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

韓馥將他們安頓下來後,已是申時,又派了二十個護衛保護他們,張遼知道,這傢伙名曰保護,實際上是怕自己等人逃走,斷了最後一條後路。

他沒有理會韓馥的小心思,憑着二十個護衛能做什麼,典韋這些猛虎士要收拾他們不過是眨眼之間的事。

宅院裡,看着韓馥離去,袁基問張遼:“主公,荀友若、辛仲治果會背叛文節乎?”

張遼還沒說話,郭嘉就連連搖頭:“韓文節如此懦弱而無主見,荀友若、辛仲治、郭公則皆是有才有志之士,豈能久隨於他?”

張遼點頭道:“這事也難怪荀諶、辛評,實在是韓馥難當一州之牧,不可輔佐,跟着他看不到前景,提心吊膽,誰願爲之。”

如果郭圖還在這裡,恐怕也是投降的急先鋒。

袁基只能長嘆一聲。

張遼在宅子裡卻開始謀思着怎麼能將田豐、沮授、審配還有高覽幾個人拉攏到手,高覽好說,地位不高,不得重用,又有張郃的書信,把握很大。

但田豐、沮授和審配三人難度就很大了,他們的家族都在冀州,很難讓他們離開,此時張遼不禁想起了郭嘉對他奉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或許奉天子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名正言順的將各地人才招攬過來。

否則以他如今的情況要拉攏這些異地世家的人才,可不容易,尤其是他的政令還與這些世家有些犯衝。

冀州的人才如此,那麼跟隨韓馥從潁川而來的呢?辛毗不太可靠,但辛評和荀諶應該還不錯吧?

眼下他們都在州牧府中,連接近也困難。真是老虎咬刺蝟,無處下口哪。

而且還有一個大才,荀彧,好像正是在韓馥和袁紹交接之時趕赴的冀州,嗯……應該提前安排人在河內攔截,不能便宜了袁紹或阿瞞。

張遼摸着下巴,正在思索着怎麼搞,突然韓馥又急匆匆而來,神情惶恐焦慮:“本固兄,文先生,大事不好,北面傳來消息,幽州公孫瓚突然領兵南下,侵入冀州,河間已有數縣歸附。”

袁基皺起眉頭,張遼點頭道:“此必袁紹之計,暗中聯合公孫瓚,逼迫韓使君耳。”

韓馥慌忙道:“而今該當如何?州牧府中無可信任之人,吾只能求救於先生了。”

張遼道:“兩個辦法,一者,帶兵抗擊公孫瓚。”

韓馥一聽,連連搖頭:“公孫瓚威震塞北,連鮮卑烏桓尚且不是他的對手,何況是冀州兵馬。”

張遼見韓馥這副慫樣,也有些無語,無奈的道:“也是,若與公孫瓚交戰,袁紹必然乘機北上,是以不能戰,那便只能速速退出冀州了。”

韓馥又遲疑起來,道:“不如再稍等數日。”

張遼對這個傢伙更是無語了,這韓馥既怯懦,疑心又大,還優柔寡斷,更不捨州牧之位,只該當個文士或是太平之時的郡守,在這亂世中,這廝根本就是送菜的,偏偏他還掌控了無論富庶程度還是戰略地位都很高的冀州。難怪袁紹想兵不血刃就取了冀州,換做誰看到韓馥這點能力,也難免生出覬覦之心。

郭嘉轉過頭,懶得理會這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傢伙,袁基卻忍不住開口道:“文節,當速速決斷纔是。”

韓馥眼睛一轉,看向袁基和張遼:“本固兄,文先生,還請隨吾一道去州牧府議事,也好從旁相助一二。”

這是打狼麼?人多就好?張遼挑了挑眉,看了袁基一眼,道:“韓使君,吾隨汝去便是,如今袁使君的身份卻是不宜暴露。”

韓馥看了袁基一眼,想了想,道:“如此甚好。”

……

黃昏之時,州牧府議事正堂中,張遼看到了冀州的一衆州官,他知道其中有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騎都尉沮授、佐吏田豐與審配,田豐與審配的位雖不高,名望卻不差,是以也能參與議事,除此之外,就是跟隨韓馥從潁川而來的荀諶、辛評、辛毗兄弟等人了。

這些府吏個個都是氣度不凡,有才之士往往從氣度上就能看出一二,那是不一樣的氣場,與他們想比,反倒是上首的韓馥此時有些慌忙失措。

這些人張遼雖然都不認得,卻看得大是眼饞,冀州的人才實在太多了,可惜韓馥不會用人,平白便宜了袁紹,到了袁紹手上,也是用的一塌糊塗,死了大半,餘下的幾個便宜了曹操,着實可嘆。

他腦海裡陡然冒出一個念頭,要是讓典韋帶兵將這些府吏一窩端了,全部搶走,不知會是個什麼情形?

張遼在觀察着衆人,一衆府吏也在觀察着他,不知韓馥爲何讓他這個陌生人蔘與議事。

不過就在這時,上首韓馥開口了:“諸位,公孫瓚這個蠻賊帶領大軍氣勢洶洶奔赴冀州而來,其意昭然若揭,如之奈何?爲之奈何!”

底下衆人,包括田豐和沮授也皺起眉頭,公孫瓚的強大是不容置疑的,憑藉冀州如今的情況,着實不易應對,尤其是看到韓馥這副倉惶無措的樣子,本想開口的田豐也是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這時,有三人相互目視了一番,一人緩緩開口道:“使君,公孫瓚將燕、代之卒,縱橫幽州,屢破烏桓,而今乘勝來南,其鋒不可當,袁車騎在河內又引軍東向,其意未可量也,竊爲將軍危之。”

張遼看了一眼那人,身形清瘦,相貌清癯,頜下微須,頗有儒雅氣度。

韓馥聽那人提到袁紹意未可量,還以爲那人要爲他出計,立時期待的看過去:“友若可有良策?”

張遼立時知道了,此人是荀諶,荀彧之兄。

看着韓馥期待的神色,荀諶眼裡閃過複雜的神色,緩緩開口道:“使君自料寬仁容衆爲天下所附,孰與袁車騎?”

韓馥一怔,似乎明白了什麼,他霎時間想起了張遼對於荀諶等人爲袁紹說客的斷言,忍不住看了一眼張遼,又看向荀諶,面色有些蒼白,身子微微顫抖着,喃喃道:“吾不如也。”

荀諶看到韓馥似乎明白了,眼神一正,道:“臨危吐決、智勇過人,又孰與袁車騎?”

韓馥搖頭苦笑道:“不如也。”

荀諶嘆了口氣,向韓馥一禮,誠摯的道:“袁車騎一時之傑,使君資三不如之勢,久處其上,彼必不爲使君下也。夫冀州,天下之重資也,彼若與公孫瓚併力取之,危亡可立而待也。況袁車騎爲使君之舊,且爲同盟,當今之計,若舉冀州以讓袁車騎,彼必厚德將軍,瓚亦不能與之爭矣,是使君有讓賢之名,而身安於泰山也。”

荀諶言語誠摯,在他看來,勸韓馥讓出冀州牧,實是救了韓馥一命,否則公孫瓚和袁紹兩人真的發狠瓜分冀州,韓馥轉眼就是一捧灰土。

韓馥此時也感受到了荀諶的誠摯,本想就應了他,突然想到張遼先前的話語,忍不住看了一眼張遼,心中大是糾結,誠如張遼所說,袁紹其人,外寬內忌,若將這冀州牧讓與他,架空了自己,自己便如虎落平陽,只需借一小卒便能殺了自己,自己恐怕命不久矣。

荀諶看韓馥本已經心動,突然又沉吟起來,不由皺起眉頭。

這時,辛毗突然開口道:“公孫瓚擁有數萬精兵,其實銳不可當,使君何不將這冀州牧暫且讓於袁車騎,暫避鋒芒,正所謂一山豈容二虎,使君一退,公孫瓚必轉而與袁車騎爭冀州,袁車騎弱而公孫瓚強,勝負未可知也……”

韓馥眼睛不由大亮:“佐治此言有理。”

不想一旁早已忍耐不住的長史耿武、別駕閔純和治中李歷幾乎是同時開口勸阻,耿武大聲道:“冀州帶甲百萬,谷支十年。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奈何欲以州與之!”

冀州衆人紛紛附議。

張遼琢磨着冀州衆人的心思,若真論能力,袁紹做冀州牧肯定強於韓馥,他們此時擁護韓馥而反對袁紹,除了那兩個表現激烈的真有些忠心外,其他人多半還是因爲韓馥這個冀州牧不算強勢,不會侵害他們的利益,換了強勢的袁紹,他們的前景不可知,這應該是一衆下意識的排外心理。

韓馥本就沒太強的主見,看到冀州衆官吏反對,也不由遲疑起來,又看了一眼張遼,卻見張遼垂目不語,猶豫道:“且容吾細細思之。”

此時已是天黑,韓馥打發了衆人,暗中又在後院召見了張遼和袁基。

張遼看着韓馥還在微微發顫的身子,道:“使君可知形勢之嚴峻吧?還是速速安排轉移家眷和糧草纔是。”

韓馥長嘆了口氣,道:“也罷,只能如此了,吾已令人安排下去,只是糧草不少,需要時日。”

張遼彷彿不經意的道:“糧草衆多,使君可派得力之人照看,吾聽聞使君手下諸如田豐、沮授、審配、高覽等,皆是有才能之人,何不令他們押送糧草,以防萬一?”

韓馥一愣,道:“高覽也罷,可爲驅使,若沮授、田豐、審配,怕是不成,若是得知我等運走糧草,定會細細詢問,極力反對,反倒弄得滿城皆知。”

張遼無奈的點了點頭,他知道自己心急了。

不想這時韓馥突然看向袁基,道:“本固兄,馥有一請。”

袁基道:“文節慷慨借糧,有恩於上黨,有何請求,儘可說來。”

韓馥長身一禮:“馥願將冀州牧讓與本固兄!”

咳咳!張遼被韓馥這一句話險些嗆到,忍不住看了同樣驚愕的袁基,二人面面相覷。

張遼發了下懵,不由咧了咧嘴,這韓馥不按套路來啊,怎的要將冀州牧讓與袁基了?這廝啥時候變得這麼狡猾了?

第六百二十三章第十一章 堅定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二百七十一章 明白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六章 華雄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零六章 牛輔遭劫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三十八章 怨恨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七百一十二章 爭執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十一章 堅定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七百章 回府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卻與陌刀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一百四十七章 隨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
第六百二十三章第十一章 堅定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二百七十一章 明白第四百一十五章 長安亂(八)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五百七十章 張遼的擔憂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六章 華雄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零六章 牛輔遭劫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三十八章 怨恨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十三章 機智應對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戰略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郵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亂(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七百一十二章 爭執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嚇第五百二十五章 出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六百四十三章 閃電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十一章 堅定第八十五章 智勸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四百六十四章 河套大漠第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六百零四章 老於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七百章 回府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卻與陌刀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一百四十七章 隨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頭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六百八十九章 城破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