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

轟隆隆,又是一陣雷聲。

張遼睡意全無,一下子從榻上躍下,顧不得點燈,摸索着扯過衣服披上,幾步過去打開了窗戶。

呼!一股冷風吹來,讓張遼不禁打了個冷顫。

他向窗外看去,只見夜空中明月不知何時已經消失,陰沉沉一片,一道閃電驀然如利劍劃破蒼穹,照的黑夜如同白晝,刺得眼睛生疼。

緊跟着是巨雷轟隆,滾滾而來,不絕於耳,整個大地都在震顫。

驚蟄之後,這是第一場春雷,也將迎來第一場春雨。

“大兄。”住在外屋的張健聽到張遼起牀的聲音,喊了一聲。

“三子,現在什麼時辰了?”張遼聲音凝重。

張健點了燈,去看了沙漏:“大兄,還是寅時,離天亮還有兩個時辰。”

張遼沉聲道:“速速召集親衛,快馬加鞭,傳令澠池、新垵、弘農三縣的令、丞,有秩、遊徼、亭長,命他們速速來見我!”

張健這幾日跟着張遼奔波,也累的很,睡的還有些迷糊:“大兄,深更半夜,外面又要下雨,這個時候怕是不好召集……”

“傳令!”張遼斷然道:“天亮之前,我要在這裡見到他們,過不來的,就永遠也不用過來了。”

“是!”張健聽張遼聲音嚴厲,登時睡意全無,接了命令,急忙出去召集親衛。

張健出去後,張遼看着窗外呼呼颳起的冷風,忍不住大叫一聲,一拳擊在窗櫺上,神情憤怒!

他沒想到,初平元年的第一場春雨會在這個時候降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場春雨貴如油,對於農耕來說,這是一場及時雨,天降甘霖,預示着豐收年。

但這場春雨對於遷徙的數十萬的百姓而言,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數十萬口百姓遷徙,大多都已經在途中,綿延數百里,夜裡也睡的是帳篷或露天,此時多半已經淋雨,道路泥濘,更加難行。

但道路泥濘難行反而是小事,這場春雨帶來的災難絕不止於此!

它帶來的一個災難是疾病!

春寒料峭並不是說說而已,此時天氣並不暖和,遷徙途中冷雨溼透重衣,對於疲憊遠行的人最容易着涼生病,便是壯漢也難以承受,何況還有那麼多老人、孩童和孕婦,一旦生病,便有性命之憂,甚至可能帶來癘疫,那可就是滅頂之災了!

除了疾病,第二個災難便是糧食!

遷徙百姓都是自帶糧食,而一旦糧食被雨淋受潮,便會發黴變質,不能食用。這對大多百姓的威脅不亞於疾病,只因這些百姓遷離故土,已然丟了田地,遷到新地後,多半受到地方勢力阻擾,田地未必能立時分配下來,一旦誤了農時,那可就一年都沒吃的了,百姓大片餓死幾乎是必然的!

是以這場春雨對他們而言,非但不是甘霖,反而是災害。

除此之外,還會伴隨着巨大的損失,比如書籍,書籍一旦淋雨,字跡便會模糊難讀,這對文化傳承來說,也不能不說是一個損失。

還有一個禍患,卻是對於張遼自己的,遷徙延誤了行程,他本來就拉長了遷徙的時程,半個月也是董卓勉強答應他的,若是再有耽擱,董卓必然會問罪於他,何況還有董璜在背後作祟,加之他擒拿司隸校尉劉囂,到時候也是一個危機。

霹靂!

又一道閃電劃過夜空,照在張遼陰鬱的臉上,他心中很是憤懣,自己佈置了這麼多,耗盡心力,只當百姓能順利遷徙,到頭來卻抵不住一場寒雨。

張遼還記得自己前世曾看過一段資料,在華夏數千年的歷程中,氣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數千年由幾個寒期和暖期交替週轉,漢末和明末似乎都處於寒期。

明末不論,漢末據載,天氣寒冷,武帝時雒陽南部種橘子還比較普遍,而曹操種橘於銅雀臺,卻只開花不結果。三國之時,更有一年淮河結冰,是歷史上僅有的一次。

氣候寒冷期不僅止於天氣嚴寒,更是各種自然災害高發期,尤其是漢末數十年來,旱災、澇災、蝗災、震災、霜災、風災、瘟疫反覆爆發,多達數十上百次,這些災害對於以農業爲主的經濟而言,絕對是毀滅性的災難。

靈帝在位十五年間,大瘟疫便發生了五次之多,也正是黃巾之亂前夕,導致民不聊生,讓百姓對老天也失望了,所以張角一喊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瞬間就聚攏了百萬人附從作亂,大疫又兼大兵,整個天下陷於危難。

偏偏東漢以來,盛行的又是天人感應學說,認爲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天能影響人事、預示災祥,人的行爲也能感應上天,而天子違背了天意,不仁不義,上天就會出現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會降下祥瑞以鼓勵。

如此一來,頻繁的天災帶來的一個直接現象就是三公走馬換將,一個個屁股還沒坐熱就因災異被免了,與此同時,也讓尊崇天人感應學的士人對天子漸漸離心,而且也對天人感應學說產生了懷疑。

那些循規蹈矩和道貌岸然似乎都成了玩笑,傳統的儒家精神在無形中消失,社會風氣由積極進取轉爲迷惘頹廢,加之戰亂頻繁,朝綱混亂,越來越多的名士在痛苦和迷茫中選擇了叛逆。

他們或放浪形骸,或恣意佯狂,或消極避世,於是就有了所謂的魏晉風流,去巾幘,脫衣服,露醜惡,同禽獸,甚至有名士追求外貌女性化,塗脂抹粉,服婦人之服,可謂畸形處處。

五胡亂華之因,非止於胡人崛起,亦由於漢人陷入迷茫消極,否則便是歷經戰亂,人口大減,但也不至於全無抵抗之力,任由屠殺魚肉。

張遼來自後世,自然對這一點比時人看的更清楚。氣候的惡劣,饑荒大面積的發生,朝綱的混亂,天人感應學的消亡,士人的迷惘墮落,種種因素導致了數百年的漢家災難。

難不成真是人力有時盡天意命難爲?

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三百一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四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十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師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見郭嘉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三章 形勢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
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一百五十八章 惡虎來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三百一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四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十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師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三百九十二章 脫身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見郭嘉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三章 形勢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