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

張遼兩箭射出後,迅速退出人羣,一聲呼嘯,招來象龍,直衝董卓那邊。

董卓將兩百精銳親兵全部壓上去阻攔孫堅、孫策和文丑等猛將,也正是他救人的好機會!

象龍爆發力強,速度極快,轉眼就衝到了董卓和李儒身前,張遼飛身下馬:“相國,末將殺出重圍,前來相救!”

絕處逢生,董卓的神情前所未有的激動起來,扶住張遼的肩頭,大聲道:“好!好!不想危難關頭,還是文遠相救老夫,志慮忠純,何人能及!”

張遼沉聲道:“相國,眼下不是說話之時,還請速速上馬!”

董卓急忙點頭,他也正是這個意思,不過一行動,屁股上的箭便鑽心的疼,忍不住悶哼一聲。

張遼看到董卓屁股上的箭,強忍心中爆笑,突然又想起一事,這箭矢是呂布所有,若是董卓帶回去,必然會認出箭矢來歷,恐怕會惹出大禍!

他心中一動,忙問董卓:“相國可怕疼痛?”

董卓大笑道:“老夫縱橫沙場,豈怕……赫!”

張遼不等董卓說完,便突然伸手拔出了插在他屁股上的箭,遠遠丟開,一把將董卓扶上象龍,讚道:“相國真是英雄不減當年,箭矢在身,無法騎馬,恕末將冒犯。”

董卓痛得渾身抽搐了下,聽到張遼誇讚,哈哈大笑:“文遠做的好!”

他可不知道張遼的鬼心思,只是佩服張遼的果決,換做其他人可不敢隨意拔他的箭。而且有箭在身,確實無法乘馬。

張遼二話不說,又將一旁的李儒扶上象龍,手提鉤鐮刀,親密的摸了摸象龍的腦袋,看向董卓,沉聲道:“相國,末將留下斷後,可保無虞,象龍自會載相國與文優回畢圭苑,還望相國速速整頓兵馬,阻截關東賊兵,否則大勢難返。”

他說罷不待董卓與李儒反應,便一拍象龍,象龍朝張遼長嘶一聲,奮蹄而去。

那邊孫堅等關東諸侯發現董卓逃走,立時分出幾員猛將追來。

董卓與李儒坐在象龍之上,猶如風馳電掣一般迅速向西,耳邊只聽到關東賊兵大吼“休教走了董卓”,又聽到一個聲音大喝:“張遼在此,誰敢放肆!”

董卓身軀一震,和李儒幾乎同時回過頭去,只見斜陽下,張遼手提那柄鉤鐮刀,衝入了關東羣賊之中……

董卓神情一呆,隨即神色複雜的道:“文遠之忠,誰人能及?”

此時的他對張遼再也沒有一絲懷疑了,也沒有了一絲憤恨,能在危急關頭舍卻自己的性命來保護他,怕是胡軫、呂布、李傕、郭汜他們也不一定能做到吧,甚至董越、牛輔也未必做得到。

他還有什麼理由懷疑張遼?又有什麼理由憤恨張遼!

同在馬上,李儒的眼睛卻是微微溼潤,喃喃道:“文遠……”

他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換做其他任何一人,都只會救董卓而不會救他。只有張遼會記着他,將他強行與董卓一併放在馬上,而自己留下斷後。

與之對比的是董卓先前的拋卻!

李儒心中有幾分複雜的情緒,想到自己曾經幾度算計過張遼,而張遼雖然明知,卻依舊沒有在意,他感到心中極爲愧疚。

若是張遼此番能回來,他定要好好補償於他,向董卓爲他討些好處。

……

張遼看着董卓與李儒乘馬而去,手提鉤鐮刀,迎向縱馬追來的孫策和文丑數騎,哈哈一笑:“張遼在此,誰敢放肆!”

這一聲大吼,直令戰場上廝殺的衆人不由行動一滯,齊齊看去。

如今的張遼可謂名聲震天,今日這場曠世大戰,就是因他在戰場上的一聲大吼引發。

孫策和文丑奔在最前面,一下子認出了眼前這個滿面染血的青年,可不正是張遼。

二人都曾與張遼有過交手,沒有佔據過上風,此時再次相見,立時大吼一聲,兩杆長槍齊齊朝張遼刺來。

張遼又是哈哈一笑,鉤鐮刀左右橫掃,擋開二人兵器,又砍向二人戰馬,二人在馬上盤桓不開,既要護馬,又要護人,只能被動抵擋。

失去速度之後,戰馬就成爲阻礙,反而不如步戰。

數合之後,孫策和文丑大感憋屈,孫策到底是少年氣盛,怒道:“張遼,汝名震天下,卻欺負戰馬,算什麼英雄?”

張遼鉤鐮刀左右劈砍,縱聲大笑:“如此,可敢下馬步戰?”

孫策大吼一聲:“有何不敢?”說罷一個飛身下馬,朝張遼殺來。

那邊文丑同樣也飛身下馬,長槍直刺而來,與孫策合戰張遼,兩杆長槍呼嘯着,直欲將張遼刺個通透。

張遼大吼一聲,一副悍不畏死的模樣,鉤鐮刀舞的更急,與二人搏殺依舊不落下風,反而步步逼近。

他強大的力氣砍得文丑和孫策的長槍震顫不已,槍桿已出現數十道深深的豁口,若非是好槍,他們又懂得巧妙卸力,恐怕早已被砍斷。

又是幾個回合,張遼突然一個低身翻滾,卻是與文丑和孫策二人換了個位。

二人長槍一回,朝地上連刺過去,文丑追刺,孫策攔刺,想要將張遼困在地上,卻被早有準備的張遼接連格開,又連滾三滾,一直到文丑馬前,鉤鐮刀一撩,文丑的戰馬痛嘶一聲,被撂倒在地。

“張遼!敢爾!”文丑戰馬被殺,不由大怒,長槍震顫,如同蒼龍出海一般疾刺而來。

張遼哈哈一笑,速度更快,又一個飛撲,直接躍上了孫策的戰馬,一個提繮,縱馬便走。

正如賈詡所說,張遼天生就有極強的臨敵應變能力,他初時攻馬,目的就是爲了逼迫二人下馬步戰,然後趁機奪馬逃走。在這個過程中,他很狡猾,自己不先提出步戰,而是急攻戰馬,緊逼二人先行開口,如此一來,二人的警惕性大大降低,才讓他一舉得手。

張遼早在二人戰馬馳來的瞬間就謀劃這一步了,走一步看三步,這既是戰術的較量,也是心理的較量,無疑文丑和孫策吃了個大虧。

“張遼!”孫策險些氣瘋了,看張遼奪了他的戰馬就走,當即一聲呼嘯。

好馬識主,那戰馬聽到孫策呼叫,登時蹦跳起來,想要回轉,張遼冷哼一聲,馬繮一提,強轉馬頭,與此同時,兩腿一夾,大手一拍馬屁。

他的力氣何其之大,戰馬一下子被他雙腿夾得長聲痛嘶,猛躥而出,再也顧不得孫策的呼叫。

張遼沒有朝西面逃去,如今董卓和李儒還沒有討遠,畢圭苑還需要時間佈防,否則董卓一敗再敗,他在董卓手下也沒搞頭了。

他逃走的方向是東南,皇宮與洛水交界之處,那裡現在沒幾個關東兵,而且追敵也是措手不及,令剛追過來的幾個騎將與他錯馬而過,待勒馬回頭,他已經逃得遠了。

袁紹也看到了張遼逃走的情形,但他手下的弩兵在與董卓親衛大戰的過程中,早就射光了弩箭,也無法阻攔,只能戟指東南,怒喝一聲:“追殺張遼!”

一衆士兵當即追了過去。

“後會有期!”張遼的聲音在馬背上遠遠傳來。

“無恥!”

孫策和文丑看着自己一丟一死的戰馬,幾乎同時罵了一聲。

文丑臉色鐵青,大步追去,孫策長槍刺地,罵了一句,看着數不清的士兵瘋狂朝東南方向追過去,卻又突然笑了起來。

今日這個張遼算是讓他領教了什麼叫兵不厭咋,雖然丟了馬,卻受益匪淺,卻看張遼還有什麼手段逃走。

他此時對張遼倒是起了幾分佩服之意,被關東二十萬大軍追殺,居然還混的如魚得水,順手救了董卓,恐怕關東諸侯氣得不輕吧。

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疫病再起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四百七十七章 退向山崖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三百九十七章 董卓伏誅(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卻與陌刀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報復第二百九十九章 使君上任(八)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三百二十六章 實力暗漲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五百七十八章 疫病再起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
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疫病再起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罵曹鮑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一百八十六章 馴虎?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四百七十七章 退向山崖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三百九十七章 董卓伏誅(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卻與陌刀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報復第二百九十九章 使君上任(八)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三百二十六章 實力暗漲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五百七十八章 疫病再起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