是要這樣大膽的發表意見,我們這是一個頭腦風暴的會議,要把我們的運三零做得更好,就需要這樣的氣氛,需要咱們集體的智慧!誰還有意見,都可以說出來。”

三百二十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對於擁有四臺二十噸最大推力發動機的運三零來說,的確並不算太大。畢竟四百噸級的安一二四運輸機,四臺發動機的單臺推力,最大也就二十三點四噸,並沒有比渦扇二五推力大多少。

當然安一二四由於是四百噸級重型戰略運輸機,所以它的載重量也好,還有燃油量也好,都是遠遠大於運三零了。比如最大載重量,安一二四達到一百二十噸,最新改型達到一百五十噸,差不多比運三零大了一倍。

最大燃油量,安一二四達到了二百三十噸,當然在最大燃油量的時候,載重量就要減少了。在最大載重量的時候,燃油量是達不到最大的,通常只能達到一半左右。

比如安一二四在最大載重一百五十噸的時候,就只能裝載八十噸燃油,因此它的最大載重航程就只有三千公里左右了。

而它在空載轉場時可以裝二百三十噸油,航程達到一萬二千五百公里之多。

同理C17環球霸王空重一百二十五噸,最大載重七十七噸,如果在空載轉場時,它的燃油量可以達到一百一十噸左右,航程八千七百公里。

而運三零的最大燃油量如果達到一百三十噸,航程破萬不是什麼問題。

這個問題似乎並沒有大家再有什麼意見,唐總師笑道:“好,那麼我們就初步定下來了,運三零初步設計方案,最大起飛重量三百二十噸,最大載重八十二噸,最大任務燃油量一百一十六噸。下面我們討論第二個問題,關於飛機升阻特性的一些參數選取!”

唐總師頓了頓道:“升阻比是飛機氣動效率的量度,在亞音速狀態飛行的情況下,取決於機翼翼展和浸溼面積。這裡面又有一系列的參數需要選取,比如巡航升力係數,翼載等等。下面請大家發揮各自的能力,談一談吧!”

這時候林鵬終於發言了,林鵬嚴肅地道:“我來談一談吧,我們知道M國C17環球霸王運輸機,其翼載爲八百零九千克每平方米,並且應用了複合材料結構與翼梢小翼技術。其機翼前緣後掠角25度,NASA翼梢小翼高2.90米。C17運輸機的翼載相對來說是比較大的,因此我想我們的運三零在翼載的選取上,要低於C17爲宜,因爲翼載越低,顯然在爬升速度上更有優勢。”

“同時低翼載飛機的轉彎半徑也更小。翼載是飛機設計之初就要確定的參數之一,因爲我們要考慮到在運三零的使用過程中,必定會有各種改型。這樣會增加飛機的重量,進而增加翼載。翼載增加到一定程度後,飛行性能都會大受影響。如果重新設計,則工作量相當大,因此我們可以現在就爲以後的改型留出翼載的餘量。”

第六百三十章 遠程戰略轟炸機方案評審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機一體化綜合設計理念第三百九十四章 運九的最後一次滑行試驗第四百六十一章 讓新飛豹戰機與倚天T530和TX6合影第九百五十六章 海軍新型兩棲攻擊艦第八百二十一章 渦扇二五B/C發動機進展不錯第四百三十六章 開發大鵬汽車首款車型第七百三十六章 設計師眼中的胖妞運三零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超越CH53K超級海上種馬第八百四十五章 ??普惠的齒輪傳動渦扇發動機第八百六十六章 ??對不起我們不需要齒輪傳動風扇技術第八百六十七章 ??3D打印技術哪家強?第六百二十八章 汽車產業帶動榮富經濟發展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飛機項目論證組來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梟龍第二批次要隱身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點燃觀衆們的熱情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還有人提山寨圖160方案(國慶第七更)第五百五十章 用腦機融合異能當了一回護花使者第一千一十章 空軍試訓中心的新兵-殲轟8第四百三十七章 宋雨晴對大鵬中型轎跑SUV非常有信心第一千一百章 殲轟8與轟油6海上空中加油第六百八十九章 3D打印技術應用領先波音空客第四百七十六章 轎跑SUV風颳起來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殲20和LX7都是中國的驕傲第五百四十一章 終於迎來殲轟八首飛的重要時刻第一百二十一章 葉子要改飛戰鬥機第八百七十五章 ???小渦扇改燃氣輪機海陸通用第二百五十章 三個人都在演戲第八百六十二章 ??局座的因果律放在骨頭鷹戰鬥機身上怎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隱身戰鬥機之間的空戰第二百零四章 葉子和她的飛豹首次執行海上訓練任務第九百零九章 槍挑土雞空軍F16戰鬥機第六百四十四章 太行改矢量發動機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天內完成兩個重大科目試飛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使用推力四十二噸的長江四千發動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迷們大飽眼福(懸賞:一個盟主在兩更的基礎上加十更)第九十一章 成功獲取陣風技術資料第八百二十六章 C929寬體客機不是萬國造第七百九十六章 重載着陸成功第七百零五章 超越F35的發財FC31第二百八十一章 專家院士濟濟一堂第一百三十五章 這不是首飛,是零飛行(再跪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七章 巴希人看上渦扇二五B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渦扇15峨眉發動機第七十四章 放飛吧空警2000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沒有雷達罩的預警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飛機上應用未來可期第五百九十四章 第二個自主豪華品牌第六百二十三章 殲轟教運直家族全面發展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也快下線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A380客機的技術太先進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天雷遠程精確制導滑翔炸彈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國非常需要魚鷹這樣的傾轉旋翼機第七百三十五章 戰略轟炸機翅膀抖一抖比什麼抗議都強第七百一十七章 殲十五艦載戰鬥機要上航母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主品牌佔領公務用車市場任重道遠第七百二十八章 運15初步設計方案第五百八十九章 非常大膽的首飛計劃第五百一十七章 中航工業集團的公務車要用中航造第六十九章 製造驚喜計劃實施第八百零一章 大鵬景用SUV和景用飛機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B21戰略轟炸機和變循環發動機第九百七十四章 轟動世界的中國航空工業第九百八十八章 還是中國武直好啊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國空軍要進入隱身性代?第四十一章 蝶形機翼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S20飛機訂單大增第四百四十二章 高端凌動、中端領派第五百八十五章 若殲轟八對抗蘇三零可以二十比零第七百八十八章 全面碾壓合資小型轎車第七百五十六章 長江一千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一十三章 凱旋歸來的英雄第三十三章 殲轟七A不能承受之重第一千一十五章 破格晉升中航工業總經理助理第八百七十章 ???雲雀一號交付第一千一十六章 提名工程院院士增選第四百三十三章 飛機設計師也能設計汽車?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殲轟方案風洞試驗選型第八百四十三章 正式談判開始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全軍最優秀的女飛行員第六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首飛取得圓滿成功第六百四十九章 戰略轟炸機競標結果出爐第八百六十五章 ???普惠公司總裁來訪第三百四十七章 阿三軍迷大戰巴巴羊軍迷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轟20首滑成功第六百五十一章 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小道消息滿天飛第三百四十一章 陳教授的新博士生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雲豹戰機的動力渦扇九改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生活充滿樂趣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國產新航母動力系統第八十八章 航展開幕第九百三十二章 工業4.0、高端製造與大飛機第八百二十八章 大飛機精神就是大國工匠精神第一百零五章 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收個小師弟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外媒評論轟二零戰略轟炸機第六百六十六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二百零三章 中國空軍將成爲第二支裝備隱身戰機的空軍第二十九章 飛控問題第二百一十四章 飛豹將成爲戰機家族的不老傳說
第六百三十章 遠程戰略轟炸機方案評審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機一體化綜合設計理念第三百九十四章 運九的最後一次滑行試驗第四百六十一章 讓新飛豹戰機與倚天T530和TX6合影第九百五十六章 海軍新型兩棲攻擊艦第八百二十一章 渦扇二五B/C發動機進展不錯第四百三十六章 開發大鵬汽車首款車型第七百三十六章 設計師眼中的胖妞運三零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超越CH53K超級海上種馬第八百四十五章 ??普惠的齒輪傳動渦扇發動機第八百六十六章 ??對不起我們不需要齒輪傳動風扇技術第八百六十七章 ??3D打印技術哪家強?第六百二十八章 汽車產業帶動榮富經濟發展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飛機項目論證組來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梟龍第二批次要隱身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點燃觀衆們的熱情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還有人提山寨圖160方案(國慶第七更)第五百五十章 用腦機融合異能當了一回護花使者第一千一十章 空軍試訓中心的新兵-殲轟8第四百三十七章 宋雨晴對大鵬中型轎跑SUV非常有信心第一千一百章 殲轟8與轟油6海上空中加油第六百八十九章 3D打印技術應用領先波音空客第四百七十六章 轎跑SUV風颳起來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殲20和LX7都是中國的驕傲第五百四十一章 終於迎來殲轟八首飛的重要時刻第一百二十一章 葉子要改飛戰鬥機第八百七十五章 ???小渦扇改燃氣輪機海陸通用第二百五十章 三個人都在演戲第八百六十二章 ??局座的因果律放在骨頭鷹戰鬥機身上怎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隱身戰鬥機之間的空戰第二百零四章 葉子和她的飛豹首次執行海上訓練任務第九百零九章 槍挑土雞空軍F16戰鬥機第六百四十四章 太行改矢量發動機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天內完成兩個重大科目試飛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使用推力四十二噸的長江四千發動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迷們大飽眼福(懸賞:一個盟主在兩更的基礎上加十更)第九十一章 成功獲取陣風技術資料第八百二十六章 C929寬體客機不是萬國造第七百九十六章 重載着陸成功第七百零五章 超越F35的發財FC31第二百八十一章 專家院士濟濟一堂第一百三十五章 這不是首飛,是零飛行(再跪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七章 巴希人看上渦扇二五B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渦扇15峨眉發動機第七十四章 放飛吧空警2000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沒有雷達罩的預警機第二百四十三章 增材製造技術在飛機上應用未來可期第五百九十四章 第二個自主豪華品牌第六百二十三章 殲轟教運直家族全面發展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也快下線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A380客機的技術太先進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天雷遠程精確制導滑翔炸彈第七百一十四章 中國非常需要魚鷹這樣的傾轉旋翼機第七百三十五章 戰略轟炸機翅膀抖一抖比什麼抗議都強第七百一十七章 殲十五艦載戰鬥機要上航母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主品牌佔領公務用車市場任重道遠第七百二十八章 運15初步設計方案第五百八十九章 非常大膽的首飛計劃第五百一十七章 中航工業集團的公務車要用中航造第六十九章 製造驚喜計劃實施第八百零一章 大鵬景用SUV和景用飛機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B21戰略轟炸機和變循環發動機第九百七十四章 轟動世界的中國航空工業第九百八十八章 還是中國武直好啊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國空軍要進入隱身性代?第四十一章 蝶形機翼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S20飛機訂單大增第四百四十二章 高端凌動、中端領派第五百八十五章 若殲轟八對抗蘇三零可以二十比零第七百八十八章 全面碾壓合資小型轎車第七百五十六章 長江一千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一十三章 凱旋歸來的英雄第三十三章 殲轟七A不能承受之重第一千一十五章 破格晉升中航工業總經理助理第八百七十章 ???雲雀一號交付第一千一十六章 提名工程院院士增選第四百三十三章 飛機設計師也能設計汽車?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殲轟方案風洞試驗選型第八百四十三章 正式談判開始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全軍最優秀的女飛行員第六百六十七章 運三零首飛取得圓滿成功第六百四十九章 戰略轟炸機競標結果出爐第八百六十五章 ???普惠公司總裁來訪第三百四十七章 阿三軍迷大戰巴巴羊軍迷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轟20首滑成功第六百五十一章 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小道消息滿天飛第三百四十一章 陳教授的新博士生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雲豹戰機的動力渦扇九改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生活充滿樂趣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國產新航母動力系統第八十八章 航展開幕第九百三十二章 工業4.0、高端製造與大飛機第八百二十八章 大飛機精神就是大國工匠精神第一百零五章 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收個小師弟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外媒評論轟二零戰略轟炸機第六百六十六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二百零三章 中國空軍將成爲第二支裝備隱身戰機的空軍第二十九章 飛控問題第二百一十四章 飛豹將成爲戰機家族的不老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