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

在身後漢軍兵卒的看押下,那幾名鮮卑漢人乖乖上前,向坐於正首的伏泉行禮。

“小民見過伏巴郡!”

這幾個漢人雖然久居鮮卑,但是對於母語,他們顯然沒有忘記,甚至禮儀也是標準的漢人禮儀,就是他們身上帶有的鮮卑人的衣服服飾,卻是讓人感覺格格不入。

對於這幾人的語言衣着,伏泉暫時也不想去計較,雖然他很想問問這些人有沒有讀過儒家先賢典籍,問問他們知不知道什麼是數典忘祖,可是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爾等一一查閱此信,信中所言何事,一一翻譯,附耳與孤道來,若敢虛言,孤必殺之。”拿出手中的羊皮紙卷,伏泉讓這幾個告訴自己信中的內容,他的語氣威脅之意明顯,配上他如今的氣勢,只讓這些鮮卑漢人身上直打哆嗦。當然,爲了防止這些傢伙誆騙自己,伏泉也耍了個心眼,就是讓他們一個一個看這羊皮紙卷,然後再一個一個告訴他信中的內容,並且每個人翻譯時候還讓漢軍兵卒隔離其他人,確保他們說得都是真話。

經過幾番問詢翻譯,伏泉最終確認,鮮卑的確最近有了一番大的變動,和連在和扶持自己兩個侄子魁頭、步度根的鮮卑勢力經過大小無數次草原角逐後,再也忍受不住了,這一次直接將自己所擁有的三部鮮卑大部人馬集結起來,直接進攻魁頭、步度根所在的鮮卑人的發源地大鮮卑山,準備一舉將這兩個侄子的勢力徹底剷除。

“卑鄙漢人,背信棄義,當初就不該留爾等漢狗之命,氣煞吾也!氣煞吾也……”置鞬落羅不斷喝罵着,他一直被漢軍兵卒控制,本來因爲擔心他威脅,導致這幾個漢人給自己的信息留有餘地,伏泉就令兵卒用粗布塞住他的嘴,直到剛纔已經得到全部信息後,才令人取出粗布,所以纔有置鞬落羅喝罵的聲音。

然而,置鞬落羅再如何喝罵,卻也是遲了,畢竟漢軍已經知道了所有的事情,要怪也只能怪他與和連通信,竟然不將那些通信用的羊皮紙卷毀去,這纔有今天的後果。不過,可能換做任何一個人,都不會直接將這些軍事信件毀去,終究誰也想不到,漢軍會繞道突襲,根本不給鮮卑人反應的機會,甚至攻克受降城都如此快速。

“將軍,此人如今當如何處置?”一直在堂下的關羽,對於置鞬落羅早就看不爽了,不說兩人以前在幽州大戰的糾葛,就是對方今天被俘虜後,還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就讓他頗爲不爽,如今見置鞬落羅已無用處,自然要請示伏泉,該如何處置這傢伙。

看了眼依舊在喝罵的置鞬落羅,伏泉心中對此人也並無好感,特別是他當初在幽州就知道這傢伙對漢人幹下了多少禍事,因此直接回道:“當車裂之,以爲大軍祭旗,此胡狗殺吾漢家百姓無數,今日就令其死無葬身之地,受盡五馬分屍之苦!”

“諾!”

關羽應聲大喊,然後帶人將置鞬落羅拖出去,一旦漢軍再次出兵,這置鞬落羅就將身首異處,來償還他帶領鮮卑人在漢境犯下的累累血債。

待關羽離開之後,伏泉又問了幾人對於如今鮮卑三分,和連、魁頭、步度根這三人之間勢力的劃分比對,終是確認,雖然現在看似是魁頭、步度根這兩個侄子的勢力對抗和連,但畢竟和連是檀石槐的親子,而魁頭和步度根只是檀石槐的孫子,所以在這三人分別割據鮮卑後,還是和連本人所擁有的勢力最大,甚至魁頭和步度根二人的勢力相加,也不如和連,如此看來,和連此番進攻大鮮卑山,一統鮮卑的機會是非常大的。

只是,現在隨着自己出塞,和連還有機會統一鮮卑,吞併魁頭、步度根二人的勢力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伏泉如此想着,隨後便讓幾人退下,將自己所知告知麾下諸將,一起探討如何應對,最終,至午時以後,攻佔受降城的漢軍還未休息便又開始出動了。

受降城中,原本鮮卑人的校場裡,再早些卻是漢軍的軍營校場,不過此刻軍營早已荒廢,畢竟對於鮮卑這個遊牧民族而言,自然沒有住軍營的習慣,至於校場,卻因爲它訓練兵卒的實用性,倒是一直被鮮卑人保留着。

此刻漢軍各部剛剛休息數個時辰,便再次被各部將領召集至此,準備行軍,不過,出發之前,他們卻是要欣賞一幕祭旗儀式。偌大的校場,顯然容得下漢軍那萬餘兵卒,只見,原本鮮卑人在受降城的大貴族首領置鞬落羅,此刻正滿臉是血的被五名漢軍兵卒押解至校場中央,一臉慌張無助卻又十分不甘的樣子。

定睛望之,此刻這置鞬落羅早已沒了先前對抗伏泉的嘴硬,他雖然是鮮卑人,但常年入侵漢境,又身爲西部鮮卑的大貴族,收留不少逃犯漢人,自然熟悉漢語,也對漢人的車裂酷刑知曉一些。

雖然置鞬落羅不知道那被稱爲“五車裂”的五馬分屍的酷刑痛苦,但想到自己要被拉成五段,他就不住顫抖,本來在伏泉上午說拿他祭旗時,他還有一絲慶幸,畢竟不用立即死,說不定會有希望,其他地方的鮮卑部落知道受降城破了,可以集結兵馬來救自己。

可是,這纔多久,漢軍便要出動,要用他的命來祭旗,還要攻打此刻兵力虛弱的彈汗山,漢人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殘忍了,他們不該像他們書裡說的那樣,以德報怨嗎?只要我們鮮卑人投降,就會好好安置我們?他們爲什麼會變了?變成了這樣的魔鬼……對了,一定是伏屠夫,一定是他的緣故……

無數的問題在置鞬落羅的腦海中浮現,他最終將這所有的原因歸咎於此刻在校臺上的漢人劊子手伏泉,如果不是伏泉,鮮卑就不會失去檀石槐大人,沒有伏泉,鮮卑就不會分裂,而他置鞬落羅也就不會有今天的下場……置鞬落羅想要手刃這傢伙,這傢伙簡直是他們鮮卑人的惡夢,只是如今被縛,命懸一線,恐怕他再也沒有機會將伏泉手刃了。

校臺之上,伏泉一身戎裝,望向在場漢軍大喊道:“自鮮卑南侵吾大漢以來,此獠置鞬落羅者殺吾漢人無數,今吾大軍出征鮮卑王庭彈汗山,當以此獠祭旗,以告被殺漢民在天之靈。”說完,伏泉便對場中看押置鞬落羅的漢軍兵卒道:“行刑!祭旗!”

“諾!”

五名漢軍兵卒齊齊行禮道,然後拉來五匹壯馬,皆是漢軍軍中一等一的良馬,分別用繩子套向置鞬落羅的頭部和四肢,並且保證繩子綁緊,不會脫落。

“律!律!律……”不一會兒,只聽得五匹壯馬在大聲咆哮,卻因爲馬上的五兵漢軍騎士的勒着繮繩壓制嗎,不敢奔跑。

終於,隨着伏泉在校臺上高聲呼喊:“行刑!車裂此獠!”五名騎士頓時松下繮繩,並且揮動手中馬鞭,不斷鞭撻着馬匹,他們胯下的五匹壯馬頓時在脫了繮後,撒開他們的蹄子向不同方向奔跑而去。

“啊!大鮮卑萬歲,漢狗死乎……”隨着綁着自己身體的繩子慢慢繃直,置鞬落羅感覺自己的四肢和頭部不斷拉伸,疼得他要了命一樣。他知道自己已無活路,只能用盡身體最後的力氣,對他大喊,他要詛咒這些入侵草原的漢人,徹底被鮮卑消滅,他們大鮮卑自從在鮮卑山發源以來,就註定要統一草原,征服其他所有民族,統治萬載……

僅僅過了小一會兒,置鞬落羅的兩隻上肢和頭部最先被奔跑的壯馬所帶來的巨大的拉力扯掉,接着剩下兩隻腿和軀幹,可能他的右腿明顯拉力更大,繩子崩得更緊,直接將他的右腿也跟着撤掉。

最終,原本短暫時間之前,還是個大活人的置鞬落羅,頃刻間只剩下五段,只有那拖着軀幹的左腿,還在校場之中慢慢的晃盪,而其他的四肢除了頭部以外,都被漢軍早就準備好,在受降城中搜到狼狗叼着,任由他們在校場之中啃咬。

伏泉望着此刻孤零零的躺在校場上的置鞬落羅的屍體,最近露出一抹邪惡的笑容,他知道所謂的“五馬分屍”,就是將屍體分裂,用後世的原理來解釋,就是根據物體受力原則,當拉扯一塊物體時,只能把它分成兩塊。

因此,現在當五匹馬拉扯置鞬落羅時,隨着人體最薄弱的環節最容易撕裂,所以置鞬落羅兩隻上肢和頭部當先被撕扯掉,然後隨着他右邊的一條腿被馬匹撕扯掉時,只剩下另一條腿就和軀幹在一起,就無法分離,幾乎很難出現四肢和頭部都被扯掉的情況,那樣得是非常精細的受力才能做到,而現在的漢軍明顯不可能有這種技術。

之後,隨着校場的血腥味尚未散開,伏泉望向漢軍諸將士道:“諸君,此番遠征塞外,乃報吾大漢自鮮卑侵漢以來之血仇,今鮮卑僞主和連,整兵往東北平亂,其王庭彈汗山空虛,孤欲率兵襲之,敢問諸君,可願隨孤討之?”

“願往!願往!”

“漢軍威武!必誅鮮卑!”

……

隨着校場漢軍兵卒一聲聲士氣激昂的大喝,整支漢軍彷彿被點燃了一般,接着隨着伏泉拔出腰上長劍,往東方彈汗山鮮卑單于庭的方向一指,大聲喊道:“出兵!襲取彈汗山,建不世之功!”

“襲取彈汗山,建不世之功!”

“襲取彈汗山,建不世之功!”

“襲取彈汗山,建不世之功!”

……

漢軍各部大喊口號,依次出城,只留下原本被伏泉刻意保留的置鞬落羅的首級,被漢軍用竹竿插在城頭,給隨後趕到受降城這座空城的鮮卑各部落以震懾。

至於受降城,漢軍並未毀掉,畢竟此刻受降城城牆千瘡百孔,鮮卑人不善築城,漢軍就是不毀滅,他們也沒辦法再次駐紮了,何況伏泉內心還有一個長遠的計劃,這種漢軍可以修葺的受降城,對他而言是越多越好。

在大軍最後,只聽到數百上千的鮮卑婦女哀嚎,隨後一支數百人的漢軍拉着無數車馬,隨同這些鮮卑婦女押送入南方,那裡數百里外,就是大漢的幷州五原郡。本來漢軍準備讓這些鮮卑婦女作營妓的想法,可是情報的變化只能作罷,因爲漢軍現在有一個更重要的軍事目標,需要去佔領,那就是鮮卑王庭彈汗山。

這支漢軍除了約一屯的精銳兵卒外,其餘都是漢軍傷殘之兵,無法繼續出戰,其中有漢人也有羌人,他們隊伍裡除了鮮卑女人外,還有此番攻佔受降城後,所死的袍澤的骨灰以及各部漢軍有委託親信,轉交給家人的戰利品。畢竟,此時漢軍都知道要去突襲鮮卑王庭,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來,自然都要將自己的戰利品,選擇可靠之人交給他們的親眷。

好在這支漢軍傷兵,漢人、羌人都有,倒也不需要廢很多事情,漢軍的骨灰就不必多說,畢竟客死異鄉於漢人而言,乃是大大的不幸,所以伏泉拒絕了麾下將領所提就地埋葬漢軍屍體的事情,轉而和羌人屍體一樣,都行火化。

恰好羌人有火葬的習俗,這樣看來對漢軍而言倒也省事許多,而且漢軍要突襲鮮卑王庭,自然要越快越好。否則,一旦昨夜四處逃散的鮮卑人將消息透露,使得已經出動的和連大軍回返,這對於漢軍而言是極爲不利的,故而,在這支運送骨灰、戰利品和女人的漢軍部隊裡,摻雜了這麼多傷兵。

至於受降城和幷州之間,因爲早已審問過鮮卑人,知道隨着和連抽調兵力,置鞬落羅早就命令受降城外以南的鮮卑部落,全部駐紮在受降城外,從而鞏固受降城虛弱的防禦。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這數百人的漢軍遭受鮮卑其他部落人馬的偷襲,最多也就可能遇到一、二鮮卑打探漢軍消息的遊騎而已,這點人數,對於那數百漢軍而言,收拾起來確實輕鬆不已。

第三百七十六章 孤必奏請封侯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四百二十四章 追何進只爲白鹿第六百三十章 石門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五百七十章 五將用命 尚有憂患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劉崇莫名出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一百零四章 正當南下掠漢之時第十二章 隱憂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六百二十一章 手段厲害不如軍事牛逼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八十二章 皆爲漢軍埋骨之地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五百五十四章 古之惡來誓效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直奔中帳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二百六十八章 朝中驚變 帝心何意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鄉隱居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四百八十六章 摸黑扔火把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五百三十五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爲妻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五百四十一章 鎮守於外可安內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糧道者卻中伏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四百八十二章 進則事成 走必盡死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殘殺爲撞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出聖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一百五十九章 梟雄雄傑最大敵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劉崇莫名出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四百五十四章 鮮卑漢奸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
第三百七十六章 孤必奏請封侯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四百二十四章 追何進只爲白鹿第六百三十章 石門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五百七十章 五將用命 尚有憂患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劉崇莫名出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餘烏合之衆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一百零四章 正當南下掠漢之時第十二章 隱憂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六百二十一章 手段厲害不如軍事牛逼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八十二章 皆爲漢軍埋骨之地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五百五十四章 古之惡來誓效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直奔中帳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之名聲 爾不知乎第二百六十八章 朝中驚變 帝心何意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六十一章 上巳節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十章 佳兒早慧第六百零八章 涼州風再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鄉隱居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三百零七章 寧拜見明公第四百八十六章 摸黑扔火把第二百八十章 張魯 休得呱噪第五百三十五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爲妻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三百七十章 激戰事急唯行險第一百六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五百四十一章 鎮守於外可安內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糧道者卻中伏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四百八十二章 進則事成 走必盡死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殘殺爲撞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天下出聖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一百五十九章 梟雄雄傑最大敵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子劉崇莫名出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四百五十四章 鮮卑漢奸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