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孫堅戰死(下)

孫堅只是在各城門口留下了斥候,密切監視;現在城內之人開始回填壕溝,這些斥候無力阻擋,只得回報堅守軍營的朱然,其兵少,且重責在身,不敢前往阻止。

只能怪孫堅兵少,否則特也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讓黃族長有了回填的機會。

見揚州兵沒有前來阻止,黃族長便知道揚州兵力吃緊,膽子就更大了,乾脆命人連同北門外的壕溝也填平,並命令兩千丹陽兵做好出戰的準備。

由於沒有遇到阻攔,人多勢衆,兩道壕溝不難填平。

黃祖打的非常憋屈,兩翼的衆多官兵因爲要提防敵人的騎兵而不能投入戰鬥,否則揚州騎兵從來攻,他們將會遭受嚴重的打擊。

而孫堅一方卻打的非常順利,丹陽兵在前開路,其他步兵在後擴大戰果。

黃族長依然站在城牆上,觀看者遠處的戰場,荊州一方顯然落入下風,不過靠着人多,還在苦苦堅持,若是揚州騎兵再上,則黃祖必敗無疑。

於是,黃祖長果斷下達出擊命令,由黃家人率領兩千丹陽兵和兩千步兵攻擊孫堅營地,最好將他們的輜重糧草等物焚燒乾淨,即便燒不着貴重物資,只要揚州軍營內發生大戰且起火,必會影響揚州兵的士氣。

兩千丹陽兵主攻,兩千步兵分成兩隊,從左右兩側佯攻,待丹陽兵衝進敵人營地後,他們要趁機防火。

所以那兩千步兵出城時各攜帶了一捆木柴或者柴草,以備引火之用。

丹陽兵是從北門出城,黃族長命令守衛四門的士兵出城吶喊,敲擊武器,做出要支援的姿態;但願能影響到揚州官兵的士氣,減緩進攻,減輕黃祖的壓力。

孫堅不爲所動,感覺城內那些疲兵絕不敢出城野戰,便令步兵繼續進攻,一鼓作氣,擊潰荊州兵。

鎮守軍營的朱然不敢大意,派兵四處警戒,他的四千步兵集結待命。

丹陽兵英勇兇猛,一往無前,直衝揚州軍營;左右兩側各有步兵佯攻,並保護側翼。

揚州軍營防守鬆懈,柵欄被一鼓而下,丹陽兵衝進營內,迎頭撞上朱然的四千步兵。

見敵營僅有的揚州兵被丹陽兵攔住,其它兩千步兵見機會難得,立即開始縱火、劫掠,那些傷者也被順利斬殺,腦袋被砍下,成爲荊州兵的戰功。

四千普通步兵,豈是兩千丹陽兵的對手?即便朱然勇猛,揚州兵還是被殺的節節後退;此時營地內大火四起,吶喊不斷,他們也不知道來了多少敵軍,立有恐懼之心。

丹陽兵越戰越勇,揚州兵四散而逃;兵少將寡,朱然無力阻止,只得棄營而走,去尋孫堅彙報。

步兵司馬前來彙報,已焚燒所有揚州輜重,黃家領兵之人感覺任務已完成,立即命令速速返回城內,他可不希望遭到揚州騎兵的報復。

營地內升騰起熊熊大火,令戰場雙方皆盡震驚。

朱然到來,孫堅便知營地已失,加上此前看到的大火,輜重盡失,頓時一口鮮血噴出老遠,跌下馬來,朱然眼明手快,雙手接住。

所有揚州兵都呆立當場,輜重盡失,他們完了。

шшш◆ тtkan◆ ℃O

黃祖沒有趁勢殺戮,卻是急令士兵後退,意欲返回山谷軍營;他認爲,敵人輜重已失,只需堅守城池,揚州軍必會不戰而退。

半個時辰後孫堅才悠悠醒來。

瞭解完情況,孫堅當機立斷,命令朱然親自率領步兵攻城,定要拿下西陵城,分三千騎兵給祖茂,去四周劫掠糧食,他親率黃蓋等四千騎兵追擊黃祖,爭取奪下黃祖手中的糧食,暫解燃眉之急。

此前,揚州兵並沒有劫掠四周百姓,孫堅認爲,此後這些百姓將是他治下的子民,不忍傷害,現在卻顧不了這麼多了,能安全返回揚州已是僥倖。

部隊退回,揚州騎兵沒有追擊,黃祖大喜,與軍隊一起向回狂奔;他與四十位弓弩手護衛有戰馬,不好捨棄軍隊獨行,只得騎馬斷後。

一個時辰後,突然後面傳來巨大的馬蹄聲,黃祖知道壞了,肯定是揚州騎兵追來了;他只得間組織列陣迎敵。

跑的狂喘不已的士兵,此時已嚇得臉無血色,現在體力消耗甚大,如何抵禦騎兵?不過他們更知道,步兵一定跑不過騎兵,若是繼續逃跑,定會被騎兵全殲;所以,衆人還是乖乖的聽從黃祖的命令,列陣迎敵。

黃祖騎馬在後指揮。

孫堅此時已無退路,帶領騎兵勇往直前,直衝荊州軍陣。

倉促間組織起的防禦,豈是孫堅的對手?

一陣對射後,孫堅衝進敵陣,大刀翻飛,殺的荊州兵鮮血四濺、四肢飛揚。

兩邊黃祖和徐琨在左右兩側跟進,猶如一利箭,直插荊州軍陣內。

孫堅殺出一條血路,直奔最後的黃祖,他想,後邊騎馬指揮者必是黃祖,若是斬殺黃祖,荊州兵必會自潰。

荊州兵像是明白了孫堅的意圖,竟然向兩邊閃開,爲孫堅讓出一條通道。

黃祖大驚,立即調轉馬頭,帶着四十位護衛加速逃奔;現在可不是要面子的時候,保命爲先。

孫堅率兵窮追不捨。

黃祖心想,若是這樣,早晚會被追上,當機立斷,便帶領四十護衛離開大路,向東側緩坡、密林沖去,他估計,孫堅必不會捨棄馬匹,冒險進入密林的。

見黃祖等人放棄馬匹,逃入密林,孫堅不爲所動,繼續追去。

黃蓋勸阻道:“主公,逢林莫入,小心埋伏。”

孫堅惡狠狠的說道:“黃祖生性粗魯,何以會用此計?不斬殺黃祖,難消心頭之恨。”

黃蓋阻止不及,孫堅已下馬,提着大刀,向密林沖去,他只得和護衛們跟上,保護孫堅的安全。

黃祖沒有走遠,而是在一緩坡後躺下歇息,他實在走不動了。

突然,負責警戒的人向前小聲的彙報道:“少主,孫堅追來了?”

“多少人?他竟敢跟進密林?”

“僅有孫堅一人在前,其他人都落在後邊。”

黃祖心情大好,心想,這裡便是孫堅的喪身之地,只要射殺孫堅,揚州兵必會退去,於是說道:“大家預備,一會亂箭齊發,射殺孫堅,否則,咱們誰都逃不掉。”這些弓弩手是黃家秘密培養的精英,戰力遠在丹陽兵之上,確切的說是黃家培養的死士。

衆人點點頭,在弓弩隊長的安排下在四周埋伏好。

孫堅自恃武藝高強,根本沒把黃祖等人放在眼裡,一路衝來,把黃蓋等人甩在身後。

等他進入黃祖的埋伏圈,突然“碰”的一聲巨響傳來,此後巨響接連不斷,孫堅估計壞了,定是中了敵人的埋伏。

還沒等他做出反應,數支弩箭已洞穿他的身體。

黃祖果真狡猾!難道要命喪於此?大業未成,他於心不甘!這是他最後的想法。

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95章衆人認主第526章佔領洛陽第220章見公孫瓚第266章瘋狂殺戮第496章大戰將起第601章麴義反叛第366章郭嘉之策第372章天下大亂第223章諸人婚事第584章稅賦改革第578章王允之死第135章鄒靖來投第377章中原局勢第49章王允之計第156章養寇自重第80章完全歸心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651章支持道教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27章悠閒生活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400章陳國獨立第502章益州矛盾第246章徐晃出兵第567章班超後人第340章志才之謀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560章董卓病死第367章洛陽局勢第378章合縱連橫第144章駐兵遼西第120章呂布決定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109章難樓狂喜第567章班超後人第90章馬貴彙報第124章匈奴備戰第485章高順南下第614章連滅四國第468章袁術出兵第84章朝堂爭議第74章處理內奸第573章飲馬北海第309章嫁禍袁家第313章鮮卑內亂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423章笮融反叛第209章烏桓之戰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618章戰爭再起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366章郭嘉之策第345章政治交易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201章系統升級第423章笮融反叛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18章縣長來訪第256章各方反應第237章劉宏怒火第363章聯盟解散第37章再戰匈奴第269章論功行賞第438章招降之策第4章規劃未來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31章戰後總結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157章鉅鹿對峙第48章匈奴贖人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188章高順進京第425章矛盾加劇第483章黃祖投降第5章強大的護衛第470章孫堅出擊第177章平定冀州第217章圍困柳城第204章家中鉅變第102章代郡局勢第256章各方反應第610章國內情況第592章萬年長公主南下第308章一網打盡第120章呂布決定第83章王允籌劃第177章平定冀州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224章朝廷封賞第335章再次升級第232章皇家婚姻第203章聯姻郭家第481章新設三郡第336章軍政調整第540章高順的憤怒
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95章衆人認主第526章佔領洛陽第220章見公孫瓚第266章瘋狂殺戮第496章大戰將起第601章麴義反叛第366章郭嘉之策第372章天下大亂第223章諸人婚事第584章稅賦改革第578章王允之死第135章鄒靖來投第377章中原局勢第49章王允之計第156章養寇自重第80章完全歸心第569章馬踏西域(下)第651章支持道教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27章悠閒生活第447章爲難的馬騰第400章陳國獨立第502章益州矛盾第246章徐晃出兵第567章班超後人第340章志才之謀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560章董卓病死第367章洛陽局勢第378章合縱連橫第144章駐兵遼西第120章呂布決定第511章公孫瓚來投第109章難樓狂喜第567章班超後人第90章馬貴彙報第124章匈奴備戰第485章高順南下第614章連滅四國第468章袁術出兵第84章朝堂爭議第74章處理內奸第573章飲馬北海第309章嫁禍袁家第313章鮮卑內亂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423章笮融反叛第209章烏桓之戰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618章戰爭再起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476章孫堅戰死(上)第366章郭嘉之策第345章政治交易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471章劉表的反擊第201章系統升級第423章笮融反叛第541章劉備之衣帶詔第18章縣長來訪第256章各方反應第237章劉宏怒火第363章聯盟解散第37章再戰匈奴第269章論功行賞第438章招降之策第4章規劃未來第359章魏續的選擇第31章戰後總結第452章沮授的狠辣第157章鉅鹿對峙第48章匈奴贖人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188章高順進京第425章矛盾加劇第483章黃祖投降第5章強大的護衛第470章孫堅出擊第177章平定冀州第217章圍困柳城第204章家中鉅變第102章代郡局勢第256章各方反應第610章國內情況第592章萬年長公主南下第308章一網打盡第120章呂布決定第83章王允籌劃第177章平定冀州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410章精明的戈母第224章朝廷封賞第335章再次升級第232章皇家婚姻第203章聯姻郭家第481章新設三郡第336章軍政調整第540章高順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