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長安亂(二)

十萬涼州人西進攻打長安的消息,如同狂風烈雨一般席捲了左馮翊和京兆尹諸縣!

涼州亂兵主要分爲兩大股,一股從正東弘農郡進入京兆尹,是李傕、郭汜、張濟所部,一股從東南武關進入京兆尹,主要是樊稠和其他幾個將領所部。

京兆尹有十縣,長安、長陵、陽陵、霸陵、杜陵、新豐、藍田、鄭縣、上雒、商縣,而涼州人一路向西,京兆尹十縣幾乎全部在他們的鐵蹄之下,京兆尹的百姓卻無不惶恐。

相比之下,左馮翊在北,有一道渭水與京兆尹隔開,暫時要好很多。

更主要的是,左馮翊有張遼的兵馬坐鎮。

渭水之畔,張遼領典韋、牽招、張燕等將領,帶着一萬五千兵馬從臨晉、重泉、下邽,直至高陵,布成一道防線,凡是有逾越這道防線的羌胡兵,一律斬殺。

兵到用時方恨少,一萬五千兵馬已經是張遼如今能調動的最大兵力,人算不如天算,天寒地凍之時,匈奴、鮮卑入寇太原,高順的兩萬兵馬難以南下,張遼更以審配爲太原太守,沮授爲軍師,協助高順防守和阻擊異族入侵。

失去了高順的策應,對白波軍的最後圍剿也不太順暢白波軍的老巢白波壘位於汾河拐角以西的高地,溝谷縱橫,經過白波賊幾年的經營,可謂堅固之極,並沒有那麼容易攻破。關中情勢緊急,張遼一度想要放棄,卻聽荀彧提到霹靂車研製成功,並且已經制作了不少,正可用於攻打白波壘。

而在河東郡,張郃一邊攻打白波壘,一面還要防備羌胡亂兵進入河東,所以也需要兵力。

因而張遼此時能調動的也就這一萬五千兵馬了,爲了防範涼州鐵騎突然來襲,在郭嘉和荀攸的建議下,他們採用了車陣防範騎兵衝擊,而他的步兵結成陣勢,則完全不懼羌胡兵。

張遼事先知道這場大亂,從長遠戰略上不應阻止,從實力上基本也無力阻止,涼州人的爆發是遲早的,不向長安,就會向他的河東,死道友不死貧道,他自然不會阻止,但他卻要盡最大能力維護關中百姓,所以他一邊以兵馬車陣佈置防線,一邊在渭水之上又搭建了九座浮橋,疏散百姓。

他早在涼州兵西進之前就開始傳播消息,凡是信任他的百姓紛紛北渡渭水,進入左馮翊境內,尋求他的庇護。

不過兩三日,北渡百姓的數目便達到近十萬,而且大多數都是當初從雒陽遷徙而來的百姓,至於關中本地的百姓,本就沒有多少,加上多年戰亂讓他們早聚集成堡塢躲避,一時也無虞。

同時,涼州人西進攻打長安,唯恐失去戰機,完全是馬不停蹄,晝夜兼程,一時也顧不得劫掠百姓。

但疏散十數萬百姓也不是簡單的事,首先就是糧草的問題,張遼趕走左馮翊宋翼後,完全掌控左馮翊諸縣,命各縣將倉中糧草先行發放作爲臨時救濟,又從河東調來糧草,暫時可以支用。

其次就是安置問題,張遼將自己擔任司隸校尉時的幾個從事,杜畿、射援、傅乾等人全部安排在左馮翊疏散安頓百姓,又從河東調來了荀彧與韓浩。

荀彧擅長內政,總領衆屬吏,將一衆百姓安排的極是妥當。

而韓浩擅長屯田,迅速爲百姓劃分田地,組織屯田。關中荒蕪的田地非常多,此時正好是春分之時,分好田地,完全趕得上今年的耕種。

關中百姓比之關東百姓要窮困的很多,大多數百姓都掙扎在溫飽線上,經過董卓兩年的肆虐,更是難以爲生,很多百姓沒有衣服,冬天無法出門,糧食也是省着吃,還有不少餓死的。

張遼控制左馮翊後,由荀彧統理政事,平衡物價,加上開倉與調糧,救濟窮困,活人無數,比之董卓之時可謂天壤之別,令衆百姓無不擁戴,甚至有不少百姓壯卒自發請求從軍,對於屯田之事也比河東與上黨踊躍的多,倒令張遼頗是歡喜。

左馮翊一片歡喜,京兆尹卻是一片狼藉,十萬亂軍掠過,縱然沒有恣意搶劫,所帶來恐懼和傷害也是不小的。

新豐縣一帶,渭水南岸,距離馳道兩裡之地,張遼與典韋帶兵觀看西進的涼州亂兵,郭嘉和荀攸也在。

十萬涼州兵馬步騎皆有,猶如一窩亂蜂,加上從關東劫掠而來的糧草和輜重,隊伍綿延足有數十里。

看到這一幕,荀攸縱然贊同張遼的戰略,仍是不由嘆道:“如此亂兵,朝廷必受其害,天子受辱,滿朝公卿不知要死多少。”

張遼也是嘆了口氣,道:“奈何王允不赦於我,我縱是帶兵去長安,也會被朝廷當作李傕、郭汜一黨,反倒更亂,到時怕是左馮翊也難保。”

郭嘉道:“主公要安定關中,匡扶社稷,便不能求一時之功,眼下入主朝廷絕非時機,反倒會深陷泥足,難以自拔,壞了大勢。”

張遼點了點頭,又道:“聽聞王允派徐榮與楊定帶舊部來阻擊涼州亂兵,此番須要救了徐榮,此人不但有統兵之才,更曾於我有大恩,當初董卓派兵追殺,正是他救了我。”

如果沒記錯的話,歷史上徐榮便是死在了這裡,他終究與李傕、郭汜等董卓嫡系不是一道的。

郭嘉笑道:“聽聞徐榮曾擊敗曹操與孫堅,此番主公又得一員大將矣。”

“一員不夠。”張遼卻搖了搖頭,指着馳道上的涼州兵,道:“這涼州兵中還有一員良將,雖然年輕,卻治兵嚴謹,有周亞夫之風,此番必要得之。”

他說的便是徐晃,徐晃在楊奉手下,而楊奉則在李傕手下,張遼對他可是念叨很久了,此番關中之戰,定要將此人招來,總不能便宜了曹操。

馳道之上,賈詡、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帶兵西行,坐在馬上的他們都看到了北面兩三裡外觀望的張遼兵馬,賈詡視若無睹,李傕、郭汜卻是面色難看,如此距離他們看不清張遼的面孔,卻知道就是他。

郭汜大聲道:“莫不如我等先去殺了張遼,再攻長安。”

李傕眼神閃爍了下,轉頭看向賈詡:“賈中郎以爲如何?”

賈詡神情自若的道:“張文遠擁有精兵數萬,掌控左馮翊與河東郡,不易圖之,若是此時與他交惡,長安必然會派兵夾攻我等,我等可真謂死無葬身之地了。”

李傕皺了皺眉頭,郭汜大聲道:“某知賈中郎與張遼交好,只是我等不攻他,若是他進攻我等卻怎辦?”

賈詡搖頭道:“朝廷赦幷州,獨不赦張文遠,將我等與張文遠打作一黨,他進攻我等何益?”

樊稠與張遼交好,忙道:“長安戰機不可失,我等先攻入長安,殺了王允纔是正理。”

張濟與張遼也沒有恩怨,在一旁開口道:“賈中郎與樊校尉所言甚是,此番西去長安,晝夜兼程,卻不可壞在此處。”

李傕和郭汜又看了一眼張遼那邊,總有些不甘,但就在這時,前方突然有快馬來報:徐榮與楊定帶兵從長安殺來。

賈詡依舊是面色鎮定,李傕、郭汜等人卻是不由一驚,李傕忙道:“準備迎戰。”

他們雖然向來排斥徐榮,但卻都知道徐榮的統兵能力,能以外系將領擔任中郎將,位在他們之上,絕非等閒。至於楊定,他們反倒不在意了。一來此人是個庸才,二來楊定是涼州人,雖然自恃出身涼州大家,向來睚眥必報,名聲不好,但總算與他們是一道的。

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三章 形勢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二百二十三章 錯過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五百四十八章 陳宮之謀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納第九章 呂布到來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八十章 奔襲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請罪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五百八十八章 詐馬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三十二章 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二百零二章 俘虜與兵符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九章 呂布到來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八十九章 虎咆
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二百六十二章 戰孫堅(三)第三章 形勢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二百二十三章 錯過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六百五十三章 夜見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五百四十八章 陳宮之謀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接納第九章 呂布到來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八十章 奔襲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九十三章 胡軫兵敗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隸校尉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六百二十五 風口浪尖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四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十二)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請罪第六百六十七章 曹操之疑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五百八十八章 詐馬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六十七章 推手第一百六十章 天子劉協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七百零三章 重臣齊至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三十二章 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紹第二百零二章 俘虜與兵符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九章 呂布到來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八十九章 虎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