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

張邈少年時也是任俠之輩,很想親自前去獵虎,但如今曹操和鮑信二人生死不知,他爲酸棗衆諸侯之首,卻不好離開,必須留下坐鎮,以策萬全。

對此張邈大是遺憾,不過他爲陳留太守,統管酸棗縣,百姓也是請命於他,他本人不能去,但還必須出力,想起麾下軍司馬趙寵前幾日提起他麾下出現一名力士,於是決定派遣麾下趙寵前去獵虎。

至於其他諸侯,張超、袁遺、孔伷皆是手無縛雞之力,聞虎色變,哪敢親自去,只是各自派了一員猛將,只有東郡太守橋瑁性情豪邁,因生平未曾一見猛虎而自告奮勇請命。

橋瑁爲東郡太守,一鎮諸侯,他既然前去,自然是獵虎首領,與橋瑁有隙的兗州刺史劉岱卻是不肯去了,連將領也沒派遣。

……

豔陽之下,酸棗縣大營中,一個相貌兇悍的魁梧大漢提着兩杆青龍戟,剛完成操練,便有手下湊過來,道:“典軍侯,可曾聽聞縣西南鬧虎之事?”

魁梧大漢點了點頭,那手下又道:“典軍侯力大無窮,軍中誰人可敵?我等聽聞典軍侯曾逐虎過澗,此次獵虎,豈能少了軍侯?”

魁梧大漢眼裡精光一閃,沉聲道:“李二,獵虎不過小道,而今衛司馬西去討賊,勝負難料,我等身在軍旅,防範賊兵來襲,殺賊討賊纔是正道。”

李二聞言一愣,有些訕訕的道:“典軍侯說的是,只是上頭遲遲不動,我等從陳留應募入伍,說是討賊,可是在這裡已經憋了快半年了,寸功難立,徒耗時日,實在是……嗨!”

魁梧大漢也不由皺了皺眉,將兩支青龍戟擱到一旁,看着西面失神。

就在這時,一個身披甲冑、頜下長髯的將領快步走來,卻是軍司馬趙寵。

一衆士兵見了都急忙恭敬行禮:“趙司馬!”

趙寵擺了擺手,看魁梧大漢也起身抱拳,不由笑道:“典軍侯,使君已命本司馬隨橋太守一道獵虎,軍中屬你武力最強,便隨本司馬去吧。”

被喚作典軍侯的魁梧大漢一怔,隨即忙抱拳道:“得令!”

趙寵拍了拍魁梧大漢的肩膀:“此次獵虎者各路諸侯都有猛將參與,若是我等搶來獵虎之功,必爲使君賞識!可不能錯失良機哪。”

魁梧大漢道:“既是軍令,俺定會盡力!”

趙寵不由哈哈大笑:“如此便立時出發,今日要在黃昏前趕回。”

……

黃昏的斜陽下,中牟縣西部一處破敗的民宅中,曹操和曹洪兄弟便在這裡休息,途中身邊又聚攏了數十個士兵,只是一衆士兵都餓的頭昏腦漲。

最終曹洪狠心殺了自己那匹馬,給曹操和一衆士兵充飢。

曹操坐在一堆柴草上,失神的望着門外的殘垣斷壁,心中謀算着下一步的去向,他絕不甘心就此失敗。

經此一戰,他算是徹底看透了關東諸侯討伐董卓的本質,無不是爲了各自的利益,圖謀着自立一方。曹操夢醒之後,也決意爲自己謀劃將來了。

亂世之中,唯有兵權纔是根本,自己終究出身不比世家,暫時難成一路諸侯,必須依靠他人了,而袁本初無疑就是最好的依附人選,拋開汝南袁氏的聲望不說,袁本初本也與自己關係不錯。

只是想着想着,曹操腦海裡又不由浮現出張遼釋放自己時的情景,他對張遼釋放自己心存感激,但又有不解。

曹操最擅長觀察人,當日他敏銳的察覺張遼當時的神情很特殊,很是震驚,但隨後似乎也全不在意這名聲了,那他究竟爲了什麼而震驚?

曹操腦海裡回想着當時的情形,忽然虎軀一震,他想起來了!當時自己提到弒帝奪妃之時,張遼只是色變,而後一句提到帝妃在酸棗時,張遼大爲震驚!看來問題的關鍵就出現在帝妃在酸棗之事。

隨即曹操又想起關東傳言,張遼弒帝娶妃,看似一件事,實則是兩件事,若是張遼沒有弒帝,但卻娶妃呢?此事看似荒謬,但董卓如此重視張遼,爲了拉攏他,此事並非不可能了。

那麼張遼會怎麼做呢?曹操又想起張遼放自己離開時的那一句提醒,讓自己躲避兩日,且沒給自己留馬,這分明是緩兵之計!

張遼多半要襲擊酸棗了!

這看似更荒謬,但曹操回想張遼當時的神情,心中竟然對此念頭篤定之極!

他不由面色大變,急忙起身道:“子廉,速速回酸棗,否則大事休矣!”

本來在閉目稍息的曹洪嚇了一跳,忙道:“兄長,怎麼?”

曹操沉聲道:“吾料定張文遠必然偷襲酸棗,我等須趕回去告知孟卓!”

曹洪不滿的道:“告知他們做什麼,他們遲疑不進,害的我等全軍覆沒,索性讓他們也吃個虧,才能警醒。”

“我等齊心討賊,要以大局爲重。”曹操沉聲道。

曹洪無奈的道:“我等在路途上已經耽擱了四五日,眼下天色已晚,我等離酸棗還有百里之地,唯一的戰馬也被……便是張文遠要攻打酸棗,他們俱是騎兵,我等趕去怕也來不及了。且酸棗還有七萬大軍,張文遠他們未必敢去攻打。”

曹操聞言,有些發怔,一下子坐倒在柴草之上,長嘆了口氣,吩咐道:“派兩人去傳訊吧,再派兩人隨時打探四周消息。”

……

酸棗縣因其境內多荊棘酸棗樹而得名,地處黃河南岸,因黃河曾決口於縣境西北,導致西北有方圓十幾裡沙丘,而西南則是一片老林。

猛虎的嘯聲便是從這片老林中傳出,時近黃昏,東郡太守橋瑁帶着二十八人攜弓帶箭,在老林中已經追尋了近兩個時辰,其中就有軍司馬趙寵和那個典軍侯。

爲他們領路的是個附近的獵戶,頗是擅長追蹤之術,帶着他們一路發現不少老虎蹤跡,只是他們一路聽聞虎嘯聲聲,卻是怎麼也找不到。

這時,抵達老林中一處小溝谷,大約七八丈寬,三四丈高兩側小崖上皆是密林。

看着天色已晚,橋瑁有些不耐煩了,吩咐道:“再尋半個時辰,若還不見虎蹤,便先回大營,明日再來。”

那持戟大漢看着四周地形,眼中閃過警惕之色,低聲向身旁趙寵道:“趙司馬,此處情形有些異常,太靜了,怕是猛虎就在左近。”

趙寵聞言一驚,正要提醒衆人,那領路的獵戶突然大叫:“小心!猛虎便在此處!”

幾乎同時,嗷嗚!一聲虎嘯震顫山林,衆人駭然擡頭,只見一頭如同牛犢般大小的猛虎站在右側小崖上,張着血盆大口咆哮,隨時可能一撲而下,黑黃相間的斑斕虎面懾人心神。

“猛虎!”衆人幾乎是同時大叫,無不神情緊張。

連期待一見猛虎的橋瑁真見了猛虎,也是喉嚨乾澀,暗吞了口唾液,握緊了腰刀。

“快逃!”這時那領路的獵戶卻是一聲驚慌大叫,轉身就逃,刷的一下子躥進了林子裡,連帶着隊伍裡幾個勇士也下意識的要轉身跟着逃走。

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一十一章 圍困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三十章 暴怒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十五章 厚黑第十一章 堅定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一百七十五章 厚賞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好!第六章 華雄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方郡吏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八十四章 貂蟬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第三百八十四章 貂蟬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
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一十一章 圍困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五百九十一章 發難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六百零一章 得償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三十章 暴怒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十五章 厚黑第十一章 堅定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一百七十五章 厚賞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二百三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好!第六章 華雄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方郡吏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聲大漲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八十四章 貂蟬第一百五十二章 強行招攬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七百二十章 涼州謠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七百二十七章 欲動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七百零二章 開始清算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第三百八十四章 貂蟬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六百六十章 袁術大逃亡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難中郎將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二十八章 訓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內使節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六百三十九章 風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