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

聽了董卓所說,張遼沒有說話,他知道董卓還有後話。

果然,董卓又道:“汝久在地方,遠離中樞,亦於前途不利,如今便到朝中任官罷……執金吾胡毋班被老夫派去出使關東遊說羣賊,卻被殺害,便擢汝爲執金吾罷,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秩中二千石,位同九卿,卻是比河東太守更進了一步。”

張遼心中苦笑,執金吾官秩確實比河東太守高,可是自己顯然更喜歡河東,不過董卓既然開口,而且是擢拔,自己便不能反對了,否則反而招來董卓懷疑。

他當即露出大喜之色,忙道:“多謝太師擢拔之恩!”

果然,董卓看到張遼欣喜若狂的神情,滿意的頷首,心中對一些張遼割據一方的讒言全然釋疑。

劉囂幾人神情有些不自然,張遼雖然終究被董卓調回了長安,但執金吾的官位確實也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他們本想着張遼被彈劾去職,能在長安做個騎都尉就不錯了,沒想到居然做了執金吾!

二十多歲的執金吾,可是前所未有的。雖然實權不如河東太守,但也是重職,只論官秩,竟然在他們所有人之上,包括司隸校尉,好在司隸校尉位卑權重,能監察百官,讓劉囂心中多了幾分安慰,也多了幾分期待,執金吾可就在他的司隸監察之下了,到時候要尋張遼的不是,相當容易。

“汝雖不爲河東太守,卻熟悉河東之事,對於信任河東太守之人,可有建議?”上首董卓又問了張遼一句,卻是他久在地方,自然也知道執金吾官位雖然在河東太守之上,但實權卻差了許多,對於這個酷似自己兒子的親信心中有幾分過意不去。

下面劉囂幾人色變,董卓任命官吏一向由心,如此徵求張遼的意見,可是前所未有的。

張遼聽到董卓詢問,心中一喜,也不遲疑,當即道:“屬下有三人可薦。”

“竟有三人?”董卓一愣:“且說來聽聽。”

劉囂卻是下定了決心,無論張遼提到那個親信之人,他都要反駁,他爲司隸校尉,河東郡在他的監察下,他有建議之權。

不想張遼推薦的第一個人就讓他一下子閉嘴難駁:“中郎將牛輔,久駐河東,熟悉河東情況,可爲太守。”

董卓沒想到張遼居然推薦牛輔,更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搖頭道:“輔兒嘛,他要領兵,卻是不適合爲太守,再說其他人。”

張遼又道:“第二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便是李文優先生,他跟隨太師多年,忠心可嘉,又足智多謀,熟悉政事,可爲河東太守。”

李儒身子一震,不由看向張遼。

劉囂又是無語,李儒是董卓最信任的手下,又詭計多端,他若是開口反對,恐怕討不了好,只能繼續閉嘴。

“文優?”董卓又是一愣,看了一眼李儒,搖頭道:“文優卻是要留在老夫身邊,他若不在,老夫失一臂助也。”

李儒心中複雜,聽了董卓的話,一時之間也不知是喜是悲。

“第三人,”張遼道:“便是中郎將賈文和,他曾爲太師掾吏,可以任用。”

“賈詡?”董卓聞言,沉吟起來。

這時,劉囂開口了,道:“賈詡無名之輩,不能服衆,安能做河東太守!”

張遼嘿聲道:“某卻以爲,河東重地,還是交給對太師忠心之人爲好。”

看劉囂還要糾纏,張遼打斷了劉囂的話,抱拳向董卓一禮,道:“稟太師,屬下在奉命趕來長安途中,曾遇到刺殺,中了一箭,發現箭上有司隸自樣……”

他說罷,拉開衣服,露出肩頭箭傷,殷紅的鮮血滲透白紗,顯然是剛受傷不久。

董卓不由面色一沉,其他人幾乎同時看向了司隸校尉劉囂。

劉囂臉色瞬間大變,這來了之後便一直爲難張遼,這纔想起還有此事,看向董卓陰沉的目光,他慌忙顫聲道:“太師,此誣陷之言!司隸一千二百人近日皆在長安,未曾出城,又怎會刺殺張遼!”

董卓眯着眼睛看着劉囂,一言不發,劉囂額頭大汗津津,雖然他事先早已做好了一切不在場的僞證,但此時接觸到董卓冰冷的目光,仍然是心中驚懼之極。

良久,董卓才道:“如此,便以中郎將賈詡爲河東太守。”

劉囂低頭不語,他如今險些自身難保,哪還有心反駁?

張遼心中卻是大喜,師父賈詡做河東太守,又與自己做河東太守有什麼區別,如今自己正好留在長安,謀劃關中之事。

事實上,他在離開河東趕來長安時,早已做了幾手準備。

如今關中形勢變幻,董卓很可能在半年之內殞命,滿門盡滅,而蔡邕也會身死,蔡琰孤苦無依,自己必須做些什麼。是以即便董卓不罷免他的河東太守,他也要在關中賴上一段時間,做一些謀劃。

至於董卓免去他河東太守一事,他也早有準備,尋機提名三人,這三人是董卓最有可能同意的,而且他們做了河東太守,那一切就都還在他的掌控之中。

當然,如果這三人董卓都沒有同意,那張遼就要用最後一步手段了,他在趕來長安前,早已佈局好了一切。

首先是放棄了潁川,調高順回來,以陷陣營爲核心,加上收編的黑山賊,共領兩萬精兵坐鎮太原郡,鞏固剛奪取的成果。

上黨郡由毌丘毅坐鎮,河東郡由張郃坐鎮,而典韋擴編到近兩萬的鬼面軍,則暗中調到了河東與關中毗鄰的中條山西面,並且開始向大河對岸的左馮翊滲入,爲關中之變提前準備。

左馮翊北面有不少山林,典韋他們要滲入並不難。

與此同時,如果董卓或朝廷派其他人去擔任河東太守,那恐怕他們連大河也過不了,就被賊寇劫掠。

只要遷延數月,一切可以掌控。

眼看大勢已去,劉囂無力反駁,楊定也神情沮喪,一旁長史劉艾突然向董卓禮道:“劉校尉身爲司隸校尉,河東太守屬他監管,若要執拿河東太守,只需派司隸名正言順前去便是,又豈會行刺殺之事,此事多半有人嫁禍。”

劉囂聽到劉艾爲他聲援,當即忙道:“太師,正是如此,還請太師明察。”

董卓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劉艾又看向張遼,道:“張文遠,汝畢竟年輕,執金吾乃重職,恐汝出查漏,劉校尉監察百官,汝平日還該多向劉校尉請益纔是。”

劉囂眼裡露出一絲精芒。

張遼想了想,認真的向劉艾道:“劉長史,在下治理過河東,對於如何巡查皇城還真是摸不着路,這樣,執金吾下有執金吾丞,不若由令公子或劉校尉公子輪流擔任如何?這樣方便監察,也能助在下履行好公務。”

劉艾和劉囂神情同時一僵,開玩笑,他們的兒子若是放到張遼這個肆無忌憚的莽夫手下,不知道還能不能活着回來?

一旁李儒不由失笑,張文遠總會有最巧妙的手段來應對別人的責難,劉艾與劉囂雖然老道,卻也連連在他手下吃癟。

這時,董卓開口了,道:“文遠,執金吾丞秩比一千石,豈能隨意更改,此職原本是蓋元固之子蓋順擔任,可惜蓋元固三個月前去世,蓋順回家守孝,如今卻是義真侄兒皇甫酈擔任。”

張遼聞言不由一怔,蓋勳去世了?

他心中大是遺憾,蓋勳可謂漢末一代賢臣,爲人公正耿直,尤其是在關涼的影響力,不下於皇甫嵩,他本來還想着此番有沒有機會去請教一番,卻不想人已經沒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六百二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三百八十七章 伏法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五百一十五章 呂布來投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二百八十六章 得償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七百零六章 定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毒蛇第二百八十六章 得償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三十二章 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四十章 離開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三章 形勢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七百二十八章 汝阿母的鴻門宴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六百二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五百三十九章 十萬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三百八十七章 伏法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呂布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五百一十五章 呂布來投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爲幷州牧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六百九十四章 線索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二百八十六章 得償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七百零六章 定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鹽池製鹽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毒蛇第二百八十六章 得償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六百七十五章 鵲佔鳩巢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一百七十二章 回雒陽第七百零一章 錦上添花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三十二章 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四十章 離開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三章 形勢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二百九十二章 使君上任(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舒縣傳來的消息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