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伏完

屋裡的一番對話,已到終了。

劉華跪坐在主席前,心裡已經是不淡定了,伏泉說得雖然模糊,但是她已經確信。現在是多事之秋,自己那堂兄弟年幼繼承大位,和父親一樣寵信宦官,只是卻沒有練出父親的手段和心性。

如果此時真有人在朱雀闕寫字之後,誣告伯父謀反,以自己那信任宦官的堂弟性格來說,很有可能一怒之下就殺害自己伯父,這計策真是毒計。能想出這計策的人一定是對堂弟極爲了解之人,莫非……

“那兩人說話時一人自稱段司隸家僕,那另一人呢?”劉華皺着眉頭問道,她要判斷到底是誰。

伏泉說道:“那人倒沒說,只是吩咐段司隸家僕一定要速辦這件事情。不過我看他面色白淨,聲音尖細,與舅姑召我時,在宮裡見到的寺人無異。對了,那家僕曾呼喚王公。”

果然如此……

劉華心裡說道,等伏泉說完便已起身,讓他在家待好,今日之事,除了她與伏完,不要與其他人提及。除非等她允許,不然連宮裡的那位舅姑也不要提及。然後,便匆匆離開了,

段司隸即是段熲,字紀明,漢代不直呼人姓名,對於官員會在姓後加對方官名、地名稱呼。寺人便是宦官,而宮裡當得起王公稱呼的也只有王甫一人,清楚知道知道這件事情發展始末的伏泉,故意演了一齣戲,好讓自己那自小便是宮廷爭鬥裡走出來的便宜伯母猜測出來。

他相信自己已經把底牌都告訴劉華了,這位長公主要真沒手段應對,那可就太說不過去了。前身的記憶裡,這可是遇事一出手就要你命的主。

本來他還有一位大漢皇后的從母宋氏可以投靠,她是自己母親的族妹,母親雖是旁系,但兩人自小也交好,母親死後,其成皇后,時常會招呼自己去宮裡遊玩。只是自己畢竟是個孩子,與她說此事,不知道這個才當皇后沒幾年的便宜從母能不能信自己,而且皇宮裡人多嘴雜,萬一消息泄露,指不定出什麼事情?

相反,找自己的便宜伯母是最好的。歷史上這位看着低調,其實該有的手段都有的,不說她在家裡把自己的伯父治服的死死的,就說自己那未出世的堂妹,根本不是她親生的,竟然也能被她收爲嫡女,送進皇宮,最後還成了皇后,這其中沒有她這個桓帝長公主的功勞,誰會相信?要不是東漢亡國,指不定伯父伏完又成了一個專權的外戚大將軍。

一連三天,劉華皆在家裡,問了家裡的婢女,皆說女君並無異常,心裡好奇,不會這位伯母這麼一點政治手段都沒有吧?

這日早上,伏完知曉伏泉傷已無大礙,讓蒼頭傳了話來令他去前堂考校經學。

伏泉穩穩跪坐在銅鏡前,婢女爲他細心梳頭,後將黑髮分作左右兩半,各紮成一個結,形如羊角,這叫總角,十五歲束髮前的童子皆作此打扮。他臉拉得老長,一個現代人絕對想象不到長時間勒緊髮根會是如何的癢,還容易脫髮真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忍受的。

“少主,君侯傳了話來,讓你今日不必去後院請安了,早點直接去前堂習書,與其他小郎君一起考校經學。”這年幼小婢叫夭兒,是母親留下的婢女,比他大了快十歲,一直伺候伏泉,與他很是熟悉。因爲伏泉雖然住在伏完家裡,但論理他早應該單獨成家,有獨立生活行駛自己錢財物品的權利,夭兒是他私婢,理當稱他少主。

伏泉拍了拍大腿,抱怨說道:“夭兒姐姐,快些,待會去了晚了,伯父問起來,我只能把過失推到你身上了。”

夭兒手上還在紮結,聽了伏泉話語,嘴裡則輕笑道:“是不是少主又未看書,待會故意去晚,想逃過君侯的考校,卻推在婢子身上。”

“夭兒姐姐真是聰明,不枉是母親留下的貼身婢女,有夭兒姐姐在,真是我的福分。”

伏泉嘴巴開始甜言蜜語,夭兒臉上一紅,羞怒道:“少主不知羞,待會我們遲些去便是了。”顯然,這女孩早已習慣,可礙於主僕身份不敢妄言,只能忍受伏泉的無賴行爲。

“耶,伯父什麼都好,就是太古板了,人家傷剛剛好還要考試,累死了。”

耶?考試?夭兒對於這些天少主嘴裡冒出的新詞已經免疫,不在言語,低頭細心爲伏泉打扮裝束。

時間磨蹭了很久,用過餐後,夭兒領着伏泉來到前堂,伏完正在考校他兩個堂弟學問,他們分別是伏德、伏雅,都未扎總角。劉華也是厲害,兩人成親時肚子幾無動靜,後來竟然一連兩胎男孩,看她樣子還可以繼續生育。

伏完乃是侯爵,實際任的是輔國將軍的虛職散官,很是清閒。因是親叔侄,他容貌上和伏泉相似,只是他更蒼老些,頦下留着三綹長鬚,更有學者氣息。他看了伏泉進來,揮手讓伏雅下去,看着伏泉說道:“怎麼又慢了?”語氣裡有些怒氣。

伏泉乖乖上前以父子之禮叩拜,並不言語。

伏完語氣稍緩,右手虛託,淡淡地道:“起來吧。”

伏泉這才起身,說道:“早上所食肉食不乾淨,來時壞了肚子。”

開玩笑,前世沒少逃課的伏泉,想起理由來多的是合理理由。

果然生性謹小寬厚的伏完關心的問道:“現在如何?需不需要找些醫工來看看?”

“多謝大人關心,小子已好多了。”

“既然身體不好,那便改日考校吧。”

伏泉行了一禮,轉身回到自己位置上,他看到其他兩個堂兄弟看到自己又耍了無賴,逃避考試,紛紛鬧騰起來,嘴裡嘟囔着不公平,不過很快就被伏完鎮壓了。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等到伏尊被伏完拉去講課時,外面傳來一陣吵鬧聲,緊接着門口傳來聲響,劉華便來了。

伏泉和幾位堂兄弟趕緊出來行禮,他感覺劉華把堂裡的衆人掃視了一眼,然後才說道:“檀奴隨我出去,你們好生唸書。”

“諾。”

————————————————————————————————————————————

漢代兒童總角:八九歲到十五歲束髮前的童子黑髮分作左右兩半,各紮成一個結,形如羊角,即爲總角,總角之交的意思便是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

蒼頭:即奴僕,因頭包裹青巾,號爲蒼頭?。以清巾裹頭而得名,戰國系主人戰旗下的軍隊,多以鄉黨的青年組成。至漢代,戰事減少,逐漸淪爲奴隸,操持貴族邸宅的雜務。遭逢戰亂,仍不失主人近侍軍隊的性質。魏晉以後,則純爲私家奴僕。

大人:漢時對父親的尊稱,主角幼年喪父,稱呼從父爲大人也是一樣。

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四百九十二章 鮮卑思變何惶惶第五百五十六章 鄴城宦者已愈制四百一十一章 一門爭死爲黨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人殺向彈汗山了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然明起復涼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樓危如卵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四章 帝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三百零三章 吾段公外孫也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二百六十三章 丟卒保車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五百四十六章 潁陰荀氏才俊多第六百零四章 天上怪異的黑東西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戰不退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五百二十三章 賊勢軍力甚難敵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八十五章 外放幽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三百八十二章 囊中之物周正太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中紛亂又多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六百零一章 每一發兵 頭鬢爲白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
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四百九十二章 鮮卑思變何惶惶第五百五十六章 鄴城宦者已愈制四百一十一章 一門爭死爲黨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人殺向彈汗山了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三百六十六章 募丹陽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然明起復涼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一百一十九章 城樓危如卵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四章 帝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三百零三章 吾段公外孫也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二百六十三章 丟卒保車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舍私而取公第五十四章 段熲何意第五百四十六章 潁陰荀氏才俊多第六百零四章 天上怪異的黑東西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亂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戰不退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五百二十三章 賊勢軍力甚難敵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八十五章 外放幽州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三百八十二章 囊中之物周正太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中紛亂又多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六百零一章 每一發兵 頭鬢爲白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