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算計與擡舉
紫禁城。
清寧宮。
陳貴回宮後,趕緊去找周太后彙報情況。
“……也不知是誰嚼舌根子,竟讓皇帝知道是我孫兒跟我提的這件事,這不明晃晃告訴別人,我這夢是臨時編撰出來的嗎?太不像話了!若讓我知道是誰說的,絕對饒不了他!”
周太后很不高興。
我編故事可以,但別人不能揭發我老底,不然別人會怎麼看我,以後我又怎麼繼續忽悠人?
陳貴不由打了個激靈,急忙道:“老祖宗您誤會了,陛下是說,您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正因爲太子跟您提及此事,讓您無比掛牽,纔會夢見佛像倒塌,沒有誰說你故意憑空造一個夢出來。”
周太后齜牙道:“皇帝就沒問問,太子說這事,跟我做夢,都在哪天?”
陳貴只能拼命找補,強裝笑顏,道:“也許是您睡午覺的時候夢到的呢?這白天做的夢,往往更加靈驗。”
“你這嘴啊,沒個把門兒的……嘿,跟陛下說此事的不會就是你吧?”周太后冷笑着問道。
“並非奴婢,老祖宗您誤會奴婢了。”
陳貴強忍去擦額頭冷汗的衝動,矢口否認。
周太后道:“就算是你,也無妨,要是皇帝真問你,你敢不回答嗎?不答就犯下欺君之罪,想來你腦袋也沒那麼硬,哀家完全可以理解!但……就是吾兒讓我孫兒去修佛寺,這事兒哀家沒看懂……皇兒這是誠心要給太子難堪嗎?”
陳貴心中一鬆,悄悄呼出口大氣之餘,解釋道:“老祖宗您誤會了,您是沒去過萬和寺,不知道現在那邊是個什麼情況……”
“那你倒是說說,現在是怎麼個情況啊……”
周太后森然問道。
“那場面,真是如火如荼啊……那張翰林,也就是太子的老泰山,快速找到了上好的木石料,今天一大早就開工了。
“聽負責修葺的領班說,只要材料齊備,兩天時間就能修好,就是木漆什麼的,可能需要晾曬個一日……這不,今天都是先粉刷那些需要上漆的地方,幾項修繕工程輪着作業,明天日落前大概就能完工。”
陳貴口若懸河般,把自己在萬和寺見到的場景,給周太后仔仔細細描述了一番。
也是因爲陳貴這邊已跟張家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除了誇讚太子能幹外,他還把張巒的能力着重進行褒揚,儼然把張巒說成是大明絕無僅有的棟樑之才。
周太后聽完後,老臉上全是橫皺,魚尾紋也出來,一臉不爽之色:“感情樑芳等人真就是該死啊……三天就能辦成的事,愣是讓他們拖了三個月?要不是事情被揭發出來,還真不知道這羣人是何等不長眼。”
由於不知道樑芳在清寧宮有沒有眼線,陳貴沒敢落井下石,還委婉地進行解釋:“倒也不能完全怪樑公公他們,中間不是有別的變故嗎?”
“什麼變故?”
周太后一臉慍色,“是那老女人歸西之事嗎?宮裡死個把人,難道還影響他們修佛寺不成?張來瞻也算有本事,又敢作敢當,才把這羣蛀蟲給徹底拔除……”
說到這裡周太后似乎想到了什麼,喃喃自語,“不對啊,爲啥石木料別人都欠缺,張來瞻卻說有就有?莫非是……哎呀,我明白了,難怪他有膽子跟太子舉報,感情他早把後路鋪好了……咦,莫非此人是在利用哀家?”
面對周太后豐富的內心活動,陳貴連忙寬慰:“老祖宗,您儘管放心便是,沒人利用您,都是記掛和惦記您,無論是張翰林,還是太子殿下,再或是陛下,都一心爲您的事費心費力,奔波勞碌。
“太子爲了您修佛圓滿,親自去了城外萬和寺,來去的路上他一直都在叮囑,務必把佛寺修好,就是爲讓您去得安心。”
“說什麼呢?”
周太后瞪了陳貴一眼,喝斥:“這話我一點兒都不愛聽,啥叫我去得安心?不知道的還以爲哀家就要駕鶴歸西了呢。”
陳貴趕緊扇自己的臉,自責道:“奴婢失言,奴婢該死。”
周太后站起來,揮手道:“被你這一說,連哀家自個兒都想去萬和寺瞅瞅……這心裡啊,好像跑着螞蟻一樣,着實心癢難耐。”
“老祖宗您過幾日不就能見到了麼?”陳貴道。
“哀家是想看看他們是怎麼修的,也不知道我那孫兒能不能把這件事給辦好,要真讓他做成了,讓我那皇兒滿意,也算是老太婆幫小孫兒做了點實事。”周太后笑了笑,又道,“那哀家就等浴佛節那天,親自去爲他們的辛勞成果把把關。”
陳貴笑道:“正是正是……老祖宗,這會兒您要歇息下,補個午覺麼?”
周太后道:“歇什麼歇?我還有幾堂經文課沒補上呢。都快到浴佛節了,也該把去年欠下的功課給補了,這才叫有誠心。”
陳貴臉上的笑容不由僵住了。
心說,感情您平時每天幾次禮佛,都在那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唄?眼看浴佛節就要到了,還有臨時抱佛腳的?
就這樣,還在那兒吹噓自己禮佛有多心誠?
等周太后往內殿去後,陳貴也到了離開時,心裡嘟噥:“說是心意,其實全是算計。”
……
……
轉眼到了初七。
已是浴佛節前一日,萬和寺工程一早就完成收尾工作,只等過了中午,由太子朱祐樘親自前來進行驗收。
當天臨近中午時分,李孜省的身影出現在山道拐彎處,身後還跟着個萬安。
張巒遠遠看到二人往這邊走,不由拉了旁邊的張鶴齡一把:“快,去把你二弟叫來。”
“叫延齡來幹啥?呀哈,那不是李孜省嗎?他怎麼來了?”
張鶴齡順着老爹的目光看過去,不由驚呼出聲。
“旁邊那個乃當朝首輔,文官中身份最爲尊貴的萬中堂……嘿,還真是什麼風都能吹得來,這是知曉明日有與佛結緣的大喜事,都趕着趟來湊熱鬧呢?”
張巒臉色多少有些不高興。
幹活的人是我,現在好不容易弄完,你們一個二個打着驗收的旗號,跑這裡來溜達一圈,回頭陛下和太后跟前,你們就會理直氣壯地說這事你們也參與了,但你們到底做了些啥?
氣不過!
實在氣不過!
“來瞻。”
李孜省老遠就朝張巒打招呼,還不停地招手,意思是你趕緊過來,我給你帶來你想見的人了。
儘管心裡腹誹不已,但張巒還是乖乖地走了過去,到二人面前後恭敬行禮:“見過李尚書、萬閣老。”
李孜省笑道:“還是稱呼萬少傅好,這樣更親切些。”
“哪裡哪裡。”
萬安聞言臉上滿是喜色。
如今萬安位列少傅兼太子太傅,位列三孤,在文臣中已算是次頂級的榮耀,下一步就只有一個少師的名頭可以期待了。
“萬少傅,我跟你說,來瞻他辦事很靠譜,你看看這才短短兩天時間,就把萬和寺修葺一新,這裡邊用的可不是什麼爛木頭舊磚瓦,全都是嶄新的材料,如今用金碧輝煌來形容也絲毫不爲過。”
李孜省替張巒吹噓開了,“不信咱進去瞧瞧,各處隨便你檢查,絕對找不到一絲一毫的紕漏。”
萬安笑道:“您都這麼說了,哪裡敢不信呢?連李仙長都讚賞有加之人,我肯定一百個信服啊。”
張巒看了,心裡不由納悶兒。
你李孜省不是說我們要在人前保持一定距離嗎?
咱就這麼保持距離的?
這是生怕別人不知道咱是一夥的啊!
李孜省滿意點頭:“都說這朝廷用人,乃選賢任能,像來瞻這樣的,不給他擢升,都對不起朝堂的官員考覈制度。我看下一步,就該升來瞻做翰林侍講,平常入值東宮纔是……萬少傅以爲呢?”
“有道理,很有道理。”
萬安連連點頭,一副悉聽尊便的架勢,反正我萬歲閣老洗屌相公的惡名在外,你李孜省說啥就是啥,我堅決擁護。
張巒一聽,差點兒感動得要哭出來,急忙推辭道:“在下何德何能,得李尚書和萬少傅如此看重?鄙人誠惶誠恐,擔心不能勝任新差事。”
我區區一秀才能進翰林院當史官修撰,已經他孃的是祖墳冒青煙了,文名讓我賺足,這才一個月沒到呢,就又要升我當翰林侍講了?
難道就這就是所謂的朝中有人好做官?
太刺激了!
“來瞻,此事我也就隨口一說,你千萬不可焦躁。”李孜省鄭重地道,“或許明日陛下也會親臨萬和寺,到時或還需要你在旁作陪呢。”
“需要……我侍駕?”
張巒光聽着便覺得壓力山大。
李孜省正色道:“這次的事鬧得這麼大,朝中多少人盯着,你能把事做得又快又好,陛下一定會有獎賞。
“放心,我和萬少傅都堅定地站在你這邊……雖然之前咱們之間存在少許誤會,但朝廷用人,從不在意政見是否相合,而在於……有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匡扶大明江山社稷。”
張巒只能唯唯諾諾,他也不知道該說點兒什麼好,總之有好處我就接着,傻瓜纔會把好事往外推。
隨後,李孜省與萬安便進入萬和寺內視察。
兩位大佬並沒有帶隨行官員,只有張巒作陪,而此時張延齡並不在萬和寺內,讓張巒感覺非常緊張。
參觀完畢,與張巒作別後,李孜省與萬安同乘一輛馬車離開。
車廂裡,萬安忍不住問道:“李仙長,張來瞻之前對你何其惡劣,你現在竟還如此信任他?會不會太……給他面子了?”
李孜省笑道:“你們內閣不是曾認爲,來瞻乃可造之才,還在我面前專門舉薦過他嗎?”
“這……”
萬安面色尷尬,心裡卻在想,那時候也不知道這貨這麼莽啊,朝堂上下好像沒有他不敢得罪的人。
這屬於典型的刺頭,換作以往,我早把他打壓下去了,留到現在不就是想看看你的態度嗎?
李孜省道:“萬少傅,你說如今朝中人對來瞻持何等看法?”
“推崇者有之,但……”
萬安不好意思往下說。
“但其實更多的人對他敬而遠之,是吧?”李孜省微笑着問道。
“嗯。”
萬安點頭道,“一個連時局都把握不住的外戚,誰會與之過分親近呢?據說翰林院中,他那些同僚與之也不過只是禮數上的往來而已,他的才華和能力,根本就配不上館閣的差事。甚至有人在背後議論,他就是個會寫說本的遊方郎中而已。”
李孜省皺起了眉頭,不悅道:“萬少傅,你不必因爲來瞻參劾過我,就有意貶損他。”
萬安卻搖頭:“沒有,沒有,我不過就是實話實說罷了。”
“那你這評價就很不中肯。”
李孜省絲毫也不賣首輔面子,一臉嚴肅地道,“來瞻身上有很多優點,只是旁人尚未發掘出來而已,這天地萬物間,自有其規律……不過,我也不認爲來瞻被同僚疏離是什麼壞事……”
萬安心中納悶兒,你這怎麼還跟我扯上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了?
不過後面這段,萬安覺得自己大致聽懂了。
萬安詫異地問道:“所以李仙長要不遺餘力提攜張來瞻,甚至器重他?”
“呵呵。”
李孜省笑道,“他乃太子的岳父,我哪兒有資格說提攜?以後我還得多仰仗他纔是,也希望萬少傅您多幫忙……來瞻初入官場,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有人扶持啊。”
萬安一聽就明白了,感情你倆之前唱雙簧呢?
故意讓張巒參劾你?
我本來照顧場面事,在你面前貶低張巒,現在看來不用了,繼續保持以前的論調,大力擡舉他就行。
……
……
李孜省離開萬和寺,入宮去找朱見深奏明萬和寺的情況。
朱見深狀態似乎不太好,整個人顯得很憔悴,坐在那兒半天也沒說話,甚至根本就沒心思聽李孜省說什麼。
“陛下這是怎麼了……”
李孜省不由打量侍立一旁的覃昌。
覃昌一臉擔憂地道:“陛下這兩天躬體抱恙,不僅精神不濟,渾身上下也沒什麼力氣。”
李孜省湊到成化帝跟前,低聲問道:“那……陛下,明日萬和寺禮佛之事,您要親臨嗎?”
“不去了。”
朱見深閉着眼,顯得有氣無力,勉強擡起手來揮了揮,道,“你們代朕去吧。”
“是。”
李孜省本想替張巒表功,但見到皇帝這麼個狀態,滿心的話就說不出口了。
這邊會面還沒結束,太醫院的人來了。
覃昌恭敬地道:“李仙師,咱先給幾位太醫讓讓地方,方便他們給陛下診脈。”
“好。”
李孜省點點頭,行禮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