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替手之爭

第589章 替手之爭

不經科舉經由學校選拔太學生作官,此舉聽起來有打破常識。

但是這恰恰是王安石是提出的。他改革貢舉的目的,也正是如此。

王安石還引證三代時就是這個樣子的。

故而王安石以“兼採譽望,而罷彌封”的學校取士取代科舉的主張提出後,蘇軾上疏進行猛烈的批評認爲是開時代的倒車。

他說學校取士會恢復唐朝通榜的弊病。學生會賄賂官員,請託權要,最後導致恩去王室,權歸私門的結局。

當時與蘇軾持同樣觀點的還有劉攽。

總之言之,王安石主張是廢除科舉改由學校取士,但是目前還不現實,只能一步一步來。

而章越心想自己提出由學校選拔人才的主張,必然正中其下懷。

王安石聽後則道:“陛下,臣素以爲陶冶人才在於教之,養之,取之,任之有道。”

“而學校是教人的根本。這禮樂刑政之事皆在於學校,相反若是不可爲天下國家之用,則學校不可教之。”

“之前詩賦取士,朝廷進用文吏,僅苟尚文辭而已。但官員卻不通古今,不習禮法,天文人事,政教更張,朝廷任之以事,則不知如何施爲,這便是朝廷用人之弊。”

章越聽王安石這番話想到了嘉祐二年時,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疏,當時王安石對國家取士選官非常的不滿,認爲選上來的官員都不合用。

認爲那些皓首窮經的讀書人,最後大則不能用天下國家,小則不爲爲天下國家之用。

說白了,連當個螺絲釘都不夠格。

王安石道:“如今兩夷虎視在旁,用兵打戰之事尤達,這是威服天下,守國家之具也。昔日祖宗之法,就是要文武異事,令天下讀書人以執兵爲恥,這不是歷朝歷代出將入相的用人之道。”

“方纔章待制所言,以治民,武學,算學,水利,律學,史學爲治事齋,作爲達用,爲國家天下之用,吾甚認同,至於經義齋爲明體,則可‘一道德,同風俗,弭異論’,但是臣又以爲章待制所謀卻欠缺周詳。”

官家笑着看了章越一眼,表示王安石已是認同了你的分齋教學法,最後一句話不必太計較。

在官家面前,章越一副好學生的樣子向王安石問道:“還請參政指教。”

王安石道:“章待制,方纔所言的分齋教學不過是教人之法,但所失在於不知養人之道,取人之道。”

“中人以上的人,雖窮困也不失爲君子,中人以下的人,雖泰達也只是小人。唯獨中人則不然,泰達爲君子,窮困則爲小人,故而朝廷必須養士,必須饒之以財,這便是養人之道。”

“臣向來主張,考官員誠賢能也,然後隨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之。人才就似工具,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必須教之,養之而磨礪溫養,否則就會失人。”

“似沒有經過學校教養,朝廷沒有考問其才能,無父兄能擔保他德行的人,用之任事,這便是古代用人之敗。”

王安石說的取人,一個要看出身,身家清白。

二是朝廷要進行考試,知道他的才能呢。

三是最重要是要經過學校的培養。

王安石說完道:“故而臣主張在章待制的教人之道上,補之以養人之道及取人之道。”

“此法臣已思索多年,將太學生分爲三等,分別是外舍生,內捨生,上舍生。外舍生不限員,內捨生取數百人,上舍生則不超過百人之數。”

“每月,每季,每年以考覈定升降……”

章越聽王安石所提的三舍法,就有點類似修仙小說般的錯覺。

外舍生是外門弟子,門派會傳授你功法,但不給資源,甚至還收取一點教材費。

內捨生是內門弟子,門派不僅傳你功夫,還給一定資源。

上舍生則是真傳弟子,在外舍內捨生的基礎上,門派甚至會不定時地授予伱成爲長老(當官)的資格。

章越知道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王安石這三舍升補法,可謂是開先河之舉。

明清時大多官辦學堂,也是經過外課生,內課生來選拔人才。甚至現在什麼快慢班,重點班啥的,都是學王安石的餘智。

而這一次政策,哪怕是在元佑更化時也不曾廢除,可知已是深入人心。

經過王安石提出三舍法之後。

大體上這一次殿論上,大致的太學改革方法就已經定下了。

之後王安石,呂惠卿二人緩緩走下臺階。

呂惠卿對王安石道:“相公,這章度之在太學之中極有聲望,如今管勾太學,又革之蘇湖教法,如此以後太學都依附於他……”

王安石道:“吉甫所言,我早已想過了。這章度之確實對太學經營已久,他今日又提出學校取士,這雖是我的主張,但若改科舉取士爲學校取士,日後太學生會不會都成爲他的門生?”

呂惠卿點點頭道:“原來相公早已經想到了,那麼是我多言了。”

呂惠卿,王安石二人早已想到了章越管勾太學後的可能。

王安石又往臺階下走了數步,然後道:“我早有察覺,官家在我回京之前,身旁便有高士爲變法之事出謀劃策,當初我想會不會是韓持國等人,但如今我看來韓持國他們沒有這等才華。”

“今日殿上之論,更堅定了我的想法,那個人正是章度之。吉甫,你說官家讓章度之管勾國子監到底是出自何意呢?”

呂惠卿聞言目光一閃道:“太學是一道德,變風俗之本,官家不可能不知。若是太學生接受了新法之教,他日爲官必是支持新法,那麼官家讓章度之這個時候管勾太學,莫不是想他日培養相公之左右手……”

王安石道:“左右手倒不是,替手倒有可能。”

……

聽了王安石這話,呂惠卿目光有些變化。

自爲崇政殿說書來,他很得官家的信任,而王安石也很信任他,變法的大小之事都是與他商量,而所有關於變法的條陳都由呂惠卿書寫。

官場上都有稱王安石爲孔子,呂惠卿爲顏回的說法。

而呂惠卿也隱然有自認爲自己是變法的二號人物。

可是今日聽王安石一說,他感覺章越卻可能與他相爭……

呂惠卿想到這裡,不由一笑,變法這才起了頭就生這等心思着實可笑啊。

(本章完)

第622章 找我何事第178章 韓相公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559章 天章閣待制第851章 抵京第675章 擂鼓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784章 復仇第172章 成例第238章 商量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1050章 呂六的心事第983章 刺殺第861章 孤勇第369章 路線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438章 改元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318章 打壓第987章 盜書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861章 孤勇第55章 考試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111章 江賊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21章 師兄弟第576章 加擔子第256章 審卷第403章 鈔鹽法請假第797章 受賀明日更新第713章 抓人第310章 青松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679章 報捷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兩更合一更)第808章 書信第37章 二哥下落第301章 瓊林宴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252章 風雪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731章 佈置第120章 歐陽家的公子第433章 酒量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第876章 處置辦法第620章 強勢復出請假第446章 投名狀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193章 價值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1048章 高樓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602章 決定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329章 封還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150章 相贈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711章 將兵法第828章 叛亂第559章 天章閣待制第87章 星河第591章 薦人第558章 賜字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563章 蹀躞帶第199章 尋覓第1052章 山頭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第625章 御試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374章 執經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733章 獨樂園第818章 便商貿
第622章 找我何事第178章 韓相公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559章 天章閣待制第851章 抵京第675章 擂鼓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784章 復仇第172章 成例第238章 商量第789章 打到底爲止第1006章 元隨傔從(兩更合一更)第475章 效太宗皇帝第229章 吳府(感謝樂樂笑笑妮妮書友成爲本第1050章 呂六的心事第983章 刺殺第861章 孤勇第369章 路線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438章 改元第758章 來府一趟第962章 遼宋談判交鋒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442章 小別勝新婚第318章 打壓第987章 盜書第833章 獎率三軍第861章 孤勇第55章 考試第655章 箭在弦上(第二更)第111章 江賊第485章 章越的發明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21章 師兄弟第576章 加擔子第256章 審卷第403章 鈔鹽法請假第797章 受賀明日更新第713章 抓人第310章 青松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548章 老師得重用第679章 報捷第489章 奉章太常之命第734章 該爭還是要爭第1018章 朕支持章卿(兩更合一更)第808章 書信第37章 二哥下落第301章 瓊林宴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252章 風雪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671章 直撲要害第731章 佈置第120章 歐陽家的公子第433章 酒量第743章 資政殿論策第876章 處置辦法第620章 強勢復出請假第446章 投名狀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第994章 皆是故人(兩更合一更)第193章 價值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1048章 高樓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602章 決定第43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329章 封還第375章 我把官家說暈了第150章 相贈第222章 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第711章 將兵法第828章 叛亂第559章 天章閣待制第87章 星河第591章 薦人第558章 賜字第943章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第819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767章 國事相托第877章 章呂分歧第563章 蹀躞帶第199章 尋覓第1052章 山頭第416章 政事堂論政第625章 御試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459章 反擊(第一更)第374章 執經第370章 崇政殿說書第733章 獨樂園第818章 便商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