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王允發怒

蔡邕身子一顫,蹣跚轉身,火光下看到一人立在門外,這個人他認識,正是牢頭,自他進入大牢以來,對他的態度很不錯,給的待遇和飯食也很好,若非看到四周其他囚犯所用的惡劣飯食,蔡邕險些以爲廷尉大獄也不錯。

看到這差別明顯的待遇,蔡邕幾次詢問,牢頭只說受人之命,卻不多說。

“吾的大限到了吧?”蔡邕看了牢頭一眼,長嘆一聲,行了一禮,道:“吾在這牢中,多蒙閣下照顧,可惜無以爲報了。”

牢頭還了一禮,露出笑容:“蔡中郎,有人探監。”

蔡邕失神的眼神一亮:“可……可是我女兒?”

他話音剛落,後面就聽到一個聲音呼道:“阿翁。”

蔡邕身子一顫,急忙轉頭看去,卻見一個扮作男裝的女子提着飯盒進來,卻不是他的女兒蔡琰又是誰。

“阿行……”當此情形,蔡邕能看到自己的女兒,激動得哽咽難言,老淚橫流。

蔡琰看到父親衣裳乾淨,雖未受折磨,但精神卻頹唐非常,又看父親落淚,不由心中一酸,忙上來扶住父親:“阿翁,女兒無能,讓阿翁受苦了。”

她前番來探望張遼,只以爲他受苦,但進來後看到他竟在打人,心中只想笑,這次來看父親,明知他沒受苦,但看到父親的模樣,卻只想哭。畢竟父親已經是年過六十的人了,實在經不起折騰和驚嚇。

蔡邕只以爲這是最後一次見到女兒了,心中悲愴無比,哽咽道:“阿行,爲父去後,汝若能將家中那些書卷傳給後人,自是大好,若是不成,也就罷了……汝……汝若果真喜歡,便隨了張文遠罷,只是爲父不在,唯恐他欺負汝,爲妾不易哪,若有不順,還需忍讓,切莫……”

蔡邕說到這裡淚如雨下,再也說不下去了。

“阿翁……”蔡琰明眸含淚,這還是父親第一次在她和張遼的事上鬆口,但此情此景之下,她心中卻無殊多歡喜,只感到父親對自己未來的深切憂慮和濃濃關心。

“咳咳!”

正在父女二人落淚之時,一個聲音不合時宜的響起:“老大人,昭姬,有話還是出去慢慢說吧。”

蔡琰這纔回過神來,嗔怪的白了張遼一眼,攙着父親道:“阿翁,文遠來救你吶。”

張遼忙過來攙起蔡邕另一隻胳膊,呵呵笑道:“不錯,有張遼在,又豈能讓老大人被王允那老小子陷害,這便隨我出獄。”

蔡邕看着左邊女兒,右邊張遼,眼睛有些發暈,好一會才反應過來,愕然道:“劫……劫獄?”

張遼咧嘴笑道:“說什麼劫獄,太難聽,是迎接。”

“還是劫獄……”蔡邕喃喃道了一句,不過能活着,誰願意死,何況他心中還有續史的願望沒完成,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未曾成家,自然更不願意死了,不過看了看四周,他忍不住問道:“大獄守備森嚴,長安城更有禁軍把守,如隔刀山火海,卻怎麼出去?”

張遼眉頭一揚:“老大人儘可放心,要出長安城,輕而易舉。”

蔡邕這纔想起來,張遼可不是什麼手無縛雞之力之人,曾爲執金吾、司隸校尉,更曾是戰功赫赫的中郎將,要出一個長安城還是不難的。

他此時倒不由有些慶幸了,他平日結交的都是一些文士,關鍵時候根本幫不上什麼,倒是女兒看中的這個心上人最是得力。

一念及此,他心中不由暗歎,經此一事,他算是一下子看明白了,如今的世道不比從前,經學和大儒尊貴無上,在這個越來越亂的世道里,什麼經學,什麼名望,終究都起不到什麼大用,生死難以自主,關鍵時候還需要有武力才行。或許,女兒這個文武皆能的心上人將來反而會走的更遠。

蔡邕在思考,張遼卻看向那個牢頭,和聲道:“公道,今日便隨我一道離開吧,以後也不會再到這裡了。”

那牢頭正是張遼前番便安排在這裡的祝平祝公道,聽了張遼的吩咐,忙抱拳道:“喏。”

“文遠,他……他竟是汝安排的?”蔡邕這才明白,原來這個暗中照顧自己的牢頭竟是張遼安排的,一時間大爲震驚!

張遼看到蔡邕震驚的神色,呵呵笑道:“無他,前番下了一次獄,未雨綢繆爾。”

他卻沒說,他出獄之後,讓祝平繼續留下來,就是爲了蔡邕,因爲他知道蔡邕多半會有一次牢獄之災,需要暗中照顧,並掌握先手,當然這個他卻是不會對蔡邕和蔡琰說了。

蔡邕對張遼的說法有些無言,一路走出大獄,只看到竟然無人阻攔,更是震驚。

直到出了大獄,蔡邕還如同身在夢中,喃喃道:“這就出來了?”

“不錯,不過我們要儘快離開長安是非之地。”張遼沉聲道。

蔡邕突然想起了什麼,忙道:“這……那阿瓔和從弟一家豈非要受牽連。”

蔡琰忙道:“阿翁,阿瓔和叔父一家已經出了長安城。”

蔡邕眼睛一亮:“離開了長安,可是回兗州?”

“回兗州做什麼,”張遼搖頭道:“兗州如今到處都是戰亂,黑山、黃巾橫行,袁紹、袁術、曹操也打得火熱。”

“啊?兗州竟如此之亂?”蔡邕一驚。

張遼嘆道:“非止兗州,豫州、青州、冀州、幽州、荊州、揚州,無不如此。”

蔡邕失神道:“天下竟如此之亂了嗎?大漢要亡了嗎?不成,我要去上報天子與衆臣。”

“關東之亂,早有傳言,無奈王允與天子皆不相信,只以爲是涼州人的陰謀。”張遼淡淡的道:“老大人去了,只會被王允以妖言惑衆、附逆禍國的罪名誅殺。”

蔡邕不由一呆,想起王允此前爲自己定罪的情形,一時間竟然無從反駁張遼,只能喃喃道:“王子師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張遼淡淡的道:“董卓以強權震懾朝臣,唯我獨尊,行一言之事,王允以大義統領朝臣,亦行一言之事,董卓誅殺士人,王允亦同,又有何分別。”

蔡邕聽了張遼所說,更是深思嘆息。

張遼卻沒有再多說什麼,事實上在這亂世之中,統領朝臣就需要強勢,王允的做法也沒錯,換作自己多半也如此,關鍵是王允立場太強,沒有能力平衡各方勢力,更沒有實力駕馭亂世。

“然則,我們該去何方?”蔡邕本就不長於謀略,不去多想了。

張遼還沒有說話,蔡琰便輕聲道:“我們去河東,河東最安定。”

“河東?”蔡邕一怔,眼裡突然露出驚喜之色,看向張遼:“文遠,聽說河東有一座書院,存放着萬卷典籍……”

“不錯。”張遼呵呵笑道:“老大人到了那裡,無人打擾,正好安心續寫漢史,以成一家之言。”

聽到能專心續寫漢史,蔡邕不由神情振奮,臉上頹唐登時消失不見。

蔡琰卻神色複雜的看了張遼一眼,到了那裡,她就要見到張遼的嫡妻唐婉了,她性情恬淡,從來不爭什麼,但卻怕唐婉不容她。

張遼似乎察覺到了蔡琰的擔憂,拉住了她的素手。

……

未央宮,尚書檯中。

王允看着來人,面色鐵青:“汝說張遼未死,去郿塢救了董卓親族,又襲擊右扶風?”

“正是。”來報之人面色肅然,正是王宏派來的信使。

“張遼!”王允目若噴火:“汝莫非要附逆乎!”

不成想他話音剛落,廷尉宣璠匆匆趕來,道:“司徒,蔡邕被人從大獄中劫走了。”

“蔡邕被劫?!”王允不由站起身來,結合郿塢之事,他想也不用想,立時就知道此事依舊是張遼所爲,也只有張遼有那麼大的膽子,他厲聲道:“立時召呂布前來!”

臺閣之中,尚書僕射士孫瑞、尚書楊瓚等人在一旁面面相覷,張遼居然還活着?而且還救了董卓的親眷?這是怎麼回事?張遼不是反了董卓嗎?至於張遼就蔡邕之事他們反而能理解,畢竟張遼與蔡邕之女關係親近,以張遼的性子,還真做得出劫獄的舉動。

他們心底下並不如王允那般憤怒,畢竟他們都對王允將蔡邕下獄之事皆是反對,深是同情蔡邕,如今聽聞蔡邕得救,反而暗中鬆了口氣。

不多時,呂布進來,王允厲聲道:“奉先,速速帶兵,截殺逆賊張遼!”

“啊?”呂布一頭霧水,詫異的看着王允:“司徒,文遠已經被董卓害死,讓我去何處截殺他?又爲何要截殺他?”

王允哼道:“張遼未死,非但都郿塢救了董賊親族,而後又在長安劫獄,帶走了逆賊蔡邕!”

“文遠沒死?!”呂布臉上露出大喜之色:“某就知道文遠命大。”

“呂將軍!”王允看到呂布的神情,臉一下子更黑了:“汝爲朝廷大將,張遼爲逆賊,縱是昔日有交情,而今也是水火難容!”

呂布忙道:“司徒,想必文遠並無謀反之意,他救蔡邕,是因爲蔡邕是他外舅大人哪。”

士孫瑞見狀,也趁機進言道:“司徒,張文遠素來重情義,當初丁宮害他,董卓要誅殺丁宮三族,他仍是放過了丁宮族人,如今救董卓族人,想必也是如此。”

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四百零三章 蔡邕下獄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庭動亂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挖我也挖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六章 華雄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七百一十一章 落幕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勢碾壓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一百四十七章 隨行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
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四百零三章 蔡邕下獄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庭動亂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廝殺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戰無名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挖我也挖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六章 華雄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七百一十一章 落幕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勢碾壓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一百四十七章 隨行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