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結交

不過張郃對這個主公竟能認識如此多豪傑也是暗自心驚,對於他喜歡遊歷天下、結交豪傑的言語倒是信了大半。

至於劉備三人就更是驚愕了,張遼認得一個劉備倒也罷,居然連他們三人都認得,加上張遼對他們的稱譽皆是一針見血,字字說到了他們心裡,三人的警戒之心登時去了大半。

不過三人一向都是以劉備爲首,關羽和張飛始終沒有開口,只是觀察着張遼,還有他的兵馬。

劉備又抱拳歉然道:“方纔敵友難辨,又觀閣下力可破賊,故而備等遲疑未進,還請閣下多見諒。”

張遼暗自點頭,劉備此人果然有氣度,如此坦誠應對,反倒令人難以生出責怪之念,他呵呵笑道:“關東諸侯兵馬衆多,來自海內各郡,各自不識,如此情形不足爲怪,劉兄、關兄、張兄,有緣千里來相逢,此時已是未時,雒陽地域廣闊,難以尋賊,何不休息一番,再討賊不遲!或守株待兔、以逸待勞也未可知也。”

劉備沉吟了下,抱拳道:“如此便依閣下之言。”

他觀張遼雖然年輕,卻頗有氣度,不見惡意,且兵強馬壯,十倍於他,也不敢輕慢。

張遼邀請三人,也非心血來潮,一來是想趁機打探一下關東諸侯的情況,二來他這個人就喜歡結交英雄,這三人能在英傑倍出的漢末璀璨羣雄之中脫穎而出,也是當世英雄,即便信念堅定難以拉攏,但結交一番也是不錯的。與英雄結交,對自己的成長是極有幫助的。

而且他在後世對劉備的認識也是一波三折,兒童喜,少年惡,青年贊。

說來歷史上的劉備絕不像演義裡那般哭出個江山,反而是個很厲害的傢伙,從家境貧困的一介草根布衣,歷經數十年顛沛流離,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原,承受無數次失敗而堅韌不拔,最終三分天下!歷史上同樣成就的人物,也就劉邦與朱元璋了。諸如董卓、袁紹、公孫瓚那般,幾乎就是一敗之後一蹶不振,又怎能笑到最後。而張遼也始終認爲,挫而不餒,敗而不棄,始終豁達奮進,纔是人最可貴的本色,也是最難做到的。

說劉備依靠皇叔之名招搖撞騙,但事實上他從來沒被獻帝認過皇叔,落魄無成之時也從沒提過自己的宗室身份,從赤壁之戰時才由諸葛亮提出宗親身份,那時候他已經有了自己的實力。何況皇親名義的作用終究也不過是小小的輔助而已,漢末皇親多了,劉虞、劉表、劉焉三個州牧,陳王劉寵、刺史劉岱,哪個起步不比劉備高,但最終也難比劉備,這其中人的魅力和能力纔是關鍵。

說劉備虛僞,凡成大事者誰沒點城府,沒城府者就是孔融、楊修和禰衡那般水平,不通政治,不能造福一方,不足以成大事,連謀士和猛將也不會投靠,因爲太傻太幼稚,不能給他們帶來前途,不能帶他們實現理想。張遼在官場混過,深知城府的重要性,說來他自己還厚着臉皮在董卓麾下打混呢。

曹操能說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或許也是感嘆他們近似的奮鬥歷程,心生佩服。否則劉備那時寄人籬下,哪有資格與曹操並論。

張遼便沒有尊劉貶曹,也沒有尊曹貶劉,他對歷史人物一向是客觀看待,對劉備和曹操都是極爲佩服的,二人都是胸懷大志之人,二人都是屢敗屢戰、堅韌不拔之人,二人都懂得休養生息,濟世安民。當然,曹操屠城、劉備拋家棄女的行爲也讓他腹誹。

至於關羽和張飛,不說武力,單隻他們能一輩子跟着劉備打拼,無論多艱難時也未曾離棄,這種情義也足以令人敬佩了。

張遼與三人坐下,他選擇的地方很講究,正好在那些預備兵的四周,衆士兵早得了吩咐,在那裡進餐交談,所說言語皆是兗、豫兩州之地的方言。

劉備三人見狀,更去了疑心,與張遼暢談起來。

言談之中,張遼的許多獨特觀念無疑令劉備三人大開眼界,幾人漸漸熟絡起來。

張遼趁機以自己從太谷關突破爲由,好奇的詢問旋門關是如何被攻破的。

劉備看張遼如此直白的詢問,倒也沒有懷疑,大略的說了關東諸侯突襲旋門關的經過,張遼聽了也有些無語,而且憑藉自己對胡軫和呂布的瞭解,也大略猜出了前因後果。

原來胡軫坐鎮成皋後,將呂布分出旋門關鎮守滎陽。張遼對此不予置詞,若是二人關係好還行,但二人矛盾甚深,呂布被派到關外,面對關東隨時可能攻來的數十萬大軍,必然擔憂胡軫見死不救,心中哪有安全感。何況呂布擅長陣戰攻伐,對於守城可不擅長。

而關東諸侯方面,先是將大營駐紮在原武、陽武一帶,綿延數百里,聲勢浩大,每日操練,欺騙了胡軫和呂布的耳目,暗中卻派兩萬精銳迂迴向南繞道,進入毗鄰滎陽的卷縣境內,伺機突襲滎陽!與此同時,原武和陽武一帶的十數萬大軍則白日休息,趁夜進軍,悄然接近了旋門關。

夜半之時,潛伏在卷縣境內的兩萬精銳突襲滎陽,造大聲勢,駐軍滎陽的呂布夜半驚起,只以爲關東十數萬大軍皆至,二話不說,拔軍就走,到了旋門關下,呂布恐怕胡軫不開關門,怕是用了什麼手段,打開關門,到了關門之內,二人先起了矛盾,手下兵馬混亂起來,結果關東大軍撿了個便宜,趁勢一舉入關。

在張遼看來,旋門關被破,固然是關東諸侯用了暗度陳倉之計,但胡軫與呂布的不和也是關鍵因素。胡軫脾性暴躁,性格陰沉,厭惡幷州軍,這個大督護完全不合格。而呂布珍惜自己手下僅有的那點兵馬,又懷疑胡軫,不肯死戰,性格任俠,隨心行事。總而言之,二人都是不計大局、活埋隊友的坑貨。

隨後張遼又詢問了關東諸侯入雒陽的情形,果然是兵分三路,主力向西直擊皇宮,南路夾擊軒轅等關口,北路則夾擊孟津關和小平津關。

張遼對於北路並不擔憂,師父賈詡辦事比自己要縝密百倍,進攻或許不足,卻最擅長保身,早就將小平津的家眷和書籍全部轉移了,張遼很放心。

而南線附近,袁紹手下大將顏良、鮑信手下於禁,還有曹操與陳王劉寵正率大軍與李傕郭汜大戰,又分出兩萬多散兵,由鮑信總領,四處遊擊,劉備他們算是遊擊的一支人馬,除此之外,還有鮑韜、駱俊、毌丘毅等兵馬。

張遼直聽得暗自心驚,這一片的老冤家可不少,而且都不差,自己退走的策略果然是英明的。

他本想尋機與劉備分開,但期間接連遇到幾路兵馬南下,都被劉備他們應對過去,眼看天色將晚,各路兵馬怕是都在各處紮營了,張遼反倒平靜下來。

他邀請劉備一同紮營,防範敵兵,劉備沒有拒絕。二人繼續談論時事,關羽和張飛始終守在左近。

張遼嘗試着拉攏劉備,卻被他帶過,張遼也不再強求,有些人是很難拉攏的,而且此時他在董卓麾下,即便拉攏了劉備,他們一旦得知真相,怕是關係反而惡劣,索性去了心思,繼續暢談。

言談之中,劉備也在打探張遼的來歷,張遼嘴裡天南地北應付着。

劉備又誇讚他的名字張召虎:“召虎者,周之忠臣也。張兄弟他日必是漢室忠臣也。”

張遼呵呵笑道:“在下本名張召忠,只因降服了一頭猛虎,才改名張召虎。”

正誇讚的劉備臉頰不由抽搐了下,關羽撫須呵呵而笑,張飛卻是聽不過去了,眼睛一瞪,大聲道:“你這小身板,也能伏虎乎?真是大言不慚。”

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五章 營房外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妙法破天機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勢碾壓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馬行空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第五百零六章 我要拜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三章 形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實力暗漲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九十七章 中興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釋鮑信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
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九十九章 董卓的困境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五章 營房外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戰(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五百零九章 鼓舞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妙法破天機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七百三十四章 強勢碾壓第四十七章 精絕舞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馬行空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一百七十九章 高順歸,八營成!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第五百零六章 我要拜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三章 形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實力暗漲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一百四十章 司馬朗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九十七章 中興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一百三十三章 抉擇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釋鮑信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二百八十二章 再詐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