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中興

“張遼,汝欺人太甚!”王方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話。

張遼面無表情:“王都督,這句話當是本司馬和衆將士對爾所說,爾身爲都督,卻幾番算計,上躥下跳,戰場上貽誤軍機,置將士生死於不顧,上算計相國,幸得相國寬宏大量,饒恕於你,你卻不思悔改,下又欺凌家眷,構陷同袍,真是欺我等太甚!”

王方的很多陰險算計,底下人自然不知道,如今張遼就要將他的小人嘴臉和陰險面目,完完全全的披露在衆人面前,讓他徹底失去人心!免得自己將來殺了他,還有人同情。他要讓王方的死成爲衆望所歸!

果然,張遼此話一出,不少將士都是愕然,再次看向吐血的王方,他們不知道這個都督竟然暗中鼓搗出這麼多事,算計相國可謂膽大不忠,而構陷同袍,欺凌家眷,則更是讓將士們深惡痛絕,這是軍中最爲忌諱的!

行軍打仗,誰願意自己的同袍在背後捅刀子!誰願意同袍竟卑鄙的去對付家眷!一時之間衆將士對王方都是鄙薄厭惡之極。

王方面色由紅變白,由白變青,二話不說,低頭就走,此時他根本無顏呆在這裡,承受衆人厭惡的目光。

看王方要走,張遼一擺手,四個黑袍執法衛攔在了王方面前。

王方身子一顫,擡頭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張遼,咬牙道:“張遼,爾要作甚?莫非要在此害了本都督不成!”

張遼指着那五個被處斬的羌胡兵,看着王方,緩緩道:“他們因都督而亡,請都督將他們葬在軍紀碑下吧,也算盡了同袍之義。”

王方冷哼一聲,轉頭不理會。

張遼看了一眼衆軍,隊列前面蔣奇突然大喊道:“請王都督葬了他們!”

蔣奇一開頭,早已憋不住的衆將士立時跟着大喊起來:“請王都督葬了他們!”“葬了他們!”呼聲如雷,陣陣逼迫。

“無稽之談!”王方惱羞成怒,怒斥一聲,朝衆將士大吼:“誰敢以下犯上!”

他話音未落,身子一個踉蹌,就被張遼拎了起來,一把拋在軍紀碑前,正好落在那五個血淋淋的人頭中間,而王方最親信的伊力瞪大了眼睛看着他。

王方驚的慘叫一聲,一把打開伊力的頭顱,連忙爬起來,只看到衆將士更加鄙視的目光。

鏗!一把鐵鏟插在王方身前,張遼面無表情的看着他,王方抓住鐵鏟,咬了咬牙,卻還是不敢動手。他早被張遼的身手嚇怕了,縱然張遼此時受傷,他也不敢有動武的念頭。

王方乞求的看向賈詡:“都尉,還請主持公道。”

賈詡淡淡的道:“張司馬做得,汝爲何做不得?找些將士一同將他們葬了吧。”

王方環顧四周,卻見衆將士神情木然,連他那些親信也多是低頭不敢看他,一時之間只感到衆叛親離,咬咬牙,提着鐵鏟自去挖坑了。

……

午後,平縣北鄉,尹氏的小院中,張遼站在那裡看着眼前的小沙盤,手指輕輕比劃着。

沒辦法,他如今站着比坐着舒服。

上午操練完畢後,他回到軍營,傷口上了藥,休息了會,有些擔憂尹氏的情況,便向賈詡告了個假,來到這北鄉看看。

至於眼前的小沙盤,是他綜合楊漢、蔣奇的記憶和左慈探查的情況,堆砌出來的河內郡地勢,主要是河陽縣、溫縣和周邊一帶情況,很是細緻。

沙盤其實古已有之,秦始皇修建皇陵時就曾堆建過皇陵的地形模型,漢建武八年,光武帝征伐天水、武都一帶地方豪強隗囂時,大將馬援“聚米爲山谷,指畫形勢”,已經沙盤用於軍事,使光武帝頓有“虜在吾目中矣”的感覺。

沙盤之所以沒有推廣開來,一來是近兩百年沒有戰事,二來則是地形的勘測太過困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個道理並不是說說而已,勘測地形需要大量極爲專業的人才配合,而且憑藉這個時代的探測技術和工具,難度確實很高。

以張遼兩世爲人的見識,自然更知道沙盤的重要性,他在後世看過地圖和山川河流圖,腦海中對整個大漢的地形有粗略的形象,加上還有左慈可以探查的比較細緻,所以才能繪製出這幅小沙盤。

“張大哥。”尹氏輕聲的呼喚打斷了張遼的沉思。

張遼回過頭來,看到尹氏楚楚可憐的站在屋門口,登時回過神來,急忙兩步過去:“夫人,你怎麼出來了?快回去,莫要再受了風。”

“嗯……”尹氏點了點頭,忍不住問道:“張大哥又要打仗了麼?”她還記得前幾天張遼打仗前,就是盯着沙盤看。當時不明白,這次卻明白了,張大哥必然是在謀劃着一場作戰了。

張遼對尹氏的敏銳也有些詫異,卻也沒騙她,點了點頭。如今孟津還沒有傳來消息,但對於黎明就突襲的胡軫而言,沒有消息就是壞消息了。

尹氏聽張遼真要出戰,不由急道:“張大哥,你身上還有傷呢,怎麼能出戰?”今日他過來後,尹氏一聽他受了傷,便止不住落淚,倒是蘇嫿聽了親衛描述張遼今日的情形,對他大爲讚賞,認爲他有英雄氣。這就是胡家女子與漢家女子的區別,胡家女子欣賞英雄,而漢家女子卻更希望男人平平安安。

看到尹氏着急,張遼心中一暖,大笑道:“這點傷算什麼,平日裡身上綁着鐵砂帶都行動自如,這點傷不礙事。”

看尹氏還是滿臉憂色,張遼也有些無奈,只能拍拍胸膛安慰她:“一場小戰而已,不過兩天就解決,以我的本事,怕他誰來?再說這是軍令,身在其位,豈能自專?你在家裡好好休養便是,莫要過於焦慮,要顧念肚子裡的孩子。”

張遼正在勸尹氏,忽然門外有士兵前來稟報:“稟司馬,賈都尉派人前來,請司馬速速趕回軍營見他。”

張遼眼睛一眯,點了點頭:“我馬上回去!”

他心裡琢磨着,八成是孟津方面傳來消息了,他心中此時竟然有一種壓抑不住的興奮和想要大吼一聲的衝動。

孃的,怎麼一到打仗前自己就這麼興奮!難道自己真是個超級好戰分子?

尹氏看到張遼眼中閃過的興奮,心中有一種無力的感覺,看來張大哥天生就是個喜歡打仗的大將呢,她咬了咬嘴脣,道:“大哥等等,且隨妾身進屋,妾身還有兩件東西要交給大哥呢。”

張遼一愣,奇道:“什麼東西?不能等我回來麼?”

尹氏道:“大哥打仗一定要帶上的,上次妾身不知道大哥要打仗,不然早就給大哥了。”

張遼心中更是好奇,示意衛兵在外等候,他隨尹氏進了屋,尹氏身子不便,給他指了一個箱子和一個長匣子。他搬出來時感到沉甸甸的,打開一看,箱子裡竟是一副鎧甲,而匣子裡是一把長劍。

張遼先取出那副鎧甲,與他從袁術那裡得來的魚鱗甲還要重一些,打開一看,更是一驚,這鎧甲絕對要比袁術那副強出百倍,從每片甲葉上都能看出,做工更細,甲葉更密,兩側肩頭各有一個青銅虎頭,胸口有護心鏡,上面更是雕刻着氣吞四方的虎頭,虎目含煞,虎牙猙獰,整幅鎧甲盡顯威嚴大氣。

“這是?”張遼不由問道,在他的印象中,便是董卓的鎧甲也不如這一副,他腦海裡不由閃過一個念頭,莫非是大將軍留下的?

果然,尹氏道:“這是君舅留下的,夫君讓妾身交給張大哥,只是妾身一直沒想起來。”她有些話沒說,何鹹當初交代的是,如果張遼對她和孩子好,就把這些交給張遼,如果不好,就變賣了維持生計。

張遼撫摸着鎧甲,忍不住連聲讚歎,喜歡之極,又搖了搖頭,惋惜的將鎧甲疊起來,又放進箱子裡。

“張大哥……”尹氏看到他將鎧甲又放回箱子裡,還以爲他太過見外,不願意收下,臉色有些蒼白。

張遼拍了拍鎧甲,苦笑道:“夫人,這幅鎧甲是大將軍所用,我如今不過一個小司馬,哪敢穿出去,真要穿上了,恐怕董卓也要覬覦了。”

他還有一句話沒說,如果他真穿上了,那可是會帶來殺身之禍的,一個司馬穿大將軍級別的鎧甲,這是逾越了規矩和等階的,觸犯了威嚴和大忌,董卓生出的不僅是覬覦,更會是殺機。尹氏不懂這些,他便沒說,免得尹氏自責。

果然,尹氏一聽張遼不能穿這幅鎧甲,頓時很是失望,又期待看向那把長劍:“張大哥再看看這把劍。”

張遼點了點頭,拿起那把長劍,劍長三尺七寸有餘,劍鞘極是華麗精美,劍穗垂有無暇美玉,讓張遼心中有些失望,如此華麗的劍莫非是佩戴飾物不成。

他注意到劍鞘上花紋之中有兩個小篆字,頗有氣勢。

“中興……”張遼唸叨着,這莫非是劍名不成?這個名字聽起來可不一般。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納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七十八章 疫病再起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馬行空第七十九章 閃電戰!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七百章 回府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二章 左慈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四百三十三章 妙法破天機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四百七十七章 退向山崖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九十七章 中興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唐母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五百三十二章 亂軍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
第二百二十一章 反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納第三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七十八章 疫病再起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馬行空第七十九章 閃電戰!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治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七百章 回府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二章 左慈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四百三十三章 妙法破天機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五百零五章 來了沒第四百七十七章 退向山崖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麼是屠殺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九十七章 中興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唐母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一百五十四章 橫生枝節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五百三十二章 亂軍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