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加力燃燒室尾噴管一體化

隨着加力燃燒室的打開,這臺渦扇25C發動機的推力一下子就增加了不少,這就好比是汽車上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一樣,當渦輪增壓器啓動以後,發動機功率就會有一個爆發增長。

加力打開以後,發動機的推力有明顯增長,領導和專家們都緊緊的盯着大屏幕上那些跳動的數據。

一百八十千牛,二百千牛,二百二十千牛,試車的狀態看起來不錯,各項數據也是正常的,控制室裡的領導和專家們都小聲的議論着,看來首次試車應該沒有問題。

當然這只是首次試車,後面還要經過很多道試車考覈,不但如此還要進行高空臺的試車,甚至是飛行平臺的試飛,最終纔可以定型,然後裝上轟20戰略轟炸機進行試飛。

而這個期限只有兩年了,所以這對航發集團,對渦扇25C發動機的研發團隊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渦扇25C的發動機加力推力在逐步加大,很快就超過了二百五十千牛,這已經超過最大加力推力的百分之八十了。

按照試車大綱的要求,首次試車最多也就只能加到這裡了,不過吳總師很是激動,又讓試車操作員再加了一把,推力達到了二百七十千牛!

這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的推力了,此時的渦扇25C發動機尾噴口,噴射出來的尾焰,看起來就好像一道道的環狀火圈一樣,整個試車車間都被高溫給烤熱了。

推力達到二百七十千牛,並且穩定的運行了好幾分鐘,看到這個數字,領導和專家們都忍不住用力地鼓起掌來。

這又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可以載入中國航空史冊,甚至載入世界航空史冊,因爲全世界都還沒有一臺加力渦扇發動機,達到過二百七十千牛的推力!

林鵬一直在用腦機融合異能,感知着這臺渦扇25C發動機的工況,這時候他忽然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臺發動機的加力燃燒室的火焰穩定器,由於缺少有效的冷卻,因此排出的高溫燃氣,產生的紅外輻射比較強,如果能夠對燃油噴杆和火焰穩定器進行有效的冷卻,以及對加力部件進行修型,那麼對轟20戰略轟炸機來說,紅外和雷達隱身效果會更好。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尾噴管和加力燃燒室是兩個部件,加力燃燒室位於噴管的前部,渦輪的後部。渦輪流出的高溫高速氣體在加力燃燒室不工作時,安裝在加力燃燒室內的噴油裝置和鈍體火焰穩定器不可避免的對高溫高速氣流產生阻力,推力損失較大。

也就是說,在非加力狀態時,如果能夠改進加力燃燒室的噴油裝置和鈍體火焰穩定器,這樣還能減少噴油裝置和鈍體火焰穩定器對高溫高速氣流產生阻力,進而增大非加力推力。

現在渦扇25C發動機的中間推力只有十八噸,可以說相對來說還不夠大,如果能夠改進加力燃燒室的設計,增加到二十噸推力問題不大。

想到這個問題,林鵬就對吳總師道:“吳總師,咱們的渦扇25C發動機,加力燃燒室還有沒有優化的空間,比如說噴油裝置和火焰穩定器,如果修形並加以冷卻,甚至是加力燃燒室和尾噴管採用一體化設計呢?”

吳總師驚訝地道:“林總,你說得有道理啊,只是要突破這個技術確實難度很大,目前我們還很難實現,一體化的設計和製造,的確可以減少零件數目、儘可能降低流動損失,這確實可以成爲加力燃燒室創新設計的關鍵。”

林鵬道:“而且採用一體化設計後,還可以減小發動機的長度,這又無形中可以爲咱們的轟20戰略轟炸機增加機內的空間,減少重量,增加軍用推力,最重要的是要讓咱們的轟20戰略轟炸機發動機部位的紅外和雷達隱身特性更好。”

吳總師道:“的確,這樣一來無需提高渦前溫度,增加風扇和壓氣機空氣流量,就可將發動機推比提高,那麼渦扇25C發動機的非加力推力可能提高不少,推重比也更高!只是目前我們肯定還不能實現,但是在渦扇25C發動機的改進型號當中,我們可以去努力。等到轟20戰略轟炸機正式裝備的時候,也許能夠裝機也說不定!”

聽到兩位總師的對話,領導們都好奇地過來了解情況了。

一位軍方領導問道:“一體化設計,真的可以嗎?”

吳總師點頭道:“是的,我們現在已經在探索了,只是剛剛開始。比如說M國的F414發動機,就通過加力燃燒室空氣動力學和材料上的改進,大大提高了發動機推力。其採用的貫流式環形燃燒室採用霧化燃料噴嘴,多孔冷卻結構火焰筒不僅提高了使用壽命,還降低了重量,上面有三萬個激光鑽孔來降低側壁溫度。”

林鵬道:“沒錯,F414的加力燃燒室採用了更先進的設計。其火焰穩定器由中心環狀V型穩定器與12根徑向穩定器組成。每根徑向穩定器均帶有隔熱罩,並由風扇引氣進行冷卻。F414發動機通過這些技術改進,軍用推力比F404發動機,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中間推力一下子從F404發動機的四十九千牛,提高到六十二千牛,加力推力從七十九千牛,提高到九十八千牛。我們的渦扇19發動機也採用了類似的設計!”

渦扇19發動機,確實也採用了F414發動機的一些技術,此外還有EJ200發動機的技術,所以才能達到十一噸的最大推力。

吳總師道:“是的,還有EJ200發動機,其加力燃燒室也採用了先進的一體化設計,只不過距離整體的一體化設計還有距離。比如EJ200發動機加力燃燒室的混和器,擴壓器和穩定器採用一體化設計,有效縮短了加力燃燒室的長度,減少了流體損失,和加力燃燒室質量。我們的渦扇25C也採用了部分的一體化設計,但是要完成整個發動機加力燃燒室和噴管的一體化設計,還有很大的技術難度。”

接着操作員又對這臺渦扇25C發動機推力逐步的降低,逐一測試各個推力狀態下的數據。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試車,首次試車結束,一個新的航空發動機世界記錄誕生了,最大加力推力二百七十千牛!這比圖160戰略轟炸機的NK32渦扇發動機加力推力還大了好幾十千牛。

中國航空發動機真的強大起來了!這是所有領導和專家的共識!

試車一結束,整個控制室就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大家都在爲中國第一臺加力推力達到三十噸的渦扇發動機首次試車成功感到高興,感到驕傲,這是整個中國航空工業的驕傲!

每一次試車後,都是照例要對發動機進行檢查的,這個檢查不但要把發動機拆卸下來,對各個部件進行檢查,還要用到很先進的檢測技術。

因爲有些發動機部件的內部變化,需要高精度的儀器才能測量出來。

領導和專家們都走出了控制車,來到了試車臺前。

這臺渦扇25C發動機真是夠大的,當然推力就更不用說了,足足要比渦扇15大了一圈。

當然有時候發動機不是越大越好,就是要小纔好!

發動機逐漸冷卻之後,再開始拆解,專家們都非常的耐心等待着。

趁着這個機會,大家也正好交流一下。

軍方領導激動地道:“經過咱們航發集團幾年的努力,咱們的渦扇系列,渦軸系列和渦槳系列發動機,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全面的超越,特別是咱們這一款渦扇25C加力式渦扇發動機,更是達到了世界最先進水平。它是咱們的轟20戰略轟炸機的動力,一定要確保技術先進,穩定可靠。通過首次試車,看起來非常不錯,但是接下來還有很多考覈,希望航發集團的同志,一定要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儘快的完成咱們渦扇25C發動機的研製任務,早日交付,我們的大領導,都在等着轟20戰略轟炸機首飛呢!”

吳總師激動地道:“請領導放心,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們一定會讓轟20戰略轟炸機擁有一顆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國心!讓它飛得更高更快更遠!”

大家都知道,渦扇25C發動機的技術含量真是太高了,轟20戰略轟炸機的動力,必須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動機。

不僅要超過毛子的NK32發動機,也要超過M軍下一代戰略轟炸機的發動機。

唐總師道:“我們要注意的是,M國下一代戰略轟炸機B21的新動向,據消息透***21戰略轟炸機還將具備空戰的能力。B-21將配備先進的雷達,並增加攜帶空對空導彈的能力,用於空對空作戰。”

林鵬笑道:“咱們的轟20戰略轟炸機其實有需要的話,也可以增加這個功能,我們可以在轟20戰略轟炸機的前彈倉中,佈置我們的超遠程空空導彈!”

吳總師笑道:“沒錯,我們的轟20肯定要比B21戰略轟炸機更爲先進,就拿發動機來說,咱們的渦扇25C發動機就要比M國B21轟炸機採用F135升級而來的發動機,性能要好得多!”

的確,從核心機的流量來說,渦扇25C發動機要再增加推力也是可以的,F135升級的發動機,主要就是採取加大風扇的方式,增大涵道比。

只是涵道比增加而得到的推力,明顯就在加速性方面不好。

林鵬道:“是的,F135發動機的進一步升級,可能會採用比如說三涵道的設計,自適應循環壓氣機和自適應循環渦輪,更先進的冷卻技術。這樣有可能達到二十五噸的最大加力推力,但仍然不如我們的渦扇25C發動機!”

吳總師道:“據說M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已經分別與普惠和GE公司簽署了合同,兩家發動機製造商利用各自的技術研發用於第六代戰機的變循環發動機,GE公司公佈的三股氣流變循環發動機方案,簡單點說,就是可以通過增大和減少外涵道的氣流來改變發動機的涵道比,這樣就相當於根據需要實現超音速的小涵道比和省油的大涵道比之間進行模式切換。”

林鵬道:“而普惠公司選擇F135升級的另一種方案,三股氣流的AETP自適應循環風扇和核心機。F135的直徑和空氣流量都比F119發動機大。F135的結構採用了三級風扇,經過加速的氣流在第三級風扇後被一分爲二,超過一半進入風扇涵道成爲旁通氣流,剩餘的氣流進入核心繼續壓縮,與燃油混合,燃燒成熾熱燃氣,再進入渦輪級,從而產生最大十二點五噸的中間推力,最大推力現在已經達到十八噸到二十噸,未來升級到二十五噸!”

吳總師笑道:“林總說得沒錯,F135相對於F119雖然推力大幅度提高,但是實際上是在同樣核心機基礎上用流量、高速性能換推力。因此其高速性能卻是下降的。而咱們的渦扇25C發動機就不同了,因爲它的核心機是在渦扇25A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所以流量要比F135發動機的核心機大不少,這樣我們的渦扇25C發動機,不但推力大而且高速性能好,這是保證轟20戰略轟炸機實現超音速飛行的技術!”

林鵬道:“今後我們再對加力燃燒室和尾噴管一體化設計,那麼推力還能提高,或許未來實現轟20戰略轟炸機的超音速巡航也有可能!”

聽到林鵬和吳總師的對話,領導和專家們都非常高興。

如果轟20戰略轟炸機能夠實現超音速巡航,那就真是更加的厲害了,比M國未來B21戰略轟炸機就還要強得多。

軍方領導笑道:“好,咱們的渦扇25C發動機使用壽命也要繼續研究提高,現在雖然達到了一千五百小時的首翻壽命,但是這還不夠,因爲咱們的轟20戰略轟炸機,以後是要執行戰備巡邏任務的!”

很快,渦扇25C發動機冷卻下來了,工程師們開始拆解這臺測試過的發動機,開始認真的檢查,經過初步的檢查,發動機各個部件經受住了高溫和大荷載的考驗,沒有出現問題。

不過接下來,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幾天後纔會得出完整的報告!

第七百零七章 FC31成功與否的關鍵:成本與性能的矛盾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打鷹獅還不是跟玩似的第八百九十六章 ????ARJ21-700脈動式生產線可年產百架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國產新航母動力系統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二點三馬赫的速度讓戰鬥機也追不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殲十戰鬥機與A380各領風掻第七百九十八章 收穫滿滿的商飛公司第一千一十三章 凱旋歸來的英雄第八百四十二章 毛子的MS21客機也是個坑貨啊第八百六十七章 ??3D打印技術哪家強?第六百七十九章 自主品牌銷售收入榜首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鵬豪華遊艇製造公司第四百六十二章 航展開幕前的熱門話題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殲轟八戰機脈動生產第一百二十五章 殲轟七隱身戰術轟炸機(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一章 打了一個三比零的結果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轟的動力:渦扇25C加力式渦扇發動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全世界第一款投入現役的DSI進氣道戰機第七十一章 報告,空警2000準備完畢只待放飛第一百零二章 JL-7雷達來背鍋第三百八十七章 超臨界機翼加吹氣式襟翼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共同愛好第六百五十一章 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小道消息滿天飛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鵬啊裡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第八百一十一章 雲雀一號首飛儀式第三百一十七章 讓毛子飛行員嚐嚐中國女飛飛的厲害第四十三章 空警2000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中國造鷹隼S20噴氣式私人飛機下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的優勢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S20飛機訂單大增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豪華私人空中SUV第三百六十三章 ARJ21很快就將發展出一百五十座加長型第九百五十六章 海軍新型兩棲攻擊艦第九十章 飛豹引起的轟動第一百九十章 八百小時無故障工作時間難不難?第五百二十二章 中海國際車展即將上演大對決第八百八十三章 ???滿外掛起飛的殲轟八第四十九章 又見葉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零一的三發鯤龍轟炸機第七百三十五章 戰略轟炸機翅膀抖一抖比什麼抗議都強第七百六十四章 新車開發如火如荼第六百零七章 航展訂單突破八百億美元(國慶第一更)第八百一十一章 雲雀一號首飛儀式第七百七十六章 各種厲害的機機讓人看花眼了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原來蘇二七戰鬥機纔是鼠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中型機中的王者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主品牌佔領公務用車市場任重道遠第九百七十一章 骨頭鷹戰鬥機的精彩演出第一百一十五章 和宋老聊聊新一代隱身殲擊機第六百六十五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震撼首飛第一百二十八章 國外客戶要考察第三百九十二章 來自鄰國的競爭對手C2運輸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一百八十噸級外貿型大型軍用運輸機第一千一十三章 凱旋歸來的英雄第七百六十七章 先來三次模擬着艦第六百零五章 太空戰機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東西第二百零八章 新一代殲擊轟炸機競標結果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轟二零戰略轟炸機成功的一次試飛第四百五十章 高中低端全面發力第一百四十二章 五千萬美元不貴(跪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鵬汽車和中航汽車創造的奇蹟第九百八十六章 毫米波雷達加天燕90空空導彈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比F22先進的殲二零戰鬥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百億遊艇市場第二百九十章 殲轟七B飛機是中國航空工業又一個轉折點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只要一千二百萬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支線客機翼吊與尾吊發動機之爭第九百章 AG900將成爲全球最大的兩棲飛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全球矚目的時刻即將到來第四百二十三章 用寶馬車懟豐田車第六百七十四章 偉大的3D打印時代即將開啓第五百五十八章 七一八工程驗證機迎來首飛第四百六十三章 自主品牌汽車設計新高度第六百七十九章 自主品牌銷售收入榜首第三百五十章 誰纔是戰鬥轟炸機中的王者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艦載預警機正式立項第三百一十八章 蛙足完敗了第一千零五章 世界第一防務巨頭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通過立項評審第二百零二章 葉子的座駕31666號殲轟7A第一百七十八章 二十五米長的三面翼殲轟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鵬汽車新聞發佈會第四百七十九章 誰說中國汽車設計師就不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打破空客波音壟斷的ARJ21-1000立項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最獨特的設計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插上了翅膀的九六改測試車第七百七十七章 巴希人看上渦扇二五B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中國汽車拉力賽第四百二十七章 汽車製造業第二位女CEO第六百零八章 C929寬體客機改裝加油機很強(國慶第二更)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重型機對中型機的優勢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第八十四章 首批兩架殲轟七A交付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殲25青龍艦載戰鬥機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帶來的震撼第二十章 改變殲轟七命運的報告第三百八十五章 國產戰略運輸機初步設計方案第六百四十一章 渦扇二五A定型批產
第七百零七章 FC31成功與否的關鍵:成本與性能的矛盾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打鷹獅還不是跟玩似的第八百九十六章 ????ARJ21-700脈動式生產線可年產百架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國產新航母動力系統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二點三馬赫的速度讓戰鬥機也追不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殲十戰鬥機與A380各領風掻第七百九十八章 收穫滿滿的商飛公司第一千一十三章 凱旋歸來的英雄第八百四十二章 毛子的MS21客機也是個坑貨啊第八百六十七章 ??3D打印技術哪家強?第六百七十九章 自主品牌銷售收入榜首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鵬豪華遊艇製造公司第四百六十二章 航展開幕前的熱門話題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殲轟八戰機脈動生產第一百二十五章 殲轟七隱身戰術轟炸機(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一章 打了一個三比零的結果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轟的動力:渦扇25C加力式渦扇發動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全世界第一款投入現役的DSI進氣道戰機第七十一章 報告,空警2000準備完畢只待放飛第一百零二章 JL-7雷達來背鍋第三百八十七章 超臨界機翼加吹氣式襟翼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共同愛好第六百五十一章 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小道消息滿天飛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鵬啊裡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第八百一十一章 雲雀一號首飛儀式第三百一十七章 讓毛子飛行員嚐嚐中國女飛飛的厲害第四十三章 空警2000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中國造鷹隼S20噴氣式私人飛機下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運十五大型運輸機的優勢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S20飛機訂單大增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豪華私人空中SUV第三百六十三章 ARJ21很快就將發展出一百五十座加長型第九百五十六章 海軍新型兩棲攻擊艦第九十章 飛豹引起的轟動第一百九十章 八百小時無故障工作時間難不難?第五百二十二章 中海國際車展即將上演大對決第八百八十三章 ???滿外掛起飛的殲轟八第四十九章 又見葉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零一的三發鯤龍轟炸機第七百三十五章 戰略轟炸機翅膀抖一抖比什麼抗議都強第七百六十四章 新車開發如火如荼第六百零七章 航展訂單突破八百億美元(國慶第一更)第八百一十一章 雲雀一號首飛儀式第七百七十六章 各種厲害的機機讓人看花眼了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原來蘇二七戰鬥機纔是鼠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中型機中的王者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主品牌佔領公務用車市場任重道遠第九百七十一章 骨頭鷹戰鬥機的精彩演出第一百一十五章 和宋老聊聊新一代隱身殲擊機第六百六十五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震撼首飛第一百二十八章 國外客戶要考察第三百九十二章 來自鄰國的競爭對手C2運輸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一百八十噸級外貿型大型軍用運輸機第一千一十三章 凱旋歸來的英雄第七百六十七章 先來三次模擬着艦第六百零五章 太空戰機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東西第二百零八章 新一代殲擊轟炸機競標結果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轟二零戰略轟炸機成功的一次試飛第四百五十章 高中低端全面發力第一百四十二章 五千萬美元不貴(跪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鵬汽車和中航汽車創造的奇蹟第九百八十六章 毫米波雷達加天燕90空空導彈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比F22先進的殲二零戰鬥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五百億遊艇市場第二百九十章 殲轟七B飛機是中國航空工業又一個轉折點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只要一千二百萬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支線客機翼吊與尾吊發動機之爭第九百章 AG900將成爲全球最大的兩棲飛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全球矚目的時刻即將到來第四百二十三章 用寶馬車懟豐田車第六百七十四章 偉大的3D打印時代即將開啓第五百五十八章 七一八工程驗證機迎來首飛第四百六十三章 自主品牌汽車設計新高度第六百七十九章 自主品牌銷售收入榜首第三百五十章 誰纔是戰鬥轟炸機中的王者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艦載預警機正式立項第三百一十八章 蛙足完敗了第一千零五章 世界第一防務巨頭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通過立項評審第二百零二章 葉子的座駕31666號殲轟7A第一百七十八章 二十五米長的三面翼殲轟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鵬汽車新聞發佈會第四百七十九章 誰說中國汽車設計師就不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打破空客波音壟斷的ARJ21-1000立項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最獨特的設計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插上了翅膀的九六改測試車第七百七十七章 巴希人看上渦扇二五B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中國汽車拉力賽第四百二十七章 汽車製造業第二位女CEO第六百零八章 C929寬體客機改裝加油機很強(國慶第二更)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重型機對中型機的優勢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第八十四章 首批兩架殲轟七A交付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殲25青龍艦載戰鬥機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帶來的震撼第二十章 改變殲轟七命運的報告第三百八十五章 國產戰略運輸機初步設計方案第六百四十一章 渦扇二五A定型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