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

轟!

那些百姓一下子振奮起來,也不知是誰吼了一聲張使君,衆百姓立時跟着大吼起來。

郭嘉、周暉、司馬郎等人此時對張遼可謂佩服之極了!

明明是典韋毀壞了郡府大門,張遼卻轉眼將它變爲了一件利民收心的好事,令河東郡百姓無不歡呼!

看這種效果,張遼此舉多半會成爲一個傳說,甚至爲其他州郡效仿,留名青史!這種化腐朽爲神奇的心思和妙招,他們是無論如何想不到的。

……

新任河東太守已經上任數日,就在這數日間,發生了一件震撼河東郡諸縣的大事,橫行郡縣的賊曹掾範先被新使君雷霆斬殺,河東範氏的堡塢被頃刻攻破,家產籍沒,還歸府庫!

範氏堡塢裡搜刮貯藏的金錢、布帛、珠玉、糧草、鹽鐵、牲畜,數目之巨,令無數看到的百姓深爲震撼!衆人知道範先平素橫行霸道,搜刮鄉里,但卻沒想到他居然搜刮的如此之多,遠超過河東府庫。

還有很多百姓找到了自己被範先擄走的女兒,對範先可謂深惡痛絕,對張使君則是感恩戴德。

死去的範先一時間臭名遠揚,人人唾棄,拍手稱快。

與此同時,新任使君在太守府前帶來的轟動與震撼非但沒有消散,反而越傳越烈,越傳越廣。

新使君智辨假侍衛、掃除蠹蟲吏、怒斬範賊曹、整頓惡郡兵、罷免衛功曹,折服衆府吏、論罪白波賊、敞開郡府門的一個個事件被傳得繪聲繪色,成爲佳話。

尤其是他的一些言語,如“白波不平,無顏上任”,“太守府是養吏辦事,不是養豬宰殺”,“寧可讓諸曹停轉十天半月,也絕不用濁吏”,“取之於百姓,用之於民生”,令無數人回味與讚賞不已。

一個雷厲風行、強勢無畏、嫉惡如仇、一心爲民的年輕太守形象很快在百姓中形成,伏虎太守的威名很快傳開,不止是因爲他降服了一頭猛虎,更是因爲他上任便斬殺範老虎,爲民除害。

事實上,張遼的名聲能這麼快在河東傳播開來,固然是他上任當日表現震撼,卻也有他暗中推波助瀾的緣故。

張遼來自後世,曾在縣府中混過,深知宣傳和輿論的力量,怎麼會不借用這個機會,更以範先之惡,來彰顯自己之正。這些日子,他手下的暗影可沒閒下來,他的名聲能迅速傳開,暗影居功甚偉。

與此同時,衛固回去後也暗中令人傳了張遼的惡名,但比之張遼的宣傳手段,他可謂拙劣之極,全無作用。

此時太守府前,圍着不少百姓,其中很多人都是從大老遠跑來看那敞開的郡府大門的,還有不少是來聽郡府斷案的。

伏虎太守上任之後,第一件事便是會同決曹掾賈逵處理郡府積壓的陳年案件,數日之間斷案上百件,無論是新太守張遼,還是年僅十七歲的決曹掾賈逵,都令衆百姓無不稱道,他們才知伏虎太守既有神斷之能,又有任人之明。

看着一個個上訴的人出來,隨着衛士出動,一個個惡徒被繩之以法,圍觀的衆人看得大快人心。

這時,一個大約二十多歲的憨厚青年在府門口轉悠,不斷向裡探望,一個早圍觀了多時的老者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柳孚哪,是來看賈決曹嗎?”

柳孚忙點了點頭,叫了聲:“李叔。”

李叔嘖嘖稱道:“真沒想到,你這舅弟年齡不大,卻如此了得,記得他小時候窮得還穿你的袴子哩,如今竟然都是一曹長官了,真是時來運轉,還是張使君有識人之明。”

柳孚咧嘴笑了笑,不知道怎麼接話,李叔卻是個健談的,又指着那邊一個剛被衛士押來的罪囚,道:“看到那惡賊沒?張老五的兒媳便是被他糟蹋了,這惡賊也曾是郡吏,可是卻放着府吏不做,偏要去範先堡塢裡做奴隸,張使君明斷,將他捉了起來……”

柳孚道:“範先爲惡不少。”

李叔哼道:“那個惡徒,死有餘辜,範先如此,嘿……那衛固與他關係最好,怕也不是個好貨。”

柳孚不由緊張的道:“李叔慎言,衛功曹的親信和賓客很多,到處都是。”

“怕什麼?衆人早已猜測,暗中都傳得紛紛揚揚了。”李叔嘿聲道:“任他衛固霸道,伏虎太守一來,他也只能縮起頭來躲到塢壁裡,你聽沒聽說,曾經的主簿衛朱和金曹衛苟都改名了,嘿,還是伏虎太守了得。”

這時,又有兩個人從郡府中走出來,李叔一看,不由湊了過去:“趙大、趙二,你兄弟二人的爭執斷得怎樣?怎麼走到一起了?是張使君還是賈決曹斷的?”

趙大慚愧的道:“是張使君所斷,他卻是沒受理,只是好生勸了我們一番。”

“哦?”李叔登時眼睛一亮:“快說說怎麼回事?僕還是第一次聽說張使君不受理的。”

趙二開口道:“張使君說,殺人放火盜竊,法理重於親情,似俺兄弟這般糾紛,卻是親情大於法理,他不受理,讓我們回去好好想想,若是不成,再來找他。”

李叔一愣,隨即拊掌讚道:“好一個張使君,有雷霆之威,也有仁慈之德,這是我們河東百姓之幸,依僕看,你兄弟二人便聽張使君的教誨,回去好好過日子便是,同胞而生,有什麼可爭執的?反令張使君爲難。”

那兄弟二人急忙點頭,張遼的親和勸解,也令他們感觸很深。

……

黃昏,太守府中,張遼與郭嘉對飲。

歷經數日審理,終於將郡府積壓的案子全部了結,張遼大是鬆了口氣,這幾日確實將他累壞了,難得清閒下來與郭嘉喝個小酒。

當日清理了衛固範先及其親信黨羽之後,他又迅速補充了各曹郡吏,任周暉爲功曹掾,周暉曾爲雒陽令,有極爲豐富的理政經驗,任功曹掾反而是委屈他了,但張遼如今麾下就這些職務,一時間也只能委屈他們了。

又任郭嘉爲主簿,司馬朗爲戶曹,賈璣爲賊曹,五官掾毌丘興代理金曹,周暉的兄弟周曠爲倉曹,而王邑依舊爲郡丞,總算是讓郡府運轉了起來。不過四部督郵暫時還沒有着落,只能稍微緩一緩。

“主公,”沒有外人時,郭嘉還是習慣喊張遼主公:“如今要掃滅衛固等豪強,還要度田、編戶,是不是太急太嚴了?度田、編戶並非易事,漢武與光武都曾爲之,頗是艱難,何妨先謀劃他事,等主公在河東立穩之後,再行度田、編戶之舉,那時威望已立,阻力便會小很多。”

張遼搖搖頭,笑道:“奉孝哪,哪塊骨頭最難啃,我們就先從哪塊啃起,這並非意氣用事,而是因爲人性。”

“人性?”郭嘉有些不解。

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五百四十五章 刺頭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一百四十一章 械鬥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五章 營房外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三百九十七章 志大才疏孔北海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七百章 回府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二百八十六章 得償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
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五百四十五章 刺頭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使君上任(七)第一百四十一章 械鬥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三百七十五 王允父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四十八章 警示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五章 營房外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四百八十章 頭號大敵第三百九十七章 志大才疏孔北海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九十四章 執紀!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三百零五章 衛固入彀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七百章 回府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二百八十六章 得償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