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盛大聚會

時間過的太快了,到現在,有幾個國家的國王已傳位給第四代人了,讓衆人傷感不已。

高順和衆人在各個王國皆有着非常大的聲望,聽說高順到達了永固城,要召見衆王子王孫,皆非常興奮;就近的國王親自來拜見,比如南部法國的高弘法就是率領衆王子王孫來來永固城拜見高順。

年齡最大的高弘固的年齡剛滿五十歲,高弘法和高弘英接近五十歲,但是看上去卻比高順、李強和馬貴還顯老,與周飛、趙雄等人相似。

衆人認爲高順等人皆有秘法,希望獲得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

隨着各國王子等的陸續到達,李強等人見到後輩,皆非常高興,只是親情淡了,找不到當初的感覺了。

李強、馬貴等人尊重高順,忠誠於高順,高順對他們也很不錯,皆爲他們的後輩建立了兩個王國,且每個王國的實力皆不下於國內的一個州。

更重要的是建立這些王國的時候高順並沒有過多的偏向於他的後輩,這不僅讓李強等人更加尊重高順,就是他們的後輩對高家也非常尊重。

在他們看來,也就永固帝國的位置還好些,卻絕不如西周王國的位置好;英國處於島嶼,遠離大陸,法國處於偏僻、多山的半島,兩國的條件更差。

他們的後輩不知道李強等人與高順的具體關係,只是知道他們是跟隨高順起家的第一批人,並以此爲榮幸;要知道,高順手下的大將如雲,而關係密切的卻僅有他們十幾人。

高弘固的孫子中,年齡最大的剛滿十歲,高順最先查看其屬性,讓高順驚訝的是智力已達到65。高順猜測,智力也是可以遺傳的,否則何以如此優秀?

高弘固的智力爲95,王后的智力爲85;王太子的智力爲95,太子妃的智力爲85;王后和太子妃皆爲系統人;如此優秀的祖輩、父輩,生出如此優秀的子孫後代也不足爲奇了。

高弘法和高弘英的孫輩還小,高順一直沒有查看,忙派人把他們招來,發現雖然都不到十歲,卻個個機靈可愛,惹人喜愛。

又讓人招來李強等人的子孫逐個查看,發現他們的子孫屬性就差了一些,不過都算優秀之才。

於是高順經過一番思索,對衆人宣佈,所有國家所立太子,在年滿十八歲之後,皆到魏國覲見一次後纔有登基的資格,並且,此後所有的太子妃也必須由魏國決定。

李強、馬貴等人皆知其中的奧妙,忙拜謝,並讓在場的後輩拜謝。

高順的意思很簡單,這樣做一是加強諸國與魏國的關係,其次可以鍛鍊他們的體魄,身體弱者必然不能長途跋涉,短命的國王或者皇帝對國家極爲不利,這也算是優勝劣汰吧;最後,在高順有生之年,可以爲他們提升智力,並給他們分一位系統女子爲妻,這樣的話,他們的後代也會越來越優秀,有利於整個漢人優秀基因的改良。

高順要求,所有國家的皇帝或者國王最多有一後兩妃,任何人不得擅自改變;太子在未登基之前,只能有一位太子妃,否則取消登基資格,這樣的話,太子與系統女子所生的孩子將來登基的機率更大,且如此能保證國家的穩定傳承。

以高順的威望,他的命令,無人敢反對。

到達最晚的國家是晉國和寶珠國。

本來寶珠王國的國王不敢排人前來,畢竟他們沒有得到高順的命令,不過晉國與寶珠國的關係很好,建議他們一起前來,若是到時候高順不召見他們,則當做一次遊玩,也沒什麼損失,若是被召見,定會有很大的利益;寶珠國的國王感覺,即便不能被接見,也是一次很好的貿易機會,是宣傳寶珠國的好機會,最終決定讓太子和世子前來,併爲高順預備了珍貴的寶石、珍珠等禮物。

待人員到齊,高順逐個國家接見,向他們瞭解每個國家的發展情況,他最關心的是人口數量和宗教信仰;並暗中分別提升他們的屬性,太子和世子只是提高智力,年齡超過二十歲者,直接提高到85,年齡滿十歲者提高到80,不滿十歲者暫不調整;對於其他孩子,則是調整武力值,最高提升到80。

對於寶珠王國,高順一視同仁,也給他們提高了屬性,並執行此前高順宣佈的政策,太子只有到魏國覲見之後纔有登基的資格,太子妃也由魏國決定;並回贈了與其他太子和世子相同的禮物;寶珠國太子大喜,這是高順再次確立了寶珠國與其他王國和帝國平等的地位。

綜合看來,處於後世南非的華夏國的發展勢頭最好;看來他的猜測不錯,龐大的人口基數纔是國家發展的基石。

近二十個國家的王子王孫齊聚永固城,使得永固城成爲當時歐亞非地區的中心。

各國並藉此帶來了大量的當地物資,在永固城進行貿易。

高順給了李強等人每人十萬金幣,讓他們購買所喜歡的物件,併爲子孫後輩準備禮物;永固帝國、法國和英國的太子和世子,每人分別得到五萬和兩萬金幣,其他後輩分別得到數量不等的金幣。

李強等人的子孫也獲贈不少金幣。

爲此,高順不得不從系統中放出大量的各類物資,平抑物件。

由於高順此前統一了貨幣、度量衡等,大大方便了相互交往和貿易。

這使得永固城的貿易更加繁榮。

藉助這次盛大聚會,由高順、李強、馬貴等人做見證,十幾個國家簽訂了平等、和平、互助的聯盟條約,禁止內部攻伐,聯合一致對外,堅決消滅各種教派、宗教等信仰,堅決消滅各種蠻夷,蠻夷是所有國家的敵人,必須全力以赴的消滅乾淨。

這是最早的《亞非歐和平憲章》,對所有國家有效。

通過這次聚會,各國存在的各種矛盾,在李強等人的見證下,也都和平處理,皆大歡喜。

現在各國的人口還少,還有大量的奴隸可用,若是等人口暴增,而土地不增,高順不敢確定他們是否還會如此親密團結?

不過到了他這個年齡了,已看開了,只要消滅了異族,他們如論如何內鬥,再建立的政權依然是漢人政權,依然能讓漢人傳承下去。

且以漢人如此強大的實力,定能阻止任何異族文明的崛起,確保漢人在這個星球上的主體民族地位永遠不會動搖,若此,他的目的便達到了,他的心血便沒有白費。

第170章強勢黃巾第269章論功行賞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106章寧城改革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588章謠言四起第494章潛伏三年第566章結親孔融第251章包圍羌人第270章闕居請降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643章佯裝被圍第369章董卓遇刺第457章一戰成名第109章難樓狂喜第201章系統升級第298章文丑出兵第249章巨大收穫第504章朝廷南遷第16章技驚四座第4章規劃未來195高順面聖第438章招降之策第403章軍校建設第459章中原鉅變第292章勸說徐和第12章滿載而歸第432章陳宮來訪第117章河東徐晃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97章人員安排第567章班超後人第69章甕中捉鱉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378章合縱連橫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647章滅亡鮮卑第96章呂布基情第191章張讓詭計第643章佯裝被圍第449章馬超拜師第114章商人蘇雙第527章呂布出馬第644章勝負已分第466章挺進中原第636章危險的美洲之行第169章歷城對峙第71章鐵血軍師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69章甕中捉鱉第567章班超後人第29章匈奴來襲第648章勝利迴歸第123章積極備戰第41章杜邊出使第576章李儒被殺第144章駐兵遼西第448章馬騰投靠第44章匈奴反應第572章出擊漠北第594章施壓高順第381章青州人才第184章戰爭爆發第226章收復定襄第507章豫州之戰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644章勝負已分第418章高手史阿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6章葫蘆谷第247章匈奴出兵第514章世人的選擇(中)第644章勝負已分第339章兩人拜主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609章再次升級第107章烏桓使者第459章中原鉅變第166章卜己敗逃第233章蔡邕來訪第307章引蛇出洞第113章張飛心動第290章李肅建議第244章田豐之策第272章劉宏狂喜第55章立足縣城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18章縣長來訪第448章馬騰投靠第313章鮮卑內亂第648章勝利迴歸
第170章強勢黃巾第269章論功行賞第597章達成禪讓協議第3章悲慘的村民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106章寧城改革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421章精明的審配第588章謠言四起第494章潛伏三年第566章結親孔融第251章包圍羌人第270章闕居請降第570章系統再次升級第643章佯裝被圍第369章董卓遇刺第457章一戰成名第109章難樓狂喜第201章系統升級第298章文丑出兵第249章巨大收穫第504章朝廷南遷第16章技驚四座第4章規劃未來195高順面聖第438章招降之策第403章軍校建設第459章中原鉅變第292章勸說徐和第12章滿載而歸第432章陳宮來訪第117章河東徐晃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97章人員安排第567章班超後人第69章甕中捉鱉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378章合縱連橫第347章繁忙的高順第136章張角計劃(二更)第550章高順受封魏公第561章交州士燮投降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647章滅亡鮮卑第96章呂布基情第191章張讓詭計第643章佯裝被圍第449章馬超拜師第114章商人蘇雙第527章呂布出馬第644章勝負已分第466章挺進中原第636章危險的美洲之行第169章歷城對峙第71章鐵血軍師第371章憋屈的董卓第316章收復五原郡第69章甕中捉鱉第567章班超後人第29章匈奴來襲第648章勝利迴歸第123章積極備戰第41章杜邊出使第576章李儒被殺第144章駐兵遼西第448章馬騰投靠第44章匈奴反應第572章出擊漠北第594章施壓高順第381章青州人才第184章戰爭爆發第226章收復定襄第507章豫州之戰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644章勝負已分第418章高手史阿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6章葫蘆谷第247章匈奴出兵第514章世人的選擇(中)第644章勝負已分第339章兩人拜主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609章再次升級第107章烏桓使者第459章中原鉅變第166章卜己敗逃第233章蔡邕來訪第307章引蛇出洞第113章張飛心動第290章李肅建議第244章田豐之策第272章劉宏狂喜第55章立足縣城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18章縣長來訪第448章馬騰投靠第313章鮮卑內亂第648章勝利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