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

孫策沒想到張遼竟然對他有如此之高的讚譽,眼裡露出驚異之色,忙抱拳朗聲道:“孫策年已弱冠,一事無成,何敢當將軍之譽。”

說來孫策是自信甚至可以說是自負之人,在郡縣也頗有名聲,但他在張遼面前卻完全自傲不起來。

在他最引以爲傲的武力上,當初他與父親和幾個悍將聯手也沒打過張遼。

在起步上,張遼與他們一樣出身微末,甚至更低更差。

在地位和成就上,張遼如今已經是朝廷徵東將軍、青州牧,位高權重,比之袁術、袁紹等依靠家世起家的官二代絲毫不差,別說他還一事無成,就是他的父親孫堅也望塵莫及。

孫策爲父守孝之時,常與發小周瑜談論當世人物,提及張遼,周瑜也是讚不絕口,雖然張遼在關東的名聲不怎樣,但對於他們這些眼光獨到的豪傑,自然不會被流言遮蔽視野。

而且在當初雒陽一戰中,張遼的強悍碾壓對正成長中的孫策影響是極大的,以至於孫策從那以後一直關注張遼的發展,在尊崇張遼的同時,也將張遼作爲自己奮鬥和超越的目標。

張遼在孫策心中的地位是獨特的,兩人年齡相差六歲,看似同輩,但孫策不敢把他當做同輩看待,張遼是與袁術、袁紹同等的存在,與他父親孫堅齊平,他心中隱隱尊爲父兄之輩。

是以此番孫策聽聞張遼南下徐州,專程隨張紘趕到廣陵,目的就是爲了見張遼。

這一點張遼自然是不知道的,但孫策在城門口下了馬車就神色從容的主動來拜見他,全無意外相遇的詫異與躲避,讓張遼隱隱察覺到了一些,所以張遼心中才更加好奇,孫策來找他做什麼?

他打量着孫策的神情,呵呵笑道:“伯符謙虛了,此次伯符既是與張子綱一道過來,想必已得他相助,他必然爲伯符分析過時勢,伯符而今志在江東吳會之地吧?”

孫策身軀一震,失聲道:“將軍怎知?”

張遼笑道:“觀人觀時觀勢,如此而已。”

他心中卻有些感慨,此番他來廣陵,本想招攬張紘,沒想到孫策還是先行了一步,孫策的手段很高明,往往都是登堂拜母,拉攏感情,又將家眷託付,如周瑜,如張紘,這般義氣之士,一旦接受了家眷託付,那是絕不會再有反覆的。

孫策此時對張遼更加敬服了,他是個直性子,當即收拾心中震撼與驚駭,開門見山的道:“孫策此番來拜見將軍,是爲借兵。”

借兵?張遼看向神情肅然的孫策,先是一怔,隨即微笑道:“伯符如何知道我肯借兵?”

孫策神情從容而慷慨,抱拳拜道:“當世英雄,舍將軍其誰?將軍今借兵馬與策,策必能取江東之地,他日將軍若保有幷州河北之地,策當爲盟友,以將軍爲尊,將軍若保有中原之地,策當北面而臣,若違此誓,天人共誅!”

好一個孫策!好一個江東小霸王!張遼眼裡露出讚許之色,果然是敢想敢說敢幹!

他當即扶起孫策,聲音平和:“這個兵可以借。”

“多謝將軍!”

孫策大喜,他此行固然對借兵充滿期望,但也做好了費一番口舌甚至失望而回的準備,畢竟張遼如今位高權重,遠遠不是他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能比的,但沒想到張遼竟然會如此利索,着實出乎了他的意料。

相比之下,袁術不肯還他父親舊部,氣量頓顯狹隘,二人高下立見。

張遼答應借兵給孫策,也並非一時衝動,而是此事完全可爲,也更符合他的整體戰略佈局。

一來張遼目前的戰略還在關涼與中原,對於江東之地,他在未來近十年內都可能無暇顧及,如此便需要一個得力的盟友,而孫策無疑是最適合的,可謂瞌睡送枕頭。

二來兩人出身相似,在對待地方豪強勢力上所選擇的態度和道路相同,絕不妥協,甚至孫策更加激進,吳會之地的世家地方勢力強大,張遼將來要進軍江東必然是阻力重重,如今有孫策打前鋒最好不過。

三來他相信孫策,如果換做其他人如劉備、曹操、孫權借兵發誓,張遼只會當他們在放屁,但孫策說出這話張遼就信了,因爲孫策不完全是一個政客,更近乎一諾千金的俠客。這種人一旦許諾,除非身死,不會違背。

所以張遼不但要借兵給孫策,還要全力保住孫策的性命,對他而言,有孫策在江東,比之孫權要強出百倍,孫策可以爲他開路,孫權卻會選擇與世家妥協聯結。

至於除掉孫策和孫權,張遼根本沒想過,以他如今的地位已經不用考慮什麼提前除掉敵人的事了,因爲不需要,同時對他而言這些手段已經顯得低劣了,他如今的境界應該是以天下爲棋,會用各種人來完成各種事,達成各種戰略目標。

何況張遼如今對天下形勢看的很清楚,時勢造英雄這句話一點沒錯,歷史上孫權能立足江東,固然是他有些權謀和能力,但更主要的是江東世家需要一個政權代表,讓他們能與中原抗衡,維護他們的利益,所以張遼便是砍掉一個孫十萬,這些世家最終還會擁立或扶持出孫百萬、孫千萬出來,就像兗州當初迎立曹操爲兗州牧,冀州迎立袁紹爲冀州牧一樣。

袁紹聯結冀州世家,所以他在冀州暫時發展穩定,曹操現在不懂這個,所以還要跌一番跟頭。張遼反對這個,所以他要以孫策爲先鋒。

孫策起身後,飲了一杯酒,又道:“將軍,此番孫策前來,還有一事要告知將軍。”

“哦?”張遼笑道:“伯符說來,如今你我一體,不須有什麼顧慮。”

孫策沉聲道:“策此番離開壽春之時,袁術曾囑咐一事,讓策到了丹陽之後,捉拿原會稽太守唐瑁一家。”

張遼身軀一震,面色冷了下來:“袁術這廝還是如此卑劣!”

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七十章 朦朧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五百一十章 策略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四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十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之計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職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五百八十八章 詐馬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二百九十九章 使君上任(八)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五百一十二章 回馬槍第二百三十六章 劉備、孫堅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師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五百章 子義來歸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六十八章 託付
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七十章 朦朧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五百一十章 策略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四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十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八十三章 找茬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之計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職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五百八十八章 詐馬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二百九十九章 使君上任(八)第五百八十四章 作祟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五百一十二章 回馬槍第二百三十六章 劉備、孫堅第五百二十章 再收弟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師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五百章 子義來歸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六十八章 託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