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就任州牧

高順制定的糧食價格被執行的非常到位,隨着時間的推移,全國的糧食價格越來越高,效果逐漸顯現出來,使得大量的百姓無以爲繼。

徐州、豫州、荊州、司隸等地相繼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都打着黃巾軍的旗號,加上冀州的黑山軍各部此伏彼起,聲勢復盛,在大漢逐漸形成燎原之勢。

他們攻略郡縣,劫掠大族富戶,造成極大的恐慌;官兵在鎮壓中遭遇接連失敗,令皇帝劉宏大爲惱火,讓他慶幸的是北疆還算安穩,沒有蠻夷來搗亂;現在只有青州、幽州以及高順和周飛控制的幷州部分郡縣還算安寧。

災害天氣接連不斷,乾旱連復一年,糧食逐年減產,糧價飛漲,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賣妻賣兒女者已不罕見,易子而食者時有發生。

很多人都預料到天下大亂將至,都開始爲未來做籌備。

三月,太常劉焉劉焉目睹朝綱混亂、王室衰微,故向朝廷建議說:“刺史、太守行賄買官,盤剝百姓,招致衆叛親離,應該挑選那些清廉的要員去擔任地方州郡長官,藉以鎮守安定天下。”

州刺史本爲朝廷派往地方的監察官,東漢以來,漸向地方行政官轉化;皇帝劉宏爲鎮壓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遂從劉焉之議,改州刺史爲州牧,以重其職,鎮壓叛亂,平定四方。。

於是,州牧成於居於郡太守之上的行政長官,握有一州軍、政大權,職位甚重;從此州牧各據一方,形同割據政權,這種狀況最終演化成爲漢末諸侯割據分爭的局面。

劉焉本來想領交州牧,遠離中原,躲避禍亂;因爲他聽侍中董扶說益州有天子之氣,心中大喜,便改向朝廷請求爲益州牧。

當時,益州刺史郤儉在益州大事聚斂,貪婪成風。

於是朝廷便以劉焉爲監軍使者、益州牧,封其爲陽城侯,命劉焉前往益州逮捕郗儉,整飭吏治、安撫百姓。

因爲道路不通,劉焉暫駐在荊州東界。

此時郤儉已被黃巾賊馬相等殺死,但是剛稱帝幾日的馬相又被益州從事賈龍組織軍隊擊敗。賈龍於是迎接劉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綿竹。

劉焉上任後,任命賈龍爲校尉,將他遷到綿竹居住;劉焉安撫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極力實行寬容恩惠的政策,但內心已別有圖謀。

與此同時,周飛被任命爲幷州牧兼任河東郡太守,駐地從太原郡晉城改爲河東郡安邑,遠離高順的桃園堡;陛下意欲用周飛牽制高順。

房良被任命爲青州牧,,繼續兼任泰山郡和琅琊郡太守,駐地改爲濟南國東平陵城;武安國被任命爲濟南國相。

冀州刺史劉虞被任命爲冀州牧,也是爲牽制高順所設。

第一批州牧共設了四位,皆爲皇親國戚或者宗室之人。

讓高順震驚的是,周飛和房良被任命爲州牧後,系統認可的地盤迅速增加了二十萬平方公里,包含他們所有轄區的面積,此時,系統認可的面積已達到六十多萬平方公里。

高順開動腦筋,若是他被任命爲幽州牧,則有可能讓系統再升一級,或者接近升級的標準,於是與馬貴等人商量之後,派人給張讓和大將軍各送去千金,並讓蘇雙要不惜代價的在京城活動,一定要謀取幽州牧之職。

獲得朝廷任命的幽州牧,可在未來軍閥割據中佔得先機。

到六月,皇帝劉宏在張讓和大將軍等人的建議下,方任命高順爲幽州牧,繼續兼任徵北將軍;雁門郡、定襄郡、雲中郡和五原郡等依然歸徵北將軍府管轄。

劉宏認爲,既然高順忠心耿耿,且已經是徵北將軍,北疆已在他的實際控制之下,即便不任命他爲州牧,也改變不了現狀,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且方便以後周飛收回高順對雁門郡、定襄郡、雲中郡和五原郡等地的管轄權。

爲此,皇帝劉宏向高順索取了三千金,高順爽快的繳納了三千金。

高順成爲朝廷任命的第五位州牧,位高權重,極爲榮耀。

讓高順大爲興奮的是,被任命爲州牧之後,系統認可的地盤迅速增加了三十萬平方公里,立即打開系統地圖查看,廣陽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西屬國、遼東郡、樂浪郡等都成爲他的地盤。

加上週飛和房良所轄地盤,系統認可的地盤已有九十多萬平方公里,離下次升級需要的一百萬平方公里只差一點了。

高順決定,等穩定州內事務後,他便親自出馬,遠征漠北的鮮卑人,佔領更多的地盤,讓系統儘快升級。

原刺史府的官吏全部轉爲州牧府任職,職責範圍變動不大。

爲了不引起陛下和朝廷官員的疑慮,高順決定,一切地方官員照舊,只是派出大量的中級文官任督郵,加大對地方官員的監察力度,但有違法亂紀者,立即懲處。

同時,加強對各郡官兵的管理,派人審查各郡縣官兵,不合格者堅決淘汰,重新登記,薪俸照實發放,避免吃空餉的存在,並加強對官兵的訓練力度。

高順雷厲風行的整頓軍務,讓各郡都尉和長吏的權限受到很大的約束,有人迅速投入高順門下,有人則識趣的辭去公職,避免被高順抓住把柄而自取其辱。

其中遼東屬國都尉宗員,成爲第一位辭職的兩千石高官;對於辭職者,高順一概批准,並對其過往之事蓋棺定論,一概不究;這使得更多的官員相繼辭職,他們可不想被高順抓爲典型,能及時脫離這是非之地,對他們來說已是萬幸;高順此舉也是做給全國官員看的,只要建立起他的信譽和口碑,此後統一中原的時候,將會減少很大的阻力。

爲了保持低調,程立繼續在肥如縣和青龍縣練兵,田豐繼續在寧城練兵。

徐榮被加大了任務,接替宗員任職遼東屬國都尉,並負責監管、整頓遼西郡、玄菟郡、遼東郡和樂浪郡的官兵。

而廣陽郡都尉程普、涿郡都尉褚燕和右北平郡都尉張郃以及所轄官兵直接歸於徵北將軍府管轄,並派韓當接任漁陽郡都尉,一併歸到徵北將軍府。

現在高順地盤擴大,只是每月獲得的系統積分便有九十多萬,更是財大氣粗,所以命令加大徵兵力度,田豐和程立所轄騎兵在一年內務必擴編到五萬人,各郡騎兵和步兵皆不得低於五千人。

在經過調整之後,各郡太守的權力被大大削弱,只負責行政和民生,軍事權力被剝奪,全部歸於徵北將軍府,太守只有輔助之責。

隨後,便是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和民生建設,既能擴大百姓的收入,又能吸引更多的流民,還能方便擴展商貿,爲將來的戰爭做準備。

第48章匈奴贖人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423章笮融反叛第160章驚喜連連第567章班超後人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246章徐晃出兵第57章張遼現身第156章養寇自重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533章胡軫投降第28章感情風波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104章搬遷郡治第275章黃忠拜主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258章王越到來第384章徐州密約第149章張寶之憂(三更)第235章高順家宴第577章呂布逃跑第426章笮融再叛(上)第183章佈網待敵第164章抵達青州第11章初次升級第179章尋賢遭拒第241章養寇自保第197章徵北將軍第358章討要賈詡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230皇帝謀劃第426章笮融再叛(上)第58章馬邑徵兵第536章張繡投降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506章秘密協議第47章意外之喜第149章張寶之憂(三更)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648章勝利迴歸第549章統一江北第217章圍困柳城第86章劉宏決定第455章麴義出擊第313章鮮卑內亂第77章獵殺鮮卑第35章匈奴情報第324章政治鬥爭第39章巴豆立功第202章再見張遼第534章佔領荊北第310章混亂局勢第632章歐洲聯軍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58章馬邑徵兵第76章首次出塞第206章亂點鴛鴦第181章張讓獻策第401章中原局勢第237章劉宏怒火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171章高順佈局第69章甕中捉鱉第638章盛大聚會第485章高順南下第65章關門打狗第309章嫁禍袁家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275章黃忠拜主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567章班超後人第424章接管廣陵郡(上)第638章盛大聚會第37章再戰匈奴第480章魯肅出兵第270章闕居請降第578章王允之死第369章董卓遇刺第589章南下航海第128章精明蘇雙第432章陳宮來訪第211章移民定襄第631章匈奴現身第171章高順佈局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44章匈奴反應第507章豫州之戰第301章高順得子第319章就任州牧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512章接收豫州第37章再戰匈奴第129章鐵匠鄭財第211章移民定襄第630章征伐歐洲第116章關羽認主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180章發展商業
第48章匈奴贖人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423章笮融反叛第160章驚喜連連第567章班超後人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246章徐晃出兵第57章張遼現身第156章養寇自重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533章胡軫投降第28章感情風波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104章搬遷郡治第275章黃忠拜主第389章孫堅的反擊第258章王越到來第384章徐州密約第149章張寶之憂(三更)第235章高順家宴第577章呂布逃跑第426章笮融再叛(上)第183章佈網待敵第164章抵達青州第11章初次升級第179章尋賢遭拒第241章養寇自保第197章徵北將軍第358章討要賈詡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328章安定郡局勢第230皇帝謀劃第426章笮融再叛(上)第58章馬邑徵兵第536章張繡投降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506章秘密協議第47章意外之喜第149章張寶之憂(三更)第162章張角後事(下)第648章勝利迴歸第549章統一江北第217章圍困柳城第86章劉宏決定第455章麴義出擊第313章鮮卑內亂第77章獵殺鮮卑第35章匈奴情報第324章政治鬥爭第39章巴豆立功第202章再見張遼第534章佔領荊北第310章混亂局勢第632章歐洲聯軍第370章審配的強勢第58章馬邑徵兵第76章首次出塞第206章亂點鴛鴦第181章張讓獻策第401章中原局勢第237章劉宏怒火第396章陰險的袁紹第171章高順佈局第69章甕中捉鱉第638章盛大聚會第485章高順南下第65章關門打狗第309章嫁禍袁家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275章黃忠拜主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567章班超後人第424章接管廣陵郡(上)第638章盛大聚會第37章再戰匈奴第480章魯肅出兵第270章闕居請降第578章王允之死第369章董卓遇刺第589章南下航海第128章精明蘇雙第432章陳宮來訪第211章移民定襄第631章匈奴現身第171章高順佈局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44章匈奴反應第507章豫州之戰第301章高順得子第319章就任州牧第477章孫堅戰死(下)第512章接收豫州第37章再戰匈奴第129章鐵匠鄭財第211章移民定襄第630章征伐歐洲第116章關羽認主第464章董卓以退爲進第522章佔領豫章郡第180章發展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