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進士科與諸科(感謝書友熿裘盟主)

第19章 進士科與諸科(感謝書友熿裘盟主)

閩地三伏天,天地爲蒸籠。

這才上午,日頭沒多高,出門沒多遠走一趟回來,即滿身汗水如漿。

章越三人就學的茅屋裡,窗戶都是大開,但還是耐不住熱氣蒸人。

午後之時,郭林,苗三姑娘仍是端坐茅屋中讀書。章越則吃不了這熱,於是找跛奴借了張竹塌搬到有松林遮蔽的樹下再支起蚊帳歇息。

章越林下中午美美地睡上一兩個時辰過後,也不回茅屋讀書,而去溪邊鳧水。

章越整個人泡在冰涼的溪水裡一浸,頓時感覺方被日頭曬得有氣無力,這時又生龍活虎。章越在溪邊遊個近半時辰後,等暑氣退散大半了,他這才穿起衣裳,光着腳拎着鞋襪走回茅廬裡。

每到這時候,章越看見被折磨得不成人樣的郭林不由偷笑。

平日郭林在茅屋裡讀書是可以穿上短衫或中衣,但有了苗三娘在,他就要穿着長衫鞋襪,還必須嚴嚴實實的,除了臉外不能露出半點肌膚。

就算郭林想脫,但外頭那人高馬大的家僕盯着,他也是不敢。

這時候天還是大亮,苗三娘已收拾芨囊準備家僕一併回家了。

章越不知今日屋裡苗三娘與郭林有這樣一段對話。

茅屋裡苗三娘看遠處章越雙手爲枕,兩腿高蹺,身上穿着件短衫袒着肚皮,僅用一把蒲扇遮蓋,然後在林下大睡的樣子,不由有些驚奇。

“章師兄他竟白日睡覺?”

一旁的郭林一邊搖着蒲扇,一邊地汗如雨下捧紙背誦,聽苗三娘如此說答道:“師弟他一貫如此。”

“冬日晝短夜長,天一黑就得起燈燭,不趁夏時讀書,還等何時?”

郭林道:“師弟雖懶散些,但天資聰穎非我等所及。”

“怎個聰穎?”

“師妹當初幾日背下孝經?”

苗三娘也讀女學,女學課程多是出閨閣相夫教子,在家則孝敬父母。苗三娘讀過《列女傳》《女誡》,自也讀過《孝經》,《論語》。

但一般而言女子讀書到這裡就可以了,但苗三娘還讀了《禮記》,《詩經》。

她只是算術上略有所短,但論讀書一般人還真不及她。

苗三娘想了想道:“當初女先生教我時,前前後後用了三四天吧。”

“師妹真是聰穎,我也用……用了三日。但章師弟卻只用一日!”

苗三娘目光閃過異色,片刻後釋然道:“難怪如此……章師弟自持過目成誦,故纔不用功讀書吧。池淺易盈,此不足取也,不是真正的讀書人。”

郭林一愣:“那何足取呢?是真正的讀書人。”

苗三娘悠悠道:“當然是天資又高又肯用功,又能自謙守禮的讀書人……就如就如……”說到後面聲如細蚊。

郭林初時不明所指,後滿臉通紅地低下頭,於是將衣襟穿得更嚴實了,繼續正襟危坐的讀書。

苗三姑娘見此一笑,看了一眼門外的家僕一眼心道,過幾日可讓阿七不用來了。

不久屋內二人聞章越長吟道:“坐整白單衣,起穿黃草履。朝餐盥漱畢,徐下階前步。”

“暑風微變候,晝刻漸加數。院靜地陰陰,鳥鳴新葉樹。”

“獨行還獨臥,夏景殊未暮。不作午時眠,日長安可度。”

二人眼見章越已是醒轉,也不趁着暑氣退去進屋讀書,而是穿着短衫去溪邊鳧水。

苗三娘道:“才賦受之於天,卻如此空擲光陰,真是可惜。”

午後酷熱,郭學究也只在上午授課,課畢就回屋休息了。

論語部分照例還是由郭學究口授給章越。《論語》章越差不多學了近半月。其實僅論通篇背誦,章越只用了五日而已。

當章越五日內背下論語時,郭學究與郭林已真正確信了章越是有才華的,至少是背誦上的。

論語後面的功課都在講註釋。

宋人對論語的口義,註釋很多,最有名的莫過於趙普那句‘半部論語治天下’。

說他當宰相時,遇到有疑難不能決斷的政事,就拿論語出來翻一翻,從中找到答案。

不過這句話出自宋人筆記,並沒有着實的史料證明。宋史記載是趙普早年不學有術,爲宰相後被趙匡胤屢勸你要多讀些書才行。趙普晚年手不釋卷,一回家就從篋裡取書讀。

趙普死後,家人發現他的書篋裡只有論語二十篇。

後來這句‘半部論語治天下’與宋太祖那句‘宰相須用讀書人’,一直成爲儒生的美談,其實無論讀什麼書,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書。

待章越自言將論語背下後,郭學究時常夜不能寐,慶幸有如此‘良才美玉’,又生怕在自己手中糟蹋了。

這一日,章越已熟讀論語後,郭學究親自找到了章越,先是一臉嚴肅的樣子,然後說了一通話。

“子曰,其爲人也,溫柔軟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樂,樂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屬詞比事,春秋教也。”

章越聽郭學究的意思,他是列舉了孔子所言讀《詩》,《書》,《禮》,《易》,《春秋》五經的妙處。

不過章越明白這前面都是鋪墊,後面纔是內容。

於是郭學究認真地問道:“你於貢舉一道將來如何打算的?”

章越道:“學生不明白,請教先生爲學生解惑。”

郭學究撫須道:“本朝貢舉分爲常科與制科。制科顧名思義,須由天子下詔專門爲招攬人才而設。

“制科收錄極少,且不因時而設,故而老夫沒聽過哪個讀書人以制科……”

“本鄉先達吳相公,不正是以制科授官嗎?”

章越忍不住出聲,他上一世混論壇時就是ETC,好擡槓不能自已。而章越所言的吳相公,就是當朝宰執吳育。前不久章越還在彭縣尉那見過他的侄兒。

郭學究點頭道:“正是,爲師疏忽了。本朝兩百年來制科入三等者,唯吳相公一人也!制科入三等更難於得狀元,本朝狀元迄今幾十人,但制科三等僅吳相公一人,你說是不是制科更難於常科。”

下面郭學究所言的常科就是衆所周知的科舉方式。

而常科就是固定幾年一貢舉,說是常科其實也不常,比如有兩年一貢舉,也有四年一貢舉,甚至有五年不貢舉的。但近年來已定爲兩年一貢舉。

郭學究又道:“常科也分兩科,進士科與諸科。所謂諸科也就是唐時的明經科,但進士科卻一直稱謂不變。”

“進士科論詩賦策論及帖經墨義。但諸科不用詩賦策論,只帖經墨義就好,我就先與你說說諸科吧!”

所謂貼經就是考書上原文,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給你蓋住上句,讓你寫下句,或蓋住上句寫下句如此。但諸科裡不會如此簡單,一般是蓋住好幾個字如此。

墨義就是把‘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意思解釋出來。諸科只考帖經與墨義,說白了就是考你背書的功夫!

宋朝諸科有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學究﹑明法等等。

章越心想以郭學究言語裡的意思,暗示自己考諸科是再明顯不過。而進士科的詩賦策論是要看才學的,且沒有統一的標準。

以寒家子弟而論,沒有人傳揚你的文章,將你引薦給公卿,往進士科走希望太過渺茫。唯獨死記硬背的諸科有較大的希望。

郭學究問道:“三禮可乎?”

三禮科就是《禮記》,《周禮》,《儀規》。

章越搖了搖頭道:“太少。”

郭學究滿是欣慰,他方纔其實在‘問志’。章越沒有爲了偷懶去選學究科,也沒有不‘尊經’選三史,開元禮,明法等科,這說明此子可以造就。

郭學究又問道:“三傳可乎?”

三傳是《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三禮加在一起大約二十萬字,但三傳僅左傳一本就二十萬字。

“還是太少!”章越毫不猶豫。

郭學究更是高興:“五經可乎?”

五經之前他所提毛詩,尚書,禮記,左傳,周易五經,孔潁達曾作《五經正義》闡述這五經,然後被確立爲官方科舉用書,但凡讀書人不按照五經正義解釋這五經文章,皆被視作歪理邪說。

儘管弊病許多,但五經正義革除儒學多門、章句繁雜之弊,有了個共同標準。

章越明白進士科太過飄渺,沒有標準答案,上下是考官說得算。他身爲寒家子弟底子薄,要想碰一碰運氣實在太難,將來成功的機會也小。但常科倒是可以,這裡一份努力一份收穫,答對答錯一目瞭然。所以郭學究的意思,是期許章越能選五經科的。

章越想到這裡,繼續搖頭道:“太少。”

郭學究吃了一驚,疑道:“你要選何科?”

章越反問:“師兄要選何科?”

郭學究聞言沉默片刻,這才道:“你師兄他……我教他五歲即讀論語,爲得是有朝一日能九經科及第。”

隨即郭學究又對章越道:“但九經科乃諸科中最難得,你大可不必強求。”

正如郭學究所言,諸科之中最難的要屬九經科。

讀九經科的考生要讀《周易》、《尚書》、《毛詩》、《禮記》、《周禮》、《儀禮》、《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九經。

考試內容也是最多,要答帖書一百二十帖,答墨義六十條。

而唐朝僅次於進士科最難的五經科,考試範圍也在這九經。

不過唐朝將《禮記》、《左傳》列爲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爲中經,《周易》、《尚書》、《公羊傳》、《穀梁傳》爲小經。

考試時,二大經爲必考,再從中經小經中選三經湊成五經即可。

但宋朝的九經科是全部都要考!

郭學究深深地看着章越,言下之意是你真要考九經科嗎?

“聽聞九經科出身要在諸科之上?”章越問道。

郭學究聞言心道,此子功利心太重,不問願不願學,而問是何出身?將來再慢慢糾之吧!

郭學究嘆道:“正是如此,九經科出身確實高於諸科。在進士授官裡,進士甲科裡狀元榜眼探花等前五名是一等。”

“而甲科第六人以下及《九經》及第,爲第二等。而其餘諸科出身則與進士第五甲同出身,須守選。”

章越心底有了計較,進士科分爲五等。

進士科甲等前五名是一等出身。

而九經科及第與甲等第六名以後是二等出身。

再下面纔是進士科乙等丙等等等。

所謂守選就是不能立即授官,必須三年後以選人的身份至流內銓參選,又要考試一次。其他諸科出身與進士科第五等又是一個待遇。

由此可見,九經科及第有多難,章越更想不到,其貌不揚的郭林居然有此決心。

“莫非你要學九經科?”郭學究問道。

ps1:感謝熿裘書友成爲本書第三位盟主!

ps2:大家要越越選什麼科?

(本章完)

第197章 錦衣玉食第316章 破天荒第744章 左右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843章 如何用力單章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78章 知識就是金錢(兩更合一更)第732章 師兄弟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515章 聽宣第100章 險峰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826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18章 真先生第569章 夜談第419章 變革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342章 五百貫第534章 知人之難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310章 青松第93章 入京否請假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653章 西軍將門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18章 女同學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1011章 天下將何去何從?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281章 等次第252章 風雪第123章 章府第137章 府元第922章 鎖院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787章 解圍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199章 尋覓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679章 報捷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181章 楊氏第731章 佈置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322章 題眼第167章 相談第74章 飯錢第40章 糖霜第149章 外室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381章 定策之功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633章 爭執第93章 入京否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894章 分化第111章 江賊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42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爲盟主)第105章 離別第373章 知經筵第925章 問政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424章 婚姻第1042章 論孟第161章 手段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22章 傭書第162章 除夕第391章 仁君第57章 神童詩第509章 皇太子第713章 抓人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403章 鈔鹽法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1031章 放手去幹便是(第二更)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164章 俯視第136章 邀請
第197章 錦衣玉食第316章 破天荒第744章 左右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843章 如何用力單章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78章 知識就是金錢(兩更合一更)第732章 師兄弟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515章 聽宣第100章 險峰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618章 鵷鶵 鴟和腐鼠第616章 改青苗法第826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18章 真先生第569章 夜談第419章 變革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305章 半路回京第342章 五百貫第534章 知人之難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310章 青松第93章 入京否請假第672章 西夏點集第896章 三司會計司第653章 西軍將門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18章 女同學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1011章 天下將何去何從?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281章 等次第252章 風雪第123章 章府第137章 府元第922章 鎖院第1046章 睥睨衆官第787章 解圍第525章 衣錦還家第199章 尋覓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679章 報捷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181章 楊氏第731章 佈置第992章 親事與政事(兩更合一更)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322章 題眼第167章 相談第74章 飯錢第40章 糖霜第149章 外室第290章 謝恩(謝柳神輕語盟主)第381章 定策之功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633章 爭執第93章 入京否第605章 章呂分歧第894章 分化第111章 江賊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615章 賞個執政作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42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爲盟主)第105章 離別第373章 知經筵第925章 問政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661章 智緣大師第141章 家風門風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424章 婚姻第1042章 論孟第161章 手段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第1057章 今之國是乃伐夏(第二更)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22章 傭書第162章 除夕第391章 仁君第57章 神童詩第509章 皇太子第713章 抓人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403章 鈔鹽法第363章 不可亂說話第1031章 放手去幹便是(第二更)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164章 俯視第136章 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